作者:韦鼎标
为什么爱上融水?除了碧水青山,清新洁净的空气,历史悠久的民俗风情,还有哪些能触动人心呢?
“十二五”开局之年,融水县服务型政府建设又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便捷、贴心、透明的政务服务,加快了向“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给了市民、投资者、游客更多爱上融水的理由。
盘点2011年融水服务型政府建设,网络问政走向常规化、规范化是其中一大亮点。虽然公务繁忙,但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韦宏时常抽出休息时间,打开电脑,浏览帖子,和网民交流,并要求办公室每天收集网民热议的话题。
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县政府门户网站去年开始进行改版。新版县政府门户网站突出体现了三大功能定位:一是信息发布功能,实现政府系统信息公开和共享;二是交流与沟通的互动功能,通过“网上调查”“网络问政”等形式,在政府与公众间架起一座“电子桥梁”,收集、分析企业和公众的各种需求,“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及时对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反馈;三是民生服务功能,通过网站把承担的各项公共服务的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方法等信息向企业和公众公布,并通过网络提供“一站式”服务。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覃海珍告诉笔者,目前,融水网络问政平台实现了24小时服务,将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提交各个职能部门解决,如果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共同执法,会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会商解决。去年,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的各类政府信息1300多条;收集整理并采纳网民意见300多条。去年初,1000多平方米的融水行政服务中心新办公楼正式启用,47个审批职能部门全部进驻。一年来,县行政服务中心受理办件71000件,日均办理270多件。今年以来,融水又积极推进重点项目联合审批,实施网上审批,完善审批监察系统,使审批环节减到最少、办事效率倍增。
融水近年来陆续推出的一系列行政体制改革,2011年也得到了深化、完善,大年乡等八个乡镇为基层网点建设任务乡镇,至目前,怀宝、三防、汪洞、大年三个乡镇的政务服务中心已对外办公。
去年,融水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等列为约束性指标。全县农村520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都纳入了社会保障范围,农村老人全部实现“老有所养”。融水将70%以上的新增财力投入民生领域。村寨防火改造、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等一大批涉及民生福祉的工程大张旗鼓地在农村实施完成。县城1448套保障性住房陆续的交付使用。
融水县年初确定的居民收入增长、创业就业促进、保障住房建设、教育水平提升、医疗卫生保障、公共文化推进、社会保障健全、公共交通改善和社会服务创新等十大民生工程,均取得显著成效。去年,该县财政收入完成4.0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6元,同比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4022元,同比增长19.4%。去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94万余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2万余人。
如今的融水,农民做饭用上了沼气,市政道路整洁通畅,苗族吊脚楼装饰的楼房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特色风情,工业园区企业污染物排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近9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