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电子政务 促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
来源:E-GOVERNMENT 更新时间:2012-04-14

   在信息化条件下,电子政务作为改进和提升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受到国内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推崇。世界各国都把电子政务作为改进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不遗余力地推进,许多国家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改进管理、提升效率、完善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自21世纪初开始全面启动电子政务建设,经过近10年的努力,在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应用、促进政务公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毋容置疑的是,我们在推进电子政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一、信息化条件下政府的管理与服务

  以网络、软件、数据库、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其无处不在、无处不用、无所不能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的方式。作为现代社会的政府自然也不能置身其外,信息技术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各级政府的行政方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行政方式的转变与行政手段的提升必然要求行政体制机制的改变,使管理机制和服务流程更加适合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条件下政府的管理与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多个方面。

  (一)办公自动化

  通过梳理和规范办公业务流程,运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终端设备,可以使政府部门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公文处理、业务办理等实现自动化,进而大大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

  (二)管理信息化

  通过建立一系列的专用数据库系统,实现政府各类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信息化,并支持和支撑政府管理、服务过程的信息化。

  (三)协调网络化

  在网络管理模式下,政府机构的各个部门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协同工作,打破了原有的地域、层级、部门上的限制,使得部门之间的业务协调与配合变得异常容易,同时也更加有利于部门之间信息和资源的流通和共享。

  (四)服务便捷化

  通过建立虚拟电子政务或政府门户网站,将政府所能提供的各类服务及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要求、服务人员、服务流程等全部放在互联网上,使公众与社会组织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政府24小时的上门服务,不仅拉近了政府与公众的服务距离,也使政府的服务更加便捷、灵活、快速,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效率。

  (五)行政电子化

  通过建立专门的业务系统,实现政府内部业务处理和事务管理的信息化,同时将政府的各类申请、审批、审核、备案等行政事项的类目、内容、要求、程序、条件以及经办人和负责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工作时间等通过互联网告知公众,将大大增加行政工作的透明度,极大地方便公众,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六)监督民主化

  在电子政务系统的支撑下,政府的各类服务和行政过程均是公开透明的,社会和公众有了监督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的手段与方式,他们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来对政府提供的服务、行政资源的使用和政府资源的配置做出评价和判断,有利于建立阳光政府、遏制腐败。

  (七)考核数字化

  绩效考核是促进政府改进服务、提高效率、增强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通过建立一系列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及网上政府,使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实现了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政府管理、服务和行政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将更加客观公正、更加真实地反映一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能力与效率。

  (八)决策科学化

  在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式下,公众和企业等团体组织可以通过网络与政府打交道,改变了传统的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层次进行书面审核的工作方式。任何个人、企业和团体组织都可以直接通过交互式的技术手段表达和传递信息,政府与公众、企业等团体组织可以直接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政府既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行使政府的职能和权力,发布政策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分析反映社会状况以及公众、企业等团体组织需求、意见的数据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可靠、更客观的科学依据。

  由此可见,电子政务既为民主行政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铺平了道路,更为建立廉洁政府提供了可能。这也正是各国政府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的动力所在。

二、当前我国推进电子政务的误区与问题

  推进电子政务,建立电子政府是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追求的目标,各级政府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客观地说,也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效果。例如,北京市东城区实施的网格化社区管理实现了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使得社会保障工作实现了信息化,极大地便利了参保人员;高考招生系统使得备受社会关注的高考招生完全暴露在阳光下,考生可以及时、方便、快捷地了解到自己的成绩及录取情况,既有效防止了招生腐败,也有利于考生了解信息,受到了广大考生和高校的欢迎。然而,我国在推进电子政务的进程中,确实也产生了很多的误区和问题,这些误区和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我们推进电子政务的进程和效果。当前我国推进电子政务的误区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推进电子政务的目的认识不清

  为什么要推进电子政务或者建立电子政府,这是我们推进电子政务进程中大家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也是最容易被忽略和忽视的问题,有些人自以为清楚明白了,却恰恰可能是已经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误区。我们知道,所谓电子政府是指应用信息技术重组政府部门,改善公共服务,增强公众参与、政务公开和民主程度,促进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最终实现面向公众和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化政府。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推进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目的是改进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核心是以公众为中心。显然电子化、信息化是实现改进服务、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而不能本末倒置。在实践中很多人都将电子政务的重心放在电子上,而没有放在政务上,没有考虑在信息化的手段下,如何去创新管理模式、改进服务方式、重组业务流程,从而更好地提高服务效率和行政能力,而企图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一切问题,结果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二)推进电子政务的内在动力不足

  观念上的误差必然导致行动上的失误,方向不对必然导致路线错误。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很多政府的电子政务推进工作往往是交给技术部门(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具体部门)来推动,并且主要是着重解决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和业务处理系统。由于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并不明白为什么要信息化,而技术主管部门则由于不清楚具体的服务与管理业务,自然就不知道电子政务从哪里下手,则只能从自己部门利益出发,过分夸大硬件系统的重要性来达到优先配置装备提高自身技术能力的目的,这就导致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的脱节与对立,从而导致重内部、轻外部,重管理、轻服务,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应用这些我国推进电子政务工作普遍存在的通病。因此,只有首先让行政部门、业务部门真正地了解和认识到推进电子政务是帮助他们改进服务、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其次要让他们意识到只有用电子化的方式才能适应和满足当今社会和公众的强力服务需要,才能激发起他们推进电子政务的强大动力,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寻求技术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成为电子政务的真正推进者和实践者。

  (三)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不一致

  我们推进电子政务的进程中发现,很少有从政府管理、服务、行政的角度去谈如何推进电子政务,更多的是信息技术的相关管理部门和IT专家在推进电子政务。虽然这些部门推进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主观愿望也是积极的,但是在如何推进、怎样推进电子政务方面缺乏沟通和交流,也没有形成共识,造成各自为政,只从自己部门的职责和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人为地设置了很多技术壁垒和障碍。他们从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电子政务政策要求、技术架构和理论模型,于是两网一站、三网一库、内网外网专网、涉密网、非涉密网、业务网、公共网、互联网、传输网、电子政务平台等概念、要求、标准应运而生,这些政策、标准和要求有些互相矛盾,有些互相制约,有些则为推进电子政务设置了很高的门槛,使得电子政务专业化、神秘化、“网络化”,搞得业务部门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政务还未动,先建好了几个网,而各网之间又不能互联互通,既增加了电子政务的建设成本,又使得运行管理复杂化,进一步加大了推进电子政务的难度,而真正的使用者(业务部门)还没有见到,受益者(公众)还没有体验到。

  (四)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与运行服务机制不完善

  多年来,我们在推进电子政务方面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和要求,而没有注重建立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服务机制和对电子政务系统的绩效进行考核与评价,这是各级各地政府部门所实施的电子政务项目不能正常使用和发挥应有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许多政府部门在推进电子政务的进程中只注重项目的启动、投资和建设,满足于一般性的应用。电子政务系统需要不断地进行升级完善,而不是一次性投资就能完全做好,必须要进行持续性的改进和完善。如果后期工作跟不上,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不少项目就是由于这种原因用不了多久就会流于形式,或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或者不了了之。此外,现在绝大多数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都是自己建设、自己运行、自己管理,显然这和政府的职能与职责是不相适应的。一方面,政府部门普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政府公务员很难承担这种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服务管理跟不上必然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和发挥效益。

三、以创新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的理念来推进电子政务

  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有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发展电子政务有利于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方位和层次。与传统的政府服务相比较,电子政府服务着眼于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社会需求的合理化和现实化,它为民众获取各类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准入。第二,推进电子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现代政府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就是效率,网上政府带来的管理现代化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而言将是革命性的飞跃。传统的政府行为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而电子政府行为的基本特点就是时空的压缩,政府行为获得了以往技术手段难以到达的时空便利。第三,推进电子政务有利于提高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参与度。通过网络和信息传播媒介,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的运作过程,政府与公众可以进行更平等的交流,网上交流削弱了严格的科层制等级观念,使平等自由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基于此,以创新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的理念来推进电子政务应重点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牢牢抓住推进电子政务的主攻方向

  在当今信息社会,政府部门必须自发地意识到,要用电子化的手段来实现政府服务,才能使政府的服务与管理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重塑政府理念、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是信息社会对政府创新管理与服务的现实要求。政府理念是政府管理成功的关键,政府理念的合理调整和重构是政府管理创新成功的基础。如果不首先进行政府理念的优化和重塑,政府的职能和管理方式就难以真正转变,政府管理创新就难以取得成功。由此可见,在推进电子政务之前必须要解决好为什么要推进电子政务、建立电子政务的问题,只有真正理解了推进电子政务的目的和意义,才能合理地确定推进电子政务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才能明确该怎样去推进电子政务,从而确保主要领导能亲自抓、全体人员能积极主动参与。

  (二)切实处理和解决好电子与政务的关系

  我们在推进电子政务的进程中还必须处理和解决好电子与政务的关系。笔者认为,推进电子政务就是在信息社会的条件下,通过借助于信息化的手段来创新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建立电子化的政府来实现政务活动的电子化,而绝对不能是简单意义上的政务活动的电子化。简单意义上的政务活动的电子化就是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下,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模拟和仿真政务活动。前一种(建立电子化的政府)将使得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发生革命、实现创新,使政府的服务与管理更加适应信息社会;而后一种(政务活动的电子化)只能简单地提升效率。显然,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往实施的很多不成功的电子政务项目,究其原因就是把电子政务简单化。

  (三)从提升政府服务效率与行政能力入手

  理解了电子政务的真正含义,就不难找到推进电子政务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显然,及时建立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政府门户网站,是推进电子政务的最有效方式。切记不能将门户网站作为政府的新闻媒体,而应将其作为政府的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将政府向社会提供的所有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服务方式、服务人员)以及行政审批(包括审核、申报、申请、备案)公布于众,越详细越具体越好,让公众能够通过互联网准确、及时、便捷地了解并获取政府的服务。在向社会和公众提供这些服务承诺的过程中必然就会对政府内部的业务处理和事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促进政府内部的电子化进程。此时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已经非常明确为什么要推进电子政务,并且也知道了该怎样去改进管理与服务模式,进而也明确了该用怎样的信息化手段去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如果他们不解决问题,其对社会和公众所承诺的服务就无法兑现。政府必须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应对社会和公众的信息化需求,这就是通过外部的需求来拉动内部的应用。当然这些服务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整体,从局部到全部。

  (四)实行服务外包改进电子政务运行模式

  随着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专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应运而生,他们以其专业的服务能力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也为政府部门实现服务外包提供了可能。将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外包给专业服务企业,有利于降低电子政务项目的投资风险、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率。

  (五)建立并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对于促进和推动电子政务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绩效考核评价要重点明确以下具体要求:考核评价的内容,考核评价的方式,承担考核评价的责任人,考核评价的具体时间,考核评价的周期,等等。虽然不同的项目其标准和要求可能有所差异和区别,但不论是什么项目,均应该在其启动和实施的时候就明确其考核评价的具体要求,这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和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保障长期发挥效益都是不可缺少的。

  作者简介:

  苏国平,男,1957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博士生导师,新疆大学兼职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厅长级),长期从事信息化推进工作,专业方向: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