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参与成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新途径
来源:E-GOVERNMENT 更新时间:2012-04-14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信息的畅通和言论的自由从理论到实践正在走向成熟,已成为21世纪社会生活的一件大事,并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变化、挑战传统、促进社会的进步,它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扩大了政治参与的范围,开辟了政治参与的新途径,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和热情,在表民意、汇民智、纳民情、聚民力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一种新途径。

  通过广泛浏览国内社区网站,搜集和了解了大量有关城市居民基于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的信息数据,以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街道狮子山社区为主要调查对象,设计了以调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基于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的状况,了解城市居民对基于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为目的的调查问卷,共发放有问卷350份,回收有效答卷308份。

  一、居民网络参与社区治理兴起的背景

  (一)居民经济条件稳步提高是网络参与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公民行使政治参与的民主权利,既受上层建筑中的政治设施如政治制度的制约,也受上层建筑中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的影响,还受制于主体的民主知识、民主习惯和民主能力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归根结底又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1]34。2001年至2008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已连续5年达到10%以上,2008年底经济总量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到3603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1510.16元增加到2008年底的15780.76元。全国平均每100户拥有家用电脑59台,东部地区高达74.86台;1978年长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只有327元,1978年后的20余年时间内,长沙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保持在11%以上,到2009年底长沙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0217元[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公民的权利意识增强,导致更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旧的参与机制已不能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热情,而网络参与在目前看来对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极佳的补充。

  (二)社会民主化进程是居民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的政治条件

  美国著名学者卡尔?科恩认为,民主的实质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的管理,民主政治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关键都在于政治参与,社会成员多广多深以及在什么问题上参与共同有关的事务,这不是已经做了些什么的问题,而是现在正在做什么的问题[3]。现代代议制民主体制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社会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相一致的产物,它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人民主权”、“主权在民”在代议制下并没有得到理想的体现,这与现代社会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不协调。依照“主权在民”的理念,人民才是国家权力的真正所有者。由此推论,人民行使权力的理想状态,应是直接参与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即实施人们所期望的“直接民主”。传统代议制存在效率低、反应迟钝、滋生腐败、传统的责任保障机制失灵、庞大的财政支出等问题,公民对代议制满意度下降,需要一种新的民主形式来承担公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的要求。而“从长期的眼光来看,政治参与在人类政治历史上的不断扩大和加深是不可抗拒的,而且这种趋势也将是全球性的[1]31”,代议制民主体制目前面临着信任危机的原因就在于,在这种政治结构中,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只是在选举时才象征性地行使其作为法定权力所有者所享有的权力,而更希望能更经常性地发挥作用。

  (三)互联网技术为居民网络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技术条件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其中城镇网民占72.2%。互联网的发展为普通民众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开辟了“网络民主”的政治参与的新通道。2008年,中央部委政府网站的普及率达到96.1%,省市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100%,地市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99.1%,政府网站在服务质量稳步上升的同时,也成为政民沟通、公民表达自己意见和提出自己要求的重要渠道[4]。2008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发表讲话,称“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5]”。民主本身是一种代表与民众之间的互动,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引发的信息革命不可避免地对代议制本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在社区选举时,选民通过网络可以每天24小时接触有关候选人的资料,而不用等待报纸信息,还可以避免报纸编辑和记者主观好恶的影响。这些新技术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传统的经济社会活动方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民主政治的运行方式。

二、居民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的特点

  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性,与传统的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方法、载体、内容、频度和范围均有所不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一)参与方式更直接由于受人口、通讯、交通、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社区治理无法实现社区全体居民的参与,而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居民基于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突破了传统地理上的局限、信息沟通方式的局限和信息获取途径的局限,实现了社区居民的直接参与。在网络上,任何人不需要别人来代表自己,通过电子邮件、BBS、聊天室等就可以直接对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经济、社区治安、社区保障等发表自己的意见,传播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并可以直接进行网上的投票和选举。

  (二)参与环境更开放

  开放性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具有天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网络是一个四通八达、没有边界、没有中心的分散式结构,它体现的是自由开放的理念和堵不住、打不烂的设计原则,并遵循着一定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原则而组建起来的。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和简单的上网设备,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任何自己希望做的事,去自由地访问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去和世界各地联网的人交流;可以接入互联网浏览社区网站,了解社区在做什么、怎么做,并可以用多种方式及时地传播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同时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和内容。这种环境下的信息跨越了时空界限,实现了自由流动。

  (三)参与主体更平等

  关于网络,有一句最著名的话“在网络里,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6]。网络世界具有天然的自由平等的特性,网络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跨越国界的网络空间,任何网民都可以跨越时空的障碍,自由地进行政治信息的交流,自由地发表和传播自己的政治言论,而且,网络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世界,顺畅通达的电子访问消除了严格的科层等级观念,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利[7]。无论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地位、贫富如何,只要达到法律允许的条件和能够上网,不论你是平民还是国家元首,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对社区自治出谋划策,谁也不比谁的机会多,谁也不比谁的机会少,参与机会是平等的。除去网民的权力、财富、身份、地位、容貌等因素,在网络组织中成员彼此平等相待。俄罗斯学者拉特波夫更形象地指出:“在‘万维网’上,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在控制空间(虚拟现实)中,乡巴佬心理消失了,这里没有首都、没有长官、没有垄断,也没有国家和政府。”[8]

  (四)参与过程更便捷

  一般来说,根据公民参与的形式可以分为制度性参与和非制度性参与。制度性参与常见的形式有选举、表态、执行、管理、决策、监督和观察等,非制度性参与的常见形式有议论、投诉、抗议等。基于网络参与,不用出家门,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上述所有的参与活动,而且在网上,所有的信息,包括你的意见、态度及相关表决结果都是以光速在传播,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映更加敏感,因而基于网络参与比传统政治参与更加便捷。

  (五)参与成本更廉价

  网络信息技术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信息传播渠道,形成多中心的、开放的、互动的信息传输通道,任何人不用通过政府机构批准、检查、修改,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电子公告栏等方式向广大的网民传播信息,使信息获取的范围更大、成本更低。信息的海量递增和信息传播的实时互动与异步传输并举的极度多元化,创造了一个全新、平等、没有强权和中心的信息空间,把网络变成了一种个人化的传播媒体,公众能够更加从容地选择、吸纳和传播政治信息。而且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价格的不断降低,网络接入费用不断下降,基于网络参与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廉。

  三、城市居民基于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的形式

  (一)通过社区网站获取信息

  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街道狮子山社区,有常住人口1580户,居民4325人。小区特色有三:一是居民电脑拥有率和上网率较高,40%以上的家庭都有电脑并接入互联网;二是居民文化素质较高,有参与社区民主的积极性,能够参与互动式交流;三是社区居委会能够开设并有效管理社区网站,居民也认可社区网站是为自己服务的窗口和服务平台。随着网络的普及,社区找准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功能,利用网络联系千家万户的特点,根据社区居民生活的实际需要,整合信息资源,创办了狮子山社区网站,社区网站以其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成为社区居民获取信息的首要平台,主要包括社区公告、社区新闻、社区党建、社区政务、社区矫正、社区文化、社区警务、文明创建、办事指南、居民论坛等栏目,网站的互动性使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能反映各种问题,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得到各种帮助和服务。狮子山社区歌唱队有45人、舞蹈队有33人、军鼓队有28人,其中有48人是看到网上发布的信息才报名的。社区王主任说,社区网站开通使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以前通知居民信息要在各小区大门口及所有楼道张贴通知,往往因有人不住本小区或者上下班匆忙不注意看而达不到预期效果,有了网站以后,通知只要贴在网站公告栏,居民知晓率就很高。以往在社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上班族也时常通过网络向社区提出建议和意见,居民周某在网上留言说:“网络这东西真好,社区大大小小事情一目了然,社区与居民做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感谢社区工作人员为新老居民增设了这个特殊的办事窗口。”网站上人气日旺,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访问量超过了2万人次,社区中的居民参与气氛也越来越浓厚。

(二)通过社区论坛表达民意

  网络论坛(forum),又称BBS,可以同时容纳多人参加讨论,是一种开放型、参与性的媒介。在我国,由于制度化的民意表达和公共参与机制较为欠缺,网络活动尤其是网络论坛的议论与表达,较之其他国家更具有政治意义。由于互联网的交互特性,社区居民对自己看得见、摸得着、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论坛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大到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环境卫生、精神文明建设、退休人员管理等社会问题,小到社区下水道出现堵塞等生活琐事。社区论坛成为居民评论社区事务、交换意见、形成舆论的场所。通过“社区论坛”这一平台,让所有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当中,积极引导居民群众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从而有效地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推动了社区自治的进程。比如,在社区网站的“社区论坛”中,许多居民提出小区内养犬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开展了关于如何文明养犬的大讨论。通过“社区论坛”,为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居民综合素质搭建了载体,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信息平台,为思想政治工作找准社会生活脉搏、把握群众需求提供了途径。

  (三)通过网络舆论进行监督

  没有监督就没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9]。舆论监督可以起到扶正祛邪、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催化剂。社区居委会接受社区居民的委托,代表社区居民从事社区事务受理和处置,并向社区居民负责。社区居委会的管理和决策都离不开社区居民的监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社区居民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接受公开批评和监督的讲台。社区事务公开是社区实行民主自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德加社区自社区网站建立以来,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工作例会研究的问题和做出的决议,通过会议纪要的形式公布在网站的“居务公开”栏目中,让居民了解社区工作情况,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建议,接受居民的监督。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特征,社区居民可以对社区的决策和执行环节以及决策者进行监督,在网络上迅速形成网络舆论,从而迫使居委会等组织将公众所关注的问题纳入议题,影响乃至改变政府决策。停车难是困扰社区的一个难题,德加小区两位居民因为停车引发了纠纷,在争吵中,一位男士将一位女士打伤,居民在网上对这位男士的批评铺天盖地,新闻媒体也进行了连续报道,这位男士多次亲自上门赔礼道歉,居民纷纷要求解决停车难问题,居委会在社区居民网上讨论的基础上,主持了有双方当事人参加的调解会,之后又将调解会纪要公布在网上,通过网上舆论监督,极大地促进了社区工作和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

  (四)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在线咨询

  除了传统的电话、传真及经典的电子邮件、在线留言、论坛等交流方式,社区居民还采用在线即时交流工具参与社区治理。长沙狮子山社区居民雷某是一名上班族,不知道社会保险怎么办,社区上班的时间也是他上班的时间,他通过用“E网在线”的形式顺利咨询到了相关政策,同时也办理好了相关的材料。事后,雷某对这一种方式在狮子山社区网站上这样评价:“这样好,我平时上班,下班很晚,所以想咨询政策不方便,这样就方便了我们在公司上网的时候就可以询问相关事宜。用E网在线,不知道社保怎么办,社区的主任还直接回答了我的问题。这样对于年轻人来讲确实方便多了。”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在目前参与机制不太健全的情况下,基于网络参与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补充,它是一种制度外的参与机制和参与渠道。网络这种能够使信息传递不受时空阻碍和政治控制的媒介,使人们在感知与介入世界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痛快淋漓的感觉,提高了人们参政议政的兴趣。

  居民基于网络参与社区治理,开创了信息时代民主政治的新形式,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网络参与体现了传统民主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于公民社会而言,网络既是参与工具,也是治理的工具。城市居民通过网络参与社区治理所造成的双重影响,不在于网络本身,只要在法律制度层面、参与主体层面、技术环境层面加以规范,必然会促进社区建设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网络和参与的结合能够改善社区治理中间接参与不足的问题,提高社区治理的合法、合理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秦馨.社会转型期中国公民政治参与[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S].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科恩C.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09[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EB/OL].(2008-06-20)[2010-12-12].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7408960.html.

  [6]盖茨B.未来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8.

  [7]胡键,文军.网络与国家安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71.

  [8]姜帅.互联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12.

  [9]沙勇忠,刘亚军.大国之道:2005中国政治年报[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210.

  作者简介:

  张冬平(1980-),男,湖南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