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主题,再次聚焦“三农”,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进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创新的效率。因此,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需将农村信息化摆上重要议程。
一、推进农村信息化需要政府行动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和重要特征,信息化技术手段已经渗透到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几乎所有的角落。那么,为什么需要政府推进农村信息化呢?
首先,信息化进程中存在市场失灵。信息化中的“马太效应”已经被普遍认同,即信息化水平越高的地区信息化进程越快,反之则越慢。这不仅表现在全球南北信息化差距,也表现在我国东西差距和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在没有政府行动的情况下,数字鸿沟不是在缩小,而很可能在不断扩大。其次,城乡数字鸿沟严重制约着城乡均衡发展。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不仅作为产业影响城乡经济发展,对于其他产业发展来讲更具倍增效应。同时,数字鸿沟加剧了城乡居民经济社会生活机会的不平等。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的国家政策、社会服务信息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布,城镇居民由于信息化手段的优越性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机会的优越性。其三,农民收入水平低和生活、生产成本的提高,制约着农民对于信息服务有效需求的提高。单纯依靠农民的购买来发展农村信息化服务是无法扭转城乡数字鸿沟扩大的趋势的。因此,必须政府行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尽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涉农部门和各地政府都开展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我国城乡数字鸿沟没有缩小,且有扩大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2007—2009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分别为20.2%、23.5%、29.6%。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农村信息化的步伐?
首先是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在信息化进程中农民是被动的;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中,大多是围绕本部门工作需要展开,而不是面向农民的需要。其次,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条块分割,不能有效整合、浪费严重。笔者曾经到广东省的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农村调研,发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是通过ADSL接入的专网,不能浏览其他网站。其三,农村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网络带宽不足、信号不稳定、覆盖面不广等问题比较突出。其四,适合农村的低成本信息服务终端设备仍需加大开发力度。最后,农民使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实施公共服务带动战略推进农村信息化
制约我国农村信息化进程的关键是农村信息服务接入环境改善相对缓慢,政府行动对于改善农民信息服务接入环境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国家财政投入约束下,如何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突破?
我们认为,国家应当实施公共服务带动战略。所谓公共服务带动战略,就是面向农村居民的需求,通过对政府涉农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带动农村信息化接入环境改善,引领农村居民信息化生产生活方式,创造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商业机会,从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公共服务带动战略的实质是,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初期,利用政府涉农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为农村信息化通道买单,从而显著降低农村居民信息化接入的门槛。实施公共服务带动战略,关键在于由政府组织建立一个充分开放包括农村公共服务门户网站、农村信息通道和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在内的农村信息化公共平台。
——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初期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大部分农户无法实现互联网接入,而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则成为村民实现上网的公共终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点承担了诸多的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例如,村级财务、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信息发布、统计,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等。综合信息服务站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农村信息员队伍的建设。
——农村信息通道。互联网宽带线路是农村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互联网的扩展性和互动性优势决定了其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地位。电话、电视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但是作为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有线的方式可以使用光纤接入、ADSL接入、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等;无线的方式可以使用3G移动通讯、WIMAX以及wifi无线局域网接入等。在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点基础上通过局域网共享,免费或低价格向农户提供接入服务,是降低农民信息服务接入成本的有效方式。
——农村公共服务门户网站。包括对农村居民实现一站式公共服务的WAB界面、开放式农村公共服务数据库共享标准、分布式共享数据库等。通过该网站,农村居民用户能够获得一站式公共服务;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能够以多种方式发布信息和互动;广大社会化服务机构和商业机构能够十分便利地实现服务功能扩展。该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就是国家或省农村信息中心。农村公共服务门户网站建设的关键是党政部门如何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
三、以信息化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贯彻落实中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思路,通过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意义重大。
1.农村电子政务工程。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对促进各级政府真正实现公开透明、高效运转、勤政廉政,对全体公民行使涉及政府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开发统一的电子政务系统。在完成农村信息化公共平台的规划建设之后,开发基于该平台的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审批网上申报、行政事务处理、行政村管理等所有公共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农村电子政务系统。该系统应当兼容国家推行的电子政务系统,整合如金农工程、村级财务管理、农村统计等原有功能。在农村既可以保障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中信息员的专业化应用和操作,也可以通过农户信息化终端直接方便适用。各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都有不同的终端使用接口。
二是实施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在开发、调试和保证农村电子政务系统稳定运行后,尽快完成对农村电子政务服务的整合,对农村开展一站式服务。首先要以政府条例等法定文件形式对农村电子政务进行规范,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必须通过指定的农村电子政务系统对农村开展服务。其次,开展对各级党政部门开展电子政务服务进行督察,促进有关部门改进服务绩效。第三,要整合各级党政部门电子政务经费使用,在财政专设科目专款专用,各部门不得自行筹集资金开展统一电子政务服务以外信息化服务,并在年度审计中加强监督。
三是开发村庄主页。在农村电子政务系统中开发村庄主页,实现一村一主页。利用农村电子政务系统上的村庄主页,展示各个村庄的经济文化特色、实现村级政务公开等功能。由于这些主页是模块化设计,还能够便于村庄信息的统计分析。
2.农村电子商务工程。农村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商业服务于农村资源,开展商业宣传和市场交易的行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包含网上农贸市场、数字农家乐、特色旅游、特色经济和招商引资等内容。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工程,要以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化公共平台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引进像淘宝网这样的企业建立一个网上交易的虚拟市场。重点建立商业信用评级和针对农村的网上交易支付系统。
3.农村公益信息服务工程。农村公益信息服务是指对农村居民免费提供的信息化服务的总称。农村公益信息服务内容广泛,既有政府开展的涉农公益服务,也有社会公益机构开展的公益信息服务。在这里我们主要涉及科、教、文、卫和由政府财政支付的气象、疫情、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服务。实施农村公益信息服务工程,就是整合各类公益信息服务资源,充分利用农村信息化公共平台对农村开展服务。
4.农村信息产业培育工程。农村信息化过程也是农村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过程。这包括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等方面的在农村服务增长,也包括使用信息服务而引起的各种信息终端,如电话、手机、电视、电脑、PDA等消费市场的培育。农村信息产业培育工程就是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带动农村信息产业市场快速发展。一是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网融合的精神,放松农村信息化服务的管制,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要鼓励企业面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开发低成本电脑、机顶盒等信息终端产品。三是进一步实施包括低成本电脑在内的家电下乡工程,对农村居民购买信息设备和产品给予补贴。四是规范信息产品在农村的售后服务,坚决杜绝损害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五是研究制定农村信息服务、培训和信息产品维修等创业的鼓励政策。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在中央政府层次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制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整合资源、增加投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彻底扭转城乡数字鸿沟扩大的趋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