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时代, 传统市场何去何从?
来源:重庆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早在10年前,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有人就预言“市场之都”义乌将不可避免地衰落。

  10年过去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之迅猛,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但更出人意料的是,义乌并没有倒下,反而活得更好。

  还不仅仅是义乌。陈一鸣列举出一组数据:10年来,全国电子商务的年均增速在37%左右,与此同时,传统市场的交易额也维持了18%左右的增速。两者呈现出齐头并进的态势。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陈一鸣分析,电子商务也是人在操作,电子商务更依赖完善的物流体系。那么究竟哪里的人最具有市场开拓意识,最能捕捉到商机,哪里的物流体系更完善?显而易见,就算在广州、义乌与西部小县城也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浸淫网络较久、有“中国博客教父”之称的方兴东,并不推崇无形市场的威力,反而更愿为实体市场作解释。这位义乌人曾经见证了义乌小商品城的成长,因而更清醒地认为,“替代说”是个伪命题。他认为,将来如果专业市场要出问题,一定不是因为实体市场和网上市场之间出现了矛盾,而是因为实体市场没有发展电子商务。换句话说,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如果难以融合将是最大的障碍。

  陈一鸣认为,电子商务要想完全脱离传统市场,目前还做不到,但过去那种几级批发体系,面对电子商务,已显得不堪一击。他举例说,过去一件衣服,从广州的白马服装批发市场到朝天门市场,再到各区县的批发市场,经过了几个层级。在电商时代,市场还得有,但确实不需要那么多。“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区域,有那么几个大型专业市场,再借用电子商务的能量,足够用了。”

  “这其实就是一场行业的洗牌。”周克勤说,重庆之所以要规划十大专业市场集群,并且全部都是奔着百亿级目标去的,就在于如今只有大市场才有生命力,小市场面对大型市场与电子商务的双重夹击,会举步维艰。

  对于这样的趋势,企业家的感触更深刻。曾在成都操盘多个大型市场的杨永政,说自己3年前初到重庆时,“一下子懵了”。杨永政说,重庆建材市场的容量大概只有成都的一半,但重庆的建材市场的数量却是成都的3倍。“真不知道这些大大小小的商家是怎么活下来的。”

  “我来重庆3年,每年都看到一些过去声名显赫的建材市场,要么关门,要么转型。这就是市场规律。其实,重庆有那么两三家大型综合建材市场,就足够了。”杨永政说。

  与杨永政的观点类似,重庆多家大型市场的负责人均表示,电商时代,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政府在二环规划了十大专业市场集群,也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市场的力量,政府的力量,都决定了重庆在未来会形成数个大规模市场,其它的小市场,恐怕难有发展空间。

  电商时代,市场看来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做大,要么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