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东莞微博发布厅”就将在新浪网和腾讯网同步启动,首批将有18个政府部门和25个镇街园区官方微博上线。上周,东莞市委宣传部发布《东莞微博发布厅工作方案》,要求市直政府部门、镇街要借助互联网这一现代化传播手段“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通过网络媒体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同样是在上周,市政府十五届第三次常务会议举行,市长袁宝成主持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东莞市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其中也明确提到,到2015年,东莞镇级以上政府部门百分之百的政务公开信息要实现网上发布。
毫无疑问,无论是即将推出的“微博发布厅”,还是政务公开百分之百网络发布的美好愿景,都表明东莞市政府希望在进一步完善网络问政机制、丰富网络问政渠道上有更多、更好的尝试,这也符合东莞在推进网络政务上的一贯传统。
早在10年前,东莞就开始了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还一度将其列为加强政风建设和便民利民的年度十件实事之一。不久,东莞又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电子政务监察平台。近几年,东莞在网络问政模式创新上也是屡屡出彩,曾数次创下了几个全国“第一”。
然而,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东莞在电子政务和网络问政建设上也出现不少问题。其中,曾耗费大量财力、精力打造的各级政务公共服务平台政府网站,便出现了信息更新不及时、服务平台名存实亡等。
去年,有媒体曾对东莞各镇街、各部门的政府网站月更新情况进行过一次统计,结果发现一些与公众密切相关的物价、房管、交通、人事等部门的信息更新极为缓慢,甚至有些镇街还出现了零更新的情况。在这些镇街、部门,电子政务平台、网络问政基本流于形式,公众知情权无法有效保障,网络问政也被质疑是“问而不政”。
显然,构建电子政务平台、实行网络问政,目的不是为了“赶时髦”,也不是为了赚取粉丝关注,而是真正能实现便民利民。流于形式的网络问政,百害而无一利,必须予以杜绝。那么,如何才能保证网络问政不流于形式呢?
其实,早在去年,东莞市政府办公室就曾下发了《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在加强电子信息平台建设的同时,要强化对各部门和各镇街已有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监督和考评,并分季度公布结果。而日前,针对一些政府网站所出现的更新停滞的情况,东莞市电子政务办公室主任刘杰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要将政务网站建设纳入行政单位考核,并与电子监察系统对接。
由此看来,在网络问政合理化问题上,相关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也已经配套形成。因此,能否将问责机制落实到位就成为决定网络问政效果的关键。对此,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