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公布的“数字深圳”研究报告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 “十一五”期间初步建立“数字深圳”总体框架 昨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在深举行。会上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首次公布了“数字深圳”研究报告。 与会专家指出,依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数字深圳”实施“三步走”的战略,到2050年左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主要城市水平。 峰会由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深港产学研基地共同举办,与会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促进区域协作与协调发展的数字区域战略”主题,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广泛应用,总结“数字中国”各方面的实践经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应力出席。 在下午举行的“数字深圳”专题论坛上,首次公布了“数字深圳”研究报告——“数字深圳”发展战略与总体框架研究。报告显示,应以“数字城市”为基础,制定一套适合深圳市情的“数字深圳”,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保障“数字深圳”的高效运转。第一步,“十一五”期间,以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以应用为重点,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初步建立“数字深圳”总体框架;第二步,到2020年左右,建立完善的“数字深圳”体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水平;第三步,到2050年左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主要城市水平。 论坛上,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童庆禧、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郭华东、国务院办公厅研究员陈拂晓,就“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思考”、“数字中国”与“数字深圳”、国际“数字地球”最新动向与趋势、“电子政务”与政府职能转变等主题发表精彩演讲。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科学技术部副司长廖小罕、河南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张震宇等知名专家在论坛上发表了精彩观点。论坛为期两天。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数字深圳”发展战略与总体框架研究》报告出炉 “数字深圳”勾勒信息化现代化蓝图 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城市”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已有城市初步建立了“数字城市”的框架。最近,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承担了一项“深港产学研基地合作基金项目”,制订出《“数字深圳”发展战略与总体框架研究》报告,并于昨天正式公诸于世。 这份报告为深圳人勾勒出一幅信息化、现代化的“数字蓝图”。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政府各部门将在一个共同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下,充分共享各种信息资源,推动开展各种数字化应用工程。届时,深圳城市规划与管理、环境保护、人口管理、公共交通、物流等各项事业均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高效管理与运作。即便是你居住的社区,各种信息资源也会在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整合下得到充分共享和利用,并实现与上级政府部门的顺畅交流。 报告认为,为了保障“数字深圳”的顺利实施,应优先建设一批具有基础与示范作用的工程。首当其冲的是以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建立“数字深圳”基本框架,有效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流,消除数据“孤岛”,为各种“数字城市”应用工程提供支撑。 与传统“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不同,深圳要建的这个平台是以空间信息为参照基础的城市基础信息体系,即以空间信息为基础,对各类城市基础信息进行空间编码和索引。“只有给各类城市基础信息都添加空间信息标识,才能充分反映各种信息的空间分布,才能反映城市的真实面貌,才能为各种决策与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据此,报告提出建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库,推进“数字深圳”基础空间信息库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要打破原有各部门单独建设数据信息库的传统方式,改由“数字深圳”的专门负责机构统一建设,各部门共享。 在建立这样较为完整的全市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深圳将适时建设若干应用示范工程。 一是“数字深圳”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应用。在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及其它平台支持下,建设和改造现有城市规划与管理应用,全面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增加城市规划管理的信息含量,提高其分析能力和准确性,使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及时性。 二是“数字深圳”的环境保护应用。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传统的环保技术相结合,结合城市规划、管理、气象、交通、水资源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对深圳环境信息的有效管理和科学决策。通过构想中的“数字环保”绿色门户,为政府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或开发建设的环境风险与决策分析,并对突发性环境事故信息进行快速应急对策分析。最终实现按环境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对深圳及周边环境发展进行全面监控,实施动态管理。 三是“数字深圳”的人口管理应用。实现人口管理的综合分析与决策,为我市科学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制订人口政策、实现人口与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提供依据。 四是“数字深圳”的智能公交应用。以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为依托,采用GIS、GPS及电子信息技术,使车辆和道路智能化,实现安全快速的道路交通环境,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节约交通能源,减轻驾驶疲劳。 五是电子物流。在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撑下,实现物资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活动高效进行,并对物流信息予以加工处理,实现最佳方案的选择、资源的最佳配置、物流的实时监测,缩短企业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竞争力。 六是“数字社区”。通过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社区内的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环境卫生、民政福利、治安、文化建设、社区管理等信息资源,实现社区内部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社区与上级政府部门的信息交流畅通,从而给社区管理提供信息化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报告建议建立“数字深圳”门户网站,基于“数字深圳”的应用服务平台,以垂直专业门户网站建设为主导,通过综合门户网站的链接与集成,构建交互式的“数字深圳”门户网站。在产品与服务模式、商务模式、运作方式等方面寻求创新,推动和主导“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应大力推进“今日深圳”工程,通过在中心地段建立基于触摸屏的“深圳公众信息查询系统”,以及制作和发行多媒体公众查询光盘等形式,为市民和旅游者、投资者提供便捷、丰富、直观、可视的城市信息查询服务,营造数字化都市生活环境,展现“数字深圳”风貌。 名词解释 "数字深圳" “数字深圳”从广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深圳市整个城市信息化体系和进程;从狭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以地理空间坐标为框架,以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支持深圳城市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支撑平台(环境),是深圳市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报告所指的“数字深圳”是指狭义上的“数字深圳”。 根据深圳市的实际情况,以“数字城市”框架为基础,制定一套适合深圳市情的“数字深圳”基础框架。包括四个层次:保障层、服务层、数据层和应用层。 "数字深圳" 之战略意义 “数字深圳”是“数字城市”的一般规律在深圳的具体应用,是深圳市实现信息化、现代化必需的基础设施。通过“数字深圳”建设可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加速深圳市城市转型进程,保障新型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的实现,增强深圳市综合竞争能力,为深圳市向国际化都市、现代园林城市和华南经济中心城市跨进奠定坚实基础。“数字深圳”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效益深圳”、“和谐深圳”发展战略的实现,并最终保障深圳市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深圳" 之发展原则 报告指出,实现“数字深圳”应坚持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需求驱动的原则,要求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根据深圳市城市发展需要进行“数字深圳”的建设。2、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数字深圳”的建设需要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优先进行基础性建设,优先建设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3、协调发展,重点突出的原则,既要协调发展,又要突出重点。4、整合资源,适当超前的原则,根据深圳市实际情况和城市发展战略,对深圳市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跟踪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发展的最新进展,进行规划和建设时适当超前。5、政府主导,多方互动的原则,充分体现社会公众的意愿和需求,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官产学民媒等多方参与互动,发挥各自的长处,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相互支持、相互交流、相互监督。6、市场运作,带动产业的原则。 “数字深圳”发展战略—— 可选择三步走策略 报告指出,我市可依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实施“数字深圳”的“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十一五”期间,以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以应用为重点,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初步建立“数字深圳”总体框架。 第二步,到2020年左右,建立完善的“数字深圳”体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水平。 第三步,到2050年左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水平。 该报告建议,为顺利实现“数字深圳”的战略目标,我市应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给“数字深圳”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建立高效的组织实施体系,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调动各界积极性,在“数字深圳”建设中投入更多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在“数字深圳”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要坚持“市场能做的就采取市场机制,向市场开放”,即使是政府做的事情,也要引入竞争观念、供求观念、成本效益观念。同时,建立高效灵活的激励机制,启动民间投资。政府应适时提供税收等优惠政策,并逐步建立空间信息价格机制,推行数据交易市场化,构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空间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包括建立官产学研一体化的空间信息技术开发机制、完善的空间信息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及关键、共性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体系等。 六大对策欲破瓶颈 针对深圳信息化工作现在存在的问题,报告指出,深圳需要在六个方面努力,突破现有瓶颈。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规划与标准建设,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规划与标准体系,确立“数字深圳”的重要地位,保障“数字深圳”建设的合法性;跟踪“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发展的最新成果,根据深圳市城市发展需要,对“数字深圳”进行科学规划,将“数字深圳”建设作为“十一五”期间深圳市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保证“数字深圳”建设持续发展;加强“数字深圳”标准建设,促进深圳市城市空间信息的共享与交流。 二是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学术界的优势,保障“数字深圳”高效运转。成立由主管市长牵头、相关部门行业主要领导参加的“数字深圳”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整体指导,下设专家顾问组和技术委员会,参与规划、实施和标准的制定。建立深圳市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数字深圳”总体规划的编制和监督实施等情况,并将社会各界意见反馈给领导小组。成立深圳市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负责深圳市基础框架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以及权威性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成立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公司,扩充深圳市信息化办公室职能,承担资本运作、关键技术的引进、人才的吸纳培养等具体事务。 三是加强人力资源建设。通过培训、进修、人才交流、引进等途径,加强与“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相关人力资源的建设,打破人才壁垒,促进人才流动,为“数字深圳”建设打下坚实的人员基础。 四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城市基础数据体系。以深圳市遥感影像数据库、基础地形数据库和地籍数据库和为基础,通过地理编码数据库将其它类型的信息在空间上进行叠加,以此达到城市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和集成。 五是建立统一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消除信息孤岛。深圳市城市信息资源丰富,部门应用水平较高,但是因为缺少共享和交流的平台,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信息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问题非常突出。在通过基础空间信息整合城市信息的基础上,建立深圳市统一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为深圳市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以及“数字深圳”应用提供支持。 六是以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加强“数字深圳”应用建设。选择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领域,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改造,进行若干个应用系统的建设,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为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并通过这些应用工程的示范作用,全面带动“数字深圳”应用系统的发展。 “数字深圳”核心设施—— 空间信息服务平台 根据报告,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是“数字深圳”的核心基础设施。它是基于深圳信息资源和地理空间定位、面向“数字城市”应用的开放软件平台,支持服务的发现、配置、动态交互、装配、运行和管理。 以这个平台为核心,选择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和若干应用系统的建设,提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为企业和市民提供良好的服务。通过这些应用工程的示范作用,全面带动“数字深圳”应用系统的发展。 报告指出,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是实现信息链的重要支撑,每个用户都在信息链中同时扮演数据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都生产特定种类的信息,通过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给他人使用。同时,通过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获取其他用户生产的数据信息。 在这个框架中,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以深圳市遥感影像数据库、基础地形数据库和地籍数据库等城市基础空间信息为基础,以统一的空间坐标系为参照,通过地理编码数据库将其它城市基础信息联结在一起,完成城市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 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以网络服务的方式完成数据的交流和共享,服务包括共享交换服务和应用支撑服务。该平台可在信息的生产者、消费者及相关中介商之间建立一个安全、方便、合理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渠道,通过提供信息注册、发布、更新、查询和访问控制等服务,使信息可在“数字城市”各环节之间顺畅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