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应用和理性发展
来源:比特网 更新时间:2012-04-13

 

  云计算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选择,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云计算技术及产业发展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管理手段、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云计算的研究和示范应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加快促进我国云计算服务创新和应用示范。此外,国家层面上的云计算产业规划正在酝酿制定中。
 
  当前,政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快推动云计算发展:一是通过试点建设,引导推动国内各级政府、企业针对公共事业、行业、个人与家庭等不同用户需求,积极探索各类云计算服务模式;二是设立科技重大专项,产学研用联合,加强云计算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三是加强云计算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有关安全管理规范的研究制定,加强相关知识产权管理,提升我国在云计算领域的话语权;四是加快制定国家云计算产业发展统筹布局,协调“官产学研”各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应用示范创新工程的有序推进。
 
  目前我国已有二十余个地方相继出台了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鼓励建设示范试点工程,制定了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各地政府通过政企联合、官产学研一体化运作,积极推进本地区IDC、灾备中心等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的主要推动者。
 
  在云计算应用模式大发展的背景下,硬件、软件、集成、运营、内容服务等领域的主要厂商纷纷借势转型发展,基于已有的产品及技术优势,推出云计算服务及解决方案,这使得云计算产业链得以构建,以基础设施服务商、平台服务商、应用软件服务商、云终端设备提供商、云内容提供商、云系统集成商为主要角色的云计算生态系统正在加速形成。随着政府加速社会管理方式变革,云计算在民生、电子政务、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信息化水平提升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机构优化管理的重要支撑手段。此外,重点行业和企业的两化深度融合,要求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等关键环节上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转变,这对云计算的行业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需求。同时,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叉应用市场也在快速成长,这些领域的应用深化必将拉动对云计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加速云计算的应用推广。
 
  云计算作为一个新兴应用,在发展初期,用户对其技术成熟度、系统安全性、方案有效性、建设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顾虑,因此早期的案例中多以小范围试用为主,应用云计算技术解决单一、非核心业务问题,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形成规模化应用。随着云计算应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行业希望通过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整合现有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高效、动态、弹性的“灵动型”一体化云平台,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需要。而传统软硬件或信息服务企业,为了确立未来的竞争优势,也纷纷加快从提供产品,提供解决方案,向构建云平台、运维云平台以及提供云服务等方向转型。围绕“云平台”建设、运维、服务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平台”的掌控者将成为未来竞争的优胜者。
 
  云计算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效整合“官产学研用”各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推动政策与试点、技术与标准、研究与应用、基地与企业的无缝衔接和良性互动,行业组织和专业联盟在这一过程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云计算专业委员会发起成立的“中国云计算基地(中心)联盟”,汇聚国内主要的云计算基地园区、云计算企业、研究机构和用户资源,通过联盟来重点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政策规划制定、产业资源集聚、云计算中心建设以及应用示范项目落地等,正在成为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理性推动我国云计算应用的发展,赛迪顾问认为政府与企业在发展云计算应用时应该着重从以下几点进行推进:一、注重重点项目的商业模式、标杆作用与带动性;二、跟进首批国家级应用示范项目示范内容;三、聚焦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共性需求;四、构建以示范应用加快产业集聚的生态链;五、规避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投资过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