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迈向新纪元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记者程武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在火热召开,"社会管理"话题成为今年热议的焦点之一。早在两会召开之前,其关注度已攀上人民网两会调查的第三位。随着中共十八大的临近,中国社会的改革呼声也再次高涨。有媒体评论称,中国已初步完成了工业化的积累,处于社会治理架构升级的关键时刻。

  对于"社会管理"问题的关注,在我国是全方位的,从执政者到普通民众,都对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的问题感同身受。中国经济在30多年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矛盾也逐渐堆积,在物质财富迅速膨胀的同时,焦虑情绪在社会上蔓延。2011年8月,已有20年历史的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从"治安"到"管理",一词之换,意味着我国政府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

  从"治安"到"管理"

  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回顾,2011年全国政协就"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等社会领域重大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召开'创新社会管理'和'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专题座谈会,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2011年,全国政协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脚步从未停歇,这是政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2012年,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再次指出,人民政协将"围绕加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管理,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入做好农民工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不仅是对政协工作的部署,也是对人民作出的承诺。

  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实行居住证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服务。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网。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应该说,近年来,中国高层始终对社会管理保持着高度的重视。早在2004年6月,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而"完善社会管理"这一概念,则出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社会管理由此列入中国政治的最高议程,在2011年2月,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社会管理及其创新"被列为讨论主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开班仪式上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2011年中国两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占据重要篇幅。当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对"创新"的理解,实际上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后,新的思想解放。社会管理问题在政策层面的阐释,还需要在操作层面得以创造性的实现。

  "不要以为社会管理就是维稳,防止社会不稳定最好的方法是消除不稳定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景天魁向记者指出,"社会管理创新要治本,要从社会基础建设开始,应花大力气建设完整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机制。"

  这位专家指出,在民众维权、政府维稳的冲突中,要切记"宜疏不宜堵"。直面矛盾、理性解决冲突,是去年一些地方解决社会管理问题的成功经验。

  从"治安"到"管理"的转变,核心在于社会管理是需要全社会参与,社会问题不是单纯的自上而下的"治",还应该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管"。

  广东乌坎事件的启示

  2011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到年尾,从浙江到广东,关于土地的纠纷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

  一国之大,事情千头万绪,这一年中,美国金融危机复苏进程缓慢而脆弱,欧债危局风波不断,中国经济则遭遇内外压力出现增长乏力。不过这些事情,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都未必有发生在村庄里的几次冲突来得直接和猛烈。

  回顾诸多群体性事件,莫不是村民原本简单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正视、回应,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后成为全国、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反映出旧有社会管理方式的滞后,新形势下,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整,则后果不堪设想。

  "后果不堪设想"这句警告可谓老生常谈。可无论是2011年年头的浙江乐清事件,还是2011年年尾广东乌坎事件前期的处理手法以及各地类似的事件,均显示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执政理念转型路途艰难。"一小撮"、"不明真相"、"煽动"、"海外敌对势力"等字眼反复出现在乡村事件的官方词汇里,成为官方强力铁腕维稳的理由。而由于无法真正沟通的基层管理模式,助推一个个乡村冲突不断发酵、升级,最终造成一个个备受关注的激烈群体性事件。这似乎也成为中国当下群体性事件一种最惯常的演化模式。

  乌坎事件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深刻地指出,"乌坎事件看似偶然,但也有必然性"。这个"必然性",乃是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部分矛盾的集中体现。

  客观存在的矛盾,之所以通过偶然的事件,滑向必然的剧烈爆发,集中反映了现行中国社会治理的失衡。汪洋对这个问题的剖析同样深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忽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生的矛盾积累,是我们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必然结果。总是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在遇到社会矛盾,遇到群众的利益诉求乃至抗争的时候,只是一味地用'硬道理'压制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这次事件表明,只有发展和群众权益都硬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和谐。"

  要真正实现和谐,就必须转换社会治理思路乃至执政思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果要转,朝哪个方向?不久前广东省委组织部、省委维稳办在广州召开"全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省委副书记朱明国结合乌坎事件发表讲话,提出"要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并指出,"我们现在有的地方干了好事,群众也并不这么认为,这里就需要改变工作方法,让群众自己去商量去做主"。这一表态,无疑给社会治理转变思路提供了新的方向。

  分析人士指出,从网络问政到降低社会组织门槛,提出让社会组织、公益组织发挥作用而改变过去政府垄断一切包办一切的做法,2011年可谓广东社会管理创新元年,而乌坎事件解决思路,让我们看到社会管理创新落地的可能和愿景。当然,如何由民众做主,需要一系列复杂系统的配套规则和法律法规,正像朱明国在会议中所提出的,要不断完善和强化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在推行村(居)委事务民主听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完善村(居)委事务民主协商机制,要继续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途径,逐步建立基层自治机制和实现基层单位民主自治。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凡是涉及重大利益、重大事项的决策,实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和听证报告公布制度、法律审查等。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形成监督机制等,但是无论怎样,各级政府都要学会用对话、谈判和协商的办法化解利益矛盾,并创造一种机制,使官民互动程序化。这都需要及时转换治理思路乃至执政思路。

  社会管理创新呼唤民间力量

  去年7月,安徽省铜陵市正式撤销全市街道办,行政机构从四级压缩至市、区、社区三级。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看来,这正是当地创新社会管理的试水之旅,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开始为人所接受。

  夏学銮说,社会管理过去称之为街区管理,这个概念历史比较悠久。现在我们要创新的是社会管理体制,把政府的力量和民间的力量融合起来,使政府组织成为社会管理的主导力量,民间组织成为社会管理的有生力量。

  创新社会管理关键要找准切放点。夏学銮表示,完成社会管理的几大任务,都可以从和谐官民关系入手。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需要和谐官民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和保持社会稳定仍然需要和谐官民关系。

  那么,如何才能使官民关系和谐呢?首先,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把管理转变为服务,或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其次,官员要有"服务"意识,切实为民众办好事、服好务;第三,要善于利用新媒体。中央领导的在线网谈,创造了网络时代领导接近群众的新载体、新形式。各级领导还可以更进一步,在网上开微博,到网络基层听取网民的呼声,随时随地跨时空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同时还可以在网上和网友分享自己在执政中的难题和感受。

  "当前我们的社会管理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政府包办过多,而民间力量参与不足。"夏学銮说,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在传统社会管理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政的领导作用,同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把它作为政府社会治理的合作伙伴。

  创新社会管理除了调动政府力量外,还得调动民间力量。具体来说,就是调动非政府组织的力量、社区力量以及社会中比较有影响的单位、有名望的人物。整个管理过程可以由政府主导,但政府和其他治理主体只能是合作式的伙伴关系,双方可以采用合作,甚至是谈判的方式确保各自的利益。

  他还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雏形,应该是由政府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民众共同参与。因为,如果仅仅把普通人看作社会管理的对象,太被动、太消极。每个人都是主体。而只有让每个人都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其能动性,才是个理想的社会管理形态。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刘光磊所言:改革开放30多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摸索出了一条完全符合中国今后发展道路的社会管理办法。但在新的形势下,社会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社会矛盾还比较多。区域、城乡、贫富三个差距是形成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刘光磊说,从近几年重庆的实践和探索来看,走的是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共富发展之路,通过关注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来化解社会矛盾,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在知名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看来,社会改革这个门槛必须跨过去。如果跨不过去,社会就没有出路。如果跨过去了,中国社会就会有无限的希望,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人们期待,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两会代表、委员能就此议题献计献策,以更加务实的精神、创新且可行的构想,共同推进中国迈入全新的社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