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9日电(记者李璐 刘凡)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刚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推动部分农产品流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三农”信息化再次受到政府高度关注,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我国“三农”信息化建设重点是服务农民,服务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这是解决农产品流通困局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新型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但是目前,我国“三农”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仍面临如何服务基层农民农户以及如何在基层推广两大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农”发展。
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基层农民的需求,积极推进能够满足农民特殊信息需求的信息化项目;同时加强成功案例研究,不断总结并推广经验,努力促进“三农”信息化。
代表委员建言农产品信息平台和农业科研信息化
近年来,由于农产品信息渠道不畅“农民卖不出,市民买又贵”的现象频发。为此,多份议案提案提出加强信息化建设解决农产品流通困局。九三学社在《关于推进农业流通体制改革的建议》的提案中指出,要创新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鼓励借助网络等新型媒介平台创新流通模式,切实降低流通成本”。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如何发展农业科技,服务农业成为全国人民的关注焦点。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科教兴农的关键环节,但目前我国农科科研和推广还存在着科研信息资源利用共享水平低、农技推广靠“一张嘴,两条腿”、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两张皮”信息互通少等问题。
九三学社专门提交提案《用信息化提升农业科研创新与推广能力》。提案认为,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和载体的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是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提案建议:一是制定国家农业科研创新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二是进行国家农业科研创新信息化环境建设。三是建设国家农技推广信息化工程。四是加强科技攻关,研发相关信息化关键技术和设备。
“三农”信息化三项建设重点
2012年中央把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之一,把在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之一,并指明了“三农”信息化建设重点。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农民。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改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
二是利用信息化服务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市场流通的信息服务水平。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重点加强面向基层的涉农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示范村建设。”
三是将信息化作为解决农产品流通困局的重要抓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全国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重点支持交易场所、电子结算、信息处理、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产品展销活动,培育具有全国性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展会品牌。抓紧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农业统计调查和预测分析,提高对农业生产大县的统计调查能力,推行重大信息及时披露和权威发布制度,防止各类虚假信息影响产业发展、损害农民利益。”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推动流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不仅将服务和促进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发展,同时也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这在当今世界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对于中国经济也具有特殊意义。农业、信息业等产业界应从“三农”信息化三大建设重点中,为两大产业寻找“双赢”机会。
符合农民的特殊信息需求是关键
“农村农业信息化要特别注意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特别是农民的信息需求不同于其他领域的信息需求”,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说。“三农”信息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农业科研信息化;二是农业产业信息化;三是服务基层农民农户的信息化。前两个层次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思路比较相似,所以相对容易。比如,一般商业企业的信息化强调将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对接,而涉农企业的信息化就与之相似。
而如何利用信息化服务好基层农民农户,变得越来越迫切。“因为这事关着中国广大农村农民的脱贫、公平和弱势群体等问题”,赖茂生说,“而这个层次的信息化却最难”。因为这个层次的信息化的服务对象是农民,所以其信息化思路与一般的信息化思路不同。这个层次信息化对象的特点是:农民的钱少,知识少,农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够。农民如何从信息技术中受益?
农村信息化普遍存在着“用不起、用不好、用不上”的问题。农民因为钱少而“用不起”信息化成果,因缺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用不好”信息化成果,其信息需求因与提供的信息技术和内容不符而“用不上”这些信息化成果。商务部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海林认为,搞好农村信息化关键要解决六个字:“能用、会用、想用”。
在农村信息化方面,国家花了很大力量来推动,但依然困难很多、成效不大。究其原因,就是自上而下的信息化与农民自身草根的、自下而上的信息需求是错位的。
“真正满足农民的需要的信息项目才能生机勃勃”,赖茂生说。对此,农业部信息中心田伟处长表示赞同,“农业信息化项目实施,首先要问,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服务?适合不适合农民的需要?”
“我们应特别注意农民这个社群在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上的特点。现在国际上开始关注不同人群的信息需求和权利,致力于‘数字公平’,比如‘社群信息学’研究。”在美国从事过“社群信息学”(community informatics)调研的南开大学商学院闫慧博士介绍。社群信息学是研究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社区中如何有效使用,以及怎样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促进社区发展的新兴研究领域。
专家建议,在推进“三农”信息化时,应认真研究农民的信息需求,开发出真正满足其需求的信息化成果;要注意农村的地域、环境条件以及农民信息需求的特殊性。一般而言,农民的信息需求集中在产销信息、用工信息、科技信息和文化信息等几方面。但是目前在这方面的调研较少,可利用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
“推得开,长得住”是难点,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在“三农”信息化另一个难题是在基层推广的问题。往往是一个地方做的好,但是普遍推开较难;往往是一时做得不错,但是持续运营就成了问题。
因为“三农”信息化存在着投入多、时间长、见效慢、收益小的特点,其必定以国家公益性推动为主导。在政府公益性推动之下,如何引入激活农村信息化项目,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
近两年来,一些来自基层“草根”的农村信息化的成功案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沙集模式”和“兰田模式”是不同类型的代表(附录1、附录2)。
江苏省睢宁县的沙集镇从2006年出现第一个农民网商,到现在全镇有600户网商和1000余家网店,农民网商自发式产生、裂变式成长、包容性发展,带动整个家具产业链从无到有,目前年销售额达3亿元。“沙集模式”的核心是“网络+公司+农户”。
“兰田模式”则是致力于综合村级各项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平台。福建泉州南安市兰田镇开发的“世纪之村”信息平台包含村级电子政务、为民服务、村级电子商务等。
但是,多位政、商、学界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成功的“三农”信息化案例不多,而且复制成功案例十分不易,“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现象很普遍,需要不断总结,寻找可推广的经验。比如,浙江义乌“青岩刘模式”。青岩刘村的电子商务发展得很火,原来一千多人的小村子引来七、八千外地人落户并在网上开店。原因在于这个村离义乌最大的货运市场—江东货运市场仅几步之遥,既方便组织货源,又方便托运。这种因地理位置带来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特殊优越性,在全国来看很难大面积复制。
因此,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强对“三农”信息化案例的研究,不断总结基层实践,提炼出适合推广的经验。
附录1:沙集模式
江苏省睢宁县的沙集镇在2010年9月举行的第七届全球网商大会上,沙集镇获得唯一的“最佳网商沃土奖”。
“沙集模式”中农户是主体,公司是基础,网络是龙头。家庭经营的农户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主体,实体公司是农村产业化的基础,而电子商务平台所代表的互联网则是带动农村产业化的引领力量。而这是农民应用电子商务的典型案例。据咨询机构IDC(国际数据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发布的《加速信息社会进程——电子商务和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的社会经济影响》白皮书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淘宝全网的农民网商注册人数占比达到10.33%,即每10个网商中就有1个是农民网商。
图1 沙集模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与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沙集模式”调研报告》
附录2:兰田模式
福建泉州南安市兰田镇开发的‘世纪之村’信息平台包含村级电子政务、为民服务、村级电子商务等。以“整县推进、村设网点、服务到户”为原则,在不增加新投资的情况下,在原来有装宽带的电信网点、村委会、供销合作社、合作医疗所、食杂店等设立信息服务点,带动附近农民投身信息化、应用信息化。
“世纪之村”提出免费为全国所有行政村提供软件和其他综合服务,构建一种低成本的自下而上的农村信息化模式,按“全国实体农家店连锁+网络农家店购物商城+城市快送”的方法,构建全新的营销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