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一座美丽的城市架起一道彩虹
来源:十堰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编者按:
  十度春秋,十载风雨。
  2002年3月12日,十堰市“市长热线”开通。回眸十年,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大力支持,全社会广泛关注。“市长热线”在创新中成立,在探索中成长,如今已成为我市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政务服务的主角。群众称之为“政务超市”、“阳光大厅”。
  十年来,“市长热线“架起了一座连接党和政府与百姓的“桥梁”,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了一大批急、难、烦的问题,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群众有所需、政府有所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展示“市长热线”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社会效应,本报与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联合推出 “市长热线”十周年系列报道。
 
  记者 肖邦明 余杰 海燕 通讯员 李伟 韩菁
  在美丽的车城十堰,有这样一个热线电话,号码只有五位数——12345,非常好记。当市民们遇到门前路灯不亮了、水管被堵了,甚至夫妻吵架了等等这样的小事时,会首先想到拨打这个电话寻求帮助。当市民想要反映事关十堰发展建设的大事,欲向政府建言献策时也会拨打这个电话。可以这样讲,在开通的十年时间中,这个热线电话已经成为了十堰老百姓耳熟能详,能与政府进行直接对话、交流的连心线。
  她,就是市长公开电话。
  2002年,十堰市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大潮风起云涌,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使十堰更好更快地发展?市政府一班人认为:“一定要找到突破口,必须更直接、更及时、更广泛地倾听群众呼声,更多、更快、更好地解决群众生活中的急难问题。”当年3月12日,十堰市政府向社会开通了市长公开电话。
  “我家住顶楼,雨天屋顶经常漏水。由于原单位解体,现在维修费用没有着落……”市长公开电话开通的第一天,家住三堰的周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通了热线电话。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之后短短几天的时间内,自己的难题就得到了圆满解决。
  市长公开电话作为政府直接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一个重要窗口,历任正副市长都十分关注。只要是市长公开电话呈报的问题,市政府领导都及时放下手头工作优先处理,他们或对市长公开电话呈报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批示,或亲临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检查指导工作,或亲自接听电话解答市民反映的问题。
  时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陈天会批示:“市长公开电话要实现政府、媒体、市民的良性互动,构筑政府与市民联系沟通的桥梁。既可提高市民对市长公开电话的信任度,又可更好地接受市民、舆论的监督。”他多次到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听取情况汇报,批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要求工作人员找准工作切入点,克服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体现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与此同时,各位副市长和市政府秘书长都对职权范围内的群众来电、来访予以高度关注,认真解决,整个市政府形成了“群众疑难事,政府优先办”的工作局面,市长公开电话真正成了群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绿色通道”。
  随着市长公开电话影响的逐渐扩大,仅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已经不能满足群众反映问题和情况的需要,也不能满足政府更加全面了解群众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为了能更广泛地受理、处理人民群众投诉、举报和倾听群众意见建议,2004年9月,市直39个部门(单位)建立了市长公开电话网络;2004年11月,十堰市被正式纳入全国部分城市市长公开电话会员城市;2005年3月11日,市长公开电话正式开通“市长热线”信箱;2006年4月,含有机构设置、工作动态、政策法规等板块内容的 “市长热线”电子网页开始启用;2008年10月,市长公开电话与电信部门合作,共建了12345语音平台,形成了受理、登记、转办、督办、反馈、回访的现代化网络运作机制;2009年,市长公开电话建立了90家由县市区、市直部门热线电话组成的一级智能网络;2010年,市长公开电话实现电话、网络、短信、语音等全覆盖式受理工作模式。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还与市电视台合办“市长热线”电视栏目,在《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十堰广播电视报》开办“市长热线”专栏,形成了政府、市民、媒体、市长公开电话间的良性互动,构筑了政府与市民联系的桥梁。市长公开电话各个网络单位认真受理和办理群众反映的和市长公开电话转办的有关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坚持每月及时向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反馈办理情况,确保群众反映问题落到实处。
十年来,市长公开电话共受理群众反映问题28.8万余件,依法当场给予合理答复18.7万余件,转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办理7.2万余件,回复率96%,群众满意率98%,先后获得了"省、市青年文明号"、"市级五一劳动模范奖"、"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最佳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2011年3月,市委书记陈天会、市长周霁在《市长公开电话九年工作回顾》上分别作出重要批示。陈天会批示:“市长公开电话自开建以来,风雨兼程,九年坚持,较好的承担了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政府畅通民意渠道、听取群众呼声,为民排忧解愁、解疑释惑,取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希望市长公开电话越办越好,再创佳绩”。周霁批示:“希望市长热线在服务市民群众、改进机关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没有急事、难事、怨事,市民是不会随便拨打市长热线的。我们的职责和责任,就是要让‘12345’这个热线把十堰‘和谐之音’奏得更响。”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主任肖斌一语破题。如今,“12345,有事找政府”已成为十堰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