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念贻
网络时代的民意潮水潮涨潮落,时刻拍打着现实社会的黄金海岸。从个人网站到百度空间,从博客到微博,人人都可以是作家,人人都可以是记者,一条手机发送的微博,一张手机拍摄的照片,“有图有真相”、“真相血淋淋”——网民也是公民,网络民意也是民意,尽管穿着一个马甲、躲在电脑背后,但是关注的眼球时刻转动,亿万的网民日夜在线。
尽管这些年来电子政务的发展相对缓慢,但也并非停滞不前。一方面,政府机构始终坚持网络化信息化,另一方面,广大网民始终呼吁参与性互动性,从政务网站到政务博客再到政务微博,信息发布渠道不断更新,传播速度空前加快,社会影响逐渐深入。由此可见,政务公开是政府机构的必然选择。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包括代表委员、政府机构、媒体记者在内,再度引发微博热,网络问政也被当做焦点话题被热议。“每天上网一小时”的陕西省长赵正永公开致信网民,对长期以来为陕西发展支招的网友进行感谢和回应,希望更多网友继续“围观”陕西、“指点”陕西、“给力”陕西,对此,记者对网络问政的陕西样本进行了调查访问,试图对于网络问政这一全国性的探索给出本地化的注解。
客观上讲,从电子政务平台构建来看,网站打不开、更新不及时、发布假消息、贴出悬浮照引发质疑和争议不断,一些地方的一些领导惧怕网络,回避网络,害怕参与、担心互动。工作无底气,公开无勇气,一不小心舆论哗然。
问政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选择,面对作秀的质疑,就必须拿出真诚和勇气,赵正永省长面对记者坦言“每天坚持上网处理公务”,并表示“这是每个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与此同时,陕西省政府扎实办理网民留言,将网络当做联系群众进行到底的具体成效之一。
有事直接问,想问就能问,网友力挺:“网络问政问出了执行力。”群众坦言:“上网,比上访管用!”态度源于勇气,勇气源于底气,底气在于要让群众问出结果,解决问题。只有政府认识网络的积极意义,群众认识到网络照样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网络问政才能问出影响力,电子政务才能实现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