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马 哲)为保障“十二五”时期工商信息化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和引领工商业务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总局制定并印发了《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如何结合实际更好地贯彻落实工商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总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总局信息办)负责同志。
该负责同志介绍,“十一五”时期是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纲要》,以金信工程(一期)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信息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建立了一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近7000人的信息化工作队伍,基本建立覆盖全国的五级网络系统,基本实现了信息技术对工商行政管理主要业务的覆盖,基本建立了一套信息化标准体系和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了各省局数据中心框架,为全面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和行政执法效能,推进工商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手段方式创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该负责同志表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时期也是工商信息化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深化业务应用的关键时期。信息化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显著提升维护市场秩序能力、高层次提高服务科学发展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维权效能、不断促进监管手段创新、切实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正从分散建设、封闭运行步入整体推进、互通共享的新阶段,面临许多迫切需要解决和突破的问题。科学编制工商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国家信息化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总局党组高度重视工商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多次强调和指示,要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部署,立足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实际,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搞好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不同地区、不同业务信息化的协调发展。规划编制先后历时一年多时间,五易其稿,较好地体现了总局党组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凝聚了全局、全系统的集体智慧,基本反映了总局党组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全系统的集中意愿。
该负责同志表示,为贯彻落实好工商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必须努力做好“七个强化”:强化顶层设计、强化协调指导、强化应用推广、强化数据建设、强化基础建设、强化重点项目、强化队伍建设,围绕既定的建设“国家经济户籍库”、加快工商信息化一体化建设等目标和要求,以更加科学严谨的作风,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努力推动工商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强化顶层设计,推进工商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十二五”期间,按照“遵循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要求,进一步加强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加强标准监督检查,强化标准执行力。按照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和全国一体化的原则,切实做好金信工程《总体技术设计方案》修订和各省的分级架构设计工作。
强化协调指导,充分发挥总局信息办的职能作用。要切实加强对全系统信息化工作的综合行政指导。统筹协调好信息化项目建设和应用,加快推进省级区域内资源共享、业务联动的一体化综合业务应用平台的建设。
强化应用推进,切实提升监管执法综合效能。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应用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总局数据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对汇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集成化为主线强化内联应用,以政府网站为支撑推进外联应用。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努力构建“一站式、智能化”的公共服务系统。
强化数据建设,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十二五”期间,以支持各级政府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导向,全面建成标准统一、信息完整、准确及时、动态更新、开放共享的“国家经济户籍库”,形成全国一体、信息共享、联网应用的工商信息资源支撑体系。
强化基础建设,构建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环境。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各级网络系统,不断提升软硬件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护能力,继续推进网络信任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容灾备份与应急恢复,进一步规范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着力构建“综合运维服务”体系。
强化重点项目,发挥信息技术支撑引领作用。要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拓宽信息化应用领域。“十二五”期间,总局信息办将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金信工程一期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商品交易监督管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商标注册及专有权保护、广告监管、全国营业执照电子副本等业务应用,全面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效能建设。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基础。要始终把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培养既精通信息技术又熟悉工商业务、既熟悉工商信息化政策理论又擅长信息化技术实践、既熟悉信息化组织管理又具有信息化研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