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金融企业管理信息化案例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国的银行金融企业已有较完整的业务处理系统,并正在进行或完善数据大集中。然而,我们尚缺乏强大的业务支持管理系统;而这正是中国银行金融企业全面管理集中、全面成本控制、全面风险防范、全面客户服务和全面面向未来所必需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银行金融企业基本上完成了或需要继续完成告别手工的电子化,下一步需要进行信息化(利用数据仓库和管理系统把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以支持管理决策),并最终实现知识化(利用数据挖掘和管理学及金融学模型从信息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以优化管理决策)。

  SAP金融服务业解决方案可为中国银行金融企业构建统一的知识化管理平台,同时管理客户、产品、渠道、业务线和流程等,全面提升竞争力以迎接WTO挑战和防范风险。SAP方案(银行、保险和证券等)为全球集大成者;它全面支持银行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集中)、财务和管理会计(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绩效评估和战略企业管理(风险防范和绩效评估)、客户关系管理(客户至上)及混业、跨国、多渠道、增值和联合经营(面向未来)等。

  SAP是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实现企业范围内工作流全面集成并支持混业经营的金融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SAP在全球拥有1200多家金融客户,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等,分布在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强银行半数以上和欧洲100强保险公司60%以上已经采用SAP方案。采用SAP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有德国的前30名银行(如德意志银行和Postbank)和安联等100多家保险公司、瑞士的前10名银行(如UBS)和苏黎世保险、英国的Barclays银行、美国的美洲银行、花旗银行、第一银行、第一芝加哥、Wells Fargo、纽约人寿和Allstate保险、加拿大央行、澳洲国民银行、日本的兴业银行和樱花银行及野村证券、丰田财务和Saison人寿、印度的ICICI金融集团和信托基金,泰国农业银行、菲律宾的世纪人寿,韩国的Kookmin银行、投资信托(基金)&证券和安联第一寿险、台湾的工业银行和中华信托、香港的里昂证券、中信嘉华银行和中银(香港)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

  引言:金融危机与解决方案

  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服务业将大幅度对外开放。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放松对国内金融银行业的管制。中国的金融体系将面临风险考验。在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大幅度银行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市场开放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的出现:从八十年代末的美国到九十年代初的墨西哥,从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到上个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能避免金融危机吗?这是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金融界的首要重大课题。金融业是信息最密集和信息最不对称(如借贷双方)的行业,因而它也是最容易发生危机的行业。金融管制的放松和对外开放往往是双刃剑:它既可带来竞争的加剧和效率的提高,又可带来一定时期内信息不对称的增加和潜在风险的扩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防止金融危机并取得领先地位,摆在中国银行金融企业面前的五项基本决策是:

  第一,如何规范、整合、集中和控制银行金融企业资源及进行成本控制、获利分析和绩效评估?

  第二,如何评估、模拟、分析和控制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运营风险?

  第三,如何开发、保留和利用金融客户关系及发展增值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第四,如何采用国际最佳金融实践、与国际金融规范接轨并开展或扩大跨国金融业务?

  第五,如何构建金融信息系统和知识化管理平台,支持面向未来的混业、跨国、多渠道、增值及联合经营模式?

  概括来讲,这五个方面是“管理集中、风险防范、绩效评估、客户至上、接轨国际和面向未来”。其中管理集中和风险防范是两个最根本的方面。1995年巴林银行的新加波之劫、2001年中国银行的开平之劫和2002年爱尔兰联合银行的巴尔的莫之劫就是例证。管理集中包括人员、财务和业务等方面的规范、整合、集中和控制。风险防范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运营风险的评估、模拟、分析和控制。绩效评估包括KPI、平衡计分卡、人事考核及管理驾驶舱等。客户至上、接轨国际和面向未来是与外国银行金融企业竞争所必不可少的。实现这五项基本决策依赖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制度安排包括会计审计、金融银行、公司治理监管等国内法律法规和国际协议惯例。中国正逐步建立自己的法律体系并不断与国际接轨,尤其是与德国为主的大陆法系接轨。中国的会计准则和银行监管要求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如巴赛尔银行业标准)。

  由于金融业是信息密集型行业,因而高度依赖信息技术。中国银行金融企业在信息技术投入方面长期以来重业务而轻管理。中国金融业信息化的现状是“业务处理实现有余,业务支持管理不足”。通过自己开发、外包或外购,中国银行金融企业已经拥有较完整的业务处理信息系统。不过,各个(或各地)业务系统之间缺乏集成(或缺乏应变扩展性);这正是目前数据大集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业务处理相比,业务的支持和管理则部分仍为手工,部分使用自己开发的或国内软件公司的系统。

  具体地讲,国内管理软件大体为管理电子化,功能结构就事论事,缺乏可扩展的技术基础,更缺乏市场经济管理经验、思想、模型和算法。因而我们的国产管理软件大都停留在“项目成果”的阶段,尚未发展为“标准软件”系统。每当有新的金融产品或新的营业部门出现时,软件重新开发不可避免。国内“财务系统”基本上为记帐电子化,并无强大的管理会计和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尚停留在人事档案记录电子化,缺乏分析功能和与财务系统等的集成。“企业管理系统”基本限于办公自动化等,没有有效的利润分析、风险控制、绩效评估和战略决策功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基本限于呼叫中心,缺乏深入的客户信息分析及与后台可集成的销售业务操作功能。当然,中国只有数年的现代企业和市场的管理经验,在短期内不可能开发出与国际数百年市场管理经验相比的管理系统!

  换句话说,中国银行金融企业基本完成了或需要继续完成电子化,并需要进一步信息化,最终知识化。电子化使我们告别手工记录和纸张文档,它是信息化的基础。而信息化则是通过数据集中仓储和分析,系统地把数据转化为有用的内容(信息)并支持管理决策,它的进一步发展是知识化。知识化是指利用数据挖掘等知识发现工具系统地从信息中发现具有普遍或长远意义的规律(知识)并优化管理决策。

  采用SAP金融服务业解决方案可以使中国银行金融企业在数年内吸收上百年的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从电子化提升到信息化并最终实现知识化。

  SAP方案是全球金融服务信息化和知识化管理解决方案的集大成者。它建立在SAP公司三十年管理信息化经验(全球最长)的基础上,是世界上几十个国家数百个银行金融企业百年经验(全球最广)的提升,支持BIS和IAS等国际银行和会计行业标准。特别地,SAP为已有业务处理系统的银行金融企业提供强大的业务支持和企业管理系统。其中,人力资源和财务系统可以强化“管理集中”,战略企业管理系统既可加强管理集中,又可加强“风险防范”和“绩效评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贯彻“客户至上”的观念。

  SAP是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实现企业范围内工作流全面集成并支持混业经营的金融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他供应商大多只提供单个部门软件,剩下的虽同时提供多个部门软件,但并未实现企业层面工作流的全面集成。根据IBM的研究, SAP与其它厂商的区别在于: SAP提供企业层次的、全面集成的、标准软件系统.。SAP解决方案支持银行、保险和证券市场等多种业务,其功能模块既全面多样又可无缝集成,并具有极强的扩展性,是支持面向未来混业、跨国、多渠道、增值及联合经营模式的最佳选择。根据普华永道(PWC)的研究,银行选择SAP有六大战略驱动因素和五大运营驱动因素。特别地,由于SAP方案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它可使金融企业驾驭变化多端的金融政策市场环境。SAP公司被全球金融杂志(Global Finance Magazine)评为2001年世界最佳软件公司。全世界50强银行中半数以上和千百个证券保险公司已成功地采用了SAP解决方案,带来了巨大的商务效益。SAP金融服务业解决方案可为中国银行金融企业构建统一的知识化管理平台,全面提升竞争力以迎接WTO挑战和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