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网上网下形成良性互动,回应群众关切与需求,答疑释惑、解困谋利,才能真正树立政府执政为民的形象,得到群众认可
有“杀伤力最强舆论载体”之称的微博,在过去一年时间里经历了由小众使用到大众流行传播的过程。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政务微博已经覆盖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扩展到政府机构的各个领域。政府微博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然而也应该看到,政务微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以避免成为昙花一现的事物或摆设,影响政务微博作用的发挥和社会公众的评价。
推开“玻璃门”,加强网民互动,戒除形式主义
在微博施政过程中,过多单纯的工作动态介绍,总是招来网友“拍砖”,有的微博,既不回应网友反映的问题,也没有原创内容,有的仅在开博时发出若干几条,之后再无更新,有人将这种缺乏互动的形式形象地称为“玻璃门”。也有人尖锐指出“其实很多官员都在‘潜水’,或者穿上了‘马甲’。”一些政务微博对网民诉求敷衍了事,较少回应,答非所问。一些微博对于负面言论采取封堵、关闭等简单化强硬方式,不仅影响了政府公信力,也挫伤了网民积极性,导致了流言的滋生。微博只是形式,内容才最重要。政府微博一要提升服务意识,真正关注网民需求,二要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特点,细分微博群体,增强针对性。作为网络问政的新平台,政务微博应及时更新信息,切实增加信息量,并注重服务性与实用性。只有在网上网下形成良性互动,回应群众关切与需求,答疑释惑、解困谋利,才能真正树立政府执政为民的形象,得到群众认可。
摆脱“菜鸟”状态,提高应答质量,完善电子政务服务技能
微博施政也是政府机构和官员电子政务水平的展现。从现阶段看,政务微博的参与群体,一部分是熟悉电脑和新媒体传播技巧的年轻人,但这部分人理论、政治素养需要加强,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尚待积累。还有一部分人是从事多年基层管理工作的人群,他们又对微博上的舆论生态不太了解。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政府官员,特别是基层干部对新兴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有明显提高,他们的网络知识、用网能力有所增强,但在谙熟网络生活的众多网民看来,他们的用网水平尚属 “菜鸟”阶段,要真正融入网络生活,尚需与“网”俱进、增强技艺。为此政务微博要学会吸引人气,用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对话交流,用真诚有亲和力的表达,引发网民注意和认同,要努力学做网络意见领袖,而不是用官样文章、应付了事。要使政府微博摆脱“你说我听”的局限,真正走向“你问我答”、“你说我说”的交流状态,实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致目标。
不畏流言、敢于发声,勤“织围脖”加强管理
网民的情绪化言论和微博谣言的存在是政府微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对网络加强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微博生态构建机制。一方面,要学会通过运用网络参与和引导网民舆论,以宽容和理性的态度,促进公众理性判断氛围的形成;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和推广星级评价等有效审核机制,对于有价值的意见和负责任的网民意见给予鼓励和支持,而对恶意炒作或虚妄之言加以约束,必要时追究其法律责任。对于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揭短、用于纠错;对于关系到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要敢于面对、敢于发言;对于不正当的舆论也要敢于正视、抵制围观;公正、公平、公开,微察政务、博向民生,通过网络建立阳光政务形象,落实执政理念,取得公众的理解与信赖。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新闻所网络学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