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暴雨开始袭击我市,导致我市G75、G85、G65、G93及长涪高速等高速公路因暴雨实施管制。高速执法部门提醒,在高速路行驶时如遇暴雨塌方等突发情况,可拨打电话89077770、12122求助。
据了解,最早进行管制的是G93(成渝环线白沙——江津段),从昨天凌晨4:37至5:35,全线收费站入口管制,车辆不能上道;5:35起到上午9:47,全线收费站入口实行一车道通行。昨天下午2点过,G75(兰海高速渝黔段)安稳收费站出城方向,因突降暴雨被迫管制了1小时;下午3点过,G65(包茂高速渝湘段)南川至彭水东也因暴雨被迫管制了一个半小时。到下午4点,5条高速路才全部恢复正常通行。
根据市气象台雨测,此次暴雨将在我市停留数天,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将通过官方微博实时播报高速公路路况。”——这是2011年6月重庆晨报刊发的题为《重庆:多条高速公路管制 官方微博直播路况》的新闻。近年来,我市在交通科技信息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11年“路况信息5分钟发布、10分钟到勤、交通堵塞30分钟疏导”的勤务机制继续良好运行,并通过网络、电视、广播、可变情报信息板和《早间播报》栏目及时发布路况和便民信息1.4万条;开通腾讯、新浪、搜狐等总队官方微博,并被西南政法大学评为2011年度全市十大影响力微博、十大活跃政务微博,被腾讯大渝网评为“重庆十大名博”。
路况信息的多渠道及时发布,不仅为公众出行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更为道路保畅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持。
实时路况手机微博都可查
将提供改道行驶方案、交通恢复预计时间等实用资讯
从主城区到远郊区县,沿途路况如何?有没有交通管制?年内,市民出门前,就可以通过手机、微博查看“电子地图”,了解实时路况了。
目前重庆市利用信息技术,筹建“数字公路”系统,已经开发出覆盖了全市所有道路、可在电脑上查看的“电子路况地图”。今年还将开发出供苹果和安卓系统使用的手机版和微博版“电子地图”,届时可以方便上网,从图上直观查看路况信息,了解改道行驶方案、交通恢复预计时间等实用资讯。
同时,全市将在国省道关键路段首批设立20块LED可变情报板,建成后,可实现由监控中心向情报板发送图文信息,通报附近区域和主要干道的实时路况。
重庆市今年还将有一批国省道建成通车,并试点推广道路信息化系统。目前,高速公路已实现了重点路段全监控,今年也将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节点和23座特大桥梁、隧道纳入监测中。
今年的全市公路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服务效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协调”的原则,集成各类业务管理系统,建立行业管理协同工作平台,实现全市公路基础数据库的动态更新。各区县要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要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整合现有视频监控设施,实现对全市特大桥梁、特长隧道等视频联网监控,初步建成普通公路路网管理中心,逐步实现对路网运行的智能分析、应急指挥。开发出行服务电子地图手机版、微博版等方式,丰富地方公路出行服务内涵,满足公众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高速公路奖励路况信息报送者
提供有效信息者可获话费奖励
3月起,高速公路交通参与者只要通过023-12122或023-96096交通服务热线向高速集团监控总中心报送包括道路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危险品泄漏事件、路产偷盗、超限超载车辆、路面抛洒物、交安设施损坏以及其他影响行车安全的信息,高速集团在核实后根据报送先后顺序将给信息报送人每条信息10元的话费充值奖励,并对多次提供有效信息、对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做出突出贡献的信息报送者,每年给额外话费充值奖励。
市交委在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畅通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实施方案中提出,要立足宣传引导,着力提高公众出行服务水平,一是在主线收费站、枢纽立交、区县主要出入口和服务区等区域增加一批信息情报板,在主线收费站前后一定范围设置语音广播,在服务区设置高速公路路况信息查询机系统,扩大信息覆盖范围,方便使用者了解掌握高速公路路况信息。二是梳理高速公路路况信息的报送流程,建立扁平化、快捷化的信息报送机制,保障信息报送的及时性。三是加强与交通广播电台的合作力度,整合现有交通信息广播的内容和时间;在高速公路沿线增加一批交通广播信号覆盖设施,方便驾乘人员收听和掌握高速公路路况信息。四是加强与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合作力度,研究开发移动手机终端信息接收、查询平台,建设完善路况信息即时查询、信息服务订制和堵塞点信息接收的智能手段,扩充高速公路路况信息发布服务手段。
科技应用,提升保畅服务水平
建设全市统一的交通综合执法业务系统/保证执法业务信息全面整合共享
重庆市高速公路通过在联网监控、联网收费、推进节能减排、机电科研等工作方面思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集“ 预测、预警、预告”于一体的远程智能动态监控系统,则开启了全市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区域管理”的新模式。
2011年,我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指挥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用,投资3118万元启动的指挥中心二期平台建设,实现了与高速集团、市运管局等单位的信息资源共享。40套高速公路固定测速系统、7个执法服务站全面建成,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闭合管理雏形,日均查处有历史违法记录车辆200余辆;完成100套高速公路固定测速系统、5个执法服务站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实施了多功能移动执法车系统改装和主城重点站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了制式执法车辆改装技术标准。
全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报告指出:交通综合执法要坚持建管并重,不断提升科技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水平。一是及时发布路况信息。通过推进高速公路可变情报信息板建设、联合交广台开设高速公路路况信息发布栏目、及时更新官方网页和微博的路况内容等措施,利用好各种传媒平台,快速准确发布路况信息,提供科学合理的出行建议,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加快科技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指挥中心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建成总队视频会商系统,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指挥调度功能。整合GPS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市统一的交通综合执法业务系统,保证执法业务信息全面整合共享。续建2011年高速公路固定测速系统和执法服务站,新建6个省际执法服务站、20套速度反馈仪、20个移动执法平台。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实时监控执法站(点),确保阳光执法和透明执法。三是加强科技装备维护与管理。制定出台《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科技装备维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增强科技装备管理的责任意识,提高执法人员使用、维护科技装备能力。每季度定期组织科技装备、信息系统的故障巡检、排查和技术培训活动,保证科技装备的完好率在95%以上,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引领执法勤务的作用。四是加快科技课题研究步伐。积极推进“重庆高速公路交通运行预警、诱导、管控、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高速公路固定测速系统太阳能供电技术研究”、“基于RFID的车辆非法营运监控与特征提取”等科研课题研究,加强科技项目技术攻关。
此外,通过加强执法公共关系建设,进一步优化联勤联动机制。主动向交通运输部和市人大、市财政局、市交委及相关部门汇报、沟通工作,努力争取各级支持;加强与市交巡警总队、公安公交分局、周边省市交通执法、高速交警等部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信息互通、联动执法;加强与区县政府、各级行业局协作,充分利用路公司监控、摄像、路巡队等资源,建立良好的互信互动机制,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形成道路交通安全、市场秩序维护、超载超限治理等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使信息化的保畅网络更加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