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字形容珠海市香洲区官方网站,那就是“潮”。
它的名字很潮——“饭米粒”。它的页面也很潮,洋溢着“小清新”,一改官网网站严肃的格调。它的内容更潮,不只是单向传递信息,网民可以自由发声,“人人都有一支麦克风”。
“饭米粒”的“潮”外表之下,是它别具一格的运作肌理——每个香洲居民都像一颗颗饭米粒,在网站的粘合下不断融合,形成紧紧粘在一起的“饭团”,亲密无间。当居民渐渐相识相知相爱,当城市走向熟人社会,原本紧绷绷的治理格局就会变得缓和,原本干巴巴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温润,就像一本畅销书的书名——《未来是湿的》。
舆论风波催生“饭米粒”
4月9日下午,海风吹拂下的香洲清爽怡人。忆起“饭米粒”创办的始末,香洲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磊至今仍有些感慨。
2009年8月,轰动一时的“半边楼事件”将香洲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城中村拆迁过程中,香洲红山村有一幢四层楼房,一半被完全拆除,一半却住满居民。据屋主称,该楼房属两家合建,去年该楼面临改建,其中一家与开发商达成补偿协议同意拆除,另一家则未能谈妥,导致出现“半边楼”,居民在“断壁残垣”里生活了一年多。
由于视觉上颇具冲击力,“半边楼事件”一经报道迅速引起巨大争议,中央电视台等重量级媒体齐聚香洲进行全方位报道。舆论经网络的发酵和放大,给珠海市特别是香洲区的城市建设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舆论风波平息以后,香洲就开始反思,认为网络时代政府已不能完全主导公共议程,必须学会运用互联网,习惯与网民平等互动,与广大市民在网络上共同主导公共议程。”李磊说,网络建设因此被迅速列为当年的重点工作项目,经过9个月的精心筹备,“饭米粒”网终于与市民见面。
网上听民声网下解民忧
“饭米粒”网运营初期,网络问政的功能发挥得很突出。点击进入网站首页,“珠海市香洲区网络问政平台”赫然映入眼帘。
问政平台设立“区领导信箱”和“职能部门信箱”,网民可向区领导、各单位直接提交咨询、投诉、意见和建议等。区里要求,区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镇街都要通过平台直接受理网民的投诉和建议,“一对一”听取群众意见,“点对点”解决群众问题。
“网上听民声”后,还要“网下解民忧”。为此,香洲区设立网络问政处理中心,全区各单位共180余人的网络发言人团队,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办复工作,可以直接办理的事项5个工作日内办复,复杂事项15个工作日内办复。
香洲还把网络政民互动工作纳入政绩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励惩处的依据之一,对解决问题不及时、不到位的,严格问责。据了解,香洲问政平台从2010年10月开通至今,共受理网民来信4218件(书记信箱603件、区长信箱216件),按时办理率达99.6%。
粘成“饭团”促社会共治
随着网民反映问题的逐步解决,市民对政府的信任度逐步提高,“饭米粒”网社会治理的功能就日益凸显。“饭米粒网已经成为香洲人的网上家园。”李磊说,网站侧重于情感交流互动,网友们则被亲昵地称为“饭团”,寓意每个香洲居民都像一颗颗饭米粒,在网站的粘合下不断融合,形成紧紧粘在一起的亲密关系。
“饭米粒”们“团”在一起,让城市里也形成了熟人社会,在温情脉脉的氛围中,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去年2月,为积极响应珠海市的“净畅宁美”行动,饭米粒网号召市民勇捉市内“垃圾虫”,随手拍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拍摄到的照片发布在香洲饭米粒网论坛上,并由香洲饭米粒网制成宣传图片展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巡回展出,大大调动了市民打造干净、优美、幸福城区的积极性。
“一名妇女丢掉了手机,征召了一群志愿者将其从盗窃者手中夺回。”美国学者克莱·舍基写过一本轰动一时的书《未来是湿的》,该书提出,互联网支持群体对话与群体行动,人们通过互联网走到一起彼此分享,共同工作,或是发起某种公共行动,干巴巴的社会就变成了湿的。
香洲的饭米粒网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正如李磊所言:“社会上每个人都是一饭粒,力量微薄,但是饭粒有粘性,通过网站饭粒们团结一致成‘饭团’,共同开展爱心活动,促进社会共同治理,发挥的作用很大。”
发现
爱心帮扶“好学妹” 见证“饭团”力量
走入“饭米粒”网的办公室,一面写着“关注民生献爱心 纾解民困建和谐”的锦旗惹人注意。“这是‘好学妹’的家长送的。”说起“好学妹”,网站工作人员张龙腾脸上写着几分自豪。
去年1月6日下午3时许,一名“饭米粒”在香洲区府巴士站旁看到,一辆车头挂着“高价回收家电”的残旧三轮车上,一个小女孩趴在仅有巴掌大小的车马鞍上学习,表情一丝不苟。而小女孩的妈妈在一旁,一边帮小女孩挡着风,一边教导孩子写字。由于天气寒冷而且该处风大(室外温度:8℃),小女孩的鼻涕都流出来了,却顾不得擦一下。当她发现“饭米粒”在拍照时,小女孩轻声跟妈妈说了声,又继续认真学习了。
通过闲谈,这名“饭米粒”得知,母女俩来自河南农村,五六年前来到广东打工,后来丈夫由于身体状况原因,不能干重活。那时开始,她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但苦于没有专业技能,只能靠收些废旧家电维持生计,家庭比较拮据。“本想把孩子放在老家读书,但没人照料,所以一直带在身边。”当“饭米粒”提出可以通过社会帮扶获得热心资助时,孩子妈妈开始沉默。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些许无奈,但也透露出一种自强不息的坚毅。
这名“饭米粒”将这名小女孩命名为“好学妹”,并将她的故事和图片发上“饭米粒”网,迅速引发关注,众“饭米粒”纷纷提出要给予帮助。
此后,“饭米粒”还找到“好学妹”的“家”: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石棉瓦房,用竹子支撑起来的房顶,摇摇欲坠。房间没有窗户,简单的一块石棉瓦支起了一个门,屋里脏乱不堪,放置有两张弹簧床,上面铺着一层单薄的被子……
在“饭米粒”网上,“饭米粒”对“好学妹”进行了跟踪报道,引发了更多人的持续关注。爱心帮扶“好学妹”,让她读书,成了“饭米粒”们的一致心声。饭米粒网由此联合区义工联合会、市爱心协会等单位,号召网友发起爱心帮扶“好学妹”活动,弘扬真善美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如今,“好学妹”已顺利完成幼儿园教育,将于今年9月入读壮华学校,学杂费全免。
珠海市香洲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磊:
将把“饭米粒”网打造为“雷锋网”
南方日报:一般的政府网站都比较严肃,你们为什么取了“饭米粒”这么一个不太严肃的名字?
李磊:“饭米粒”是英文family的音译,而且饭是煮熟的米,有粘性,寓意网民力量抱成一团,起个这么Q的名字,也是希望大家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当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南方日报:如今,网络问政已经不算很新鲜的事务,在你看来,香洲网络问政的新意在哪里?
李磊:我们的特色是“刚柔并济”。我们调研发现,问政平台和网络论坛各有优点和局限。问政在与市民沟通方面有欠缺,而论坛缺乏刚性的办结机制,所以我们就把两大板块都整合在饭米粒网里。如果说网络问政是政府对社会实行“刚性管理”的手段,那么把触角更多地伸向困难群体,开展民间公益的香洲饭米粒则承担着社会“柔性管理”的角色。
南方日报:据说,香洲下一步要把“饭米粒”网打造成为“雷锋网”。
李磊:“雷锋网”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想用雷锋的精神、理念和思想来打造饭米粒网的灵魂。为我们的沙井补补“钙”、爱心“好学妹”上学、为流浪汉送衣送物,等等,“饭米粒”网通过收集网友讨论的热点话题,发起一项项活动,有了良好的基础。“饭米粒”网积极开展帮扶,也聚集了一大批热心公益、积极帮助困难群体的铁杆粉丝。
记者 雷辉 陈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