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役部队 努力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来源:中国国防报 更新时间:2012-04-16

  
  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军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的“拳头”,应战应急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繁重,地位作用逐渐凸显。当前,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紧贴自身实际,发挥寓军于民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地方信息化建设成果,坚持整合资源、科学谋划、统筹抓建,在努力提升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中推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

  以指挥体系为重点,下大力抓好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必须从构建以指挥体系为重点的信息作战平台入手。在具体操作中,一要注重协调,发挥军地作用。预备役部队自身力量有限,建设信息化平台,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不等不靠,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依靠自身力量,坚持科学谋划,分步实施、逐项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协调,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借助地方通信部门、移动公司以及科研院所高科技人才力量雄厚和设备先进的优势,确保信息平台建设高起点展开、高质量推进。二要突出重点,建用有机结合。推动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坚持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的原则,既抓硬件建设,也抓软件开发,在组织力量重点进行模拟指挥、作战数据库、训练评估系统等软件开发的基础上,努力推行网上办公,积极探索网上教育和训练,不断提高部队教育训练、作战筹划、辅助决策、作战指挥等信息化水平。同时,要坚持边建边用、以用促建,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指挥平台进行作战指挥和信息化管理的演练,努力把各种信息化设备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

  以人才建设为支撑,努力培养高素质信息化人才。由于客观原因,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信息化素养普遍较低,加强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必须下大力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一要多措并举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力度。要树立培养信息化人才就是加强部队战斗力建设的理念,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岗位上练、交叉任职等举措,着力培养一批懂信息化建设和会用信息化装备的人才。二要把地方蕴藏的信息化人才编实编强。要坚持“向编组要战斗力”,有重点地把编组向新兴企业、科技密集型行业、信息产业和科研院所拓展,广泛吸纳地方信息化专业人才,为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三要建立完善信息化人才管理机制。要借鉴地方单位和行业的竞争机制,在部队广泛开展“争做信息化人才标兵”活动,鼓励官兵学习钻研信息技术;组织军地相关部门对官兵学习信息化知识情况进行考评,坚持奖优罚劣;通过开展信息化知识竞赛、信息化专业比武等不同形式,发现优秀人才、培养技术尖子,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以作战能力为目标,不断强化信息化作战训练。提高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必须坚持把军事训练摆上战略位置,坚持任务牵引,努力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一要拓展训练内容。切实把军事训练的着眼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局部战争上来,加强以信息作战为背景的针对性演练,大力加强应急分队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部队信息化作战能力。二要创新训练方法。利用部队已经建成的覆盖营区的信息网络,坚持实施网上教学、网上指挥、网上对抗和网上考评;区分作战单元、要素、体系三个层次开展集成训练,建立以专业技术训练为平台抓要素集成训练、以营为模块抓单元集成训练、结合战术演习抓体系集成训练的长效机制。三要深化训练管理。加强对训练的监督、反馈、检验和激励,努力把各级主要精力聚焦到信息化作战训练这个中心工作上来,增强官兵搞好信息化作战训练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及时修订完善预备役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标准和各类人员素质指标,运用信息技术量化评估检验实战能力,使训练考核更加贴近实战要求。

  以军民融合式发展为牵引,加强装备信息化建设。预备役部队寓军于民,军地兼容,加强装备信息化建设有着更加广阔的舞台。一要注重革新改造现有装备。积极借助地方科研院所和高新科技企业力量,努力对现有武器装备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信息化程度。二要努力加大信息装备预征力度。对驻地军民通用装备进行全方位调查摸底,坚持以信息潜力调查认证为基础,以军事需求为标准,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信息作战所需的信息技术器材储备。三要建立科学的装备保障机制。走开走活人装同步编组、人装同步点验、人装同步训练的路子,努力构建与遂行任务相适应的军民通用信息装备保障体系;协调与地方科研院所和高新科技企业等信息化产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并建立健全装备革新保障制度,实现装备保障的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