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打造农民需要的“网络世界”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04-17

 
  从2007年开始,陕西省先后将信息入村工程列入民生八大工程,纳入各级目标责任考核,举全省之力,历时3年多时间,建成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2.7万多个,是全国唯一实现所有行政村农村信息站全覆盖的省份,其魄力至今无省可比。

  但是信息站的进村,并不等同于“三农”需求的有效信息就走完了“信息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在农村信息站的运行中,难免会出现信息系统开发力度不够、涉农信息资源难以有效共享等问题。2009年,陕西信息入村工程边建设边试点,在陕南、陕北、关中各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县进行农业信息综合应用试验试点。白河便是其中之一。

  在两年多的实践中,白河县从管理机制到运行机制上,探索出了可资借鉴的“白河模式”。4月18日,全省农村信息综合应用现场会将在白河召开,并将在104个涉农县推广“白河模式”。

  2月7日,专程到白河县调研农村信息综合应用的农业部市场信息司司长张合成,看到白河农民通过网上会诊中心就可以请县医院的专家视频诊疗后,赞叹道:“在条件这么恶劣的地方,把农村信息综合应用做到这种程度,让人眼前一亮。白河的精髓,在于把农业信息化做成了农村信息化,用一个平台覆盖了农村的方方面面,值得借鉴和推广。”

  位于秦岭腹地的白河县,尽管山清水秀,但山大沟深,农民居住分散,农业生产条件非常恶劣,相比于大多数县,农村信息更加闭塞,农技服务更加难以进村入户。

  2009年,白河县边建设边试点,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将县乡160多个农业技术人员整合为种植业、畜牧业、农机等综合类三支专家队伍,通过农技中心、畜牧中心、农业机械中心三个信息平台,指导全县农业生产。

  "白河模式"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三个中心支撑三支专家队伍,三支专家队伍对应三个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三个区域中心站分片辐射镇、村信息站。”白河县农业农村信息综合应用主推手之一、县农业局原局长杨基东说,“要保证这样的工作机制高效运转,关键之一是白河县"不下基层锻炼不能晋升、不能评先树模、不能作为后备干部"的用人机制改革;关键之二是农业局一定要整合自身技术资源,把技术服务网络铺开。”

  每个中心每天安排农技人员轮流值班。群众生产中碰到的难题,可以在线提问、网上留言。在线解决不了的,农技人员再亲临现场指导。

  实践证明,“白河模式”的运用,实现了三个倍增:技术推广倍增,服务能力倍增,农民收益倍增。2006年,全县32名县级专家,一年开展技术服务800次,平均每人每年25次。实施农业信息综合应用以来,专家开展服务数量大幅上升。2011年,全县50名县级农业专家开展服务15万次,平均每人每年3000次。

  为了进一步扩大信息入村的作用和影响力,2011年12月12日,白河县两办再次发文,要求整合服务“三农”的网络、设备、人员、投资和内容,通过资源共享,将基层党员远程教育网和农业信息网有效整合,同时不断开辟各部门服务农民的领域和渠道,如拓展网络会诊、合作医疗、户籍管理、惠农补贴、工会维权、民政救济等涉及到农民生产生活的领域和项目,努力打造农民需要的“网络世界”,最终实现“一网对农村”。
  接到4月18日全省农村信息综合应用现场会在白河召开的会议通知后,西安、延安、铜川等市信息中心主任不约而同地向省农业厅宣传信息中心请求增加参会名额。“开了这么多年现场会,要求增加参会名额,还是第一次碰到。”省农业宣传信息中心的同志们欣喜于这一变化。

  “作为整市推进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延安亟须推广农村信息综合应用。但目前基层农业信息应用的现状是,惠农政策宣传等政务信息一般搞得比较好,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做得比较弱。但既就是在政务信息的强项上,也存在信息单一的问题,没有把资源利用好,感觉有劲使不出来。”延安市农业信息中心主任刘勤朝说,他们很想带着县信息站站长和主管农业副局长一起去白河看看样子,学学点子。

  对于此次只邀请市县农业局长参会,省农业宣传信息中心主任钟雪峰解释,目的在于让各地借鉴白河经验,先从农业系统技术、信息资源共享做起,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在生产中实现农业信息、技术向经济效益转化。“要不信息点建起来了,没有平台。观众组织起来了,没有"演员"。看啥?等的时间长了,人就散了。随着设备的老化,两三年之后有些农村信息站可能就消失了。”钟雪峰说,这是他最担心的。而农业信息综合应用,只要农业局一把手肯抓,就能出效果,而且不复杂,农业部门的技术力量、信息资源都是现成的,关键是要有人去协调整合。

  “在104个涉农县推广"白河模式",并不是要大家复制、照搬"白河模式",而是先搭起农业信息平台,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农技服务不到位的短腿,然后根据不同的地域、产业特点,做适合当地农民想要的东西。”钟雪峰说,比如说白水,完全可以把农、林、水等涉农信息融入到一起,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的专家,做一个大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更好地为苹果产业服务。先把县级农业信息平台搭建起来,机制上,给保障;服务上,给奖励;事业上,给平台。农业信息平台用好了,再把别的信息比如民政、气象等共享进来,就容易的多了,有时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借鉴白河模式,搭建县级农业信息平台,只是陕西农业信息战略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基础性的一部,更重要的在后两部:网上精准农业示范园和构建陕西农产品交易网。

  今年两会期间,省农业厅厅长王宏给副省长李金柱专题汇报了搭建县级农业信息平台、精准农业试验示范和农产品交易网设想,李金柱当即给工信厅作出批示:“一、开展农村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对推进全省现代农业建设至关重要,要纳入"数字陕西"工程研定方案,分期实施,扎实推进,要予以经费支持。二、农业信息化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推进方针,调动供需双方的积极性。三、省上投资要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重点投入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区、示范园要作为主体工程,由承担单位负责推进。”

  据悉,目前,农业厅已经开始在灞桥区白鹿塬做精准农业示范园项目,并已着手筹备陕西优质农产品展示网,先对外宣传、展示,为陕西农产品交易网造势,等明年以后时机成熟了,再建立分检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政府投入建网,把陕西真真正正的好东西展示出去,建立高质量、诚信的官方网站,既省去了大量的广告费用,又为陕西农产品开拓了广阔的销售空间。 (记者 元莉华 通讯员 韩涛 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