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和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8

继1999年"政府上网年"后,今年可谓是"电子政务年",业界和政府都在合唱"电子政务"交响曲。今年,政府自身对电子政务的推进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全社会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深度,相形之下,1999年"政府上网年"则显得有些曲高和寡。然而,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除了应当给予电子政务更多的热情外,也需要对电子政务的建设进行更深入地思考。进行这些思考,首先要对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个清楚的认识。


一、海南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演进


海南省的政务建设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潜意识起步阶段、下意识的发展阶段、大力推进阶段。

从1994年到1997年底为第一阶段。标志性事件是海南省信息中心正式启动了利用第三批日元贷款建设海南省八大信息系统和省公共信息网络、1994年9月完成了系统设计方案。

在这个阶段,一些部门采用单机文字、事务处理到局域网事务处理可以追溯到九十年代初,如:税务计算机业务处理起步于1992年,1993年在海口推行,1994年在全省推行。此外,工商、财政、人口、车管、海关、商贸、物价、社保等部门和海口、洋浦、琼山等地陆续开展计算机应用,建立一些初级的办公和业务处理的应用系统。

从1997年到2002年8月为第二阶段。1997年4月在深圳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当时的常务副省长汪啸风同志介绍了海南的经验。随后召开的省委常务会议上提出建设海南信息智能岛。五月,省政府安排计划厅组织人力进行《海南省信息化"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编制。

1997年10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正厅级主管信息化的常设机构──海南省人民政府信息化办公室。省信息化办成立后着手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继续修改完善《海南省信息化"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至此,"信息智能岛"的概念基本明确:即建设"电子政府"、"电子社区"、"工、贸、农电子化"和发展信息产业。可以说,从这个时间起,"电子政务"正式摆到省政府的议事日程。

这个阶段,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系统在部门、各市县得以更大面积的铺开。在这个阶段做的两件比较大的事是:一是利用第三批日元贷款余额完善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县的网络系统建设,包括省公网、省信息中心、海南大学、省信息化办、省档案局、省技术监督局、省科技厅、海口市、琼海市、万宁市、儋州市、东方市、文昌市、保亭县、洋浦管理局在内的15个单位利用日贷设备完善或启动了本单位的网络系统建设。这项工程应该说是建省以来大面积在市县政府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起步工程。二是1999年以省政府名义组织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转发海南省"政府上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1999]78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政府上网"工程,这在全国是少有的。"政府上网工程"在当时的实际效益虽小,但对电子政务的推动宣传效益是显著的,我们不可低估它的意义。况且,我省并没有对此项工程做专项投入。

从2002年8月13日省长办公会起为第三阶段。会议议定将电子政务工程列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确定年度建设任务,按程序申报省基建年度计划项目,逐年安排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资金。汪啸风省长说得很直接:虽说不能把电子政务列为一号工程,起码要列入重点工程;修路盖房是基本建设,搞信息化也同样是基本建设;电子政务不是一年两年干好的,也不是本届政府干完的,下届政府还得干,年年要有投入。

海南的电子政务应该说是起步较早的,曾领先于全国;但由于各种原因,这几年来实施的力度显得不足,目前在全国的所处的地位已经不先进了。因此,我同意这样一种看法:这次省长办公会虽不能说是划时代的,但至少可以说是跨阶段的。从此,我敢预见,海南省的电子政务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二、海南省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成果


各部门各地区,以及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明显提高,我认为这一点在现阶段是最大的成果。原来是上面要求还不一定动,现在已有相当一部分单位主动进行信息化建设,包括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培养人才。

一些部门建成业务处理信息网络信息系统,借助计算机网络代替人工业务处理,并在综合业务处理方面进行探索。工商、税务、财政、公安、海关、商贸、物价、社保、人才市场管理、组织机构代码。部门之间互连互通、资源共享也有所进展。我省工商与税务部门很早也曾互通过。最近,琼海交通部门与税务部门由于实现了数据共享,每年因此多增税收200多万。

一些部门和地区建立了办公公文网络信息系统(我不太愿意用OA这个概念),并取得一定的应用成果。如海口市、洋浦,国土环境厅、信产局等。

全省各部门和市县在因特网上建设了政府网站从事信息发布。部分单位利用网站向社会提供单向服务和双向互动。如省考试局,已建成高考信息管理系统并于两年前开始开通网上高考查分,访问者激涨,成为全省访问量最大的政府网站。去年又实现了现场网上录取,今年全面实现网上远程录取,其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巨大。省信息产业局已在网上实现所有申报材料网上下载,对企业的跟踪服务也可通过网上进行,企业对行业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通过网上进行,并会得到及时响应。省公安厅已经通过网上通辑罪犯。

海南省党政综合信息网(政府内网)物理网络开通,应用系统开发初步完成并通过初验收,即将全面投入试运行。政府内网的设计功能有三大块:为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公文交换、流转和办公系统;数据交换共享平台。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业主已经完成了方案招标议标,并开始进行商务谈判以确定系统建设供应商。项目计划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系统开发,先期在海口试运行,然后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物理网络建设。整个工程计划在两年内完成。

在条件并不算太好的我省,取得这些成果是不容易的。这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大力推动;同时也离不开一大批为此而不懈努力的人们。


三、海南省电子政务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很大,统筹规划难以实现。不论是海南省本身,还是整个国家来说,电子政务建设本来就应该是统筹规划,从顶层设计开始。然而,现实却是屁股拖着脑袋走。标准严重滞后。现在是很多地盘房子盖起来了,才开始做城市规划,拆迁改造的任务可想而知。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我们对于"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是喊得太多,做的太少造成的。

站在省这一级的角度,有很多不知所从的感觉。现在已经有很多部委从条条上要求省里的部门与其垂直互连,而在省里这一级各部门之间如何互连,资源如何共享,部委方面基本没有考虑,也没有和地方政府沟通。作为地方政府去协调涉及中央部委的东西是根本不现实的,况且省内一些部门的系统建设是由上面部委提供资金设备,地方政府综合协调部门碰都碰不得。

在省里面,由于过去的体制是规划计划与资金划拔严重脱节,再讲多少"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也是空的。

造成综合协调不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关信息建设的法规不健全。完善的信息化建设法律法规体系是减少协调工作量和协调有效的基本保证。我们海南省在信息化立法方面一直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但与实际需要仍有很大差距。

2.资金严重不足与资金浪费并存。海南是一个经济并不算发达的、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年轻省份,面对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的确是一道不易解的题目。正是面对如此局面,我们几乎绞尽脑汁,率先提出"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吸引全社会资金参与"的思路并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不管怎么说,资金不足依然是制约我省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少花钱多办事"这句话在我们这里是有相当的份量。我在此强烈呼吁,我们从事信息化这一行的人,包括我们的业主,尤其是厂商,好好掂量这句话的份量。为海南的信息化进程多留下一份功德。

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不乏无知或有意浪费的案例。有的是花了钱购置一大堆硬件、建好了网络,才开始着手应用系统,甚者连应用需求还没整明白,于是乎,过了几年,价格不菲的硬件设备成为垃圾一堆。更为荒唐是,有的设备从购置到报废时包装还没拆过。更为普遍的是大马拉小车,盲目追求洋气,什么百兆到桌面、千兆光纤主干,实际上,网络建好不少时间了,连一个比特都没跑过。部门级不够派,企业级服务器好不少,你去看一下CPU利用率却不到5%。磁带备份不来劲,双机热备还嫌土气,可实际上数据量不过几十兆,服务器当机一个星期也没人感觉。如果不怕得罪人,真可以点出一大串清单来。

3.人才十分匮乏。人才缺乏已经是我们海南的共识,如何解决人才问题,许多有识之士也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我并没有什么更多更好的想法,不过我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不光缺乏高级人才,实用适用的人才我们也是相当缺乏的。与此同时,由于人才缺乏,滥竽充数可能成为不可忽视之一害。

4.现有政府机制与信息化要求不适。电子政务不是现有政府运行模式的电子化,电子政务要求对政府进行流程再造。因此,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离不开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府高效运行提供的仅是技术手段,人和组织才是实现高效率的主体,主体不到位,再好的技术也是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子政务是对政府自身的一场革命。与信息化相匹配的应该是一个公开透明、公正廉洁、精干民主的政府机制和高素质的政府工作人员。

不能不承认,我们离这些要求的确还有距离。为了部门或少部分人的利益而妨碍电子政务的实施有没有?由于对新技术的恐惧而拒之的情况有没有?对信息化将带来的深远影响并没有真正意识和体会,只因党中央的号令而附和者有没有?由于人自身惯性而对行将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方式不适进而抵触信息化的人和组织有没有?我想,答案或多或少都是一个YES。比如说,我省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提出,应该在各部门推行信息主管制度,因响应者寥寥而尚未提到议事日程。而人家上海已经开干了。

5.重建设轻应用现象依然存在。政务信息化工程重建设轻应用似乎是一种通玻跑项目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建设时也有一股大干快上的劲,项目做完了,听到的消息就少了。不少人介绍的时候,或者接待参观时,总爱偏重于光纤多少多少,主干如何如何,带宽多少吉,桌面怎样怎样;至于应用效果和产生的效益,要么忽略不讲,要么定性概括几下。

应当指出:重建设轻应用的结果就是浪费。

产生这个通病的根源是什么?当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能够形成一种使其成员不得不顾及这个社会或这个组织利益最大化的机制时,这种现象就不太可能发生。


四、关于今后电子政务若干问题的探讨


1、关于目标设定

显然,探讨是否要不要加快我省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是一个过时的问题。我想,对于我们海南省来说,最急需探讨的问题是如何根据我们的条件和需求,设定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目标?如何分清我们的轻重缓急?

今年以来,随着电子政务的升温,并且是在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对于电子政务的目标,也就是寻找电子政务切入点:是决策支持还是政务公开、提供服务,是提高效率还是资源共享?大家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讨论,可以说是众说纷乱。

根据中办、国办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性意见》(中国发 [2002] 17 号)的精神已经明确:先监管,后服务。因此,从基本面上讲,对于我们海南也没有探讨和余地。但是,对于一些监管职能不多,而服务功能更多的部门,我还是主张从政府外网建设入手,带动内部办公和业务网的建设。具体来说,就是先建设为公众服务(而非单纯信息发布)网,来形成对内部系统的强烈需求。我也听到有很多人说,我政府内部系统不做起来,如何支撑对公众的在线服务。听起来有道理,但我还是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现在很多政府部门,能不能先将一些简单的申报拿到网上来?我想是完全可以的。通过网上交互,结合手工处理,总是方便了老百姓也会提高一些效率;更重要的是,主办者就会自然地想,如果能够有一个内部的处理系统接起来那就省事多了,这个时候需求定会产生了。比如说,我要提供高考网上查分,如果设有内部数据库,我就得手工从纸件录入到网上去,因此,我自然会想,我得搞个考生分数数据库并且与网上对接起来。即便工商、税务、技监等监管职能很多的部门,在把建设的重心放在监管系统建设的同时,也是可以花少许精力和资金来实现一些上述的服务功能的。

外网建设开始时不要把目标设得太高,别指望一步到位。我们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宏伟设想,小步快跑。

当然,有些业务已经是很流程化了,系统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且明显能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效率,那也应该先做起来,为内部服务。比如财务财产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等。


2、关于软硬关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看得见的东西要花钱,看不见的东西也要花钱。可喜!但总体上讲,这种认识还是没有到位。实际操作中,硬件比较舍得投入,软件就要抠得多。软硬投入比例颠倒仍然是当前的实际。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很清楚,一般的系统软件投入是硬件投入的好几倍。一个计算机系统光是硬件只能看,有了软件才能用,这应该是常识。但从统计情况来看,软件投入还是远不及硬件投入。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扭转。假设建设单位有位真正的CIO,也许这种局面能够顺利地扭转过来。

讲软的投入,除了软件投入外,还有一块为更多人所忽略的是培训的投入。因此我在想,是否应该大声疾呼:在系统建设的全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人员培训的投入。我没有做过全面准确的计算和统计,但是,如果我们能花整个系投入的5%用于人员培训,可能会带来30∽50%的效果,如果投入的比例达到20%,效果应该最佳;如果这个比例为0,80%的效果可能被埋没。


3、关于超前与适用的关系

在我的实际工作接触中,听到超前的声音总是比适用的声音多。是的,美国金门大桥超前了几十年,历史证明很伟大。可是IT这东西也一样吗?君不见,只须回首几年间,IT新品层出不穷,换代频繁令人眼花瞭乱,价格却是跌得让你心痛。

鼓动超前,实为厂商的高明之作,愚弄了人们的盲从心态,我不以为然。当然,为了IT的进步,我不反对有钱的人们追求超前。

如果我能当买家,我始终笃信适用为上。


4、关于安全性问题

不对安全问题给予重视是愚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中第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联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这是原则,依我看来,光这还不够。清朝锁国几百年,最后证明是不安全的。美国如此强大世界唯我一霸,911证明美国也是不安全的。

对于政务建设中安全性的问题,我认为,安全=原则+管理+技术,此其一。安全必须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国家机密当然要求极端的安全措施,但不是说,凡电子政务都是国家机密。

往往看到,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人们会走两个极端:要么安全压倒一切,要么实际上置安全于不理。例子吗,太多了。场景一:是政府网吗?物理隔离,必须采用认定的这个那个产品;双机热备,异地容灾。我在想,就这么简单?同时我又在想,一个乡政府网是否也要这样?更多的情形是,买了很贵的软的硬的防火墙,系统补丁没打过一次,用的口令如此简单易记。

始终记住:最安全的东西也是不安全的。安全策略是每一个系统建设、维护、使用的人都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然后再去研究技术,最后再去花钱。


5、关于实施顺序问题

系统开发在先还是硬件购置网络建设在先、培训在先还是实施在先。我相信答案并没有统一。

我主张,基础培训在先,应用和管理培训与实施同步。在需求清楚的前提下,系统开发在先,硬件购置和网络布置在后。这可不是"要致富,先修路"。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主张,是因为看到太多的综合布线轰轰烈烈,桌面换了一茬又一茬,应用却迟迟不见起来。


五、结束语

如同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样,海南概不能例外,要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而且更早时候,我们已经提出了建设"信息智能岛"的战略目标,相对于海南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是大胆的,以至于有人已经提出疑问:海南应该建设"信息智能岛"吗?海南能够建设"信息智能岛"?

应该说,"信息智能岛"作为一个较长远发展目标,是准确的、科学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前进和技术的进步,"信息智能岛"必然会成为海南省的现实!也许那是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情。因此,对海南的发展作这样一个定位是伟大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智能岛"还不能列为当前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具体工程,而且它也的确不是一项单项建设工程。或许,对"信息智能岛"这个概念产生怀疑的人们是误以为它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正是因为如此,去年初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中向全省明确提出了加快"信息智能岛"的建设的具体要求。

对于海南这样一岛屿省份而言,恰恰就是所谓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全省上下目标明确,主动参与,措施得当,那么,"信息智能岛"就会离我们更近一些。反之,我们多等一些日子。

电子政务,应当成为引领我们全社会走近“信息智能岛”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