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9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沪府发〔2012〕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过去工作的回顾和未来发展目标

  (一)“十一五”基本情况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抓住全球信息化发展机遇,始终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切实加以推进。“九五”基础先行,着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十五”重点突破,促进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应用加快发展;“十一五”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战略,以“推进信息技术创新和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部分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主要参考国际电信联盟(ITU)面向信息社会的ICT评估指标。,一批新兴技术创新成果在上海世博会上得到充分展示和示范应用。

  1.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城市功能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信息通信网络普遍接入,率先启动城市光纤宽带网建设,城域网出口在国内城市中率先达到百万兆级别,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大幅提升,第三代移动通信(3G)进入商用阶段,各类终端普及率显著增长,基本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新技术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国内首个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示范城市,软交换、IP多媒体子系统(IMS)等技术得到规模应用,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移动通信长期演进(LTE)等技术的应用部署取得突破。融合业务逐步普及,网络电视(IPTV)用户超过120万户,本地手机电视用户月访问数超过20万。各类功能型设施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曙光5000A主机系统投入运营,超级计算中心总计算能力突破230万亿次/秒。集约化建设模式由信息管线向通信机房、移动通信基站、无线室内覆盖系统等全面推广,无线电管理机制不断完善,重大活动信息通信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图1-1“十一五”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情况示意图

  2.信息技术应用的覆盖面、渗透率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信息技术全方位、深层次渗透经济运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环节,电子商务成为日渐活跃的主要经济活动形式,2010年交易额超过4250亿元,第三方电子支付加快普及;电子口岸平台的交易、监管、物流、支付等功能深化拓展;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初见成效,“两化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网格化管理、交通信息管理、应急联动处置等平台成为城市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支撑;开展“家校互动”学生成长教育信息系统、市民电子健康档案试点应用等教育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及社区信息化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普及培训等,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覆盖面向郊区城镇、特定人群拓展,数字发展机会日益均等化。建成上海地区800MHz数字集群应急救援政务共网,电子政务应用向跨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转变,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共享体系基本形成,统一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电子采购等平台加快建设并初见成效。

  3.信息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能力不断提升,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做出重要贡献。

  本地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级创新任务,在“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注重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速超过40%。信息产业加速转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均增长20%,高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全市服务业增长水平,集成电路设计业增长快于制造业增长。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初步成果,“十一五”期末信息产业总规模约97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业在手机核心芯片等领域、软件产业在操作系统等领域形成研发和产业化优势,产业政策环境、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

  图1-2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情况

  4.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城市信息安全总体可控。

  技术与管理并重,围绕“平安办博”要求,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和基础建设,规划建设了应急防范、灾难备份等平台设施,在安全审计监管产品、国产密码算法芯片及应用、安全集成等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信息安全组织体系和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强化预警预测、应急演练等机制,基本形成安全测评、风险评估、电子认证等专业信息安全服务体系;加强互联网舆情分析和研判,净化互联网环境,打击网络赌博、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等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5.信息化综合配套环境不断改善,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新一轮机构改革,从组织上为统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了保障;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协同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并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拓展;加强信息化立法,出台国内首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信息技术及其在各领域应用的相关标准规范不断健全;人才培养形成长效机制,建立起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与市“653工程”等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拓展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国际信息化博览会等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平台,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稳步推进。

  专栏1-1世博信息化

  世博信息化建设着力贯彻创新、集约、集成理念,集中展示应用新技术。

  集约化信息基础设施:完成5.28平方公里园区内管线、机房、移动通信基站、无线室内覆盖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为各国各类参展机构提供电话、无线信号覆盖、互联网接入、有线电视接入等全方位服务。

  新技术应用:RFID技术广泛应用于世博门票、物流运输、展馆预约、食品安全等领域,充分展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全球首个TD-LTE演示网覆盖整个园区,实现移动高清实况转播、移动高清视频点播、便携视频传输等多项服务;LED和3D、4D显示等新技术应用展示成为本届世博会的亮点。

  网上世博会: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以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构筑了实时在线体验的永不落幕的数字世博会,成为世博会159年历史上的首创。累计8234万人次访问网上世博会,网页浏览数超过873亿。

  世博票务信息化:建设世博票务信息系统,实现世博会票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有序、可控、和谐的售票及检票服务环境;采用RFID技术的世博门票,在安全防伪和快速验票方面体现出信息化的独特优势。

  园区运营指挥系统:为运营指挥体系的计划与预案信息综合、指挥调度综合、园区运行监测、实时信息发布、辅助决策等业务提供全面支撑。

  世博安保信息化:“电子围栏”实现了园区内无线、隐形、智能化、无人值守的电子防护;视频监控、系留气球、“全球眼”、人脸识别等安防技术的综合应用,为园区安保、有效应对超大客流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园区内近50个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综合管理平台有效支撑了园区信息安全保障。

  在“十一五”信息化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上海信息化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通信服务能力虽然大幅提升,但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中快速增长的信息通信需求,特别是在宽带接入速率、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与国际大都市及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二是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但有效的商业模式、推广机制、配套制度相对滞后,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化进程尚需加快;三是集约化的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应用集成平台、信息共享体系虽基本具备,但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应用效能和协同应用水平仍有待提高;四是信息安全面临更加开放、复杂的网络环境,动态适应、应急防范、综合治理、协同处置等保障能力亟需增强;五是由于信息化应用技能缺乏、消费能力有限等主客观因素,消除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数字差距”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十二五”形势判断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举国上下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艰巨任务。作为我国经济中心城市,按照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上海已进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城市信息化建设也进入加快提升、发挥效用的关键时期。

  从全球看,信息化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发达国家纷纷部署实施新一轮信息通信技术(ICT)发展战略,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带动就业、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网络信息安全成为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战略因素;互联网和信息产业依然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力量,继续引领科技创新。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虚拟空间综合治理,推进网络宽带化和无线化,加快信息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创新,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

  从国内看,信息化作为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地位更加凸显。我国总体步入中等发展水平,互联网用户数跃居全球第一,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大加深了经济社会运行对信息技术、产品和数据的依赖程度;党中央要求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网络科学技术被列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两化”深度融合和三网融合深入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主要途径。这些在为信息技术持续创新和深入应用创造条件的同时,更加体现加快发展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上海看,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求信息化发挥更大的效能和作用。上海城市发展中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要求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要求不断改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上海世博会期间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展示了信息化支持城市创新发展的更多可能。这些,既强化了信息资源的要素地位,创造了信息化新的发展空间和条件,也要求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效能,在城市软实力建设、城乡及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信息化自身发展看,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和产业服务化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加速形成,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理念步入应用,信息化迈向泛在、可视、智能的高端发展阶段;跨国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服务化趋势明显,发达国家依然严控核心技术转移,绿色生产逐步成为主流。伴随着高层次的产业竞争、更深入的技术融合和更广泛的应用创新,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成为城市运行、产业发展、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硬件与软件界限日益模糊,虚拟与现实空间互相交织,大大增加了治理难度,要求从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到工作方法的全面转变。

  “十二五”期间上海信息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此必须抓住机遇、奋发有为,积极应对挑战,着力突破瓶颈。发展理念上,要更加突出普遍服务、惠及全民,把发展成效和市民感受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追求;发展空间上,要更加关注城乡信息一体化发展,加快从中心城区向郊区拓展、向长三角地区延伸;发展路径上,要更加注重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项目导向,突出建管并举,在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的同时,强化规划、政策、标准、制度的配套和完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三)“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把推进信息化作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为方向,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主线,深入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充分汲取世博信息化经验和成果,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无所不在、高速互联的宽带信息网络,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和服务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的全面渗透与深度融合,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提升信息化应用效能及各领域的信息服务和知识创造能力;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保障信息安全,净化网络空间,优化发展环境,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保障民生发展等方面的带动、促进和支撑作用。

  (四)“十二五”发展原则

  ——基础先行,增加投入。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位置,集聚各方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按照统筹规划、集约建设、规范管理的思路,推进信息基础设施跨越式、智能化发展,提供“用得上、用得好、用得起”的信息通信服务。

  ——融合发展,提升效能。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的渗透、互动与融合,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共享,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信息消费需求,同时创造信息化应用需求,丰富应用模式,提升应用效能。

  ——创新引领,自主发展。以信息技术创新带动相关技术创新和跨领域的集成创新,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应用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大力提升企业资源配置能力、知识利用水平和管理服务效率,增强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

  ——完善治理,保障安全。适应信息技术加速演进和网络环境日益复杂的态势,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加强网络治理,净化网络空间,在城市安全总体框架下,从技术创新、制度保障、管理机制、产业支撑等方面进一步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城乡一体,普遍受益。围绕社会建设和民生发展需求,以城乡一体、惠及全民为目标,加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遍服务,促进面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系统集成和服务渠道整合,使市民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与实惠,不断缩小不同区域间、人群间的“数字差距”。

  (五)“十二五”发展目标

  争取经过5年的深入、持续推进,到“十二五”期末,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迈入国际先进行列,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率先迈入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具体体现在:

  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努力成为国内通信质量、网络带宽、综合服务最具竞争力和宽带上网资费最低的地区之一。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互联网国际、省际出口带宽增长5倍以上,100兆比特/秒(Mbps)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和无线宽带接入基本实现全覆盖,信息通信和网络接入能力显著增强,广大消费者获得便捷实惠的信息通信服务。

  基本形成效能显著提升、成果惠及全民的信息化应用发展格局,初步建立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2015年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数达到85,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2000亿元,电子政务业务协同水平明显提升,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80%,上海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成为全国信息化创新应用的引领区。

  基本形成创新活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信息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战略资源,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产值达到3000亿元,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把上海打造成为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高地。

  基本形成可信、可靠的区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对网络空间的有效治理,在信息安全功能机构、技术设施、防护能力、综合监管和应急处置水平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全民信息安全意识普遍提高,成为国家信息安全服务高地,确保“十二五”期间城市信息安全总体可控。

  表1-1“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属性  2015年 
信息通信  能力  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  Tbps  预期性  1.5 
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  Tbps  预期性 
家庭宽带100Mbps接入能力覆盖率  预期性  >95 
无线宽带接入覆盖率  预期性  >95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数  无量纲  预期性  85 
电子商务交易额  亿元  预期性  12000 
社会应用  普及  互联网用户普及率  预期性  80 
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电脑数  台  预期性  92 
信息产业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产值  亿元  预期性  3000 
10  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  亿元  预期性  6000 
11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预期性 

  二、建设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信息通信服务能级

  把握技术和业务发展趋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于应用需求,按照“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要求,通过加快基础网络、功能平台、应用支撑等建设,加强无线电管理和网络安全保障,着力增强信息网络的综合承载能力、设施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和信息通信的集聚辐射能力,提升通信服务质量,促进宽带上网资费每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基础保障。

  (一)推进基础网络升级提速

  ——建设宽带城市。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加快推进住宅小区、楼宇的光纤到户建设和改造,基本实现“百兆进户、千兆进楼”的光纤网络接入能力全覆盖,宽带用户户均互联网接入带宽超过20Mbps。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加快郊区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改造和数字化整体转换,推进中心城区与郊区城镇化地区NGB网络全覆盖,率先建成国内最大的城市NGB网络并投入运营。

  ——打造无线城市。推进移动通信宽带化,优化3G网络,3Mbps以上无线宽带接入基本实现中心城区、郊区城镇化地区及主干道路周边的全覆盖,1Mbps以上无线宽带接入基本实现市域全覆盖;推进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加强技术测试和应用试验,适时推进规模商用。推进宽带网络无线化,加快建设无线局域网(WLAN),基本覆盖全市交通枢纽、商业集中区、公共活动中心等主要公共场所。

  ——加速推进三网融合。加强机制创新,以住宅小区为重点,加快用户驻地网光纤接入综合改造,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完善集成播控、监管和相关业务平台建设,促进IPTV、手机电视、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和国内IP电话等融合型业务发展,继续保持上海三网融合推进工作的全国领先地位。

  ——构建亚太通信枢纽。提升互联网国际、省际出口能力,力争实现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1.5万亿比特/秒(Tbps),省际出口带宽达到8Tbps;协助推进国际海光缆系统、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等设施建设,海光缆国际通信容量在全国占比继续保持50%以上。积极发展国际通信转接业务。

  (二)加快功能平台扩展提升

  ——扩充互联网数据中心。促进互联网数据中心规模化发展,实现全市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翻一番。积极推广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整合已有资源,促进资源共享和升级换代,打造技术领先、节能环保、智能服务、模式创新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发展高端外包呼叫中心。建设以统一通信为核心的融合呼叫中心,大力拓展面向离岸外包和专业服务外包领域的高端服务外包模式,提升服务层级和服务水平。

  ——提升超级计算中心能级。积极参与国家高端计算机研制,实施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四期工程建设,将系统核心运算能力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拓宽超级计算机应用和公共服务领域,完善国家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

  ——引进全球性、集团级运营和服务中心。积极引进电信运营企业、跨国信息技术企业面向全球和全国的网络管理、业务运营、数据服务、内容开发等服务平台。争取国家信息通信重大工程和功能设施落户上海。

  (三)推进应用支撑设施创新建设

  ——推动IPv6商业部署。以IPv6特色应用先行,探索IPv6商业部署策略,打通IPv6商业部署的产业链环节,推动IPv6全网大规模部署,积极发展可管、可控、可信、可扩的下一代互联网。

  ——推进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基于云计算架构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建成按需服务、弹性扩展的云计算服务平台,积极推广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模式,构建支撑云计算发展的基础设施环境。

  ——推进物联网应用环境建设。推进近距离通信(NFC)技术的部署,推进电信级网络与物联网络的对接适配并加强网络管理和安全保障,开展物联网通信终端的标准化和普及应用工作,探索建立具有深度感知能力、符合应用特点的物联网设施环境,为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创造条件。

  (四)规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规划指导。建立健全覆盖基础通信管线、移动通信基站、通信机房等信息基础设施的专业规划体系,实现与城乡规划体系的有效对接。配合城市规划修编,开展重要功能区、郊区新城镇的信息基础设施专业规划编制,实现专业规划的全市域覆盖。将信息基础设施相关建设标准、管理要求纳入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和管理流程,形成科学有序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机制,落实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验收的要求,确保规划落地。

  ——强化集约化要求。深入推进基础通信管线、移动通信基站、通信机房、无线室内覆盖系统、住宅区光纤宽带网络等的集约化建设和共建共享。推进新建移动通信基站和无线室内覆盖系统集约化率达到100%,全面提升郊区集约化设施覆盖率;推动大型通信局房局址等的资源统筹;强化用户驻地网集约化建设要求,推进光纤到户建设中通信配套设施的第三方专业维护,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用户的选择权。

  ——推进配套建设。结合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以虹桥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要功能区,临港装备、长兴海洋工程装备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各类产业园区、大型居住社区和郊区新城为重点,与重大市政工程等项目实施相协调,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通信需求。

  (五)优化无线电使用环境

  ——优化频率资源配置和基站布局。适应技术演进趋势,从区域、行业、时间、贡献度等角度优化无线电频率资源复用模型,确立频率动态储备机制,实施频率分级管理,增强频率资源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对产业发展、应用示范及其他重大用频需求的支撑能力。严格规范移动通信基站设置和废止,深化区县预审机制;推行基站景观化建设和改造;坚持室内外统筹,加强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建设。

  ——加强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能力建设。以服务资源精细管理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建设完善网格化、分布式无线电监测网络;深化长三角、多部门和军地协同机制,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电磁频谱管理模式,健全无线电业务综合受理平台,完善“水陆空”三维立体监测网络,提升重大活动中的干扰查处能力和水平;支撑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建设完善无线电设备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形成覆盖全业务的型号核准能力和一站式国内国际认证服务能力。

  ——提升无线电安全保障能级。完善跨区域、跨领域的无线电联合保障机制,规范电磁环境保护机制,编制重要行业、重要无线电台站保护规划,形成并完善覆盖民航、海事、铁路等重要行业及其他重点区域的常态保障体系;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规范,着力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的违法犯罪,共同维护城市信息安全。

  (六)加强网络质量和安全保障

  ——优化提升网络质量。运用新技术提升信息网络性能,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强化端到端的业务管理和质量控制,有效提升网络全业务差异化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网络运营商之间、网络运营商与本地互联网络交换中心之间的互联带宽,促进各类网络在更高水平上互联互通。

  ——强化网络运行安全和保障。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日常安全运行监管和网络监测预警。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等级保护体系,加强对国际海光缆系统、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等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适应重大活动管理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对信息通信的需求,不断完善无线电管理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通信保障机制等建设。

  三、实施融合强业行动,促进产业高端发展

  把握高端、低碳、绿色的产业发展趋势,围绕重点产业、骨干企业、核心区域、关键领域四个方面,从信息化技术驱动、工业化需求牵引两个角度,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提升重点产业能级

  ——助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大型商用客机及发动机、核电风电装备、大型海洋油气开采装备等的数字化研发制造和网络化营销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支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实现重点突破,促进民用航空航天、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领域的创新和集聚发展。

  ——改造提升重点优势产业。全面推进传统工艺装备的自动化改造、管理服务的网络化创新和关键产品的智能化升级,提高流程型工业的全过程监测管控能力、离散型工业的协同研发和柔性制造能力以及都市产业向产业价值链两端的延伸能力,在精品钢材、石油和精细化工、汽车、成套设备等重点产业形成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化推进集成共享、协同联动的业务信息系统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售后服务信息平台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支撑设计研发、创意服务、专业维修、检测检验等与生产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发展,带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二)促进企业信息化效能倍增

  ——全面提升大型骨干企业信息化水平。应用信息技术推进企业集团管控模式创新,加快关键工业软件和解决方案的自主开发和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全面渗透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鼓励大型企业剥离信息技术部门,独立面向行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总集成总承包业务领域。

  ——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在数据托管、研发设计、中试环境、电子商务、认证检测、人才实训、技术咨询、企业信用服务等领域,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服务外包;推进中小企业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与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协作配套。

  ——鼓励面向制造业的专业信息服务。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强本行业和本企业有关设备技术资料、建设调试信息、生产工况信息、市场成本信息等的归集和加工,在研发设计、市场拓展和决策中加强相关信息数据的分析运用;鼓励专业咨询机构完善各类行业数据库,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健全评测体系引导企业信息化发展。依据企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与相关评价规范,完善企业信息化评估机制、指标体系和评估手段,扩大企业信息化评估覆盖面,指导企业信息化应用实践。

  (三)建设推广数字园区

  ——研究建立园区信息化标准规范。围绕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需求,建立涉及总体规划、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应用系统、信息服务等的数字园区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

  ——推进园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依据数字园区标准规范,支持园区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促进园区管理信息化,推广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节能控制系统、应急响应系统等在产业园区中的建设应用;推进园区公共服务信息化,支持建设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

  ——打造示范性数字园区。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紧密结合,以临港、漕河泾、张江等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等为重点,组织开展园区信息化评估,打造并认定一批高建设标准、高管理水平、高服务能力的“三高”数字园区。

  (四)助力节能减排

  ——推进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促进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相关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重大耗能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改造,支持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工业生产流程,促进节能增效、安全和清洁生产等;推进信息技术与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碳捕存技术等的融合和产品创新,以信息化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

  ——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能效监测和节能管理。以高耗能行业为重点,鼓励企业建立完善能源管理中心,促进企业能源系统的优化与合理利用,推进企业开展能效评估;完善城市能效中心监控平台,支持平台配套及后续工程建设,实现对重点用能单位物料流、能源流、排放流的实时管理。

  四、实施电子商务行动,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适应电子商务全球化、融合化、移动化发展的趋势,全力支撑“四个中心”建设,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拓展电子商务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鼓励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优化支付、物流、信用、安全认证等支撑体系,完善政策、监管、服务等运行环境,突出特色优势,打造产业深度融合、服务效应显著、技术应用领先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建设亚太地区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奠定基础。

  (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应用与服务

  ——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拓展。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强企业间信息系统协同和电子商务应用,提高产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发展金融、航运、商贸、会展、农业等重点领域的行业性电子商务应用。抓住后世博契机,促进餐饮、旅游、娱乐、购物等服务领域的电子商务发展,形成丰富便利的大众网络消费环境。促进大宗商品市场、专业市场网上交易健康发展,形成虚拟市场与实体市场的联结与互动。面向全球产业链协作、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推进国际电子商务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面向区域、行业、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实现由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交易服务、其他外包服务乃至全流程电子商务服务的模式升级。加快建设网上国际贸易中心平台,培育发展一批电子商务交易、贸易、专业服务和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大型企业剥离自营电子商务平台,发展面向行业服务的独立第三方平台;推动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模式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普及。

  ——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以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综合创新实践区试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探索形成电子商务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支持电子商务交易、认证、支付、集成等关键技术及应用软件、智能终端的研发,加快相关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积极促进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推动移动商务、电视商务等服务新模式发展。

  (二)强化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加快发展电子支付。深化银行卡产业发展,做精做深银行卡受理和发卡市场,发展银行IC卡;以产业链整合和支付创新为切入点,加强支付体系建设,按照便捷、安全、规范的要求,发展第三方电子支付,引进、培育行业性电子支付平台,鼓励运用多种形式的电子支付工具,推动手机支付、网络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规模发展,强化电子支付的风险控制与防范。

  ——着力加强物流服务。深化电子口岸建设,发挥电子口岸平台与港航电子数据交换(EDI)中心的整合优势,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信息平台,基本实现与长三角、长江流域等的主要口岸城市联网,进一步提升口岸物流服务能级;实施制造业物流专业化发展示范工程,培育专业化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支持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公共配送中心、中转分拨场站、社区集散网点的规划布局,建立完善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基地;促进卫星导航、近距离通信(NFC)等技术的应用,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鼓励发展第四方物流。

  ——推动建立信用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相关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加强政府、行业以及信用服务机构间的协调配合;推动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信用服务机构提供针对电子商务的信用服务,完善信用评价、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信用支付等服务链建设;建立基于电子商务交易信息的信用评估和管理制度以及行业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制度,规范企业采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加强认证和安全管理。加强电子商务信息安全认证的基础工作,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实名认证制度,鼓励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利用电子认证方式实施实名交易;推广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培育一批提供实名认证、数据保全、司法鉴定等服务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安全服务企业;建立完善重点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加强对重要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测评。

  (三)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完善电子商务政策环境。探索完善电子商务行业分类及统计制度,支持有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特别是第三方平台企业享受国家和本市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探索电子商务领域的外资准入政策、推进招商引资的措施及办法,鼓励国内外优秀电子商务企业落户上海;探索建立电子商务领域的创业投资基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具有发展潜力的电子商务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建立电子商务创业投资新模式;研究促进金融业与电子商务行业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有关政策,拓展中小电子商务企业的融资渠道。

  ——加强电子商务监管与服务。依托全市法人基础信息库,建立完善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查询系统;建立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开放式网络监管模式,完善消费争议、赔付、咨询投诉、仲裁处理、数据证据保全、信息警示等环节的监管与服务体系,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促进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鼓励专业化服务机构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法律、信息技术、咨询分析、产权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建设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机制,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等各类基地、园区的作用,完善培育孵化环境,发展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产业园区,促进国内外电子商务服务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形成具有总部经济、创业孵化、人才培训等功能的电子商务产业和创新服务集聚区。

  五、实施数字城管行动,提升城市管理和交通服务能级

  聚焦建设交通、公安、绿化市容、市政、房屋管理、规划国土、环保等领域,总结世博园区运行管理的成功实践,着眼“范围延伸、对象拓展、模式创新和过程全覆盖”,进一步推广网格化管理,按照城市安全运行和发展的要求,逐步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按照“标准统一、系统对接、信息共享、服务便捷”的要求,深化交通信息化建设;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推进环境管理智能化建设,积极构建适应特大型城市发展要求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运行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

  (一)推广城市管理网格化应用

  拓宽网格化管理的部件和事件覆盖面,不断提升城市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发现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拓展郊区新城、新市镇的网格化管理,将网格化管理的重心从区县下移至街镇,推进专业管理网格的建设、应用和完善,为管理部门掌握管理对象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专业协作提供支撑。

  (二)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围绕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整治的需求,系统优化涉水信息采集与应用机制,构建感知监测、实时监控、数字监控、动态评价、协同服务的智能水网框架体系。建设“数字海洋”上海示范区,基本形成集海洋基础信息、综合管理、业务运行于一体的“数字海洋”框架体系。围绕更清洁、高效、安全、经济的电网发展要求,促进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强电网能源监测和计量、负载分析和调度,示范推进建筑物电力综合管理和终端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探索基于电网的信息、电能的智能化统一管理。围绕城市消防安全等的需求,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对消防装备设施等公共设施的智能化、动态化管理,提高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水平。

  (三)加快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支持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发展,拓展郊区新城、交通枢纽等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的覆盖面,加强道路交通监控和市民交通出行诱导服务;推进多种交通方式的信息汇聚、交换和共享,提高交通综合分析、应急处理、决策支持、出行服务等能力。促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拓展高速公路网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的覆盖面,积极推进区域交通信息系统的互联及信息交换,促进区域交通支付、结算一体化;拓展区域水路客货运、危险品运输等信息采集和发布的覆盖面。围绕市民出行、物流运行、交通管理等的需求,加快智能化交通相关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深化完善交通综合信息资源开发应用。

  (四)大力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智能化

  围绕营造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要求,积极发挥信息通信技术在绿化市容、林业、环卫、城管执法等行业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中的作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动态监控,不断提高环境风险源监控管理效能,提高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和环保决策、执法能力。拓展基于高楼、路面、水面等不同环境的城市综合气象体征信息采集,增强城市环境气象信息获取能力,建立市民问诊式虚拟气象台,为市民提供出行、健康、防灾、居家生活等多样化、个性化、互动式的气象信息服务。

  专栏5-1数字城管行动建设重点

  城市网格化管理:建设完善区县、街镇的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拓展网格化管理在房管、水务、民防、质监、市容、社会公共安全等领域的专业化应用,加强管理数据的分析和研判,健全发现问题和快速处理问题的工作机制。

  智能水网工程:整合水务、气象、海事、海洋、环境、市容、交通港口等涉水管理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完善水安全应急指挥、水资源监控调度、水环境监测预警、水设施精细监管和水行政协同服务体系。

  智能电网工程:改造传统电网,新建一批智能变电站,推广智能电表,逐步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和充电桩,创造条件推进智能楼宇电力综合管理系统和工矿企业、智能用电小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发和示范应用,建设网架坚强、运行灵活、开放互动的智能电网示范城市。

  智能交通工程:构建城乡一体的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推进建立多渠道、多方式、多载体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体系,探索推进交通协同、联动和控制,平衡交通供需、公交动态客流信息汇聚等技术研发,鼓励车载信息服务、电子站牌、车辆识别等技术应用,推动交通卡、电子不停车收费等交通信息系统与长三角区域系统的衔接。

  城市运行安全工程:建设集绿化、林业、环境卫生、市容景观和城管执法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建立重点监管企业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完善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推进全市实时监控系统资源的整合、共享及各级各类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六、实施数字惠民行动,不断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以需求为先导,按照“便民、利民、惠民”原则,推动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领域,建设全面覆盖、应用便捷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一)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支撑终身教育,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推进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推广实施跨校认证标准体系,提高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应用水平,创造条件向市民提供全员、全程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支持教育改革,引导和整合各方资源,构建高速易用、绿色安全、开放共享和可持续的数字化课程学习环境,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创新模式。在教育管理全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探索发挥新技术对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二)全面拓展医疗保健信息化应用

  以市民健康管理为核心,建设标准统一的市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间共享健康信息,为市民开展自我健康管理,享有方便、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支撑。以电子病历为基础,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探索长三角地区在医疗业务、管理和服务中的信息化协同。加强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支撑基本医疗保险各险种衔接转换和异地就医结算管理,推动医疗健康数据与医疗保险信息共享。推进体育场馆、体育赛事等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和相关资源整合,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三)加快推进公共文化信息化建设

  丰富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渠道,依托社区信息苑等网络设施,推进实施文化部公共电子阅览室工程;依托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开辟公共文化电视栏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内容配送系统等信息平台,有效发挥传统公共文化阵地和各类新兴媒介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开发,积极推动图书报刊、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播电视内容、音乐图片等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推进信息技术在旅游休闲、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以及打造精品文化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四)积极推进社区和家居信息化应用

  提升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模式从“一门式”向“一口式”发展,逐步实现全区通办、全市通办;支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社区为老服务、综合帮扶、防灾减灾工作水平和服务效能。推动智能小区建设,完善智能小区标准,促进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安防、视频监控等设施的配套建设,鼓励居民自治组织运用网络掌握社区动态,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发展“数字家庭”,以家庭数据中心、智能家电、集成终端等为依托,围绕市民精神文化和物质生活需求推进智能家居服务,带动信息消费。

  (五)着力缩小群体和区域间数字差距

  推进面向特定人群的信息化服务,鼓励信息技术企业提供面向残障人士的应用技术、信息终端和服务,以及面向低收入人群的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以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网站为重点,推进各类网站实施无障碍改造。推进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信息网、“三农”服务热线,强化为农信息服务站的功能,深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交易中的应用,加大农村农业数据资源开发、整合与综合利用的力度。

  专栏6-1数字惠民行动建设重点

  数字教育工程:加强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资源库建设和共享应用,开展电子互动教育试点,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中推广电子学籍卡应用,建设“上海学习网”。提升教育城域网服务能力,促进教育网络互联互通。

  数字健康工程:建设覆盖全体市民的电子健康档案、覆盖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平台,以及统一规划的医疗健康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统一医疗预约服务平台,提升医院诊疗业务智能化水平,探索建立一体化医疗保险管理平台和异地结算管理平台,加强重点区域饮用水卫生在线监控。

  数字社区工程:完善社区信息服务设施,提高社区事务受理“一口式”应用水平,完善为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支出型”贫困群体综合帮扶信息平台,支持居委会依托网络信息平台促进“居民自治家园”建设,全面推进电子账单服务。

  文化信息化工程:实施文化部公共电子阅览室工程,深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提升传统电子借书卡功能支撑“全民阅读计划”实施,探索推进地面数字电视、文化地图在线服务、公共文化内容配送、艺术资源信息共享及公共文化信息云服务等平台建设。

  涉农信息化工程:深化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千村通工程,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农产品全程可追溯系统,支持测土配方等农业基础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农业数据中心。

  七、实施电子政务行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在优化利用政务网络设施、提升无纸化办公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政务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利用和跨部门业务协同。按照信息共享、应用集成的思路,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基础,以基础数据库建设为支撑,以跨部门业务协同、服务渠道优化整合为重点,深化完善低成本、集约化、高效、便民、安全的电子政务框架,整合形成政府公共服务云中心,加强电子政务监管和效能评估,提升政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行政审批

  ——深化政府信息公开。以持续推进财政性和公共性资金审计、国资监管、重大建设工程、民生政策、行政审批等信息公开为重点,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加强电子文件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设,优化政府网站等公开渠道,方便公众获取各类信息。

  ——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按照“全市统一,市、区县两级联动”的要求,建设完善以投资项目、建设工程、市场准入三大领域并联审批为核心的网上审批平台,建立具有申报、预审、年检等功能,提供统一受理、查询和反馈服务的网上办事服务体系,推广实施协同审批、电子监察。加快行政审批相关信息资源目录建设,推进部门审批相关业务系统与网上审批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基础数据、管控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共享。

  (二)促进政务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共享

  ——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建设。加强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管理、发布、交换的标准规范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聚焦重点领域,推动各部门开展政务信息资源梳理、分类编目工作。建设集中和分布相结合的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服务平台,实行政务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实现快速查询和按需共享。研究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应用促进机制,统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注册、校验、发布、维护、查询及定位,促进政务信息资源的按需交换与共享。

  ——深化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应用。完善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以职能部门业务信息为补充核准的实有人口信息系统,在提高人口信息质量和共享水平的基础上,拓展实有人口信息系统应用,建立计划生育、来沪人员管理服务、为老服务等方面的辅助决策系统,为相关战略研究、政策制定、人口普查、统计监测、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等提供支撑。

  ——深化法人基础信息共享应用。建设完善法人信息共享和应用系统,重点向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资质类、监管类信息延伸,基本建成多角度、全方位反映各类法人综合情况的信息数据库,支撑各部门开展行政审批、资质年检、政府采购、税收征管、企业信用管理、经济社会普查、宏观经济分析等各类业务应用。

  ——加强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建设和应用。以现有空间地理基础信息资源为基础,开展地下空间、管线、地质、工程信息等普查和数据库建设,逐步建立涵盖地面、地下的空间地理基础信息资源库;进一步加强基础测绘,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推进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部市合作;深化拓展空间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的在线更新、资源共享,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统一、权威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推进建设交通、治安防控、房屋管理、市容绿化、规划国土、水务、消防、环保等专业信息的开发利用和共享交换,为宏观决策、应急管理、社会公益服务提供支撑。联合推进长三角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对接。

  (三)加强电子政务协同应用系统建设

  ——面向经济调节。重点围绕服务业综合改革,完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促进税源跟踪、监管和征税的协同;围绕住房保障和市场调控,推进保障性住房管理和运行、房屋状况信息服务等平台建设,为住房保障、房地产宏观调控、房屋管理等提供数据、技术和服务支撑。

  ——面向市场监管。重点推动文化、工商、税务、质量技监等部门的执法管理向网络延伸,督促网络运营、信息服务等企业履行网络监测和信息审核义务;促进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及流通、餐饮经营等的监管信息共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全过程监测、预报预警、执法检查、事故报告处理等业务的协同;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市场信用分类管理应用服务平台,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披露管理,完善市场诚信管理机制。

  ——面向社会管理。重点完善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拓展系统应用范围,丰富统计分析与辅助决策功能,更好地支撑各类公共政策实施和民生利益保障。不断建设和完善覆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专项应急指挥系统,构建市、区县一体化的应急管理信息体系,实现城市监控图像、应急物资储运信息共享,促进相关职能部门在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紧急处置中的协同。建设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实现预警信息统一发布。加强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中的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应用,为重大决策和部门协作提供支撑。

  ——面向公共服务。整合建设涵盖咨询、投诉、办事等功能的市民综合服务热线,基本形成非紧急类事务“一号式”热线服务体系。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服务渠道的有效整合。推进第二代社会保障卡工程建设,在政策性帮扶奖励、学籍管理、医疗就诊、全民健身等领域拓展持卡应用。推进法人身份网上统一认证,整合各部门发放的企业数字证书,为企业在不同政府部门、不同业务系统在线办理各类事务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服务,避免多头发证和重复收费。

  (四)深化党务工作信息化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按照中央有关建设统一的党务信息系统的要求,完善上海党委系统网(公务网),满足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的相关业务应用;建立党委门户网站,实现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党员服务、联系群众等功能,发挥网站在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民主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建设完善党务信息系统。以党务公开、基层党建、“两新”组织党建、政法维稳、纪检监察、文档管理等为重点,建设完善一批重要信息系统,满足监督管理、公共服务等业务需求,支撑党委决策指挥、统筹协调等工作。

  ——加强党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信息化规划编制和信息资源目录建设为抓手,促进党委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交换共享和应用协同;加强法规政策、党建专题、党史文献等资源库建设及相关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

  八、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升产业自主发展和创新服务能力

  贯彻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积极适应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和产业融合趋势,与城市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依托,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和产业化为抓手,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向高端发展,支持制造业企业向服务转型,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鼓励业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各行各业信息资源有序开发、深度挖掘、加工处理、综合利用服务,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国内领先的企业和充满创新活力的信息产业集群,加快信息资源向知识和高端战略资源转变,使上海成为国家信息技术和应用创新的策源地之一。

  (一)提升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

  ——提升集成电路产业能级。坚持设计与制造并举,加大装备和关键材料的研制推广力度,发挥产业链优势,重点支持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电视、汽车电子、新型显示、卫星导航等领域应用芯片的创新设计和研发,大力发展片上系统(SoC)技术,鼓励优势企业达到45~32纳米国际主流水平;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紧跟国际先进工艺,加快产业化步伐,推动12英寸生产线建设制造工艺达到国际主流水平,重点拓展特色代工服务,建立支撑国内设计业发展的工艺体系;着力提升先进封装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产能占比;大力推进介质刻蚀仪等高端设备的规模化量产,努力在高端硅基材料和超纯试剂等方面形成突破。把握银行卡从磁条卡向IC卡迁移、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物联网应用等发展机遇,支持自主研发的集成电路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加快发展通信和网络设备产业。把握网络和通信技术演进趋势,抓住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机遇,在提升自主技术能力的同时,加强标准建设、业务创新和应用示范。积极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标准制定和应用示范;鼓励开展基于三网融合的系统、终端、家庭数据中心等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服务创新;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示范建设,带动光传输设备、光交换设备、路由器、机顶盒等产品形成自主配套能力。支持通信网络设备及终端等整机企业向服务领域延伸,促进硬软件和应用融合发展,培育应用电子等新增长点;支持信息服务企业发展基于下一代网络的移动支付、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的位置服务(LBS)等新业务。

  ——提升新型显示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把握市场机遇和技术趋势,以产业基地为依托,着力突破关键技术,提升核心制造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发展激光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三维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支持企业在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快创新,实现规模化生产;积极推动发光二极管(LED)产业发展,在芯片外延、应用等方面形成突破;适应多样化应用需求,以低功耗、低成本、高显示性能为目标,攻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等离子体显示(PDP)领域相关核心技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带动配套产业发展。

  ——加快形成汽车电子产业链。鼓励产学研合作,推进模块、芯片设计制造的本土化。重点实现汽车动力总成电子电控系统自主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构建车载信息系统平台的市场应用环境,推进形成自主技术车载电子产品产业链;争取在汽车总线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取得突破;加强车身电子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产业配套;推进形成以关键元器件和电池电机电控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配套能力。

  ——促进终端电子产品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一般加工型终端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将其研发设计中心、区域总部设在上海,积极支持企业加大产品创新投入力度,加快提升研发和设计能力,鼓励高端产品和自主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形成以设计为核心、以制造为支撑、关键元器件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促进软件产业向高端发展。把握开源化、智能化、高可信的趋势,以“两化融合”为契机,加快建设国家软件名城,推动软件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融合渗透,促进产业向高端发展。优先发展自主基础软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办公软件,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区服务、电子政务、能源管理等领域推进示范应用;发展自主嵌入式软件,围绕智能仪表、智能终端等关键产品以及汽车制造、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智能导航等重点领域,推进自主核心嵌入式软件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发展自主工业软件,围绕若干重点产业领域提升研发、改进工艺、强化管控、提高效益的需要,加快推进具有行业特色、专业特点的工业软件研发与应用突破。发展自主行业应用软件,面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发展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促进高端软件外包、数字媒体外包、金融信息服务外包等业务的集聚发展。

  ——创新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把握三网融合的契机,结合相关国家级技术研究和工程中心建设,积极发展互动娱乐产业,鼓励研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社交网络平台及动漫产品,支持原创产品出口。推动视频分享、视频直播(点播)、视频门户等网络视听新业务、新服务模式的发展,大力发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移动多媒体广播等的内容产品。加快发展数字出版产业,重点建设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支持建立大型数字出版数据库,探索建立数字版权交易等平台,建设开放性的综合数字内容平台,促进电子书产业链形成和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发展生活资讯业,建设面向餐饮、娱乐、购物、旅游等日常生活消费的资讯服务平台。推动移动互联网与各种终端、行业融合,支持建立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平台,重点发展移动视频、移动数字内容等业务,促进移动互联网设备提供、应用服务、系统集成等环节的协作。加快车联网与车载信息服务产业链和服务模式建设,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产品和应用平台,推动车联网与车载信息服务在商务、通讯、娱乐、安全、旅游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深入发展专业信息服务业。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要求,强化专业信息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推广在线金融服务,大力推进金融资讯服务平台、专业数据库和服务商发展,提升金融信息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发展功能和专业齐全的国际贸易信息服务平台以及面向行业、区域、中小企业的第三方贸易信息服务平台,在贸易信息发布、价格发现、定价等方面形成国际影响力;促进航运服务与相关网络信息平台共同发展,推动电子通关、政府监管、电子支付、物流等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促进航运信息共享和应用覆盖。鼓励各专业服务领域的信息服务发展。打造数据产业园和信息服务基地。

  ——探索推动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和社会化服务。探索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利用,逐步形成政务信息分级、分类公开的规范和体系,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利用平台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支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体多元化。促进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社区服务、信用服务等领域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和网络化服务,支持各类专业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新服务模式,促进面向社会的信息共享和服务。

  (三)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

  ——推进智能化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适应智能化应用对信息感知、传输、处理技术和装备的更高要求,围绕异构系统融合、海量数据存储、数据交换共享、人机交互、服务协同、智能分析、安全管理等需求,聚焦突破感知信息网络融合、高带宽网络、智能分析决策等共性技术,加强传感器、海量数据处理、信息安全等的关键技术研发。鼓励产学研用合作开展重大技术研发并加速产业化。

  ——推进新技术应用示范和产业化。鼓励创新应用技术和集成应用系统在重点工程、特定区域和领域的试点示范,建设完善产业园区、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遵循市场规律,探索建立新技术及创新型应用的示范推广机制。重点实施“云海计划”,推动数据中心、应用软件企业向云服务提供商转型,集聚国际知名技术服务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和相关产业链。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以产业基地和标准建设为依托,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和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物联网传感设备和通信设备制造的产业化,促进物联网产业与信息服务业协调发展,提升上海的产业引领地位。

  专栏8-1云计算、物联网发展

  云计算:以开展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为契机,健全相关基地、联盟、标准和实验室,着力突破海量分布存储、虚拟计算等核心技术,围绕电子政务、城市管理、民生发展、中小企业服务,以及服务“四个中心”建设五大方向开展应用示范,探索新型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打造亚太地区云计算中心。

  物联网:在环境监测、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节能减排、智能电网、医疗救护、精准控制农业等领域,以及社区、产业基地等区域推进示范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带动形成物联网应用市场和相关产业链;以建设“上海物联网中心”、应用示范基地和产业基地为抓手,着力突破传感器、控制芯片、近距离通信、组网和协同处理、数学建模等核心技术,加快形成产业规模。

  九、构建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适应城市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把信息安全摆在城市安全的突出位置,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方针,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安全防护、监控应急、综合治理、基础支撑四大能力,确保城市信息安全总体可控。

  (一)加强信息安全监管与网络空间综合治理

  ——健全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按照“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的要求,建设、利用、管理好互联网。建立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管相结合、技术措施与舆论引导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信息安全监管机制,强化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的牵头统合作用,进一步落实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责任制,深入实施等级保护、分级保护、综合检查、安全测评、应急管理等信息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的信息安全评估制度,强化对信息安全的动态性评估和持续改进,确保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应用系统同步落实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在确保互联网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探索形成法律规范、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网络治理机制,推动部门执法管理向网络延伸,强化相关企业网络监测和信息审核义务,提升基础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推动建立网络实名认证和诚信安全机制,拓展网上不良信息和行为的举报渠道,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营造可信、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完善城市信息安全基础支撑

  ——强化应急防范系统。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基础平台建设,完善互联网安全数据的统一采集、多方共享,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防范综合支持系统扩容,加快城域网信息安全综合监测预警、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指挥支撑、智能终端信息安全状态感知评价等系统建设,建设互联网安全监察综合支持平台,整合社会化应急服务资源,形成高位、中位和低位有机互动的城域网监测预警和综合感知体系,全面提升城域网综合监控、应急处置、打击犯罪的能力。

  ——拓展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平台功能。适应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及无线网络加速发展的趋势,拓展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平台的服务功能,将检测服务覆盖至工业控制、智能卡、无线网络等新技术应用领域,加强对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应用的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及能力建设。

  ——健全统一网络信任体系。面向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健全统一的网络信任体系,完善市、区县两级统一的政务外网电子认证体系,建设以电子认证为基础的网络诚信服务平台,推动数字证书的互通和电子认证服务的整合,深化电子认证服务应用,基本形成服务规范、竞争有序、市场繁荣、产业健康的电子签名及认证服务业态。

  ——强化电子政务安全设施。实施完善互联网安全接入与防护、灾难备份中心服务提升等政务信息安全保障工程,落实政府采购信息安全产品的强制认证,推动国产信息安全产品在电子政务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强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的自主可控,确保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

  (三)打造国家信息安全服务高地

  ——深入推进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加大政府和企业在信息安全技术攻关、产品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信息安全相关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重点突破安全芯片、国产密码算法应用、可信安全终端、网络安全综合监控等关键技术,加强保障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应用安全的共性支撑设施建设,进一步发挥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信息安全服务企业集聚发展。

  ——全面提升信息安全服务水平。以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为依托,采取部市合作、市区联动、政企协同等多种方式,建设国家级信息安全综合服务平台,培育高端信息安全服务业态,实现信息安全服务的规范运作,为中小企业和市民提供信息安全策略、人才培训、检测评估、技术咨询等服务,推动信息安全技术、产品研发与专业服务的协调发展。

  十、完善政策措施,为信息化创新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发展的综合支撑与配套体系,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合力,切实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推进规划全面实施。

  (一)完善信息化组织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

  健全市、区县两级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市、区县联动,协调推进。强化重点工作研究决策和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充实信息化专家力量,发挥专家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适时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应用促进机构,统筹推进信息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利用。健全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技术研发、信息咨询、安全测评、数字认证、软件评测、工程监理等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服务作用,形成全社会推进信息化的合力。

  (二)加强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建设

  抓紧推进信息化地方综合立法,按法定程序制定颁布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明确信息化规划、信息基础设施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发展、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规范。全面落实国家和本市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及在上海市开展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等政策规定;围绕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网络、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以及互联网服务等信息服务业加速发展需求,加大配套支持政策的研究制订和贯彻实施力度。围绕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电子商务发展等需求,推进相关技术、应用、管理规范的建立和实施,积极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和规则的制修订。推进相关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

  (三)强化信息化人才支撑与知识普及

  构建高层次信息化人才队伍,加强政策创新,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探索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发展模式和适应信息化人才特点的评价体系;培育多层次、复合型、实用性信息化人才,鼓励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园区和企业加强合作,支持信息化相关职业培训,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继续开展信息化普及培训,适应信息技术演进和信息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加强专业性教育培训,将信息化知识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提升全社会信息素质。

  (四)深化信息化领域的多元投融资机制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具有战略作用、公益性质的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支持跨部门协同应用系统和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创新型应用的示范推广;完善贷款贴息、资本金注入、服务外包补贴、融资担保等政府资金支持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信息化建设。完善企业主体的多元投融资机制,更好地引导民资、外资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参与信息化建设投资。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企业的资金支持,适应信息化特点,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开展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等融资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五)加强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

  按照“满足需求、适用可用”原则,加强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规划设计、立项审批、招标采购、评估验收、运行维护等环节的规范化运作,探索实施项目监理、风险管理、绩效评估机制。推行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运维的专业服务外包模式,健全相应标准规范和第三方专业服务体系;试行政府部门信息系统、主要设备的运维统筹以及共性产品和服务的集中采购;发挥政府采购对自主技术研发应用的支持效用。

  (六)促进国际国内信息化合作交流

  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推动长三角区域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平台、智能交通等方面的联合建设,在电子口岸、电子商务、无线电监管等领域加强协调,推进区域交通、社会保障等领域“一卡通”的应用普及。建立多层面的国际合作机制,以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等为基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信息化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在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应用推广等各方面的工作交流、经验分享、项目合作、平台对接和产业协同。

  本规划在未来5年全市信息化推进工作具有纲领性作用。各部门、各单位要将其作为年度计划制订、预算编制、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切实搞好规划衔接和落实。鼓励区县围绕区域发展需要,立足体现区域特色,在全市总体框架下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规划执行跟踪评估制度,完善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化统计评价体系,组织开展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搞好规划的调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