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9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 〔2012〕47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四月六日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

  “十二五”规划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我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重大战略选择。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十二五”期间我省信息化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通知》(中办发〔2006〕11号)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结合我省信息化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1.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省对信息化的认识稳步提高,把信息化产业列为我省战略基础产业,并提升到与交通、能源、水利、环保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优先发展。组织机构基本建立,成立了省、省辖市、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机构,内设了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明确了编制,调整了职能。成立了河南省密钥管理中心、河南省电子政务内网管理中心、河南省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等工作机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相继出台了《河南省信息化条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关于2008—2010年河南省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和2008—2010年河南省信息安全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豫办〔2008〕4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豫政〔2009〕41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了省级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省信息化专家队伍,并把信息化纳入了省辖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

  2.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通信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39.5万公里,局用交换机、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分别达到991.8万门和7948万门,提前完成自然村电话“村村通”工程。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了全省县(市)以上城区、高速公路、机场和重点景区的全覆盖,宽带网络覆盖了全省99%的行政村,互联网用户达到2015.8万户。“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稳步推进,广电网络完成18个省辖市光纤同轴混合网双向改造,17个省辖市开通了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信号。

  3.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取得明显成效。网络架构基本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广域骨干网和省直城域网得到较好应用,建设了国库支付、税务监管、党员远程教育等各类纵向业务网30多个,90%的纵向业务网延伸至省辖市,80%的纵向业务网部分或全部延伸至县(市、区)。业务应用不断深化,高标准完成国家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试点工作,试点经验和成果在全国推广。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化,累计开发各类业务应用系统100多个,发展用户100多万户。省政府综合门户网站功能日趋完善,100%的省辖市政府、99%的省直部门和87%的县(市、区)政府建设了门户网站。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成效显著,科学、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各类社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稳步推进。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4.“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果。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从调查情况看,8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接入了互联网并建设了门户网站,3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建设了自动化办公系统并开展了电子商务,5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部分或全部应用了ERP(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PDM(产品数据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系统。全省先后有43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涌现出一批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力电子、煤气化工、钢铁有色等方面的信息化示范企业。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在全省共建167家中国中小企业河南网分网站,信息日发布量达到3000余条。

  5.农业农村信息化稳步推进。高标准完成了国家“三电合一”(电话、电视、电脑有机结合)项目农业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建设了12316“三农”热线省级综合服务平台,热线服务覆盖全省。服务体系初具规模,累计建设乡镇和行政村信息服务站点50875个,实现了全省行政村以上全覆盖,发展农村信息员2.1万人。累计建设乡镇信息库1300个、村信息栏目1300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成效,我省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模式在全国推广。“金防工程”累计建设平安互助网点3.45万个,覆盖了全省78%的行政村,接入农户达到190多万户。河南农业信息网、兴农网建设初具规模。

  6.社会领域信息化应用逐步普及。交通、教育、科技、社保、卫生等领域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交通信息网络平台覆盖了全省18个省辖市、6个扩权县(市),高速公路实现了“一卡通”。教育科研网覆盖了18个省辖市和104个教育单位,入网用户超过140万户,并开展了基于IPV6(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工作。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省本级、15个省辖市和112个县(市)社保核心业务实现了全程信息化管理,“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覆盖全省14个省辖市。“数字城市”和社区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点状效应逐步显现。

  7.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相继出台了豫办〔2008〕4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数字证书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豫政〔2010〕74号)等文件,有效地指导和规范了全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建立了河南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密钥管理系统和电子政务内网省级认证结点建设稳步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子证书(CA)发放范围进一步扩大,累计发放企业和个人证书100多万张。

  8.信息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省信息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形成了南阳光电产业、洛阳硅产业、安阳新型显示器件产业、濮阳电光源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以及中部软件园、河南省软件园、河南科技市场软件园、洛阳软件园等多个软件产业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法人单位数由2006年的2156家增至2010年4800多家,年均增长31.3%;产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34.8亿元增至2009年的244.8亿元,年均增速达到52.5%。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软件业收入达到200亿元。物联网等一批新型产业稳步发展,成立了河南省物联网产业联盟,产业布局正在形成。

  虽然我省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应清醒地看到,我省信息化建设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信息化推进协调机制不健全,尚未形成主管部门统筹、有关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部门信息化队伍管理体制不顺。二是信息化发展环境仍不完善,法规、政策、标准规范不能满足新时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需要。高、中、低梯次配置的人才队伍架构尚未形成。信息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密码技术在涉密、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应用还不够深入。三是信息化建设和运维资金投入不足,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成熟,企业、社会等领域信息化政府引导力度不足。四是系统建设与应用纵强横弱,缺乏横向互联互通平台支撑,条块分割,业务协同困难。五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推进缓慢,“信息孤岛”现象比较普遍。

  (二)面临的形势

  1.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覆盖面广、渗透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把加快信息化发展作为赢得未来发展先机的关键举措。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并特别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更新了信息化推进理念,创新了发展模式,丰富了发展内涵。信息化渗透全局、服务全局、影响全局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

  2.信息化已成为我省争创未来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中办发〔2006〕11号文件的实施,为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创造了条件。我国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把信息化和信息技术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增强器”和“助推器”,极大地促进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省信息化整体水平与兄弟省市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同时,我省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层次低、资源环境代价大的特点,也使得我省信息化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和挑战。我省要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提升区域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营造高度信息化的研发创新环境,完善行业性和区域性公共服务体系,促进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化工、食品、服装纺织等重点产业优化升级。在此基础上,在经济社会领域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全面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

  3.加快信息化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仅是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更涉及到政治、科技、文化等社会各领域,涵盖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重大工程。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均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和支持,同时也赋予信息化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和新的内涵。我省要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战略目标,就必须把推进信息化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用信息化引领“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工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进而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

  4.加快信息化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推进政府改革、提高政府效率、增强政府服务能力的有力手段。基于网络和新兴技术手段的资源整合和公共服务不断向纵深延伸,日益成为政府与公民、企业和社会密切互动的基础,基于公民参与的社会互动网络必将有力推动政府业务流程优化和施政理念更新。为建设我省法治型、效率型、服务型政府,必须大力推进电子政务资源整合,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民主监督,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口计生、社会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效率,丰富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手段,全面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快速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数字河南”为主线,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坚持“整合、应用、共享、安全”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信息化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集成应用和创新应用;加强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狠抓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打造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方便快捷的城镇社区服务体系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内容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建设面向信息社会的信息化体系,助推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激励和规范,以绩效考评促进信息化发展。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促进合作共建、收益分享,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化全面发展。

  2.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加强对全省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统一协调,做好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解决方案制定工作。统一标准规范,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建立完善应用与共享机制,打破条块分割,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3.需求导向,实用高效。把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优先实施领导关注、企业需求、百姓期待的信息化项目。立足现实需求,确保取得实效,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建设经济实用的信息化工程,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服务。

  4.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开展试点示范,探索成功经验。根据实际需求,区分轻重缓急,急用先行,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现实需要与后续扩展,统筹考虑建设与运营,保证项目应用效果。

  5.综合防范,安全可控。制定和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策略,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增强对现代信息网络的掌控能力和重点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建立高效、动态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信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电子政务满足政务管理和公共服务需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居全国前列,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省信息化发展指数全国靠前,“数字河南”建设成效显著。

  信息基础设施。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20M(兆)以上固定宽带用户数超过2000万户,互联网网民数超过6000万。3G网络覆盖城乡,用户数超过5000万。县级以上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高清化整体转换工作全部完成。“三网”融合格局基本形成。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产值突破400亿元,重点领域物联网建设与应用初具规模。

  电子政务。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形成,重点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省、省辖市、县级政务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分别达到85%、70%和50%以上,8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和70%的公共服务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在线办理。

  农业农村信息化。省、省辖市、县(市、区)、乡镇、村一体化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覆盖生产经营、市场流通和宏观决策各领域,基本实现农业信息“落地入户”。“两化”融合。装备制造、食品、有色、化工、纺织服装五大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比率达到80%以上,培育一大批重点行业“两化”融合龙头企业,50%以上的中小企业主营业务环节实现信息技术应用,70%以上的中小型企业和100%的大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建设一批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7000亿元。两化深度融合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途径。

  社会领域信息化。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教育、医疗、人口计生、档案等领域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基于网络、信息直报的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覆盖85%以上的人口,全省80%以上的三级甲等医院初步具备开展远程医疗的基础条件,电子病历广泛普及。社会保障基本实现“一卡通”。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基本形成。信息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服务成效普遍彰显。

  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显著增强,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体系、信息安全协调机制基本形成。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全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信息服务(含软件)业、物联网产业快速增长。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0亿元,形成规模超500亿元的园区2—3个;信息服务(含软件)业达到1700亿元;物联网产业初具规模,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

  三、主要任务

  (一)实现信息惠民

  建立健全功能完善、高效快捷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加快推广应用电子病历和数字健康档案,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建设全省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完善信息网络和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同人同城同库”和社会保障“一卡通”。加强数字城市建设,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实现市政设施、城市规划等信息资源共享。加快推进国土资源、房管、交通、公安、人口计生、市政、园林、城管、环保、水利、地震、民政等领域的专业应用系统和公共信息平台的集成建设,实现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行数字化、网络化。实行网格化管理,提高城市科学管理水平。强化信息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建设科技成果展示和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教育信息化,普及“家校通”,广泛部署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和学习终端,营造普惠泛在的学习环境。引导社区信息化发展,鼓励城镇社区居委会建立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创新社区服务,增强社区组织的管理服务能力,将政府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

  (二)推进信息强政

  完善电子政务体系,构建省、省辖市、县三级中枢。加强政务网络资源整合和信息资源整合,加快推进系统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实现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优化政务服务业务流程,以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广“一站式”工作模式,提高行政效率。推动电子政务服务和信息公开向乡村基层延伸,利用信息网络健全信访体系、拓展信访渠道。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互动机制,拓宽公众参与决策、民主监督的渠道。加强网上监察体系建设,促进依法行政。继续推进“金”字系列工程、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与应用,推进监狱管理信息化。规范电子文档管理工作,建立电子文件管理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全省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深入开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继续推进人口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应用与共享。加快推进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增强政府部门市场监管和公众服务能力。以信息化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

  (三)强化信息兴业

  发挥政府对“两化”融合的引导作用,加大信息化引导性资金投入,推进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融合。以信息化促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发展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深入开展省级“两化”融合试点工作。探索建设云计算综合服务平台,推广云计算服务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云计算服务。鼓励企业研发符合自身特点的生产经营管理软件,推广应用成熟软件,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信息技术企业与工业企业的交流与对接平台,优先支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项目,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普及电子商务,培育电子商务企业。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推动我省发展成为全国性物流中心。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信息服务业,以信息化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面向海内外的多元化旅游宣传推广平台和标准统一的多媒体旅游数据库,形成资源互补的旅游资源信息库。支持推进旅游企业信息化,鼓励发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业务。

  (四)促进信息惠农

  整合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机构人员和信息等各种资源,推进信息下乡,实现市场、科技、政策、劳务信息进村入户。深入推进“金农”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构建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利用12316“三农”热线提供服务,研发和普及农村市场服务、科技服务、人力资源培训、农业减灾防灾预警、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精准农业。健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与服务体系,推进粮库监测管理平台和粮食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农业经济预测预警、农业减灾防灾机制。抓好省、市两级平台和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强化面向农业农村的信息服务,促进涉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五)加快信息扬文

  发展以中原文化为特色的内容产业和数字文化,推进我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信息化。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发展网络影视、数字出版物、电子图书等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引导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历史文化资源为重点弘扬中原文化。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促进中原文化数字化、产业化发展。

  (六)完善信息设施

  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宽带通信,逐步建成覆盖城乡、满足数据和多媒体通信需要的宽带接入网络,提供综合化、全方位的网络支撑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城市与电信运营商合作部署无线网络接入点,打造“无线城市”,在公共场所向公众提供免费无线宽带基本接入服务。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3G技术在城市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支持广电运营商建设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CMMB)发射台。适时建设LTE(长期演进)、4G移动通信网络。在重点领域逐步推广应用传感网,推进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

  (七)加强信息安保

  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构建适合我省特点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信息安全通报机制,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风险评估、应急处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队伍建设。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电子认证服务,规范数字证书管理,推广应用数字证书,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立全省电子政务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异地容灾备份体系。加大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信息安全产业。

  (八)发展信息产业

  紧抓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着力发展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绿色照明、应用电子、软件及服务外包五大特色产业,重点打造手机及关联配套、光电产业、LED(发光二极管)照明、新型平板显示四条产业链。大力推进与富士康集团合作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面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形成以郑州、漯河、鹤壁、南阳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围绕重点行业信息化需求,鼓励和扶持信息技术服务支撑技术、工具研发,引导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推动系统集成、测试和数据处理等业务向高端化发展。加快开发适应行业特点的工业软件,加快产业化步伐与推广应用。建设中小企业软件公共服务平台、软件服务外包技术创新平台、软件信息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平台,扶持软件企业快速发展。

  四、重点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1〕32号文件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豫政〔2011〕38号),着力完善信息网络设施,加强信息化支撑能力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推进以下八大工程。

  (一)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工程

  1.宽带河南。引导电信运营商和用户实施城市光纤入户改造和农村光纤到村工程,形成城镇“百兆到户、千兆进楼、百万兆出口”网络覆盖能力,推进农村“光纤到村”。促进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研发与应用,支持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城市与电信运营商合作部署Wi—Fi(无线相容性认证)、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无线宽带网络接入点,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接入环境。同时,鼓励广电运营商建设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CMMB)发射台,建设覆盖全省省辖市、县(市)城区的移动电视网络。

  2.“无线城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进“无线城市”建设。选择基础较好的城市开展“无线城市”试点工作,探索“无线城市”服务平台建设和普及应用的方式方法,形成符合我省实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无线城市”建设与应用模式。加快“无线城市”建设,力争到2015年完成18个省辖市“无线城市”建设任务,形成中原“无线城市”群,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撑。在此基础上,拓展应用领域,实施智能公共设施、智能交通、智能供水、食品安全监管等工程,推进“智能城市”建设,逐步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智能化。

  3.“感知中原”。充分发挥物联网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开展以物联网架构体系、频率体系、地址与编码体系、解析体系,设备互联互通操作、网络信息安全等为重点的标准体系研究,推进传感技术产业化,培育发展传感产业。推进传感网在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城市管理、环境监控、质量监督等领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推进物联网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完善行业应用服务体系,促进“智慧中原”建设。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程

  1.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抓好郑州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导郑州市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产生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中的作用,促进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强化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挥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高标准建设具有我省特色的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总结经验。

  2.“两化”融合示范与普及。建设装备制造、食品、有色、化工、纺织服装五大重点行业“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或试验区、产业集聚区),指导各省辖市积极推进符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的“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引导企业将信息技术融入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

  3.中小企业信息化。采用“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方式,建成面向全省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信息、行业信息、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提供财务管理、客户管理、电子商务等SAAS(软件服务)、PAAS(平台服务)、IAAS(设施服务),以及量身定制的“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研究制定中小企业信息化扶持优惠政策和评级体系,逐步确立一批信息化标杆企业并推广其经验和做法,带动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全面开展。

  4.电子商务。建设具有河南特色的农副产品、商贸流通和医药产品等电子商务平台。利用3G发展移动支付、移动电子商务业务,促进特色电子商务广泛应用。整合现有涉农网站资源,建成以特色农产品为交易对象的电子商务系统,帮助农民致富。以信息化带动流通现代化,加快商务领域电子商务推广应用进程。整合现有的医药信息资源,打造我省最大的医药行业信息中心和网上交易商城。

  5.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具有综合信息服务、异构数据交换、物流业务交易支持、货物跟踪、行业应用托管服务等功能的河南省现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物流信息交换中间件,实现公路、铁路、航空异构物流数据的相互转换,提供物流信息查询、会员服务、智能配送、货物跟踪等物流信息服务,实现物流精细化、高效率管理,促进跨行业、跨地区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

  (三)重大应用网络平台工程

  1.“三网”融合。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升级改造,开展“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推进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高清化整体转换工作,完成“三网”融合省级视频播控平台建设工作。实施郑汴电信同城工程,推进网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郑汴电信一体化。

  2.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推动电子政务网络向基层延伸,形成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电子政务内网互联互通平台,实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检察院和法院六大系统电子政务网络的顶层互联互通。推进电子政务外网资源整合,形成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整体布局。

  (四)重大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1.社会保障“一卡通”。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国家《社会保障卡建设总体规划》为指导,逐步建设全省统一的医疗保险异地结算业务信息交换平台,在全省城乡推广社会保险、公共事业缴费的社会保障“一卡通”,实现全省居民可以通过任何业务网点、营业网点或互联网查询就业信息、社会保险个人账户、住房公积金账户,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水电气热、有线电视、互联网、电话等公共事业费,看病就医,领取基本养老金、失业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实现“一卡多用、全省通用”。

  2.数字医疗。强化医院综合信息服务,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建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实名制分时段预约挂号、智能分诊、远程医疗会诊、远程探视等功能,以及通过移动终端、互联网等方式查询医院、专家、挂号和床位等相关信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婴儿、特殊病人等的跟踪管理。按照《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规范医院病历标准,在全省三级医院推广应用电子病历,实现病历概要、门(急)诊病历记录、住院病历记录、健康体检记录、转诊记录、法定医学证明及报告、医疗机构信息七个业务领域的基本医疗服务活动记录的数字化和共享。

  3.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的教育资源体系,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和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系统。在现有资源库的基础上,开发资源交换引擎,建立统一的资源交换平台,形成高度共享、交互操作的内容服务体系。构建省级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教育从业者及受教育人群提供数据采集、信息检索、成果共享、经验交流、课件采集、资源检索、答疑咨询等服务,为全省教育机构提供教学资源。建设省级文献资料服务中心、数字图书馆服务中心和数字档案目录中心,提供科研论文、研究资料和图书馆馆藏典籍一体化检索、定位服务,以及历年国家重大项目成果检索、咨询、获取等服务。

  4.“一站式”行政服务平台。统一规划和建设省、省辖市、县三级“一站式”行政服务平台,选择公众关注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业务流程相对稳定、信息密集、实时性要求强的行政审批事项作为重点,建设“政府网站受理、专网办理、政府网站反馈、全程适时监控”的“一站式”行政服务平台,为公众和企业提供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反馈、网上查询、网上投诉等行政服务,实现集政务服务、市民投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功能,推动政府网站的功能从提供单一的“办事指南”向综合性“办事服务”转变。

  5.全省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依托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公共通信网等多种网络资源,在一、二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推动省政府应急平台与各地、各有关部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整合公安、气象、交通运输、水利、林业、安全监管、质监、卫生、民政、人口计生、环保、地震等部门资源,实现应急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升各级政府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生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等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

  6.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省、省辖市、县三级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完成与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对接工作,实现对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处罚和公共资源交易等业务办理全流程的实时监控、预警和纠错。在此基础上,推动电子监察系统向乡镇延伸,应用上逐步覆盖资金使用、政府采购、资源配置、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工程招标等业务领域,实现对行政事项效能情况的动态性电子监察和对行政事项窗口工作人员工作作风、服务情况的实时监督。

  7.“金土工程”。根据国家关于“金土工程”的要求,实施我省“金土工程”一、二期工程,重点建成覆盖省、省辖市、县三级的河南省耕地保护监管系统、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系统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基本建立覆盖全省的土地、矿产和地质环境的各类基础数据库和覆盖省、省辖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的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

  8.数字旅游。建设旅游目的地营销、公共信息服务和旅游电子商务三大平台,构建跨区域、跨行业、大纵深、多元化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形成点面结合的旅游数字化架构和服务产业链,推进河南旅游做大做强。积极推动智能终端、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在旅游消费、生产经营和服务管理中的应用,加强各级目的地网站和海外网站镜像建设,利用12307旅游服务热线提供服务,拓展数字电视旅游服务功能。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在线业务,提高旅游商务运营效率。

  (五)现代农业信息化应用工程

  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农业减灾防灾预警平台,建立县、乡、村三级动植物监测网络,形成病虫害监测防治、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控制动植物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农产品安全。建立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体系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平台、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发布系统,为农民、农业企业提供实时的市场信息。采用“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建设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六)中原文化信息化建设工程

  中原文化展示平台。对中原文化进行整合并建立分类体系,以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的形式,建立包括“神龙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农耕文化”、“思想文化”、“中医文化”、“武林文化”等不同类别文化在内的中原文化信息资源库,并建立相应的共享机制。以中原文化信息资源库为基础,采用音视频、三维动画、图片、文字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建设中原文化展示系统,实现中原文化的网上导航和展示。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增量资源电子化、信息存储安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

  (七)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1.系统与平台。统一规划、建立省、市两级重要信息系统密钥管理体系,建设两级密钥管理系统,实现对全省重要信息系统密钥的统一管理。完善省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电子认证管理平台,建设省、市两级电子认证注册审核系统,为我省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2.支撑体系。继续推进我省信息安全测评实验室建设,构建功能完备的信息安全测评体系。推进容灾备份体系建设,建设省级信息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设数据库系统和备份处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信息数据安全管理水平。

  (八)信息产业提升工程

  1.电子信息产业。突出创新引领,坚持龙头带动、高端带动、集群发展和融合转型,掌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快速壮大新一代消费电子、新型网络通信、应用电子、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物联网、信息家电产业规模,形成以郑州、洛阳为一体,以南阳、许昌、漯河和新乡、安阳、鹤壁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布局,努力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3000亿元,形成规模超500亿元的园区2—3个。

  2.信息服务(含软件)业。加大信息系统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测试评估、数据处理和运营等信息服务支撑技术、工具研发,推动建设重点软件企业面向金融、电信、制造业等行业的知识库。引导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推动系统集成、测试、数据处理等业务向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基于3G、下一代互联网、广播电视数字网等新型传输方式的数字视听产业,推动电信增值服务和融合业务发展,形成网络出版、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等新兴产业链。积极推进省级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信息化,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支持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和产品研发,做大做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业。

  五、保障措施和规划实施

  (一)健全信息化协调推进体制

  发挥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协调作用,强化省级信息化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监督与管理职能,理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已建省信息化专家队伍的作用,及时为政府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完善部门信息化工作机构,依法强化行政职责,合理确定人员编制,保障部门信息化工作快速发展。建设省级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和信息数据容灾备份中心,探索建立政府首席信息官(CIO)和中高级技术人员聘任机制,成立一批行业信息化推进协会。完善各级政府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管理机构,建立省、省辖市、县三级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对重大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每半年召开一次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二)完善政策和标准规范

  全面落实《河南省信息化条例》,优化信息化推进法制环境,规范项目管理。研究制定信息采集和更新、信息交换与共享、网络和网站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和制度。出台《年度信息化项目投资指南》、《信息化工程实施监理规范》和《信息化审批和备案管理办法》。加强信息化行政执法检查,促进信息化推进工作法制化、制度化。积极推广应用国家和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各地、各部门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研究制定亟需的信息化地方标准和基础信息数据采集、交换、更新、管理标准规范,落实已经制定的信息化地方标准和规范。

  (三)创新信息化投资融资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投资、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信息化投资模式。制定信息化建设风险投资政策,吸引国内外风险资本参与我省信息化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贷款力度,支持各类信用担保机构为企业信息化项目提供担保服务,解决企业信息化面临的资金制约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把信息化建设和运维费用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公益性质和具有公共服务特征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引导重大领域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按照税法规定可纳入研发支出项目的研究开发费用,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四)加强人才建设和宣传工作

  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加强与高等院校、大型跨国公司的合作,共同培养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规范政府部门信息中心人员管理,稳定部门信息化人才队伍。积极引进复合型、实用型信息化人才。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队伍培训,开展面向全省公众的信息技术知识讲座和科普活动,提高全民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以信息化应用现场会、成果展示会等为载体,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主题宣传活动,调动公众、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制定实施年度推进计划

  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确定的任务,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推进计划,将任务按年度进行分解,分阶段抓好工作落实。特别是重点工程牵头单位要依据建设任务制定重点工程实施计划和方案,各配合单位要主动搞好协作,真正把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确保按时、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

  (六)建立信息化绩效考核机制

  严格信息化目标考核,制定科学、合理、可行、量化的信息化发展指数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级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进度、质量、效果等进行经常性评价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和领导干部任用评价体系。开展企业信息化水平评测工作,将信息化评级结果与企业财政扶持等政策挂钩,财政扶持政策向信息化评测等级较高的企业倾斜。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激励机制,完善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引导企业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