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先武 本报通讯员 吴 旭 刘晓东 姚建军
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
一辆辆战车风驰电掣,一艘艘舰船劈波斩浪,一架架战机呼啸长空,一枚枚导弹直刺苍穹……中军帐里,战场态势一览无余,各种指令直达作战单元,一场信息化战争如火如荼!
然而,风云诡谲的信息化战争中,一个国家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千变万化的信息化战场上,一支军队如何做到无懈可击?
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用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4项在内的数百项科研成果给出了最响亮回答!
让民族的脊梁高高挺起
有一个故事至今让该所科研工作者刻骨铭心。多年前,时任所长的王建新带领科技工作者参加部队的一次演习看到,由于指挥系统不能互联互通,指挥员只好冒着大雨,站在两台指挥车中间,用手势和喊话来实施指挥。
作为我军指挥信息系统研制的“领头雁”,所领导寝食不安:一定要尽快拥有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技术和能力!
形势逼人,时不我待。他们深入上百个单位调研,撰写论证报告850多万字,构建了数千种软件的技术模型,对每个模型都要反复测试几十次甚至几百次。在调研论证和部队试点的基础上,该所向军委、总部郑重建议,打造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
军委果断决策,建设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要求尽快部署到位并形成能力,并将研制任务赋予该所这注定将成为该所发展史上的一个全新起点!
在项目启动的誓师大会上,时任所长王建新的话掷地有声:“搞科研像打仗一样需要突击队,我们必须以钢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决心,杀出一条血路来!”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一场前赴后继的战斗,迅速打响!
科研大楼犹如大战将临的指挥部,电话声不绝于耳。接近退休之年的老专家仍像年轻人一样,一路小跑、足下生风;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学员来所报到当天,即进入项目组,千里奔波,转战南北。各个研究室支起了行军床,躺在上面休息一下,成为最奢侈的享受。
一次,系统联试取得成功,总部领导叫大家合影留念。由于紧张的神经突然松弛,很多人在联试大厅的沙发桌椅上呼呼睡倒,怎么叫也叫不起来。为了保持持续战斗力,所党委专门规定,一线科研人员每天必须保证6小时睡眠,吃上3顿热饭。
面对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大决战,该所牵头组织各军兵种、战区、科研院所和国防工业部门300多个单位8000名科研人员,经过无数个夜以继日的拼搏奋战,终于打通了我军联合作战指挥的“血脉”,实现了联合作战指挥手段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自主创新提升我军战斗力
“软件无线电”技术被称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解决三军协同通信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关键技术。当时,西方发达国家也刚刚将其列入研制发展计划。
留法归来的年轻博士于全毅然决然地站在了这条跑道上,他的身后则是一支由2名博士、5名硕士组成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攻关之路布满荆棘,但他们的词典里绝无害怕与妥协两个词。
几年后,国内第一台“军用软件无线电网关电台”诞生。这些年轻的中国人成了本领域“领跑者”。
对该所科技人员来说,技术的难度就是创新的高度,攻关的靶标永远瞄准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信息安全防护是指挥信息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系统管不管用、各级敢不敢用。起初,该所研制出一套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经过多次演练,他们认为系统是安全可靠的。但一次演习中,导演部悄悄安排技术人员从指挥所内部植入一种病毒,导致整个系统全线瘫痪。痛定思痛,他们下决心突破内部防护这个重大难题,创造性地构筑了从外到内的纵深防御体系。
不停顿的创新,不停顿的超越,成了这个所科技工作者永恒的追求。
如今,该所又把目光投向云计算、信息栅格等新概念新技术的跟踪研究,努力为加快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千里马”奔腾的人才动力
为打造攻坚克难的科研人才方阵,所党委专门制订了领军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和院士后备人选培养长远规划,对研究室领导进行综合考评、竞争上岗,对课题组负责人事项AB角竞争管理,对高职技术干部严格执行不低于10%的末位淘汰制,并设立所长基金、创新基金和特殊贡献奖,分类分级制订绩效考评标准,努力为科技干部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所党委特别注重让科研人员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加速成长。他们规定,每年60%的重大科研项目由35岁左右的年轻人担任课题负责人,让他们有责有权,在科研一线挑大梁、打头阵,做到完成一个课题培养一批骨干,取得一项成果催生一批能手。
某中心主任刘东红,刚参加科研工作时,对军事指挥还是个外行,与作战部门的同志研讨军事需求,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听者却是一头雾水,所里科学的机制使她在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得到充分锻炼,现在已经成为指技合一的专家型人才,被大家誉为“军中穆桂英”。她带领的研究中心4人荣立二等功,15人荣立三等功,2010年获得总参首届“优秀科技创新群体奖”。
该所还注重发挥院士、专家和科研骨干的“酵母”作用,以才生才、以才育才,让他们在带头攻关的同时,精心培养和托举年轻人。
戴浩院士是改革开放初期清华大学研究生,领衔研制了我军第一套传递作战文书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第一个指挥自动化网,目前还担任我军某重大工程建设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总师。1993年担任总工后,他把培养年轻科研骨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重大课题攻关中手把手地教,毫无保留地传帮带,还多次把立功、受奖、提前晋职调级等机会让给年轻人。2001年,他又主动申请辞去总工职务,专心搞科研、带新人。领军人物和资深专家不仅科研上有大成果,而且甘当铺路石,带出了一种精神,带出了一支队伍。
目前,该所拥有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31名国家和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5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组成的顶尖人才方阵,形成了一线过得硬、二线接得上、三线有储备的可喜局面。2011年,该所被评为“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