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的科研先锋
来源: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12-04-24

  一辆辆战车风驰电掣,一艘艘舰船劈波斩浪,一架架战机呼啸长空,一枚枚导弹直刺苍穹……年初以来,从黄海之滨到昆仑山麓,从塞外大漠到南海诸岛,依托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牵头研制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三军演兵场龙腾虎跃,联合作战演习如火如荼;中军帐里,战场态势一览无余,各种指令直达作战单元……这些新亮点,标志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正在迈进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积极抢占科技前沿,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重大突破,直接推动和加速了我军信息化建设进程。据统计,仅“十五”以来,该所就有2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4项。

  一个师级单位,科研能力为何如此强劲,科研成果为何如此丰硕?日前,记者走进这个研究所,探寻背后的答案。

  直面挑战,打通联合

  作战指挥的“血脉”

  本世纪之初,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依托C4ISR系统,以“发现即摧毁”的强大威力,使号称百万之众的伊拉克军队在美军高强度精确打击下毫无还手之力,一溃千里。密切关注战争进程的该所专家们敏锐意识到,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造我军自己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迫在眉睫。但彼时,我军信息化尚处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建设阶段,各军兵种独立建成的指挥信息系统有数百种,因技术体制不同,彼此无法互联互通。

  形势逼人,时不我待。该所围绕解决各系统互联互通难题展开预研,深入上百个单位展开调研,记录技术参数笔记100多万字,撰写论证报告850多万字,构建了数千种软件的技术模型,对每个模型都要反复测试几十次甚至几百次。

        在调研论证和部队试点的基础上,该所向军委、总部郑重建议,打造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军委果断决策,建设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同时要求尽快部署到位、形成能力,并将研制任务赋予该所,这注定将成为该所发展史上的一个全新起点。

  接到任务,时任所长王建新既深感振奋又不免担忧。振奋的是,等了几十年、盼了几十年,终于有机会研制贯通三军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担忧的是,这项任务事关我军信息化建设全局,干成了是大功,干不成就是大过。“搞科研像打仗一样需要突击队,我们必须以钢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决心,杀出一条血路来!”在项目启动的誓师大会上,王建新的话掷地有声。就这样,所党委带领官兵,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迅速打响。

  为了保持持续战斗力,所党委专门规定,一线科研人员每天必须保证6小时睡眠、吃上3顿热饭。全所上下的紧张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经过无数个夜以继日的拼搏奋战,该所牵头组织各军兵种、战区、科研院所和国防工业部门300多个单位8000名科研人员,终于打通了我军联合作战指挥的“血脉”,实现了联合作战指挥手段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自主创新,牢牢把握信息化建设命脉

  软件无线电技术被称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解决三军协同通信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关键技术。当时,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刚刚将其列入研制发展计划。留法归来的年轻博士于全毅然地站在了这条起跑线上,他的身后是一支由2名博士、5名硕士组成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而大洋彼岸,一支拥有上亿美元,150多名专家加盟,背后有世界著名通信公司和实验室做后盾的研制队伍,也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攻关之路布满荆棘,但专家们的词典里绝无“害怕”与“妥协”两个词。几年后,国内第一台军用软件无线电网关电台诞生。这些年轻的中国人成了本领域的领跑者。

  对该所科技人员来说,技术的难度就是创新的高度,攻关的靶标永远瞄准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前沿。

  信息安全防护是指挥信息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系统管不管用、各级敢不敢用。起初,该所研制出一套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经过多次演练,本以为该系统是安全可靠的,但在一次演习中,导演部悄悄安排技术人员从指挥所内部植入一种新型病毒,导致整个系统全线瘫痪。为达到“顶级防护、万无一失”的要求,他们下决心突破内部防护这一重大难题,创造性地构筑了从外到内的纵深防御体系。

  地下通信隐蔽性好、抗毁性强,在战争中具有特殊军事价值。该所资深通信专家司徒梦天为了攻克这一世界级技术难题,带领科研团队潜心钻研,刻苦攻关,一干就是30多年,终于成功研制了地下通信系统。

  在信息化研究所,像这样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还有很多,战术互联网、数据链等创新成果,为加快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牢牢把握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命脉,当前,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云计算、信息栅格等新概念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聚指成拳,惟有大协作才能有大突破

  置身于这个面积不大的研究所,难以想象这里曾是调动来自全军和国防工业部门300多家单位、8000余人的科研中枢。那么,掌握全局的高层指挥员,经天纬地连通万里的通信专家,监侦浩瀚太空保障国家安全的信息专家,基层作战部队的程序员、操作手们,又是以何种方式构建起高效的科研堡垒的?

  “信息化科研必须打破‘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树立‘有问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全局意识和‘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资源共享理念,建立军内外横向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和专业界限,组成联合攻关团队。”该所政委李成军说。

  以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制为例,记者了解到,许多大名鼎鼎的科研精英,居然没有这个所的“常驻户口”。这里实行的是按市场配置人才,用人不养人,用人不拴人,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它以所为依托,打破现有的编制体制框框,集中各方面的精兵强将和设备技术优势,组成攻克重大科研课题的战斗群。

  在项目建设中,他们改变过去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科研模式,创造性地构建了“指挥机关+科研人员+部队用户”的研发联合体,研发、实验和使用3支队伍同时进场、捆绑作业、并行推进,边研制、边使用、边完善,在建与用的互动中滚动发展。他们还采用钱学森倡导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经常把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召集起来,展开思想碰撞,依靠团队智慧攻克技术壁垒,实现创新突破。

  作为协作单位,某军区司令部的同志介绍说,为了实现军事与技术的紧密结合,该所专家王春江带领6名同志,与指挥员、参谋人员共同组成研究论证小组,对1000多项军事需求进行分类解读。这是一项极为繁杂艰难的工作,要求科研人员不仅是技术上的佼佼者,更得是军事上的明白人。经过3个月没日没夜的艰苦奋战,终于设计出了一整套军事需求技术模型,奠定了系统研制的坚实基础,从起点上保证了系统建设的实战化方向。

  “信息化天生就是联合的事业,五指并拢还不够,聚指成拳力千钧,惟有大协作才能有大突破、才能出大成果。”所长刘怒一席话,道出了该所科研实力高速增长的奥秘。

分享到: 微博 争当转播第一人空间 朋友 邮箱 1推荐给好友 腾讯声明:频道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