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专家群体写真
来源:新华社 更新时间:2012-04-25

一群不一般的专家――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专家群体写真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黎云、刘晓东)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地处首都,所里的科研人员人人都是博士教授,个个都是权威专家,很多在军内外都有响当当的名气。

  可在基层官兵眼里,他们却一点也不像专家。

  2004年,某军区开展信息化试点,军区机关专门把专家们请来当技术指导。没过几天,官兵们就发现,专家们自己把自己当成了主人。

  当时,这个军区的指挥系统进入坑道联调联试阶段,每天都需要进入坑道中调试指挥系统。7月的天气实在太热,坑道通风又很差,专家们和工程技术人员一样穿着背心、裤头,每人带上一壶水就一头扎进尚未完工的坑道里。

  为了节省来回的时间,专家们晚上就在坑道附近准备拆迁的废弃小平房里住下来,还是上下铺。平房里别说空调,连电扇也没有,蚊子多,大家只好全身涂满花露水,然后把席子上洒上凉水再睡觉。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个研究所的专家会同军区技术部门的同志,每天天刚亮进洞,满天星光才能出来。到了坑道施工的尾声,到处都飘着粉尘,专家们每天要在封闭的坑道里来回穿梭步行将近30公里,一个终端一个终端进行测试。

  这样一干,就是3个多月。

  每天,睡觉的时间一般只有6个小时。系统运行初期,由于故障较多,高级工程师王春江、刘东波还曾经连续36个小时测试没有合眼。

  那时候,全军上下掀起了信息化建设的热潮,各个部队的积极性都很高。王春江回忆说,但是,到底什么是信息化,军队信息化建设到底应该怎么搞,信息化战争到底应该怎么打?没有多少人能够讲清楚。

  “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王春江说。

  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进入应用阶段之初,旧的指挥方式和作战方式被打破,新的方式还不成熟,部队不会用,用不好。一时间,作战文书不能按时下发,战场态势得不到直观显现,影响了部队考核成绩,也给部队搞信息化建设的热情泼了一瓢冷水。有的指挥员抱怨说,还不如给我一部电台,一张地图用起来顺手。

 为了使新的指挥信息系统真正成为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这个研究所的专家们到处听取意见建议,闻过则喜。

  基层部队有的官兵性格直爽,提起意见不留丝毫情面,但得到的是专家们热情、专业的技术支持。一个专家组到基层走一圈,能收集上来1000多条来自一线部队的军事需求,然后一条一条的研究改进方案。

  解决了“联起来”和“用起来”的问题后,按理说研究所的任务也就结束了。但专家们没有停止,他们还要解决“好用”的问题。

  某集团军搞演习,近万名官兵已经集结到位,却突然发现军指挥所的指挥信息系统与陆军航空兵不能联通。明天演习就要开打,指挥系统却出了问题,技术人员急得团团转,情急之下拨通了这个研究所的电话。

  正在附近出差承担另一项任务的研究员罗强一,凌晨3点乘车赶到200多公里外的指挥所,3个小时后查找并排除了故障,使演习按期进行。

  这样的例子在这个研究所的专家们身上还有很多。为了在战场态势图上精确标绘显示炮兵火力打击情况,软件专家刘东波把战区装备的所有火炮操作手册学了一遍,在炮位上与一线炮手座谈,在我军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计算机立体、动态、多层次标绘炮兵群火力打击范围。炮兵部队的官兵看到后非常吃惊,说专家们用计算机语言说出了炮兵的话。

  在这个研究所的帮助下,全军一大批能熟练掌握和使用新型指挥信息系统的指挥员、参谋人员和技术能手成长起来。

  带着专家去打仗,成为很多指挥员腰杆硬起来的重要保证。正是研究所与作战部队的紧密结合,使战斗力的生成模式加速转变。作战部队的人们只要有机会,都要特意去一趟研究所,看看有什么新成果,听听专家讲讲课。他们说,每去一次,就深深地感受到那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那是因为研究所科研大楼的灯光,永远是彻夜通明。

  有人说,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的专家就像一条蛟龙,搅动起全军信息化建设的大潮。是他们,用技术引领了战术向前推动发展;是他们,让作战部队如虎添翼,勇敢担当。

  如今,由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研制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的使用、训练和维护已经实现了常态化,使用信息手段指挥作战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新的作战观念、作战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民解放军正在向无“网”不胜的信息化时代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