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上)
来源:江苏省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28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重点,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
本规划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十二五”时期政府履行信息化发展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的成绩和问题
“十一五”期间,是江苏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5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意见》(苏政发〔2005〕26号),顺利完成了“十一五”信息化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信息化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推动作用日益显现。2010年,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了0.73,提前2年实现了国家提出的“十一五”期末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0.7的目标。
专栏1  江苏省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
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是以行政区域为单元,评价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社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创建、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该指数最早由国家统计局于1996年研究提出,由基础设施与建设、使用费率与负担能力、知识与应用能力、使用与普及程度、环境与应用效果五个分类指数构成。200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在主要目标中首次提出,到“十一五”时期末“国家信息化总体水平再上新台阶,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0.7”。
为全面了解和评价我省信息化总体发展状况,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统计局等部门,于2008年启动了以省辖市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工作。基于上述信息化分类指数并结合我省实际,研究确定了20个具体评价指标,形成了江苏地区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评价工作机制。
2008年、2010年,分别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根据评价结果,2007年、2009年,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分别为68.3、71.7(以100为基准)。地区信息化评价制度的建立,改变了长期以来对区域信息化只有定性表述、没有定量分析的现状,提高了信息化评价的客观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国民经济信息化全面推进,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
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工业经济各领域。全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率达到85%以上,计算机辅助设计普及率达到90%,重点企业内联网应用率达到80%,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商务、进销存管理及相关软件应用率分别超过30%、40%、50%。通过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企业产品数据准确率提高60%、设计能力提高1-3倍、开发周期平均缩短1/3,产品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载体建设初显成效,建成了20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示范基地和服务产业示范园,32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子支付和结算广泛应用,全省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销售的应用率分别占网民总数的38.2%、31.7%和6.2%,全省网络购物年交易额超过700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取得长足进展,口岸、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等物流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一批面向节能环保、船舶海工、纺织服装、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光电等产业链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平台投入应用。金融领域信息化应用成效显著,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和出口退税联网,银行卡消费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近30%。
农业农村信息化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宽带”的目标,全省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4.8%。全省已建涉农网站2000多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涉及农林牧渔各业的农业网站群。乡镇信息服务站普遍建立,90%的乡镇建立了农业商务子网站,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广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等各领域逐步得到应用,全省县级农业部门基本开通“12316”农业公益服务热线电话,50多个县(市、区)建成“四电”(电视、电话、电脑网站、电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65%,比“十五”末提高了20个百分点。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形成优势,精准农业试点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设施农业得到大面积推广,建成了首个国家级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
——电子政务成为政府履职的重要手段。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省、市、县三级纵横贯通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向街道、乡镇延伸。以“中国江苏”为龙头的省、市、县三级政府网站全部建成,政府信息公开体系初步建立,在线办事服务基本全覆盖,网上互动形式丰富。统一规范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基本实现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所有行政权力事项、网上行政监察全覆盖。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行业重点应用和应急指挥、公共信用等重要业务系统应用成效显著。省级地理信息、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初步建成运行,跨地区、跨部门公文无纸化传输、协同办公等业务系统综合应用扎实推进。
——网络媒体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全省备案网站超过30万个,以省重点新闻网站为主导、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知名商业网站积极参与的网络文化阵地新格局基本形成;网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规模超过了45亿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初见成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社会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全省高等院校实现了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全覆盖,基础设施条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面推行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化相关学科建设不断加强。中小学全面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实现了“校校通”工程发展目标;省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初步建成应用。公共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部实现网络直报;医疗信息化取得明显进展,大中型医院基本普及医院信息系统,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在全国率先完成异地就医实时结算。“金保”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应用成效显著,公共服务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交通出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社区服务等领域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无线电管理成效显著,出色完成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保障。
——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省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25.7亿元,光缆总长度达81.4万公里。宽带网络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基本覆盖所有村镇和社区,建成了12条155兆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全省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48.4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3600万户,第三代移动通信(3G)用户373.1万户,电话普及率109%(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77%),计算机普及率45.6台/百人,互联网网民3306万人。在全国率先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基本实现全省一网;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9.99%、有线电视入户率77.4%,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000万户、网络电视(IPTV)用户超过170万户,规模均居全国第一位。省级三网融合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南京成为国家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85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通信业主营业务收入687.1亿元,居全国第二位。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软件业业务收入2291亿元,实现出口50.55亿美元,均居全国第三位;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616.8亿元,居全国第一位。软件、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现代通信、新型元器件等产业集群发展特色鲜明。
专栏2  “十一五”期间江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
 2005年 2010年 累计增幅(%)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收入(亿元) 6500 18535 184.6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收入(亿元) 320 2291 615.9
 出口(亿美元) 7.6 50.55 565.1
 认定软件企业数(个) 696 2261 224.9
 软件登记产品数(个) 2974 10383 249.1
 超亿元企业数(个) 51 345 586.3
 其中:超10亿元企业数 12 49 614.3
 超50亿元企业数 0 5 ——
 从业人员(万人) 13 43.76 236.6
通信业收入(亿元) 409.4 687.1 67.8
全省拥有1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4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12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15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形成了沿沪宁线信息产业密集带,其业务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超过80%,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已形成软件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345家、超10亿元企业49家、超50亿元企业5家,有21家企业成为全国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12家企业上市。信息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10年底,信息技术领域累计发明专利申请量23611件,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的28.8%,申请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国前列。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建立了省、市两级网络和信息安全协调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党政机关保密检查、政务信息系统安全检查,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整体提升。建成了省级电子政务内网监管、信息安全攻防实验室、容灾备份中心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基本形成。网络信任体系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数字证书应用推广迅速,累计发证数超过90万张,应用规模居全国前列。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迅速,安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有序推进,企业数量、产品种类、销售额居全国前列。公务人员信息安全和保密培训普遍开展,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地方信息化发展各具特色。南京“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和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建设、扬州国家信息化试点等成效明显。苏州IP融合通信产业基地建设、徐州大企业两化融合和以“感知矿山”为支撑的物联网产业、常州和淮安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和管理、南通船舶海工产业信息技术转型升级、盐城汽车电子发展、镇江市民卡创新应用、泰州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连云港“大通关”电子口岸建设、宿迁重点骨干企业两化融合应用示范等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全国政府网站年度绩效评估中,多个市、县政府网站持续位居前列。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推进各展所长、精彩纷呈。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信息化管理体制逐步健全,地方工作机构和职能得到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已于2007年7月1日施行,《江苏省信息化条例》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先后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意见、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实施意见、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意见、省级机关电子政务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社区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批法规政策,在地区信息化、社区信息化、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和两化融合示范等方面建立了一批地方标准、应用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日益广泛。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全省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信息化管理体制、推进机制尚需完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还不健全;信息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共享协同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明显滞后,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现象还较普遍;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层次有待提升;社会领域、城乡社区和农村信息化亟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网络和信息安全形势严峻,互联网治理任务艰巨;全社会对信息化的认识、重视和信息化普及程度需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已成为国家竞争力提升和社会转型的关键要素。以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重构产业价值链,成为推动经济变革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互联网已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平台,网络空间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文化碰撞、战略资源争夺、政治军事较量的重要舞台。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电网、交通、科研等战略性基础设施智能化已成为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命脉、促进健康运行的关键支撑。电子政务进入资源整合、深化应用新阶段,成为世界各国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推进政府改革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家庭服务等社会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正在引导形成高效便捷的数字化生活。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和共同任务。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以创新、融合、转型为特征的信息化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战略部署的重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重新谋划国家信息化发展蓝图,将信息化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的国家战略思维,加速向信息社会转型,谋求重塑国家信息优势。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积极抓住信息通信技术蓬勃发展契机,推动信息化应用和普及,力图在某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后发优势,与发达国家共享信息化带来的实惠。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培育、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医疗社保改革、教育水平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和升级等成为后金融危机时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信息化领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追赶与竞争将更加激烈,围绕网络空间的信息获取、利用、控制的斗争将成为国家主权利益争夺的新焦点。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更趋复杂,与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关系更加密切。
专栏3  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和地区信息化发展战略与目标
美国:先后推出了国家宽带计划、智能电网建设、再工业化等国家战略,提出了“智慧地球”新理念;
德国:提出了“数字德国2015”目标,重点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生产各阶段融合,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旨在提高国际竞争力;
英国:率先提出了“数字英国”计划,并列为“建设英国未来”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
加拿大:正在制定“数字加拿大经济战略”,以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欧盟:颁布了“欧洲数字行动”计划,作为欧盟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7项重要计划之一;
日本:提出了到2015年实现“以人为本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目标;
韩国:发布了“IT融合发展战略”,提出到2015年成为世界五大IT融合强国目标。

专栏4  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导“十二五”
 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相关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明确了“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年);
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对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提出了纲领性要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把“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列入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提出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用5—10年时间,建设若干智能型现代化城市,将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建成区域性信息港;《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2010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年),把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列入了2020年发展目标;《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11年),把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在完善已有政策基础上提出了七类专项支持政策。
国家各相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围绕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信息化,先后研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划、行动纲要和政策措施。
“十二五”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已成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选择和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重要基础支撑。根据科学发展新要求和发展阶段新变化,结合江苏资源秉赋和产业特点,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创新驱动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把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海洋工程装备等新兴产业作为全省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提升传统服务业实力、优化服务业结构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信息化的要素功能,努力走符合我省实际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路。《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明确,“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并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专栏5  信息化与两化融合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词从“工业化”演用而来。最早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1963)中首先提出。经过几十年发展,信息化这一概念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使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知识社会》一书中提出:“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的进程,又是一个社会的进程”。我国《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根据信息化的应用领域,可以将其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信息化;信息化的支撑要素包括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信息安全5个方面。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简称,源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炼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信息化自然演进的社会发展基础尚未完全形成。鉴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经引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并对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党中央作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决策,这是基于我国国情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走跨越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判断和战略选择。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以生产力形式渗透工业社会各领域发展的过程,并推动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当前,经济领域特别是工业领域是两化融合的重点,但就其本质而言,两化融合是两种社会发展进程的融合。
目前,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700美元,在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现实条件下,要避免出现“中等收入陷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事关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未来5年,是江苏经济社会结构面临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转型加速,公共需求更趋强烈、利益诉求更趋多元,人民群众对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民政、公共安全以及城乡社区建设等各领域的现实需求更加迫切,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透明、高效、便捷、均等的要求日益提高,客观上需要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社会信息化与经济信息化协调发展,努力缩小不同地区、领域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差距,使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二、总体思路和原则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发展,全面实现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坚持统筹规划、深化应用,全面优化电子政务服务和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全面推进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发展环境,着力提高全省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在全国率先建成信息化科学发展示范区、率先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专栏6  信息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信息社会”一词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到上世纪末,信息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继工业社会之后的更高发展阶段,已成为世界共识。信息社会是人类世界、信息世界(Cyber Space)和物理世界高度融合的三元协同世界。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社会战略资源,信息处理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础,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成为社会主导行业;数字鸿沟已基本消除,每个公民都有足够的信息资源保障。信息化、网络化成为社会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将成为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成为像今天用电一样的“不可见技术”。绝大多数人会用电脑,几乎人人都有信息终端,几乎所有需要联网的设备都是信息终端;信息服务有可靠保证,通信成本极低,用户可像切换电视频道那样自由切换厂商;网络通信无所不在,信息处理能力几乎不受限制,信息系统可信;机器善解人意,人机交互和谐,电脑网络能不断自我进化,出现社会智能的涌现现象。
(二)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原则。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推进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协调发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信息化协调发展,社会管理信息化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协调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整体水平。
共享协同原则。按照整体协同的理念组织规划信息资源、统筹部署应用系统,支持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推动建设管理集约化、应用系统平台化、资源利用社会化。
应用驱动原则。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成效为主导,坚持需求导向、以用促建,围绕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中的重点环节、关键业务、核心需求、重大应用,深入开展需求分析,合理确定建设任务,科学量化效能目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切实提高投资效益,走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融合创新原则。以智能发展为方向,推动智能工具和装备在经济领域生产、管理、流通、服务各环节,在政府和社会领域管理、服务各环节的创新应用、全面覆盖和深度融合。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促进技术、应用和产业的良性互动。
惠民优先原则。以为民、便民、利民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推进面向公众的信息化服务,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公平、便捷的信息化应用环境,使全体人民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安全可控原则。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正确处理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的关系,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着力提升自主可控水平。
(三)主要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0.83,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两化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新突破;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法规政策环境不断健全;信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高;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国民信息素质普遍提高,力争把江苏建成全国信息化科学发展先行区。
1.经济信息化目标
工业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集成化、商务电子化取得新突破,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成套设备和传统产业整机产品信息化率达到40%,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和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的比例均达到60%以上。流通领域信息化快速发展,网络购物交易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5%。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90%,农产品网络营销额200亿元,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应用成效显著,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取得新突破。经济社会各领域两化融合示范应用载体建设全面推进。
2.政府信息化目标
省、市、县(市、区)政府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平均覆盖率分别达到90%、80%、70%以上,跨部门主要业务协同办理率达到50%以上,县级以上行政权力全面实现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广泛推行;建成省级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基础信息资源实现普遍共享,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基本建成;重要信息系统核心数据基本实现灾难备份;机关门户网站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公务人员信息化培训基本实现全覆盖。
3.文化信息化目标
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内容、游戏、动漫产业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和形态多样的产业集群;公共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基层服务点全覆盖;互联网文化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网络文化日益繁荣。
4.社会信息化目标
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信息化覆盖所有人口,90%以上的三级甲等医院基本具备开展远程医疗的基础条件;70%以上的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基于健康档案的市、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95%以上的中小学建成校园网,基本普及无线宽带上网,基础教育信息化程度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国家教育信息化达标率达到9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保障卡基本实现“一卡通”,全省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4900万人。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省辖市全部建成运行信息平台并覆盖90%以上的县(市、区)。民政社会服务信息平台、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信息监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发展各相关领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5.信息基础设施目标
全省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家一类地区水平,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网络基本建成。在全国率先实现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沿江无线宽带城市群建成,市、县城区中的热点地区实现无线宽带全覆盖;农村地区建成先进适用信息网络,行政村和自然村光纤通达率均达到100%。宽带用户达到2000万户,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80%;城市、乡镇、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100M、20M、12M比特每秒(Mb/s);计算机普及率达到70台/百人,电话普及率达到144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14部/百人)。县级以上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完成,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基本覆盖全省的地面数字电视网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建成。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初见成效。
6.电子信息产业目标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万亿元,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超过8000亿元,软件出口超过120亿美元,物联网产业销售收入超过4000亿元;通信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的比重达到30%,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
7.信息安全目标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制度普遍建立,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制度逐步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得到提升;密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密码应用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数字证书广泛应用,发证数达到200万张以上,网络信任体系基本建立;省、市两级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信息安全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全面建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省容灾备份中心保障能力基本满足省级重要信息系统容灾需求。
三、重点任务和重要工程
(一)重点任务
1.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改造传统产业、高端发展主导产业。以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为主体,围绕产品生命周期,推动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装备制造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及其全流程集成,实现供应链协同。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新兴产业倍增。重视企业产品的信息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信息化含量。加强两化融合示范应用载体和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融合服务、评估监测体系,促进信息技术在区域、产业、企业、项目等不同层面的深度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产业链完善、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中小企业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环节信息技术应用,加强适合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的研发工具、智能装备、过程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与推广应用,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以行业骨干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协作,提高网络化协作配套能力。发展完善面向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集聚区的信息化服务平台,重点支持基于云计算技术、面向中小企业的研发设计、质量管理、监理检测、运行维护等第三方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服务业信息化。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业各领域应用,积极培育新型服务业态,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支持和培育第三方建设面向不同行业、区域和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服务共享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开拓市场。积极探索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物流业的融合创新,促进运输、仓储、快递等物流资源共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构建区域性、综合性物流基地,实现产业与现代物流业互动发展;完善行业性、区域性公共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加强跨行业物流信息共享。深化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的业务协同,鼓励发展物流服务外包,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加大金融信息化力度,完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提升金融业信用信息共享和金融市场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面向中小企业与“三农”的金融信息化步伐,提高金融普遍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旅游、商贸、宾馆、餐饮、房产、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推进电视商务、移动商务应用。积极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优化服务业信息化发展环境。
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地理信息、农作物模型、遥感监测、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开发与规模化应用,积极发展精确农业、感知农业;鼓励、支持苏北地区加强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改进信息服务应用和推广方式,整合涉农信息资源,统筹建设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整合、开发涉农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围绕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建设村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积极探索农村三网融合有效模式。
专栏7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农林牧渔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等方式进行改造,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向现代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农村信息化是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信息化的统称,包括: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化,农村基层电子政务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人口、文化等各社会领域信息化等。
农村信息化对于加强农村资源合理利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投入产出效率、加快农产品流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质量,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从而切实转变农村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2.注重统筹规划建设,深化电子政务应用
深入推进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省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完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加强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建设和完善网上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等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政府网站与重要业务系统的衔接联动,提高政府信息公开、互动交流与办事服务水平,整合优化栏目、合理配置内容、增加服务渠道,健全政民互动渠道和公众评价机制,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和政务信息公共查阅载体建设;积极推进统一规范的政府门户网站群建设。完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基层政府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政务在线服务和移动电子政务;以三网融合为契机,推动政府信息化服务终端多样化。率先建成电子口岸,实现通关便利化。
促进信息技术与政府主要业务深度融合。按照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继续完善重要业务系统建设,合理规划新业务系统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要业务系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整合,规范信息采集和发布。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公共数据中心等电子政务共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政府重要业务系统的跨部门、跨地区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对政务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支持信息资源产业化。培育公平竞争的信息资源市场,促进信息商品流通。
加强政府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络,逐步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应急信息资源,构建以省应急平台为枢纽,省、市、县三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的全省应急指挥体系,健全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功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坚持繁荣有序并重,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以数字内容、游戏、动漫产业为重点,做大做强新兴网络文化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加强网络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培育富有活力、形态多样的产业集群。积极、有序推动多媒体电视、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数字出版、手机媒体等新型业务快速发展。完善公共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特色文化数据资源库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加强文化、科技、教育等公益性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开发利用,构建先进的互联网文化、教育和科研环境。加强新闻网站建设,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务。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传播文化精品。推动网民创作,唱响网上主旋律。重视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智能电视终端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与管理,全面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力,促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4.贯彻民生优先宗旨,强化信息惠民服务
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普遍服务。加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建成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加快建设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大众化、网络化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和均衡配置。
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构建基于健康档案的市、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推进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应用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促进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为城乡居民提供系统化、连续性、全过程的健康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提高公众健康保障、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完善各类基本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食品和药品管理系统,提升对重要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能力。以医保、医疗、公共卫生、医药信息共享为重点,推进区域医药卫生信息化。
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夯实信息基础设施,优化信息系统数据分布格局,大力发行和应用社会保障卡,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为龙头,大力提升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领域信息化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和科学化。以健全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加快社会保险领域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业务全程信息化、管理服务精细化。以劳动监察网格化、网络化为突破口,建成一体化劳动关系信息系统。加快跨地区信息交换平台和结算平台建设,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电子化转移和地区间的资金结算。大力推进基于互联网、电话在线咨询服务系统和基层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加快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全省统一的民政综合管理与社会服务信息平台,促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基本社会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行政区划、地名管理等社会事务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各类福利机构、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服务信息公开,完善社会服务支撑体系。
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加快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综合运输效率;建成内河航道网智能航运服务平台,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联网应用和服务;提高全省公交“一卡通”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推行全省出租车“一号叫车”服务;加快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建设和用户发展,实现ETC专用车道对路网所有收费站全覆盖。
深化环保信息化。以生态省建设为契机,开展重点生态环境要素智能监控,提高环境监控能力,逐步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促进环保监管信息公开透明,提高信息利用和辅助决策水平。
提升城市和社区信息化水平。以城市市容、市政、交通、管线资源、住房保障、应急指挥等领域管理和服务为重点,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提高“数字城市”建设整体水平;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发展新领域,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智能电网、城市环境监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努力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加强城乡社区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推动社区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规范化建设,以市或县(市)域为主体,建设统一规范的城乡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有条件的地区力争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
专栏8  城市信息化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
城市信息化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采用信息技术对城市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开发管理和应用,实现城市的基础地理、基础设施和基础功能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过程。其中,数字化是基础。因此,城市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又称城市数字化,“数字城市”是城市数字化的建设目标。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纽带,运用3S、遥测、虚拟现实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城市智慧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发展阶段,又称“智慧城市”、“感知城市”、“信息和服务无所不在的城市”(U-City)、“智能城市”(T-City)等。从技术发展路径看,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一脉相承,只是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处理模式和对信息的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等进入更高级的智能化阶段。以物联网等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摄像机(IP Cam)、无线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网等技术,实现信息感知,通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等实现信息承载和传输,通过云计算等信息处理模式实现城市各类应用与服务,构建一个高感知度的城市基础环境,实现城市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
5.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信息设施升级
统筹建设信息化基础网络。按照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要求,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的省级干线传输网络。以贴近用户为原则,加强光纤宽带接入网络、移动通信网络部署,大力提高城镇楼宇、农村地区行政村和自然村光纤通达率及宽带接入能力。大力开展有线电视网络升级建设,加快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进程。同时,积极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及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建设,促进广播电视数字化。
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应用试点。加强网络建设统筹规划,鼓励和引导电信、广电等部门协同建设,优化和升级改造基础网络,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共享。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促进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探索与其他社会基础网络的融合发展。加强城镇小区和商住、办公楼建设改造中的宽带网络共享设施建设和有效利用。
加强无线电设施管理与应用。统筹无线电基础设施建设和频率资源规划,拓展无线电应用领域,提升社会管理保障能力,促进无线电管理与技术应用转型升级。确保南京青奥会期间无线电频率的安全。
6.确立高端发展取向,提升信息产业层次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着力培育发展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江苏初步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品设计、制造和出口基地,物联网研发、生产和应用先行区及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中心。
增强基础电子自主发展能力。加大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专用电子设备和材料等核心基础领域的支持,集中突破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推动产业资源整合和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协同发展,引导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努力构建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有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大力开发支撑两化融合的应用电子技术,重点发展装备电子、汽车电子、船舶电子等面广量大、拉动作用强的应用电子产品。顺应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与内容的融合趋势,促进融合型技术和业务发展,构建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鼓励和推动电子信息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加快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撑发展新兴产业,以重大应用为龙头,整合市场资源、创新资源,大力开发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支持重点软件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做优做强传统特色优势产品,大力推动基础软件实现突破。加快发展软件技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内容、集成电路设计、系统集成等信息服务,努力打造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和新型产业生态系统。加快推动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引导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等形式做大做强,支持中小软件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企业剥离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业务,成立专业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继续培育壮大各类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和园区,支持和引导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整合资源,不断提升服务业集聚载体功能,培育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服务牵引、示范带动,积极探索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服务模式,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产业链。
专栏9  云计算
云计算主要指一种基于互联网、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资源的计算模式,存储和计算资源可以按需动态部署、动态优化、动态收回。云计算综合运用了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网络存储等信息技术,带来了一系列信息基础架构的革新,可以使个人用户和中小企业用户更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加快科技创新。目前,云计算主要有三种应用模式,即: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构建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公共技术开发平台为支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体系。支持企事业单位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池建设,鼓励在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融合型高端应用电子等领域申请国内外专利、商标,开展信息产品版权认定;鼓励企业依法建立本行业、本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和行业成长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违法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积极促进自主创新的信息技术、装备和服务进入市场,进一步推进软件正版化。
7.完善体系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全面推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制度,深入开展政务信息系统安全检查,指导监督重点行业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检查。加强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石油石化、电力、天然气、先进制造、水利枢纽、环境保护、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以及其他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领域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加强密码支撑能力建设,推进密码保护工作,普及数字证书应用,完善网络信任体系。加快全省信息安全监测预警、容灾备份、应急指挥与协同处置、保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安全管理资源整合与信息通报,健全省、市两级信息安全监测预警、应急保障协同、安全保密防护体系。加强信息安全网络监测、技术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完善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专业指导和效能评估。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强自主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产业化,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培育信息安全咨询、测评、认证、评估和工程实施等服务业发展,提高全省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可控水平。
(二)重要工程
经济信息化领域:
1.两化融合应用示范工程
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以市、县(市)域和各级、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等为主体,培育两化融合示范区、试验区;以各级、各类专业园区、产业基地为主体,培育两化融合示范基地、服务产业示范园;以企业为主体,创建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试点企业;以农村乡镇、行政村及其产业集聚区为主体,创建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探索建立两化融合评价体系,加强区域、行业、企业和社会领域两化融合绩效评估,形成以点带面、分层示范、全面推进的格局。
2.传统产业与主导产业智能改造工程
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科技支撑行动,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物流、服务等各环节的全面应用,推动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的信息集成和业务协同,实现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支撑业务流程优化,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模式转变。以行业骨干企业为龙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推动信息化由单个企业向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转变。
重点加强纺织、冶金、轻工、建材等传统行业智能改造,在纺织行业重点推广适合化纤、纺织、印染和服装等行业特点的虚拟化、数字化设计技术,开发设计资源数据库,发展面向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专业市场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冶金行业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原材料生产工艺融合嫁接,提升生产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广实时监测、故障预警与诊断等技术,提升环保和安全检测水平,实现绿色清洁安全生产;在轻工行业重点提升专用装备的数字化控制水平,提高智能化和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能力,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在建材行业重点开发与工艺、设备等有关的高端工业应用软件,推广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支持企业在研发、配料、环境控制等环节上的智能化。
大力提升主导产业智能化水平,在装备制造产业加快突破智能数控系统、高精度与高稳定传感器、关键功能器件、网络化系统集成等一批关键技术,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精密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专用装备、智能化成套生产线等智能化装备产品,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从根本上提高装备制造的精度和工艺水平,推动实现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和网络化制造,促进装备制造业由单一型向服务型转变;在石油化工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节能降耗和防污减排,改造优化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促进产销运作体系向数字化研发设计和现代化销售服务延伸,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的节能治污水平、产业精细化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能力,加快推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积极培育服务型制造企业,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完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回收处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和跟踪服务,面向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加强备品备件管理、在线实时监测、远程故障诊断、工控系统安全监控、网上支付结算、业务流程外包等增值服务,提高服务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总集成、工程总承包转变,面向行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专业化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发展,建设一批实用、高效的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自主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探索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资源能源信息利用效率监测和评价体系。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制定行业两化融合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快推进共性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普及。鼓励、支持面向全行业的管理、技术和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沿海产业带、沿沪宁线产业带、沿江产业带、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临港产业、传统产业的信息技术升级改造。
3.信息化助推节能减排工程
推动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源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信息系统。加快对传统产业中主要耗能、耗材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促进节能增效和安全、清洁生产。以钢铁、建材、化工等流程工业为重点,建设和改造完善一批能源管理中心,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实施集中扁平化管理,推动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管理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促进信息技术与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碳捕存技术等的集成融合和产品创新。大力推广基于节能减排的设计、生产制造、认证、测试、专业维护、保养、回收再利用、咨询和培训等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
4.电子商务推进工程
鼓励工业和商贸流通领域骨干企业开展网络集中采购和集中销售,加强供应链协同运作。加强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向金融、物流等环节延伸;积极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向涵盖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全流程服务方向发展。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企业品牌、销售渠道、客户资源、供应链管理、远程服务等资源要素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与企业实体服务平台的融合,促进企业销售模式转型。积极扶持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推动由信息发布向网上交易、价格指导等综合服务拓展,由产品销售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采购、分销延伸,由提供网上服务向网上、网下互动服务发展。
鼓励开发应用基于网络金融支付平台、市民卡、手机等多种形式的电子消费支付方式。积极开展移动商务应用示范,深化在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家庭消费等领域应用,推动形成完整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鼓励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本地化服务。推动社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信用、认证、支付、物流、标准体系建设,规范电子商务秩序。
专栏10  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
电子商务指利用电子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涉及货物电子贸易和服务、在线数据传递、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货运单证、商业拍卖、合作设计和工程、在线资料、公共产品获取等多方面活动。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交易方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空间。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人们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客户能以非常简捷的方式完成过去较为繁杂的商务活动,大大提高企业对客户的服务质量。电子商务一般可分为三种模式:
企业对企业(B2B),如阿里巴巴、慧聪、中国制造网等;
企业对消费者(B2C),如亚马逊、当当、京东商城、红孩子等;
消费者对消费者(C2C),如淘宝、拍拍、易趣、百度有啊等。
移动商务由电子商务(E-Commerce)概念衍生,指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并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各种商业经营活动的一种电子商务新模式,是移动通信、个人电脑与互联网融合的最新信息化成果,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容易定制。根据与商业活动相关的通信主体,移动商务可以分成两大类:
商业组织到移动用户(B2M),如移动营销(M-marketing)、移动客户服务(M-customer service)、移动办公自动化(M-OA)、移动客户关系管理(M-CRM)等,是人与组织或人与人之间的通讯;
设备到设备(M2M),如移动物流管理(M-logistic management)、移动支付(M-POS)、移动监控(M-monitoring)等,是机器设备间的自动通讯。
移动商务行业应用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演进,一些新型的无线应用将应运而生,“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将全面崛起,逐步迈进一个网络和应用“无所不在”的移动信息化社会。
5.信息化“兴农惠民”工程
大力开展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加快传感、通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在设施生产和大田生产中推广应用精确农业技术,建设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区,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加强物联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积极发展感知农业。继续加强国家级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高新技术支撑。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围绕重点农产品,扶持建立一批跨区域、专业化的特色网站和交易网络,形成以批发市场、商贸中心、物流调度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为依托的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推动形成若干个年交易额超过5亿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一批重点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体系建设。推进农村旅游休闲业信息化。
坚持公益性与市场性并举,引导各方力量,着力构建较完善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全面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涉农信息资源,推动以省、市、县域为主体,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综合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和各类专业化信息资源服务共享平台,依托县级平台建立乡镇、村级应用平台。按照“五个一”(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的要求,全面推进乡镇、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充分利用乡镇、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基层业务融合,提供综合管理和服务。鼓励、支持相关企业面向农村开发推广实用、价廉的信息终端,实行优惠的资费政策,大力提高农村地区信息终端普及率。以三网融合为契机,推进农村“三屏”(电视屏、电脑屏、电话屏)合一,积极支持技术适用、功能完备、服务多元的家用信息终端研发与产业化。集成利用农村干部学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大力推广普及信息技术应用。
政府信息化领域:
6.政府主要业务深化应用工程
统筹规划和建设省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推进“金宏工程”建设,重点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公共安全、流动人口、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监督、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卫生、民政、农业、进出口、统计调查等重要业务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适应新时期社会管理新要求,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信息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着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舆情分析,健全网上舆论动态引导和处置机制,确保社会信息采集、综合研判和应对处置快捷高效。运用信息化手段改进信访工作方式,建设公众诉求信息管理平台,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门户网站前台服务与后台业务协同工作机制,实现网站和主要业务一体化运行,积极推进政府网站群建设。规范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鼓励建立统一的政府服务呼叫中心。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移”的要求,鼓励和支持基层电子政务集中统一开发和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以三网融合为契机,丰富公共服务提供手段,推进终端服务多样化,实现计算机、电话、手机、数字电视、信息亭等各类终端的融合应用服务。
7.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深化工程
巩固、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成果,逐步统一行政权力事项名称、编码、执法规范和行政处罚标准。建立政府对部门、部门内部两级权力运行网上监控体系。推行跨地区、跨部门联动监管及部门内部联动监管,充分利用各级监管资源增强监管合力。研究建立跨部门联合审批服务制度和流程,推行一门受理、一表填报、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加强对网上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普遍开展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
8.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程
以服务对象生命周期、活动特点为主线,加强主要业务信息资源梳理,规划信息服务的内容、手段、方式,确定共享信息的范围、内容、来源、更新要求和使用权限,建立信息采集、动态更新、普遍共享机制,推动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建设省级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围绕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建立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省级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根据省级部门关键业务信息化发展需要,集约建设共享机房。以服务部门和基层应用为重点,推动财政管理、综合治税、城乡规划、城市管理、应急指挥、信用监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境保护、社会矛盾排解、电子口岸等一批重大业务跨部门、跨地区共享和协同应用。加快省统计数据中心、数字档案馆等资源共享设施建设,实现电子文件形成、办理、归档、利用等关键环节的规范有序管理。鼓励以市、县(市)域为主体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公共数据中心,逐步实现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和统一运维管理,加强重点业务部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政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建设,推动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形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
依托电子政务网络,逐步整合卫生、水利、气象、地震、国土资源、公安、城乡建设、交通、通信、民政、安监、电监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应急信息资源,为监控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和灾情疫情提供信息保障,提高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应急事件的预警预防和处置能力。建立应急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提高与应急相关的人力、物力及重要防护目标的空间分布和动态信息的直观性。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建立应急网站,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和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
深入推进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启动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二期工程建设,推动省、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不断提高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水平,形成省、市统一的归集互补、交换共享的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面向行政机关、社会公众、特许征信机构、企业等提供信用信息服务。从保险代理人、会计师等特殊职业和社会重点人群的个人信用着手,推进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逐步覆盖全部人口,开展个人信用信息归集,逐步推行个人信用信息服务。
文化信息化领域:
9.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工程
全面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城乡社区,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加快建设数字电视多媒体信息系统和网上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剧院。鼓励新闻出版企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与传播模式,通过扶持优秀原创动漫作品和版权创意产品,引导新闻出版企业推进内容形式创新,推动文化产品借助数字出版物和互联网在海内外传播。扎实推进数字出版基地、动漫网络游戏产业基地建设,打造江苏品牌。鼓励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各园区建设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扬州园区依托现有基础研发制造新型电子纸、电子阅读器,做大做强产业;积极推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实现存量出版内容数字化,建设全国性数字出版物投送平台,依托优势教育出版资源,推进电子书包研发和应用;促进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各市党报集团等挖掘地方资源,通过手机、网络等途径发展电子报纸,支持农家书屋和电子阅报栏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建立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引导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增强维护网络文化环境的责任意识。加强网络文化信息服务业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严厉打击网络色情、非法出版行为,不断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促进有序健康发展。
社会信息化领域:
10.教育资源普遍共享工程
加强全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和开发利用为重点,深化“金教工程”建设,推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普遍共享,构建全省统一的覆盖学校、社会、家庭教育,面向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加快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
11.医药卫生信息化工程
加快各级卫生信息平台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省辖市和县(市)级建设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面向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础业务支撑,对居民和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建设省级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提供管理和决策服务,支持跨区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卫生应急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公众健康保障能力。推进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应用为重点的医院信息系统规范化建设,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医疗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挥大型医院技术优势,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重点建设省、市、县级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并实现联网运行,建立城市辐射农村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推动建立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共享机制,实现参保(合)人员跨区域诊疗即时结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对重点食品、药品实行全程、可追溯管理。探索建立共享技术规范和运行机制,切实推进医保、医疗、公共卫生、医药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专栏11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是利用信息技术远程监视、诊断,甚至进行治疗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寻医问诊,医生可以更及时的到位,病人可以免去病中奔波的辛苦,医疗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利用。
20世纪50年代末,人类开始着手尝试远程医疗技术。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远程医疗开始逐渐实用,但发展空间仍很大。如机器人手术目前仅在病人和医生同处一个病房的情况中使用,未来互联网光纤宽带普及后,有望进行远程机器人手术。
未来10年,远程医疗系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进行智能决策,而且能通过捕获、分析和调节持续的实时病人数据流。热力和压力传感器将确定病人是坐在椅子上、躺在床上还是在房子里散步;生物传感器将测量心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来自这些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共同提供一幅病人在室内的位置及其精神状态的清晰图片。一旦人工智能系统检测到一个异常情况,会自动触发应急响应,提醒病人吃饭或吃药;如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记录任何活动,会自动拨叫急救电话。
1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
以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为重点,实施“金保”工程二期项目。全面加快社会保障卡发行进度,拓展应用范围。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数据中心及应用支撑平台。加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推进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系统、全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应用,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开发应用,推进劳动关系一体化建设。加强与财政、民政、卫生、教育、公安、残联等部门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化应用从省到行政村(社区)的纵向贯通。积极拓展应用范围和服务领域,着力提高普遍服务水平,努力为社会公众服务一生。
建设全省集中式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与公共服务数据统一管理和互联共享;建设统一的省内跨地区以及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换与结算平台,支撑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等各项跨地区业务的开展。提升基金网上监管水平,大力推进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及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13.民政服务信息化工程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全省民政社会服务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包括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临时生活救助、孤儿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的社会综合救助服务平台;包括福利机构管理、福利企业管理、福利事业管理、福利彩票管理、慈善事务管理等的社会福利信息平台;包括婚姻登记、收养登记、殡葬、行政区划、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者服务与管理等的社会事务信息平台,实现民政信息化网络应用全省贯通。充分利用已有网络资源,立足社区,建设覆盖全省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以民政业务应用系统和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物联网应用等多种方式,为社会公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搭建民政社会服务信息平台,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福利机构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提供数字化支撑环境,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4.生态与资源环境智能化管理工程
按照“统一规划部署、分级建设管理”的原则,集成饮用水源水、水环境、空气环境、辐射环境、重点污染源、机动车、危险废物、风险源等八大重点生态环境要素监控系统,建设全省共享的生态环境智能监控平台,建立健全环境监控运行机制,实现省、市、县业务协同和监控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水利智能化建设,提升水土保持、防灾减灾、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水平,推动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供水系统。加强国土资源、气象、森林、水资源等环境资源的智能动态监测,提升对污染源控制、生态保护的预警、决策能力。
15.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共享工程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梳理流程、建立健全业务框架和技术规范,推动以省辖市、县(市)域为主体,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基层电子政务、网上办事和社会公共服务进社区、进家庭。
16.交通运输信息化工程
加快组织推进智能交通运输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建设,重点推进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城市交通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共享、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基于物联网技术,以多式联运、出行服务、应急调度为突破和示范,推动构建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化体系;积极推进跨地区交通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和综合应用,加快实施跨地区公交“一卡通”、“船联网”等工程;积极推进港口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数据交换中心建设,拓展建立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引导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发展。加快推广智能公交和出租车电召系统、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建设与规模化应用。
专栏12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简称,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新型运输管理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20世纪80年代末,以欧洲、美国为代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多地引入运输系统。科学家们发现,应用信息通信技术不但有可能解决交通的拥堵,而且对交通安全、交通事故的处理与救援、客货运输管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1994年,这些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在法国巴黎聚会,将这些为交通和运输服务的系统定名为“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的典型应用有: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综合客运枢纽信息化、路网控制引导与出行服务系统、交通排放污染控制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等。应用比较广泛的是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和智能线路诱导信息系统。
17.城市综合管理智能化工程
推动数字城市建设,促进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全球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构建涵盖供水、排水、燃气、市政、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方面的智能化城市管理综合平台,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统筹规范市政、通信、广电等管线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灾害应急处置等智能信息系统。
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房地产市场主要数据的自动采集、动态分析和预警预报,为房地产市场趋势分析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建立全省统一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程动态监管信息平台。推动“智能家庭”、“智能小区”示范工程建设。
推进城市智能卡跨行业整合应用,促进城市智能卡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城市交通、公共事业、金融支付等方面的一体化应用。稳步推进城市智能卡跨区域互联互通机制。
专栏13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基础平台,综合建筑装潢、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等技术,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集为一体的高效、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将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各种应用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原来静止的家居设备转变为具有“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增强家庭生活的安全性,并为家庭节省能源费用。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还能提供舒适安全、高效节能、具有高度人性化的生活空间。
信息基础设施领域:
18.信息网络升级与普及工程
实施“宽带江苏”工程,加快城市建设中新建区的光纤宽带共享接入网络部署和已建区“光进铜退”网络改造,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光纤到楼、光纤到户;加快农村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实施“无线江苏”工程,加快实现全省3G网络全覆盖,积极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试点,进一步提升无线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加强住宅小区、商住楼、办公楼等项目建设中光纤宽带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的配套建设,统一配置管道、设备间、电子配套、站址等相关资源,加强通信管道、杆路、光缆等传输线路的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加大光纤宽带通信芯片、器件、系统设备和应用等的研发投入,鼓励光纤通信技术创新。
加快城乡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改造,扎实推进有线广播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转换,构建双向互动的综合多媒体信息网络。加快地面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传输手段建设,构建覆盖广泛、安全可控的广播电视无线公共服务平台。采取有线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和直播卫星等多种覆盖手段,因地制宜加快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综合网络建设,实现自然村广播电视全覆盖。
统筹城市无线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共建共享,提升无线电管理对水利、公安、民航、民防、气象减灾、广播电视、轨道交通等行业和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建设的保障能力。加强无线电频率资源使用规划,支持现代无线通信产业发展,推动无线电技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产业。鼓励电信运营商利用先进通信技术建设无线城市群,实现县以上城市无线宽带全覆盖。鼓励信息服务企业围绕重点行业和民生工程建设无线应用平台,实现移动政务、移动商务、移动生产控制等无线网络服务。
19.三网融合应用示范工程
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积极开拓内容服务、增值服务市场,推动宽带互联网的升级改造,大力支持网络电视、多媒体电视、双向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综合信息服务、电视互联网、可视电话等业务应用,促进广泛合作、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支持相关软件、信息服务等产业新产品的研制,形成一批适应三网融合业务要求的优势产品,培育一批行业领域优势企业;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发展环境,引导、支持三网融合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在全省创建一批三网融合相关产业示范基地,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在三网融合相关产业领域新增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开展三网融合业务创新、合作模式创新,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专栏14  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网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迫切要求。
20.农村信息终端应用普及工程
以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用得长”为目标,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应用各类信息终端。支持广电、电信运营企业采用光纤宽带方式推进光纤到村,实行优惠的资费政策,积极推行适农三网融合新业务、新应用。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农村广播电视、电信普遍服务的范围从有线电视、电话普及扩展到互联网宽带接入。引导IT企业面向农村研发质优价廉的信息终端产品。鼓励广电、电信运营企业参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各类便民特色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信息终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开展信息终端使用知识普及,提高农民通过各种信息终端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
电子信息产业领域:
 

2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高端发展工程
以提高集成度、拓展功能为目标,强化重点集成电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突破重点整机系统的关键核心芯片;着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开发高性能集成电路产品;壮大集成电路制造业规模,增强先进工艺和特色工艺能力;提升封装测试层次,发展先进封装测试技术和产品;发展高端专用设备、仪器和关键材料,完善产业链。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同类企业、上下游企业以及集成电路企业与整机企业的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符合重大产品、重大工艺发展方向的大型企业,培育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鼓励各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参股或整合集成电路企业。实施若干从集成电路、软件、整机、系统到应用的一体化专项,创建产业生态环境,推动上下游各环节协同发展。引导芯片设计企业与整机制造企业加强合作,以整机升级带动芯片设计的有效研发,以芯片设计创新提升整机系统竞争力。鼓励建立各种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平台和研发联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专栏15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的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主要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产业,三网融合相关产业,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相关产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数字虚拟技术产业等。
积极支持高性能、低功耗、智能化的新型元器件、电子材料、光电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重点支持6代以上高世代液晶显示(TFT-LCD)面板生产线建设,鼓励引进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整机生产企业,提高关键材料和专用设备的配套能力,推动液晶电视向三维图形(3D)化、网络化发展。以中小尺寸显示屏为重点,大力发展主动式有机发光显示(OLED)器件研发及应用,支持关键材料和装备的国产化配套,推动新型显示器产业跨越式发展。适度发展等离子显示(PDP)产业,加快大尺寸等离子电视产业化步伐,积极开展激光、硅基液晶显示(LCoS)、数字光处理(DLP)等投影显示技术产业化研究。继续促进计算机、现代通信及信息技术应用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认真组织实施“核高基”等国家重大专项,不断提升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关键元器件等核心基础产业的优势和影响力。
以各级、各类开发园区为载体,加快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计算机及周边设备、新型元器件、现代通信和物联网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协作,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链,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提升沿沪宁线信息产业密集带发展水平,通过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在全球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南北转移,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促进苏中、苏北地区加快发展。推动产业联盟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开展行业标准、关键技术协同研究,促进产业升级。
22.物联网产业培育工程
以培育物联网产业、抢占产业制高点为目标,以应用为先导,以示范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物联网关键传感器件、装备、系统和服务。以促进融合型技术和业务发展、推动系统和终端产品融合化、多媒体化和集成化升级换代为重点,支持企业开发基于先进网络技术的系统设备、应用终端。引导芯片设计企业和整机企业加强合作,促进国产基础软件和国产芯片互动发展。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产业基础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重点产品,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集聚一批产业领军人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     应用需求,大力开展物联网应用标准研究,加强知识产权建设。在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集中开展规模化商用试验和应用示范,统筹网络部署、应用系统、设备制造、技术研发,加快网络设备、智能终端、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及重要应用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围绕创造需求、创新商业模式、培育市场主体和优化市场环境,加快培育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关联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四大核心产业。
专栏16  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主要指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及其他感知技术对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信息获取,经由互联网、通信网等传输互联,通过智能计算、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对物质世界进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物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信息网络的应用空间,代表着科技和产业突破的新方向。物联网使人依靠机器生产产品变成机器围绕人生产产品成为可能,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良好环境,将广泛应用在科技、国防、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环保等重要领域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推动物联网重大科技支撑和公共服务平台、统一标识资源管理平台及应用验证平台建设,培育跨技术、跨网络、跨平台、跨应用的一体化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加强物联网技术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管理的应用,改进监测、预警手段和控制方法,促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
2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速工程
大力发展软件产品,加快推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CAM)、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过程控制系统(PCS)、数字控制系统、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等关键工业软件的研发应用,着力推进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游戏、动漫等优势软件发展,加快发展信息安全软件、高端信息技术服务工具和平台软件、新兴网络应用软件,支持物联网服务器端应用软件、中间件、数据挖掘和分析软件、传输层和终端嵌入式软件等研发与应用。以三网融合、物联网、通信网络升级换代等为契机,推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移动互联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展行业应用软件示范推广,强化软件研发与应用互动,支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
专栏17  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1.工业软件产品。重点发展装备、石化、冶金、能源、汽车、船舶等工业领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工具的研发与产业化,建设一批特色优势明显的工业软件产品群。加强工业行业专用软件的推广应用,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生产管理各环节的智能化、网络化。
2.智能电网软件产品。重点发展实时监控与预警信息平台、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控制系统、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用电管理采集系统以及智能电表等各类控制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
3.智能交通软件产品。重点发展轨道门交通安全系统、高速公路监控、城市交通管理、车辆信息管理、车辆定位与导航、智能收费、安全驾驶援助、快速货运、航道管理、空中管制和铁路调度等软件产品。
4.通信软件产品。重点发展基础业务支持系统、新业务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增值业务软件、多媒体通信软件、嵌入式通信软件等。
5.信息安全软件产品。重点发展基于自主密码、可信计算、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的自主软(硬)件一体化安全解决方案产品,加快发展入侵检测、主动防御、网络安全管理、安全评估与管理、专用安全产品及互联网信息安全在线服务等。
6.基础软件产品。重点发展国家“核高基”等重大科技专项,自主高可信的桌面操作系统和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实时数据库、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电子文档一体化解决方案,嵌入式集成办公软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建设自主可控的基础软件产品产业化平台。
鼓励创新信息服务模式,促进基于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重点发展软件、数据存储、数据挖掘、辅助决策和数据共享等在线支持和服务,创新工业软件发展模式、提高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引导构建工业企业、软件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攻关、联合研发、深化应用的新模式,面向重点行业培育一批集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于一体的大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支持开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云计算、增值电信、互联网内容产业、新一代网络服务、网络电视、网络教育、网络游戏、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地理信息等新兴市场,开发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和内容(4C)融合的产品和服务,着力构建“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软件应用商店)+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认真做好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商用部署,引导推动形成产业链。积极发展离岸信息服务外包,努力扩大软件和信息服务出口,推进软件产业国际化。
积极推进软件产业公共载体建设,以南京“中国软件名城”、5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22个省级软件园为重点,建设好各级软件园,加强服务外包产业带、信息服务园、文化创意园等各类信息服务业基础建设,着力提升创新和融合服务能力,引导和促进集群、规模、特色、品牌化发展。支持苏北软件产业特色化发展。加快江苏虚拟软件园能力建设,积极完善软件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信息安全领域:
24.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建设全省政务网站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完善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关键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连接、组网、配置、设备选择与升级和数据管理。建设全省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协同处置平台,健全信息安全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实施省容灾备份中心扩能扩容工程,提升全省重要信息系统防范灾难能力。建设信息安全产品检测平台。大力促进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提高基础信息网络管理能力,加强信息安全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