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中)
来源:江苏省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28

四、保障机制和推进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体系
各级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决策指导和组织协调,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本地区信息化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审议年度工作计划和重大事项;进一步健全地方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符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和信息化发展规律、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的信息化协调推进机制,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引导发展能力。各级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本地区信息化统筹推进、协调指导、监督管理职能,协同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各级政府部门切实履行对本系统、本行业的信息化统筹管理职能,建立信息化总体框架,推动资源整合共享、业务协同和深度应用。加强信息化区域合作、省市联动以及与相关社会组织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化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化专家咨询机构和支撑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民主决策、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二)推进法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信息化法规制度体系,加快《江苏省信息化条例》、《江苏省政府信息化服务管理办法》等信息化立法进程,提高信息化建设法制化水平;围绕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信息化建设与运营维护管理、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适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保障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共性技术规范研究,建立健全标准规范体系。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省级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重大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强对两化融合示范应用工程等的资金引导,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充分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增强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产业链协同、综合集成应用能力,进一步深化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鼓励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各类产业集聚区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产业集群发展和管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大社会领域信息化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农村、社区和民生领域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其他基础公共信息化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协调发展。
认真落实激励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制定、完善相关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集成电路设计、新型元器件和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公共技术开发平台建设,支持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培育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业态、内容和服务模式创新,引导促进物联网等产业创新发展。
鼓励各地设立或进一步扩大信息化专项资金、两化融合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信息化建设,推动社会各方参与两化融合示范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专业化运营维护等信息化服务。加强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统一审核与管理,建立健全项目预算、建设、运营维护等管理制度。
健全投融资支持体系,积极推动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信息技术进步与改造,鼓励跨地区重组并购,推动企业利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质押贷款。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利用科技贷款风险补偿等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流动,鼓励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四)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进一步完善信息教育和培养体系,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加强高等院校信息化专业与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和资源。围绕我省两化融合需要,大力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加大海外引智力度,引进一批掌握国际前沿技术、拥有重大创新成果的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健全人才培训体系,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和国际交流培训,鼓励省内高校与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信息技术企业合作办学,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人才综合培训和实践基地。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强化信息技术管理岗位资格认定,鼓励知识、技术和才能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加强公务人员信息化培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资源,大力开展农民信息化知识技术普及。积极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全社会信息化素质。
(五)健全评价考核体系
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评价体系,开展地区信息化、两化融合、行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信息共享、电子政务和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安全等发展水平评价,逐步纳入地方政府相关考核内容,引导、推动信息化科学发展。开展信息化建设项目绩效评估,提高信息化投资效率。
(六)加强重大课题研究
顺应信息化发展规律并结合本省实际,认真开展信息化基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研究,加强信息化融合发展、资源管理、应用促进、信息安全等支撑体系建设,深入探索开展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示范应用试点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信息化合作,不断完善符合江苏省情的信息化发展模式。
各地、各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实际编制本地区、本行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坚持正确履行政府职责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有机结合,建立健全规划的分类实施、责任落实和监督评估机制。省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省各有关部门认真分解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和推进机制。对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各地、各部门要明确要求、落实进度、强化责任,确保如期完成。
省信息化主管部门于2013年对“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评价实施效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形成中期评估报告报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审议。同时,根据未来信息化发展需要,适时提出规划的动态调整完善方案,提请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审议批准后实施。

附件:1.江苏省“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
            2.江苏省“十二五”时期省级信息化重点工程一览表

江苏省“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

       

2010年实现情况

2015年预期目标

年均增长(%

属性

总体目标

全省信息化发展水平

总指数(以1为基准)

0.7172009年度)

0.83

〔>0.113

预期性

经济社会各领域两化融合、

信息化示范应用载体(个)

示范(试验)区:18

示范基地(服务产业园):2

示范(试点)企业:32268

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1

示范(试验)区:>50

示范基地(服务服务园):>50

示范(试点)企业:1001000

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100

 

预期性

经济信息化

成套设备和传统产业整机

产品信息化率(%

20

40

〔>20

预期性

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

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

40

60

〔>20

预期性

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

电子商务的比例(%

40

60

〔>20

预期性

网络购物交易额占全省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5

15

10

预期性

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

65

90

25

预期性

政府信息化

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

平均覆盖率(%

——

省级:90;市级>80;县级>70

 

预期性

跨部门主要业务协同办理率(%

——

50

 

预期性

县级以上政府行政权力网上

公开透明运行覆盖率(%

85

100

〔<15

约束性

社会信息化

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建档率(%

50

70

20

约束性

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

——

90

 

约束性

社会保障卡累计

持卡人数(万人)

680

4900

48.4

预期性

城乡社区文化信息资源

共享工程覆盖率(100%

——

100%

 

预期性

省辖市城乡社区综合

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建成(覆盖)率(%

——

100、>90

 

预期性

信息基础设施

电话普及率

(移动电话普及率)(部/百人)

10977

144114

37.1〕(〔48.1〕)

预期性

计算机普及率(台/百人)

45.6

70

8.9

预期性

行政村光缆、自然村宽带通达率(%

——

100

 

约束性

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

——

100

 

预期性

家庭宽带普及率(%

43.3

80

36.7

预期性

城市、乡镇、农村家庭

宽带接入能力(Mbps

2

1002012

50倍、10倍、6倍〕

预期性

有线电视入户率(%

77.4

85

7.6

预期性

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18535

4

16.6

预期性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亿元)

2291

8000

28.4

预期性

软件出口(亿美元)

50

120

19

预期性

通信业主营收入(亿元)

687

1000

7.7

预期性

物联网产业销售收入(亿元)

810

4000

37.6

预期性

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占

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比重(%

28.8

30

1.2

预期性

信息安全

数字证书累计发证数(万张)

91

200

17

预期性

重要信息系统容灾保障率(%

10

85

〔>75

预期性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2010年实现情况”栏中有“——”的为“十二五”时期新增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