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云计算求实不求名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更新时间:2012-05-01

杭州市的云计算产业现状,用一句话概括:产业化发展在全国有较好的优势地位,产业的推进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宽广。

去年年底,我国拿出6.6亿元财政支持来发展云计算,杭州拿出了1.7亿元。其中,阿里云获得1.5亿元资金,华数获得2000万元。

现在很多人一提云计算,就把它看成数据中心,包括很多做数据中心的企业甚至都这么理解。数据中心是云计算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但这不是云计算的全部。

云来有因

目前全国有十多个城市提出云方案和计划,说明当地政府是大力推动的。而杭州目前仍没有提出一个方案或者口号。

从宏观规划和计划层面,杭州是落后于其他城市的。从政府推动角度讲,杭州也很落后。

不过,杭州的云计算产业化推进已经走在其他城市前面了。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杭州拥有扶持资金。

第二,已经有一大批企业在不同领域遥遥领先,如税友在国税方面走在前面。

第三,电子政务方面,杭州市也颇有进展。如海康威视在城市安防监控方面的云平台建设就非常好。银江集团在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统一建设方面做得也很不错。

杭州市在云计算方面的基础不错:

首先,杭州市多年来一直在大抓信息港、医药港建设。杭州地下没矿产,地面没有大的交通枢纽,空中也没有大的空港,海陆空方面没有太多天然的优势。所以近十年来,杭州重点发展信息港等项目,软件业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北方是以国有经济结构和集体经济结构为主的,杭州则以民营企业为主。因为民营企业活力比较大,有大量嗅觉敏锐的民营企业进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其次,杭州还有强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做支撑。云计算的三个服务平台,如果没有强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支撑,也是做不起来的。此外,杭州市有强大的经济和工业基础,并且是个工业大市、工业强市。去年工业总产值达一万三千多亿元,居全国第八位。杭州市的财政收入前年已超过一千亿元,强大的工业基础也带来了强大的需求,这也就是云计算产业能率先发展起来的原因。

最后,政府率先运用,示范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杭州市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一手抓产业、一手抓电子政务。政府每年拿出2亿多元来搞电子政务。这就需要发包一些项目,虽然是面对全国发包,但杭州市本地的企业更为收益,这也为云计算产业的运用带来了很好的应用示范突破口。

瓶颈犹存

尽管如此,杭州市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仍存在瓶颈。不仅在杭州市,在全国都有瓶颈。主要体现在三点:

一是观念问题。云计算发展的表现形式为三大服务。但这三大服务给政府和企业会带来革命性的颠覆。云计算对经济发展,如同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颠覆影响是一样的。

全国有40多个城市要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基础是数字城市,没有数字城市作为先决条件,是无法建设智慧城市的,跨越式发展的难度是很大的。

但是什么叫智慧城市?很多人说就是城市信息化、无线城市或数字城市。其实智慧城市和这些概念是不同的。

如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内指挥美国军队攻打拉登,奥巴马能看到并指挥现场,这叫数字化,不叫智慧化。如果奥巴马能在海量的情报信息中,筛选出正确情报并做出实施方案,这才叫智慧化。

我们也常讲物联网,物联网是云计算的表现形式,云计算是物联网的支撑。通过物联网,家里的煤气或窗户有动静,可以做到及时报警,但必须解决哪些是有用信息。如果窗帘有风吹草动就报警,户主会不胜其烦。如何筛选,如何从报警信息中作出处理方案,这都是智慧城市必须解决的问题。

杭州搞了十多年数字杭州。信息化部门越建越大,运维服务所需人手越来越多,信息采集发布越来越多,政府追加的投资也越来越多。

搞到现在信息化部门膨胀,财政压力大,这和预期很不一致,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另外,信息共享无法实现。如经信委和发改委能实现联网吗?不能,因为部门利益难以达成一致。

云计算的三个服务,让政府部门、企业不用各自重新建设信息平台,专业公司服务得好,政府和其他企业就可以来购买服务。云计算企业如同一个电厂,使用者直接来购买电就行了。数字城市是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服务的,智慧城市是为自然人和法人服务的。我们下一步要让老百姓感觉到城市的衣食住行都方便起来,让所有法人、自然人不再走传统路径,而且能互动起来,这才是智慧城市。

数字城市建设这么多年,很多城市已经形成了固有模式。比如,以前投资500万元做一个项目,现在有的专业企业告诉你每年提供50万元就可以了,分十年陆续投入,总数也是500万元。企业就很难接受了,因为以前设备是自己的,工作人员是自己的,投入的钱由企业自主支配。现在拿出50万元却只能购买服务权。

企业CIO原来带领几十号人马做几十万元的项目,现在的云计算就是要革他的命,你说他愿意做吗?企业能接受吗?CIO能接受吗?

我们要教育企业接受这种模式。这个观念不突破,数字化建设则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模式问题。很多企业常说我做云计算主要就是建数据中心,把用户的数据都加进来。我就会问他,你的赢利点在哪里?你卖的是解决方案、产品还是服务?只有卖服务才是真正的云计算。

最终的云计算必然会走到专业部门提供服务的模式那里。智慧城市的建设,要看以什么模式进行。如果依然按数字化城市的模式建设,那么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政府应把专业化的东西交给专业公司去做,靠云计算服务于法人自然人,才是智慧城市。

三是钱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与其拿出1000万,还不如一年100万,分十年拿出来。今年在杭州要开始两化深度融合。我们会组织企业的CEO、CIO参加座谈,与云计算的企业对接。云计算企业要向企业介绍成功地做了哪些项目,传统企业按此会节省多少。通过这种方式给CEO、CIO洗脑。CEO来解决做不做的问题,CIO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我们一直强调两化深度融合。融合的突破口在哪?杭州大概在2009年就提出将来要从三方面推进两化融合。前十年我们通过数字化模式推进,现在通过云计算来推进。企业未必需要研发队伍,软件研发等完全可以由专门企业来做。

以前杭州每年所有部门加在一起有一百多个项目,投入2.5亿元,现在按云计算建设,必须有长远规划。整个城市的资金链大,提供的资金量也会更大。比如,仅平安城市建设就需要700个亿。700亿对城市是很大的压力。如何在云计算产业统筹协调利益集团?

云计算产业的建设集团,包括软硬件、技术网络,方案集成;协调用户集团,所有涉及建设的部门统筹协调起来;资金的来源也需要协调,一个城市的庞大资金从哪来,一般是银行、风投、民间资本。

云计算产业在杭州某些地方依然是零敲碎打。因此必须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把云计算产业率先应用推广起来,现在不做就晚了。政府做起来了,大企业肯定也会跟进。

最后,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府的财政基金要优先扶持云计算项目。杭州市政府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每年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上,加上各县区配套,有1.5亿元的项目。政府还有2.5亿元电子政务的引导。杭州无具体名称的规划,因此要加大宣传推广云计算的力度。企业比政府做得好,很多企业都开始在各自领域宣传推广,政府也要跟进。

目前杭州市委、市政府也在大力推进智慧杭州的建设。智慧城市是平台,云计算是技术。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表现形式。建设智慧城市,是发展杭州市云计算产业很好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