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绩效评估和信息化建设评估均是对信息化发展现状的量化测评。二者在宏观目的、支撑理论、测评模型的创建原则及评估方法诸方面均有着相同的一面,而在具体目的、测评重点、分析内容、最终的导向及理论与方法的成熟度等方面则存在诸多相异之处。 信息化是指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直到此类功能占据经济与社会发展主导地位的过程。其目的或宗旨是:应用信息技术及设备,开发信息资源,并将此类技术和资源广泛渗透于经济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类层次,进而实现效率的“倍增”,推进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成就的大小,不仅要看其信息化建设规模的大小、档次的高低,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其信息化所产生的绩效如何。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的信息化评估的理论与模型大都注重于对信息化建设成效的测评,很少专门就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绩效进行评估,这种现状恰恰与信息化的宗旨相悖,故而信息化评估理论与方法必须由注重信息化建设成就向注重信息化实际成效转变。
1 信息化绩效评估与信息化建设评估的相同之处
1.1 宏观目的相同
从宏观视角看,二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均是通过系统、全面的实证数椐来客观地反映所测对象的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加速信息化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最终目的都在于以计景的方法深入、具体地分析信息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推进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
1.2 支撑理论相同
二者的理论支撑均是由产业经济学、信息管理学、计量经济学“三位一体”学科构架为经,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及与之相关的马克卢普知识产业测度理论、波拉特信息产业测度理论、社会信息化指数测度理论、知识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新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网络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等国内外诸类测评理论为纬交织而成。均是以上述理论、方法为基础,汲取相关学术理论营养成长起来的信息化水平专项测评理论。
1.3 测评模型的创建原则相同
二者在测评模型的创建方面均遵循着客观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可比较性的基本原则,试图从测评体系的确立、具体指标的选取、指标数据的代表性、可获得性和可比较性等方面建立起科学、系统的测评模型。
1.4 评估方法相同
二者均将实证作为最基本的评估方法,均以计量分析作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均通过指数法、百分比法、比较法等量化方法探讨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2 信息化绩效评估与信息化建设评估的相异之处
2.1 具体目的不同
信息化绩效评估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化的项目指标数据,客观、具体地分析信息化人、财、物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效率进行量化评价。信息化建设评估的目的则在于,通过系统化的项目指标数据,客观、具体地分析信息化基础设施规模、信息化装备普及程度、信息资源开发数量以及信息技术发展与普及水平,进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规模的现状进行量化评价。
2.2 测评重点不同
信息化绩效评估的重点在于信息化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实实在在的效益的大小、投入与出产的比率如何,信息化所特有的“倍增”效应发挥出了多少。信息化建设评估的重点则在于信息化投资规模的大小,信息产业规模的大小,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及信息设施、信息装备、信息资源能量的大小。
2.3 分析内容不同
信息化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为:信息化对经济与社会现代化的贡献率。因而,诸如信息资产投入产出比率、信息从业者人均年创造的GDP值、信息装备的实际利用效益、信息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益、信息消费对全社会消费市场的拉动额、信息化人才的科技贡献率、信息化政策的执行效率以及信息化对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贡献率等等信息化的微观、中观、宏观绩效状况,是信息化绩效评估的基本内容。信息化建设评估的基本内容则是诸如人均带宽拥有量、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之类的微观、中观、宏观建设状况。
2.4 最终的导向不同
信息化绩效评估由其具体目的、测评重点、分析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产生的最终导向为,使信息化主体树立起以追求实际效益最大化为核心目的的信息化指导思想,进而在信息化进程中把如何提高信息化绩效作为首要的关注内容和评价原则,形成信息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同样,信息化建设评估的具体目的、测评重点、分析内容决定了其产生的最终导向为,以增加信息化建设投入,扩大信息化建设规模,普及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的利用率为主要目标和评价原则,推进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这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发展初期是十分必要的,但若作为整个信息进程的主导方向则有悖于信息化主旨。
2.5 理论与方法的成熟度不同
信息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截至目前尚未形成学术界普遍认可、较为成熟的体系,评估的实践成果亦较鲜见,除了在电子政务领域的评估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外,其他领域的信息化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均还处于探索阶段,至于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的信息化绩效进行综合、宏观的测评,既缺少实践,更缺少理论与方法。信息化建设评估的理论与方法(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的各类“信息化水平测评”理论与方法,实际上均侧重信息化建设规模的评估,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信息化水平评估,在此,将其视为“宏观信息化建设评估”理论与方法)则经历了数十年的实践和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完善,现已形成了日益成熟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并多次为众多的国际组织、国家、地区所应用,亦为学术界和社会公众所认可。
从上述信息化绩效评估与信息化建设评估的不同之处可以看出,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估不仅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不仅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 信息化绩效评估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将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估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进而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促进作用,走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信息化道路,近期,国家信息化决策部门制定出台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此外,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估还将有利于纠正目前在许多地方存在的“重建设,轻绩效”的信息化发展弊病,有利于这些地区在信息化进程中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为主旨,以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绩效为信息化政绩的主要内容,保障本地区的信息化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2)有利于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方针的实施。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估对于贯彻《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所确立的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今后15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实现网络、应用、技术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网络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要以需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要以人为本,惠及全民,刨造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要把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推动军民结合,协调发展。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上述战略方针中的“深化应用、务求实效”“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以人为本,惠及全民,创造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等关键性内容的表述,均蕴含着以提高信息化绩效为导向的战略思想。要确保上述战略方针的实施,必须辅之以若干具体的举措,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估便是十分有效的举措之一。它可以从宏观上引导决策者将信息化的总体方向确定为务求实效、惠及全民,可以从中观上促使各信息化主体科学地处理投资成本与产出效益的关系,亦可以从微观上规范信息化主体建立并完善与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
(3)有利于保障我国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的信息化发展目标是:①通过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②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的跨越发展;③提高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④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上述四大目标实现程度如何,各地区及整个国家在以上四个方面的现状如何,不仅需要通过已有的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与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而且更需要以信息化绩效为核心内容,创新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与方法,对信息化建设的实效开展计量、实证分析,这样会更有利于决策部门客观、全面、系统地了解信息化建设在以上四大战略目标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效益、存在的具体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进而及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充分保障信息化在促进经济跨越发展,推进社会、文化事业全面进步方面发挥其应有的巨大作用,确保我国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
(4)有利于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行动取得充分实效。为确保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今后15年中,我国将重点在以下方面实施信息化战略行动计划:①国民信息技能教育计划;②电子商务行动计划;③电子政务行动计划;④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⑤缩小数字鸿沟计划;⑥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计划。上述六大行动计划中,前5项均与信息化实际效益直接相关,由此,如何在信息化进程中客观、具体、全面、系统地把握一个地区或全国在信息技能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缩小数字鸿沟等方面的现状,则成为信息化发展战略行动能否与信息化现状实际相结合,通过针对性的举措实现绩效最大化的重要前提。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估,以计量、实证的研究分析成果来定期把握信息化实际效益的状况,则是这一前提得以充分保障的必要机制,也是引导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行动沿着正确轨道运行不可或缺的导向保障机制。
4 信息化绩效评估的理论意义
(1)丰富信息化测度理论的内容。信息化测度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经济,信息化时代形成与发展应运而生的,历经4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与方法,其涉及的宏观领域涵盖经济与社会,并形成了与经济、社会相对应的、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认同的信息经济测评理论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测评理论。然而,从上述理论与方法所包含的中观内容来看,主要是信息产业(包括直接的信息产业和间接的信息产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规模,专门研究信息化综合绩效的理论与方法,迄今仍很鲜见。而这一中观内容又是信息化理论及实践中同信息经济规模、信息化建设规模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问题。信息化测度理论若缺少了这一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显然是不完善的,也是不能适应信息化实践发展的。可见,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估,不仅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不仅可以有效地引导信息化实践朝着“应用为主、务求实效”方向发展,而且可以极大地丰富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的内容。
(2)弥补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的缺陷。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是信息化测度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计量、实证分析和比较的关键性工具。此类模型的完善与否,对于信息化测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目前,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大体有3类:①以“波拉特法”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或信息产业规模测度模型;②以“信息化指数法”为基础的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③结合前两类特点而形成的综合测度模型。第一类模型的核心理论是用信息部门创造的社会财富和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信息业劳动者占全社会劳动者比重的大小,来测评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经济规模的大小及水平的高低。此类模型从宏观上讲,无疑有其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其存在的缺陷亦不容忽视。比如某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十分落后,相对而言,其电信业创造的GDP占当地全部GDP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工业发达地区,则其信息经济规模或水平反映在测度模型方面便会高于工业发达地区,这显然不能真实地体现着两个地区之间的信息经济差距。此外,第一类模型还存在着信息部门的界定不够严谨,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与分析,现有的统计数据难以准确反映信息活动贡献率等缺陷,固而不能全面地测评信息化水平。第二类模型虽然具有数据的可获得性强、可比较性强、层次性系统性强等优点,且形成了“四大系统法”“五大系统法”“十大系统法”等较为成熟的体系,但其具体指标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社会领域的,反映经济信息化的指标太少,而在反映社会信息化的众多指标中,绝大多数又是与信息化建设投入、信息化设备普及直接相关,很少有与信息化绩效直接相关的具体指标,这对于信息化水平的计量研究无疑是一大缺憾。当然,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有关决策部门为了克服上述缺憾,经多方努力和长期探索,形成了被社会各界所认可的信息化水平综合测评模型,形成了“全球第一个由国家制定的信息化标准”,然而这一测度模型也只是在第二类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个别经济信息化的指标,从总体上讲,依然难以客观、系统地反映信息化的绩效情况,难以有效地弥补现有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的缺憾。故此,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估,探索信息化绩效测度模型,对于弥补目前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3)开创信息化计量研究新领域。虽然目前信息化计量研究的理论已日臻完善,涉及的领域亦不断增多,但就整体而言,此类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宏观领域的信息经济、社会信息化和微观领域的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等方面,且大都是以信息化建设成效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与信息化的实质内容仍有一定的距离。为此,要使信息化计量研究不断地贴近信息化实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有机地渗透于经济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有效地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还需不断开拓一系列与信息化实质直接相关的中观研究领域,如工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政务信息化、商务信息化进程中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应用,对其主业效益提高的促进作用等等。可见,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估,对于开创信息化计量研究新领域,完善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