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娥国工作法”插上信息化翅膀
来源:新法制报 更新时间:2012-05-14

 

  邱娥国,全国公安一级英模,“群众的贴心人”。

  筷子巷派出所,江西惟一一家由国务院命名的“人民满意派出所”。

  “一图、二本、三诀、四勤、五心”这个10多年诞生在筷子巷派出所、以邱娥国名字命名的社区警务工作法,以其朴实但成效卓著在全国公安机关被广泛推广。

  在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的当前新形势下,“邱娥国工作法”该如何传承和发展?5月9日,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党委委员、筷子巷派出所所长杨金平在接受新法制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今的"邱娥国工作法",已经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楼层图从本子走向网络 信息共享助快速端赌窝

  今年3月的一天下午3时许,筷子巷派出所民警在象山南路108号居民区走访时,接到群众反映,自头一天下午开始,有一伙陌生男女频繁出入其中一栋居民楼301室,周边居民觉得很是可疑。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民警立即回到派出所打开电脑,点击辖区居民住户楼层平面图目录,很快便找到了301室的户主姓名和其联系电话。在与户主电话联系后,民警了解到,该住房已在前两天出租。民警将承租人信息输入公安信息网查询后发现,承租人有贩毒前科。

  当日16时,接到群众举报仅1个小时后,筷子巷派出所已组织好警力,来到该居民楼301室门外。“我们是派出所的,来登记出租房信息。”当房门打开时,民警一拥而上,只见三室一厅的出租房内,20多名男女分成两桌赌博,桌边还放着吸食毒品“麻古”用的工具。在随后的处理中,2名组织者被刑拘,9人被处治安拘留,2人被处罚款。

  该所能够如此快速地了解到并铲除掉这个聚众赌博窝点,并非偶然。早在邱娥国在该所担任社区民警的时期,就有为辖区内的每栋楼、每处院落制作方位图的传统。在那些泛黄的纸面上,记载着每个方位在辖区中所处的地理位置,每户的具体位置、户主姓名、家庭住址、居住楼层、面积、结构等。

  “从前的方位图,都是记录在社区民警的本子上。一旦接到群众举报黄赌毒等案件线索,我们要先找到社区民警,再等社区民警翻本子、找资料,才能掌握详细情况。不仅资源难以共享,实时更新信息更是一件麻烦的事。”在筷子巷派出所工作了整整15年的杨金平回忆说。

  为了更好地运用“邱娥国工作法”,该所反复研究摸索、大胆创新,将管理手段由“手工式”向信息化转变,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共享、全警运用的网络格局,用共享共用的信息,逐渐代替了曾经的脑袋信息和纸袋信息。

  5月9日,记者登录筷子巷派出所公安信息网看到,网络版的楼层图清楚记录了每家每户的住户信息,社区民警还能随时对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全所民警随时都能对信息进行录入和运用。杨金平告诉记者,网络版楼层图现已涵盖辖区所有1.3万户住户的相关信息,及时更新的有效信息达90%以上。

  独创“迷路老人档案” 九旬老妇7次走失被送回

  “警察同志,这个老人在大街上走失了,帮她找找家人吧。”4月2日,筷子巷派出所民警在南浦路上巡逻时接到热心群众反映,一名年迈老太太迷路了。见到民警后,老人缓缓说出自己名叫喻福秀,今年90岁。但家庭住址和家人的信息,老人却无法说清楚。

  “喻福秀,这个名字我在所里的"迷路老人档案"中见过。”民警立即将老人带回派出所,登录公安信息网,点开该所独创的“迷路老人档案”。

  “喻福秀,女,1922年生,现居西湖区广润门,家人联系电话13×××××××××。”根据记录显示,这名老人自2009年4月至今,共走失7次,均被筷子巷派出所民警送回。每次的走失地点和受理民警,“迷路老人档案”均有详细记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喻福秀只是该所“迷路老人档案”中诸多有迷路史的老人之一。“派出所经常会接到老人迷路的报案求助,每年送到筷子巷派出所的迷路老人达上百人次,其中不乏多次走失、迷路的老人。”杨金平表示,这些老人大多患有老年痴呆症,难以讲清自己的家庭地址或家属的联系电话,且身上又无身份证明,导致民警和家属“两头着急”。

  “点滴入手、真情为民,也是"邱娥国工作法"的重要内涵之一,社区民警不仅在工作上要照章办事,更重要的是心中要装着千家万户,自觉地为民、便民、利民,这样做的结果,既会让工作赢得主动,更能高效优质地服务群众。”杨金平说。为此,2009年初,筷子巷派出所决定在该所公安信息网上建立“迷路老人档案”,将迷路老人的照片、身份信息、体貌特征、联系电话、走失记录等信息,一一详细记录,方便民警快速查询和送回家。

  “只要是登记在册的迷路老人,无论之前受理的民警是谁,都不需要再重复查找线索,很快就能找到其家人的联系电话。”杨金平说,除了对遇到的走失老人及时给予登记外,该所还走访社区居委会、干休所、老人活动室等地,调查痴呆老人的人口资料,登记造册,拍照建档。目前,该所已为辖区120余名容易走失的老人建立了档案,一旦有民警发现或群众送来,该所任何民警都能迅速与其家人取得联系。

  插上信息化翅膀 老典型焕发新活力

  “信息化在公安工作的广泛运用,是在一个更高层面去提升和促进公安工作。换句话说,一旦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公安工作的作为和空间将发生巨变。”针对筷子巷派出所在“邱娥国工作法”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积极尝试,江西省公安厅指挥中心主任张强告诉新法制报记者:“这个尝试的意义很大,让邱娥国工作法这个非常有效的基层基础工作模式,在新形势下得到新的提升,焕发新的活力,激活新的生命。”

  张强表示,该所的尝试还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体现了基层民警中所蕴藏的强大创造力。以筷子巷派出所为代表的全省基层民警,正越来越成熟地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如果把这些创造性的工作总结出来,便是对公安工作的战略性支持。二是在提升公安工作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和抓手。“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基层基础工作,派出所则是基础的基础。基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何评价,就是两个服务:服务实战、服务群众。筷子巷派出所把这种尝试提升到机制上和运用上,便很好地实现了这两个服务,进而对该所的自身机制和队伍建设产生促进作用。筷子巷派出所在南昌市公安机关"民调评警"中的连年佳绩,某种程度上便是信息化运用的倒逼产物。”

  在接受新法制报记者采访时,江西警察学院治安系副教授余达红表示,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是当今国际、国内警务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也是我国公安机关应对日益严峻和繁重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余达红说,筷子巷派出所在构筑信息主导的警务新机制中不断创新邱娥国工作法,取之以公安信息化的模式,在“管理社会和服务群众”方面有几点值得肯定:一是掌握了群众服务的主动权,使群众服务工作变得轻松自如。服务群众原是一项琐碎繁杂的工作,甚至一些求助也让公安机关疲于应付,但过去的、基础的大量案例、事件以信息化的模式采集、录入并保存下来后,再遇到群众求助,便可迅速查阅和处理。二是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和质量。由于预先储存了大量信息,使得迷路老人返家之类的群众求助,在短时间内迎刃而解。三是创新出公安信息化服务群众的模式。分散于民警手中、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各类信息,从过去的手工模式转变为当前的信息化模式后,这种信息化工作体系的建立,既有助于公安机关之间的横向联系,也有助于与社会其他信息系统的交流和合作。

  文/记者王文 廖世杰 胡云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