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具制造信息化智能化路径解析
来源:中国数控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2-05-16

 


“模具行业是一种特殊的制造业。单件、复杂、高技术含量和无法预知结果构成了行业特点,因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伴随模具技术与管理提升的全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日前,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接受《汽车与配件》杂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模具制造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已越来越被国内汽车模具制造企业所重视。CAD/CAM技术已经普及;热流道技术和多工位级进冲压技术得到较好推广;CAE、CAPP、PLM、ERP等数字化技术已有部分企业开始采用,并收到较好效果;高速加工、并行工程、逆向工程、虚拟制造、无图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已在一些重点骨干企业实施。
 
汽车模具制造信息化智能化路径解析
 
“汽车模具行业发展最关键的还是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制造技术水平。”罗百辉认为,CAD/CAE/CAM技术、快速模型制造技术在汽车模具制造中的应用,使汽车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另外,数控精密高效加工设备在模具的开发和制造水平的应用,如五轴加工机床、高速铣等也大大提高了汽车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企业的信息化:是指企业如何与周围环境条件相协调、开发并利用好信息资源,使生产经营活动借助信息的及时处理、顺畅流通而高质量、高效率的运作。对汽车模具制造行业而言,其信息化内容主要包括模具制造的数字化、集成化、柔性化、智能化、制造过程的虚拟化以及制造过程的网络化和全球化。
 
我国汽车模具企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目前仍有许多模具企业采用作坊式的的管理方式,在模具的交货期、成本、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企业投巨资引进的CAD//CAE/CAM系统和高档数控加工设备也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率和水平,因此多数汽车模具制造企业缺乏与其生产硬件相当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罗百辉指出,汽车模具制造企业要想进一步提高其管理水平,具备快速反应和及时调整的能力,没有一套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是很难做到的。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模具制造企业的集成化管理,是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与其他制造行业不同的是模具是典型的按订单进行单件生产的行业,每一个订单或者说每一个模具都需要与客户进行详细的业务和技术方面的沟通,否则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损失难以估计。”罗百辉表示,采用模具制造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共享的、一致的、忠实的进程监控平台。在信息化系统中,通过项目计划与进程监控,可以对模具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确定订单到模型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首次试模一直到模具修改并按时交货)进行实时管理。处在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在该系统中反馈模具生产的实际进度,系统忠实地监控该项目进程的每一个任务,当某一控制点出现延期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邮件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早发现并予以解决。而且,对于一些关键任务,还可以让系统提前预警,以使有关人员及早准备和安排。
 
因此,罗百辉建议模具企业应该把握住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便利与机遇,结合自身特点为己所用,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发展智能模具:所谓智能模具是具有感知、分析、决策和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具有传感、温控功能的冲压模具、压铸模具,具有温控功能、注塑参数及模内流动状态等智能控制手段制造的注塑模具等等都是智能模具。用智能模具生产产品可使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更加节材、实现自动化生产和绿色制造。因此,智能模具虽然目前总量还不多,但却代表着模具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在汽车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
 
1.节能环保型模具。这类模具主要有为汽车节能减排轻量化服务的模具、通过注塑参数及模内流动状态等智能控制手段制造的高光无痕及模内装配装饰模具、叠层模具和旋转模具、多色多料注塑模具、多层共挤复合模具、多功能复合高效模具、LED新光源配套模具和高效节能电机矽钢片冲压模具等。
 
2.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服务的模具。这类模具主要有新能源汽车电池模具、新能源汽车变速装置模具、新能源汽车以塑代钢和轻金属代钢模具、节能型汽车混合动力装置模具、汽车覆盖件热成形模具及多工位自动化冲压模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