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信息化催生“大荔模式”
大荔农村信息化服务调查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巩固信息入村工程成果并深化应用,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无疑是各级政府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大荔县是渭南市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26个乡镇,415个行政村,耕地150多万亩,人口75万。近年来,大荔县不断探索信息化服务“三农”模式,加强政府引导,并积极推动“政府+企业+专家+农户”的市场化运作,信息化支撑的农资农技双向服务,农资农副双向流通,农业科技双向推动的新型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被省级有关部门和国内主流媒体喻为“大荔模式”,为深化农村信息服务和推广“白河模式”提供了样板。
一、“大荔模式”的背景和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正逐步走进农村的每一个领域,成为提高农业实力和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内容。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等纲领性文件,全面部署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渭南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在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实施了农村“信息入村”工程,全市共建成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3326个,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网络延伸、服务形式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以信息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服务网络逐渐完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大荔县在探索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实践中,因地制宜,以信息技术为主导,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网络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农资农技通道,依托荔民连锁公司经营模式,以“整合+服务+创新”为主题,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服务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信息化让农民了解市场,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多方式、多途径、多终端地为农民提供方便有效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网络经济带来的好处。在传统农资产品流通中,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20%;在农业商品流通中,通过信息网络让“小农户”进入到“大市场”;通过缩小城乡信息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了信息不灵,缩小“数字鸿沟”,对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推广农业科技、调整农业结构、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索了路子,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二、“大荔模式”的基本构架
“大荔模式”基本构架呈倒金字塔结构,以构建“两个双向整合”为主题,围绕四位一体的“四大服务平台”,实现连锁经营“六个统一”,打造“八大信息服务系统”,为三农提供“十项免费服务”。
1.两个双向整合
依托荔民连锁经营模式,根据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以县为单元,整合农资农技资源,走区域型、紧密型的农资农技双连锁之路,创建整合的农资农技双向服务、农资农副双向流通新型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2.四大平台
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构建农资供应、农技服务、农超对接、资金互助四位一体的“四大服务平台”。农资供应平台以物流信息为支撑,以县乡村三级连锁网络为基础,以县为总部,乡为配送中心,村设连锁经营店,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供应;农技服务平台整合各方资源,采取政府出钱养兵,企业出钱打仗的办法,以荔民连锁店为载体,按照“技企结合、技物配套、政府推动”的运行机制,实行农技服务连锁,解决农技推广难题;农超对接平台主要为建立农产品商业流通信息网络,提供产销信息,实施网上交易。采取超市+企业+农户的模式,上联城市超市,下联乡村农户,组织引导农民按标准化、生态化、安全化进行订单式生产;资金互助平台以开展农民信用合作为基础,开展社员内部资金互助,发挥资金互助作用,缓解农村资金短缺矛盾。
3.六个统一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连锁经营模式,以县、乡、村三级农资配送网络为基础,通过财务核算及商品物流管理系统,实现统一采购、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服务的“六统一”农资物流系统信息化管理,采购、仓储、物流配送、门店销售、财务管理等经营中的各个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统一起来,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能够快速响应农民需求,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资流通成本,大大的降低农资产品的价格,确保产品质量,让农民从中得到最直接的实惠。
4.八大信息服务系统
通过整合政府资源、农村资源、行业资源,在互联网上建立起农业信息服务网站,打造了农业培训影视点播系统、病虫草害图谱查询系统、农业远程培训系统、专家大院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农资产品查询系统、农户信息数据库系统、农资电脑零售系统、农资预收款系统等“八大系统”。各级连锁经营店的电脑既是农资销售的终端,又是一个农技服务的平台,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使得每个荔民连锁经营店都成为既能为农民提供公益性的信息服务点,又是有生存之道的微型企业。
5.十项免费服务
一是提供专家团电话咨询。设立了800热线免费服务电话,技术专家轮流值班,做到件件咨询有解答,个个服务有记录。同时在各连锁店公布了专家团成员电话,农民随时可以直接拨打对应专家电话进行咨询。二是农技110“出诊”。配备了农技110服务车辆,遇到重大生产疑难问题,安排专家到田间会诊,现场解决。三是网络视频面对面。通过连锁店的电脑终端,农民可以就地通过视频向专家咨询。四是科技报刊入户。按照农时季节,编写时效性、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科技报刊,让会员、群众一看就懂,学了能用。五是专家进村授课。采取“群众‘点菜’、科技‘送餐’、企业‘买单’”的方式,组织专家下乡,开展技术讲座。六是黑板报农情预报。在每个村显要地段设立黑板报,由村技术员及时发布当前病虫害发生预报、管理技术要点和农资使用常识等。七是手机短信群发。开办了手机信息群发平台,由专家编辑技术短信,向村技术员、种植大户按农时季节发送。八是测土配方施肥。采取企业与农技部门合作的方式,由村技术员采集土壤样本,专家测土化验、开具配方,供农民施用。九是建样板示范田。根据各村实际,由村技术员建立一块示范田,定期组织种植户现场观摩。十是提供果品销售信息服务。通过网站发布产销地果品市场供求信息,联络客户,促进外销。
三、“大荔模式”的成果
“大荔模式”是基于农资流通和农技推广的实际现状,用效益整合信息资源,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发展,以农资农技双向服务、农资农副双向流通的模式,有效降低了农民使用农资的成本,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民增收。
“大荔模式”采用市场化手段运作公益性服务,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公益性信息服务的造血机制,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信息化服务面临的人员、资金和阵地等诸多难题,使农民得实惠、企业有效益、干部展才华、服务零距离,达到了政府、企业、干部、农民“四满意”。
省委书记赵乐际在调研“大荔模式”时指出,“大荔模式”的好处就在于把各方利益捆绑在了一块,在开展经营的同时,让农民、企业、专家各方都受益,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后劲,这就是市场化运作的好处,具有较好的长效机制。
几年来,涉农专家咨询团累计接听咨询电话21680次,110服务车现场出诊175次,网络视频268次,解决疑难问题300多个;《荔民科技》报编发43期,印发54万份;举办技术培训624场,受训农民6.8万人;刷写黑板报395期,发布技术信息940条;召开网络会议培训100多场次,手机技术短信群发1320条(次);建立的测土化验室,装备了土壤养分化验、化肥含量检测仪器设备,已免费为750名会员和种植大户进行了测土化验。建样板示范田2850亩。组织现场观摩会68次。荔民农技服务农副产品流通网站年点击量5.2万人次,收集、筛选、发布各类相关信息1500多条。农户使用荔民放心农资,能够降低生产成本15-20%,通过技术服务增产10%以上,累计为农民节省投资2000多万元,新增产值20000余万元。
四、进一步提升和推广“大荔模式”,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纵观大荔荔民公司的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可以说,信息化为大荔荔民公司迅速扩张奠定了基础,进而催生了新型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的“大荔模式”。因此,目前要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其服务内容,并使之快速推广。
一是整合服务系统,实现资源共享。继续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公益性服务的模式,结合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以“抓整合、促共享、推应用”为重点,依托县级电子政务平台,为涉农信息服务提供网络、存储、安全、运维服务等信息基础资源服务,进一步节约企业投资成本。加强“大荔模式”在全市范围内的推广力度,因地制宜地选择有实力,有主观能动性的企业为载体,充分利用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点,实现信息资源、设施资源的共享,逐步形成全市统一的“三农”服务模式。
二是不断拓展“大荔模式”的内涵,解决好“最初一公里”的问题。目前,渭南市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颈基本解决,村级信息综合服务点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但是,从农村以往信息服务实践中发现,目前还缺乏更加及时有效、更能满足农民需求的信息服务,以基层农村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为核心的“最初一公里”问题已成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最大瓶颈。“大荔模式”的成功为解决信息资源独立开发、分割拥有、垄断使用的信息孤岛和烟囱现象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下一步将集中力量整合信息资源,不断完善信息服务系统,将信息服务“扁平化”,实现一站式服务到农村。通过政府引导,逐步整合网站、短信、热线电话等服务模式,加快“三网融合”步伐,集成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交换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真正建成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农村公用信息服务平台。
三是加强领导,有效推进。全面、科学的理解与把握农业信息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系,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需求主导、讲求实效”的原则,统筹协调,科学安排,全面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发展适农、惠农、助农信息产品,大范围、多形式、深层次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综合信息服务,防止工作简单化、片面化、以点代面的倾向,做到主抓重点和全面推进相结合,务求实效,让农民共享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成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我们坚信,以“政府引导、群众点菜、科技送餐、企业埋单、远程科普、现场解难”为内核,以“技企结合、技物配套、农资农技双连锁”和“县为单元、直营联盟、连锁经营、密集覆盖、信息支撑、全程服务”为运营方式的“大荔模式”,必将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注入新的活力,并在广袤的三秦大地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