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国政府启动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此举揭开了中国政务信息化的进程。转眼间,中国政务信息化已进行了近20年,现在各级政府机关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硬件到人才的信息化普及工作,执政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电子政务新方向
电子政务信息化使众多政府机构拥有数据中心,办公人员也配备了性能强大的个人电脑,但这些设备却只承担特定的部分功能,而当新需求出现时,却又不得不更换新终端。因而设备资源利用率低、重复建设严重、信息系统运维难、人工成本和能源消耗巨大等问题不断出现。同时由于没有统一考虑数据标准和信息共享问题,政府部署的应用系统也因此很难实现信息的对接和共享。因此,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降低维护成本、实现政务资源共享以及提升平台信息安全性等已成为各级政府机关迫在眉睫的需求。
随着云计算的兴起,政务信息化找到了全新的发展方向。云计算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低成本、高安全性等特性,它为电子政务领域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节约大量的建设成本;大幅提高政府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实现不同政府系统之间的信息整合、提升政府机关工作效率等等。
“政务云”之困
面对云计算的巨大诱惑,各地的“政务云”工程纷纷上马,但在实施过程中,政府信息化的决策者们又遇到了全新的问题:大部分使用者虽然具备基础的电脑知识,但对于专业、复杂的操作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能让他们在云计算终端上快速安装程序和部署应用?海量的数据和程序如何从原有的数据中心迁移到新的设备中去,而又不影响政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土地租金不断上涨,如何让数据中心的占地更加节约?如何进一步减少机房能耗,实现低碳政务?
由此可见:在政府信息化决策者的眼中,快速的部署、方便的管理、更小的体积和更低的能耗是他们最希望云计算能够带来的价值。
用“芯”构建价值云
一直以来,AMD都将云计算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致力于用“芯”为用户创造更为丰富的价值云。时至今日,已有近2百万颗AMD处理器应用于全球各类云计算环境,为各类用户在核密度、功耗管理、虚拟化等方面提供着价值。
在中国的政务云领域,AMD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1年末,AMD发布了全新一代16核皓龙处理器,更高的核密度可让单一服务器内拥有64个计算核心,从而大幅降低了服务器的需求数量。采用基于16核皓龙处理器的服务器,可以使占用的机房空间减小三分之二,价格最高降低三分之二。与此同时,AMD业界领先的虚拟化他们TM(AMD-VTM)技术,也让云计算的部署工作变得更加灵活,使政务工作能够平滑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