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业信息化全面进入整合见效期
来源:硅谷动力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20年,就是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化应用的20年。经济发展为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投入资金。信息化的应用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信息咨询中心与信索咨询的《中国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未来3年行业的信息化IT投入将进入高增长期,而随着信息化对行业改造作用的日益深化,行业信息化将由单纯的建设阶段向应用阶段过渡。信息化IT投入中重硬件轻软件的状况将大大改观,软件、服务占总体信息化IT投入的比例将由2004年的40.3%上升到2007年的46%。预计2005~2007年中国行业信息化投入的绝对增加额将达到1267亿,2007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的“蛋糕”将是3817亿。

  从趋势上看,对我国未来信息化IT投入格局影响最大的是电信业,其在行业信息化IT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将由2004年的14%上升至2007年的19.9%,成为信息化IT投入的第一大行业,并且与处于第二位的政府拉大了差距。可以说抓住了电信业,就抓住行业信息化IT需求的龙头。

  我国的政府信息化IT投入也呈稳步增长态势,所占比例将由2004年的15%上升至2007年的15.5%;政府的信息化涉入的细分部门多,信息化所要解决的都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问题。因此,信息化有极强的扩展性。在总体增量“蛋糕”中也占有201亿的规模。

  总体来说,我国行业信息化投入呈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推动。

  1、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行业快速发展促进了行业信息化投入的增长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加速状态。2001~2004年年均增长8%以上,2004年则达到9.5%,专家预计,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5%,高于2001~2004年平均增长率。除了政府、教育等部门,2001~2004年电信、制造、交通行业的年均增长10%以上,能源行业的增长率达20%以上。这都为信息化IT投入的增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政府对信息化的重视与推动

  国家组成了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信息产业部与各行业专家参加的强大信息化推进机构,国家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及行业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标准,政府对发展信息化已达成共识。提出了抓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应用信息技术,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以及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带动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全方位推进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纲要。

  3、市场竞争推动

  以制造业为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一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已经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和工业配套能力。船舶、纺织和家电等已经或正在成为世界强势产业;服装、化纤、钢铁、电解铝、水泥、电视机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虽然已占世界第4位,但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25、日本的1/26、德国的1/20。这表明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效率的角度看,我国的制造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大力推进信息化。未来几年内将有更多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上。

  我国的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由初期的盲目投入、大量功能闲置,到目前70%以上的信息化业务都已经实现初级应用,其应用水平还在不断向中级、高级过渡。

  投入的目的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要采用的手段和工具也就不同。在信息化的整合见效期,软件和服务将以提升软硬件的应用效果的强大功能而使信息化真正成为促进行业/企业发展的发动机。进入这一阶段才标志着信息化真正实现了由初级向中级乃至高级应用水平的跨越,从而真正步入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