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区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纪实
来源:长春日报 更新时间:2012-05-30

  
  记者对南关区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采访,从“两面锦旗的故事”开始。

  5月23日,水务集团收到锦旗一面,南关区社会服务管理局收到锦旗一面。

  为他们送锦旗的,是南关区永吉街道自由大路社区房产宿舍的225户居民。

  房产宿舍2栋居民李志保告诉记者,“没想到,实行网格化后,几天功夫就解决了困扰我们225户居民三四年的水质污染问题,我们很感激。”

  房产宿舍是南关区的206号网格,网格长张艳雨说:“10日,我们刚刚与水务集团实现网格对接,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水务集团的网格联系人打了个电话,反映情况。结果当天水务集团南关供水分公司就派人到现场踏查,决定为居民更换供水管道。”

  15日,房产宿舍225户居民就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以前的水有臭味,而且沉淀一会儿水底就有一层脏东西,现在好了。”李志保高兴地说,居民们的心情也和他一样。

  短短几天,就有70多户居民给自由大路社区送来了127元钱,想请社区出面,做两面锦旗感谢一下水务集团和南关区社会服务管理局。

  锦旗上写着两行大字:“网格聚合力,服务暖民心。”

  这正是李志保的心声,“网格真好!”

  李志保所说的网格化,是南关区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一项内容。

  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在南关的实践从2011年9月25日正式启动。

  在此之前,则是南关区重新认识自己、作出决策的过程。

  把握新形势 社会管理重服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正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央、省、市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南关则更具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感。

  作为长春市的老城区和中心区,南关区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困难人群多。特别是在老城改造提升、新城开发建设过程中,各类问题不断凸显。

  南关区委、区政府换届以来,针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要求,在深入调研、认真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以“在管理中突出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做好每一件事,为每一名百姓服务”为主基调,坚持深化认识,把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摆到突出位置来抓;坚持统筹推进,把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纳入发展全局来抓;坚持立足当前,把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作为紧迫任务来抓,全面启动了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模式的探索和改革。

  2011年9月25日,南关区委、区政府组织5人工作小组开始进行大范围调研,当年12月初拿出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纲领性文件。

  2011年12月12日至2012年5月29日,南关区先后6次组织召开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

  2012年2月24日,南关区委书记王铁茗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向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振华及政法委其他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得到充分肯定。

  其间,市委政法委对南关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市委政法委相关领导多次深入街道、社区和网格指导工作,着力帮助南关区在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搭建服务管理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确立新理念 “六先六化”蕴深意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传统的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管理需要,更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意愿和要求。

  为此,南关区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创新提出了“以基层为先,划分网格,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以群众为先,下沉职能,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前置化;以责任为先,明确职责,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无缝化;以服务为先,搭建平台,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扁平化;以科技为先,研发系统,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信息化;以吸纳为先,整合资源,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多元化”的“六先六化”服务理念。

  大力推行“指挥前移,职能下沉,整合资源、充实力量”的“街区一体化”服务管理工作模式;着力构建职责明晰、无缝衔接、高效运行、奖惩分明的管理体系。努力实现社会服务管理控制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稳定形势明显好转、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上升的总体目标。

  构建新体制 从“三”到“丰”通全局

  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需要创新管理体制做保障。南关区一边实践一边探索,从区、街(乡)、社区(村)三个层面着手,以综治维稳贯穿始终,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指挥有力、协调到位、运行规范的“丰”字形组织机构,从组织上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区级层面,成立了以区级领导为成员的“南关区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委员会”,统筹领导全区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南关区还组织区综治办、民生办、应急办、区长公开电话、政务中心、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指导中心等6个部门,联合成立南关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负责公众投诉、任务分派、协调处理、督办反馈、指挥调度等工作。

  在街(乡)层面,成立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依托现有的公开办事大厅,发挥属地职责和优势,结合现代化数字平台,配合协助区级平台和协调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处理社区平台、网格处置权限等各类问题。

  在社区(村)层面,成立社会服务管理站,依托数字平台和数字终端,通过协调辖区内网格间的工作联动,结合网格人员机动巡查,处理区域职能范围内的公共服务管理有关工作,对发现的重大、突发事件即时快速反应。

  在组织架构的调整中,综治维稳贯穿始终。南关区调整了政法委内设机构名称和职能,并设立了社会治安、两新组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实有人口、特殊人群、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民生工作、基层基础建设、信息网络、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等10个专项组。

  启动新机制 向下给力谱新篇

  创新社会服务,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南关区坚持“向下给力”,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投,通过条块无缝衔接,把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最前沿、最末端。

  在块块上实施精细化的网格全覆盖。按照管理单元最小化、管理服务最优化的原则,将全区57个社区、3个村合理划分为310个服务管理责任网格。每个网格设网格长1名、综治协管员1名、民情信息员若干名。同时,推行“指挥前移,职能下沉,整合资源、充实力量”的“街区一体化”服务管理工作模式。

  在条条上推动前置化的职能下沉。将辖区50个区直部门、街(乡)和水、电、热、气等公共服务企业的工作职能,归纳梳理为9大类118小项具体工作职责和任务。各职能部门依照各自工作职责和任务,指派相应工作人员为网格责任人,及时办理所负责区域内各类事务。

  在条块结合上实行无缝化对接。部门、街道、社区之间实行工作职能的无缝化衔接,网格长直接协调各部门网格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确保网格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受理、解决,使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街道。

  运用新手段 信息平台生飞翼

  新形势下的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必须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南关区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硬件、软件建设。在南部新城核心区域建设了南关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集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于一身,集硬件办公和软件服务于一体。聘请软件公司开发了数字软件指挥控制系统,创造了图文影音一体化传输的协同工作应用环境,经过前期采集、归类、统计、存档,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具备了基础信息数据平台、矛盾纠纷调解平台、百姓舆情诉求平台、安全隐患排查平台、重大事件处置平台等多种职能。

  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数据库管理手段,通过信息数据库管理全区服务对象信息,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利用网络高速通道传递信息、文件,加强条块间的横向纵向交流,实现了办公、办事快捷化、简便化;利用网站和电话,受理公众问询、投诉,实现了逐步拓宽市民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的交流渠道;利用数字系统统计办结交办情况,将综合考评纳入其中,实现了实时考评、科学考评,随时掌握工作动态。通过层层分办、监督,确保发现的问题件件有人落实、事事有回音,全面构建了覆盖政务办公和社会服务管理的现代化电子保障体系。

  实现新跨越 基层成为主基调

  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核心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南关区以全新的服务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手段为依托,使“上面千条线”汇聚于“基层一张网”中,逐步实现了“问题发现在基层、矛盾解决在基层、信息反馈在基层、综治维稳在基层、民生改善在基层、党建服务在基层”,体现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主旋律,唱响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大合唱。

  问题发现在基层。在网格明显位置安装网格长公示板;制作便民服务卡发放到每户居民家中。创新应用QQ群、飞信短信平台、社情民意在线等现代化网络通讯工具,搭建起以社区工作人员为点、社情民意信息员为线、社区全体居民为面的社情民意收集网络。

  矛盾解决在基层。形成了以“百姓说事点”为基础,以信访流动站、街道司法所为主导,以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职能部门为辅助的齐抓共管、联调联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使“群众上访”变为“干部下访”,“被动受理”变为“主动服务”,有效防止了矛盾累积,信访总量大幅度下降。

  信息反馈在基层。各街道、社区将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制度汇编成册,民情工作日志、信息记录、工作台账等一整套工作体系规范有序。网格长直接实地查验部门办理效果,第一时间反馈结果、征求意见,促进了网格、部门、群众之间的信息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办结质量。仅以先行试点的自强街道北安社区为例,三个月时间里主动上门为居民解决问题129件,受理群众诉求95件,调解矛盾纠纷9起,提供全代办服务22次,受到居民的广泛赞誉。

  综治维稳在基层。广泛开展法律宣传“五进”活动,营造了学法守法的社会氛围;加强“严打、严防、严治”一体化建设,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依托“天网工程”系统,提高了“打防管控”能力;形成了完善规范的群防群治工作运行模式。使平安创建工作在基层、在社区、在小区、在楼道等末端触角均落到实处。

  民生改善在基层。提供就医优惠、就学扶助,建立残疾人康复托管基金,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与近6000户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困难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实现应帮尽帮、一个不落;随时关注居民就业需求,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就业岗位等各类指标完成情况均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展优生、生殖检查等服务,全区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升;加强居民物业自治,使“老、旧、散”小区居住条件全面得到改善;持续加大环境整治和园林绿化投入,让生活居住环境更加清新怡人;社区文化艺术节和百场文艺演出进社区活动蓬勃开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党建服务在基层。依托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这一载体,基层组织建设触角进一步下延,在网格内建立了党支部,在楼栋庭院成立党小组,做到“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延伸到哪里,党的基层组织就跟进到哪里”。

  目前,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已渗透到南关区的每一个角落,南关,也正发生着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在南关:

  ——高效受理群众诉求,受理办理时限效果好于媒体。过去百姓有问题找媒体、打公开电话等习惯,逐步转变为第一时间找网格、找社区、找政府。

  ——妥善解决社会问题,信息传输的技术支撑超越传统。运用高科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及时、动态的图文、语音、文字快速传输,反映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直观,有效提高了应对处置的科学性、合理性。

  ——切实转变工作职能,条块之间的工作衔接更加顺畅。过去职能部门给街道、社区下指标、下任务,指令式分派、交办工作任务的方式,逐步转变为由街道、社区、网格根据群众诉求,推进、督促、监督相关部门开展工作。街道、社区、网格成为职能部门工作绩效好坏的最终考核者和评判者。实现了部门推进网格服务,网格促进部门提升的相互驱动,相互带动。

  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南关永不竣工,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部署,坚定不移地把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推向深入,全力开创社会服务管理新局面,为南关人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