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区量化考评:聚焦信息化素质
来源: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12-05-31

记者:张成成 季 祥 宋德萤 
  前不久,济南军区某防空旅新一轮干部任前考评成绩公布。该旅在选拔任用干部时突出考评信息化素质,对排名靠后者一票否决。鲜明的用人导向,助推人才队伍信息化素质稳步提升。

  细化考评标准,让信息化素质硬起来

  3年前的一次“败仗”,至今仍让防空旅官兵刻骨铭心。

  时值该旅“学信息化、用信息化、练信息化”活动展开之初,他们专门组织了“信息化知识理论考核”,并优先使用了5名成绩排名靠前的干部。年底,这5名被寄予厚望的营连主官相继上台展示信息化练兵成果。不曾想,与会专家给出的评价却给现场官兵浇了冷水:“对信息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背记和计算机基本操作层面……”这番话无异于给党委“一班人”打了清醒剂:“现有的考核方法缺乏统一量化的标准,难以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绩效进行评估。”

  随后,他们通过精心设计论证,将信息化素质考核融入“德能勤绩体”全方位考核之中。“对信息化素质实行精细量化考评,不仅考出了真实素质,官兵也明确了自己缺什么、应该练什么。”旅政治部主任李卫东对笔者说。

  坚持考用一致,让优秀人才冒出来

  去年秋,在胶东某地参加联合实兵演习的导弹二营传来捷报:列装仅5个半月的某新型导弹,首次试射便取得双发双中的喜人成绩。庆功会上,发射连长董治强被官兵兴奋地抛向空中。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仅一年前,董治强还从未想过能当上主战连队的连长。

  2010年,董治强还是营部技术室的一名干部,得知部队即将列装新型导弹,他针对现代防空作战复杂空情写了3篇文章。这3篇针对性强、思路清晰的理论成果在量化考评中取得高分。次年初干部调整时,董治强被任命为连长。

  “用人是最重要的导向,量化考评要真正起到风向标作用,关键要坚持考用一致,优先把信息化素质高的人选准用好。”政委洪胜兵介绍说,近3年,全旅先后有16人因信息化素质突出被破格提拔使用。

  乘势而上,让信息化人才聚木成林

  这是一组沉甸甸的数字对比:3年前,全旅研究生学历干部不足5%;3年后,该旅每周举办一次信息化知识集中授课,70%的干部达到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干部达15%。

  同时,旅党委乘势而上,先后投入540余万元,搭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