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财政系统“金财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金财工程即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简称GFMIS,是全国电子政务战略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全国财政系统“金财工程”建设座谈会精神,参照全国财政系统《“金财工程”建设目标和总体规划》,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建设实施方案。
一、全省“金财工程”建设目标
1、建成覆盖全省的各级财政管理信息网络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建成覆盖全省各级政府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政府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纵向网络包括财政部到省级的一级骨干网,省级到市级的二级骨干网,市级到县级的三级骨干网,开通省、市、县三级电视会议、IP电话及数据传输等多项业务;横向网络包括省本级财政部门与省直各职能部门、人民银行国库省级分库和承担支付代理和非税收入代理的商业银行分行相连接的省级公共财务城域网,市级财政部门与市直各职能部门、人民银行国库市级分库和承担支付代理和非税收入代理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相连通的市级公共财务城域网,县级财政部门与县直各职能部门、人民银行国库县级分库和承担支付代理和非税收入代理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相连接的县级公共财务城域网。
2、建成以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管理运行模式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GFMIS)。
GFMIS的建设目标是:依托信息网络系统,建成覆盖各级政府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全面支撑部门预算编制、预算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宏观经济预测和办公自动化等需求的业务系统。
GFMIS的建立将形成一个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监控及时、约束有力的财政综合办公体系。该体系有利于规范预算管理,提高国库资金使用效率,提高政府财政管理决策科学性,增大财政管理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促使财政管理逐步实现依法理财。
GFMIS主要由预算编审支持系统、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国库集中收付系统、总会计账系统、国债管理系统等财政核心业务管理系统和宏观经济预测系统组成。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3、在省厅信息中心建立全省数据网络管理中心,集中存储省级预算编制和国库集中收付等核心业务数据。利用集中托管形式,实现市、县业务数据的集中统一存储。在数据中心建立数据备份中心和灾难恢复系统确保数据安全。
二、全省“金财工程”建设原则
1、为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服务的原则
建立“金财工程”是推进我省财政工作和财政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财政部门和财政工作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我省“金财工程”以覆盖各级政府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大型信息网络为支撑,体现公共财政改革的要求,并有利于按市场经济发展和入世要求,在财政管理方式和财政工作方式上与国际接轨。
2、五统一原则。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系统平台和统一组织实施。
具体实施中,业务应用系统和网络建设应遵循集中统一、上下一致的原则;为保证系统的高起点、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必须坚持要审慎论证、精心设计的原则;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要服务于各级政府的财政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促进改革切合实际的原则;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要坚持提高效率、方便实用的原则;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对安全保密具有很高的要求,要坚持安全可靠的原则。
3、先进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原则
从实用性和经济性出发,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系统结构,既要满足系统的传输能力要求、信息安全要求、人机交互能力要求和信息处理要求,又要着眼于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选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最佳性能组合,以有限的投资构建性能最佳的网络系统。
三、全省“金财工程”建设组织机构
1、成立河北省财政系统“金财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建设规划、技术方案、项目投资、计划实施、项目管理等问题的最终决策。领导小组由王加林厅长任组长,齐守印副厅长、高志立副厅长任副组长,办公室、预算处(编审中心)、国库处(支付中心)、收费局、信息中心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厅信息中心。
2、成立河北省财政系统“金财工程”建设工作小组,统筹负责工程实施的决策、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提出业务需求、制定管理规章、协调各方面关系。由高志立副厅长任组长,预算处、国库处、收费局、信息中心各一名处长(局长、主任)为成员。
3、设立全省财政数据网络管理中心,负责全省GFMIS的运行和数据集中管理维护工作,数据网络管理中心设在省厅信息中心。
四、全省财政网络系统建设实施细则
(一)局域网
省厅于2000年完成局域网改建,改建后实现了双主干交换4千兆冗余链路连接、二级交换直接百兆到桌面,所有服务器直接连接到主干交换。目前,省厅局域网已具备一定的吞吐能力,完全能够支持多网络媒体业务。下一步需要建立统一的网络设备配置和故障监控平台,完善网络性能测评和流量统计功能,以便通过系统检测,及时掌握网络的可用性和负载情况。各市局域网建设重点是简易连接县布线及机房装修的规范化,目前各市市本级及部分县已建成规范的局域网,但大部分县的局域网只是进行了简易连接,没有规范的布线和机房。
根据以上情况,局域网建设的实施步骤为:
1、2003年在省厅建成统一的网络设备管理平台。
2、用2003、2004两年的时间,按规范化布线的要求,由省厅统一组织,主要依靠各市、县的力量,完成全省县级综合布线和机房建设。
(二)广域网
1999年底河北财政综合业务网一期工程竣工,省市间达到2M光纤通路,并能在视频、语音和数据间进行动态分配,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2001年底河北财政综合业务网二期工程竣工后,省、市、县三级网络全面联通,全省三级网基本建成。由于网络规模的扩大,为保证网络主干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需要对广域网线路及设备进行扩容。一是对线路进行扩容,由2M升级为4M;二是设置一定的冗余设备,适当做出骨干接点设备的冗余备份,适应各市成为交换节点后承担的更多交换任务,保证网络的不间断运行;三是建立省、市、县三级电视会议系统;四是建立省、市、县三级IP电话系统。
实施计划为:
1、2002年底完成线路及广域网设备的扩容、电视会议系统的联通;
2、2003年至2004年分步联通电话网络。
(三)省级财务城域网
充分利用ISP城域网线路资源,在省财政厅和各省直部门之间建立稳定、高效的网络连接。在网络连接的基础上,以财政网络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安全系统、业务应用系统为构架,建成以国库收入、预算编报和资金拨付为主的省级财务城域网络。联网部门有全部省本级单位、收入职能部门、人民银行国库省级分库、承担支付代理和非税收入代理的商业银行。建成后的省级财务城域网,具备完善的网络通信平台、可靠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平台、先进的数据库平台和严密的安全体系。市、县两级的横向网络建设参照省厅的模式,根据业务需要联通有关部门。
实施步骤为:
省级横向网络建设计划于2004年建设完成;
市级横向网络建设计划于2005年建设完成;
县级横向网络建设计划用2006年、2007年两年的时间完成。
(四)网络管理
1、建立网络运行状况监测系统
网络运行状况检测系统,可对整个网络系统的各个网络节点、服务器进行运行监测。通过该系统,可随时监测整个网络系统的连接状况及运行状态。
2、建立网络系统性能监测、分析系统
通过网络系统性能监测、分析系统,能够对全省财政网络每条链路、各个网络节点的交换机、路由器进行性能监测,对每一段链路、每个数据端口的网络数据流量进行监测和分析,查找和发现网络数据流量异常状况,改善和优化网络系统性能。
3、建立网络系统故障、事件集中监测控制中心
通过网络管理系统的集中事件控制中心,记录、分析网络系统中各个节点的故障和事件日志,并通过对所记录的每个节点的错误、警告和事件日志的分析,查找网络系统故障、分析网络设备运行状况。
(五)网络标准
1、网络通信平台
网络通信平台采用纵向三级和横向三级网络结构,TCP/IP网络协议体系结构及Intranet运行模式。
纵向结构是: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到财政厅信息中心的一级骨干网;财政厅信息中心到各市财政局信息中心的二级骨干网;市级财政局信息中心到县级财政局信息中心的三级骨干网。
横向结构是:省级横向连接省本级财政相应管理层次的部门、收入职能部门、人民银行国库省级分库和承担支付代理和非税收入代理的商业银行分行的省级财务城域网;市(县)级财政网横向连接市(县)本级预算单位、收入职能部门、人民银行市级国库分库、承担支付代理和非税收入代理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市(县)级财务城域网。
网络建设立足国内现有的电信和广电的线路资源,不建专线。
2、计算机系统硬件和操作系统软件平台
计算机系统配置原则是:对以部门预算编制和国库集中支付为核心的财政主体业务系统,采用集中化的数据处理中心运行模式,即在省财政厅设立集中的数据网络管理中心,各市的数据处理服务器以托管方式相对集中运行管理,各市通过网络通信平台使用托管在数据网络管理中心的资源,这一模式既有利于核心业务系统的统一建设,又有利于系统的集中维护和节省投资。同时在省财政厅按照集中化的原则建立数据备份中心和灾难恢复系统。集中化数据处理中心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将按照“金财工程”统一技术标准配置。
3、数据库平台
数据库平台采用与财政部相一致的平台。财政核心业务应用系统采用财政部制订的统一编码体系,应用软件开发采用统一数据字典。核心应用的建设方向是采用严格的三层体系结构,即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含业务中间件)、客户机(浏览器)。
4、安全体系
安全体系主要包括认证中心、加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标准应达到同行业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标准。
(六)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安全体系包括: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数据的安全管理系统、病毒防范系统、防火墙系统、数据传输加密系统、移动用户及横向网络用户安全管理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和漏洞扫描系统八大部分。其中,应用系统和数据的安全管理是网络安全体系的重中之重。
1、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
为加强对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省厅信息中心数据机房对全省财政系统内部核心业务服务器的运行状况进行集中监控,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系统计划于2002年底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
2、数据的安全管理系统
本系统分三大部分,即在线业务数据的安全存储、数据安全备份与灾难恢复、异地冗灾。财政业务对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系统依赖程度越高,业务数据的安全要求也就越高,不仅要实现服务器数据备份,对在线业务数据也要有很好的安全保护。适应这种需要,构建一套SAN网络,即存储区域网。这是一种当前比较成熟的在线数据安全保障技术。SAN网络建成后,所有财政核心业务数据存储于一台企业级存储设备,这台企业级存储设备通过自身的磁盘数据安全保护功能,可对所有财政核心业务数据进行安全保护。本系统分期建设,“在线业务数据的安全存储”、“数据安全备份与灾难恢复”两大部分于2003年6月前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异地冗灾”计划于2004年12月前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
3、病毒防范系统
目前网络病毒日益猖獗,为确保系统数据安全,建立一套完善的防病毒系统,即在整个网络系统中安装一套企业级防病毒软件。该防病毒系统具备集中管理功能,能够自动向网络中的客户端进行防病毒软件分发、病毒定义库的自动升级、制定全网的病毒防范策略,能够支持网络系统中的各种Windows操作系统。同时,能够集中报警,使网络管理员及时了解病毒在网络中的分布状况及种类,并对突发事件做出处理。本系统计划于2002年底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
4、防火墙系统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横向网络建设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非财政工作人员需要接入到财政业务网络中。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防火墙系统,严格审核和限制外部用户对内部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系统计划于2002年12月前完成并正常使用。
5、数据传输加密系统
为防止秘密文件在内部网络传输时被非法用户窃取、阅读并篡改,设置一套数据传输加密系统。本系统计划于2003年6月之前建成并投入运行。
6、移动用户和横向网络用户的安全管理系统
考虑到财政工作人员需要在出差期间办公,必然在内部网络中存在一些以拨号方式为主的移动用户。同时,横向网络的建设,也必然使更多的非财政系统内部用户连接到财政业务网络中。防火墙系统安装在局域网的入口处,只能对网络系统资源进行粗粒度的控制,很难做到对外网用户及应用级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更无法做到对内部网络用户的资源访问控制。因此,配合防火墙系统,建立全网统一的CA认证中心。必要的情况下,为移动用户和横向网络用户配备加密设备,以防数据被意外窃取。本系统计划于2004年6月建成并正常使用。
7、入侵检测系统和漏洞扫描系统
随着网络黑客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给网络安全带来新的问题。在网络中建立入侵检测系统,可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该系统还可定期对操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根据扫描结果给操作系统打相应的补丁程序,确保操作系统安全。本系统计划于2003年12月前建成并正常使用。
8、建立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了上述技术安全措施,并不等于拥有了一个安全的网络,人的因素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之一。据统计,80%的网络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合法用户的误操作所造成的。因此必须建立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进一步消除全法用户造成的事务性安全事故。
9、安全系统的应用
安全总是和效率成反比,对网络服务器保护得越安全,网络和服务器的使用效率就会越低。在设计网络安全体系的同时,要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
网络中共分五种安全级别:第一级,防火墙系统;第二级,VLAN;第三级,操作系统安全;第四级,用户账号及权限控制;第五级,安装入侵检测系统。
针对目前的应用,财政核心业务系统,如财政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预算编审支持系统、预算计划查询系统、预算指标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预算总会计系统、工资集中发放系统、财政业务监督系统、财政业务预测评价系统以及领导综合查询系统等采用5级安全措施;一般的业务系统,如社会保障管理系统、财会信息数据库查询与分析系统、粮食风险基金管理系统、农税征管系统、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系统等采用4级安全措施;需要在网络中被广泛访问的系统,如财政法规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外部信息接受及发布系统、财政信息数据库综合查询分析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实行3级安全措施;信息网站,在实施3级安全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对系统、网络、页面等方面再增加一些特殊的安全措施。
五、全省财政应用软件系统建设实施细则
近几年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配合预算编制改革、工资集中发放、国库集中收付等改革的实施,遵循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先试点应用后全面推广、先核心业务后全面开花的原则陆续开发了一些软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将继续遵循这一原则,进一步加大软件开发与应用力度,做好推广工作。
我省财政应用软件系统,主要由以下分系统组成,各系统的功能及实施步骤为:
(一)预算编审支持系统
按照零基预算、综合预算的要求编制部门预算,将预算编制到单位、项目,实现各级财政资金使用部门和各级财政管理部门预算编制、预算审核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支持基本预算支出和项目预算支出的部门预算编制,完成预算控制数编制及预算批复,支持预算科目新体系,支持在线查询、汇总和审计。另外,系统通过数据库实现与国库集中支付、现金管理、收入管理、政府采购、宏观经济预测等系统的数据共享。该系统主要由8个子系统构成。
1、预算单位基础数据库上报与管理子系统。用于建立和维护预算单位的基础资料库,包括人员结构和办公用房、机动车辆、办公设备、通讯工具等资产情况。
2、预算建议计划上报与管理子系统。用于管理和维护预算单位上报的预算建议计划,包括收入计划、支出计划、人员/公用/专项经费支出计划、其它支出计划、政府采购支出计划等。
3、人员经费预算方案编制子系统。从预算单位编报的年度预算建议计划中,提取单位人员各个开支项目的适用科目和数值,建立开支项目和人员工资福利各项数据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单位上报的人员工资信息和人员经费开支标准,建立统一的计算公式,最终形成人员经费预算方案。
4、正常公用经费预算方案编制子系统。明确各项公用经费开支科目,重新核定所有影响预算编审的各单位的基本数字,确定单位分类分档方案,确定公用经费标准定额,建立正常公用经费计算公式,生成正常公用经费预算方案。
5、公用专项经费预算方案编制子系统。根据单位编报的预算建议计划,提取单位申报的具体公用专项项目,按照业务处室和领导意见,确定项目的安排顺序和金额,从而形成公用专项经费预算方案。
6、专项经费预算方案编制子系统。从单位编报的预算建议计划中得到各单位申报的具体项目,建立项目库,核定适用科目,按照业务处室和领导的意见确定项目的安排顺序、安排金额和是否立项。根据各个业务口的可用财力,自动决定项目是否安排,对没有安排项目自动滚动到下一年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专项经费的预算方案。
7、总预算方案合成子系统。确定各项经费的支出途径,确定各单位各项收入项目的数据,在人员经费预算方案、公用经费预算方案、专项经费预算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可以提交预算处、厅领导、预算编审委员会、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大的完整的符合综合财政预算和零基预算要求的预算方案。
8、预算方案查询子系统。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各处室可根据权限查阅系统生成的综合预算方案或部门预算方案。其中综合预算方案包括:一般预算支出总表、预算外资金支出总表、基金预算支出总表、综合预算支出总表、综合预算专项公用经费支出总表、综合预算专项项目支出表等;部门预算方案包括:部门收支总表、部门收入明细表、部门支出总表、部门专项公用经费支出表、部门专项项目支出表、部门一般预算拨款支出表、部门预算外拨款支出表、部门基金预算拨款支出表、部门政府采购汇总分类表等。
实施步骤:2002年,省本级继续使用新版本的预算编制软件编制本级部门预算;2002年下半年,有条件的市可试运行预算编审软件;不具备条件的市要按省厅要求规范预算编制业务,为编细编好预算做好充分准备。2003年该软件在全省全面推广,编制2004年预算。
(二)预算指标管理系统
建立全省各级财政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实现对全省预算资金的规模、分配、使用等情况的管理和监督,从而实现预算资金的分配、核对,及指标的下达、核对和汇总,建立预算指标台帐和预算指标数据库,实现预算资金分配情况的查询、分析和管理的现代化,并实现与预算编审、国库集中支付、总预算会计、现金管理、工资发放监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由3个子系统构成:
1、指标分配子系统
该子系统由预算处使用。用于完成预算指标的来源登记、指标分配、指标追加、科目调剂、项目细化等工作,完整的记录预算控制数和批复的年初预算数据,建立预算指标明细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预算指标调整文件,记录每一项预算调整过程的相关信息,追踪每一项预算指标的执行和变动情况。使用该系统可查询任一时间点的预算指标,并可与总预算会计系统进行核对。
2、拨款处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由各业务处室使用。将指标分配子系统批复的预算控制数,作为支付过程的控制依据,利用系统的标准流程强化预算执行的规范化。计划按指标制订,用款按计划支付,完成预算单位用款计划的申请、审批和拨付等自动化处理工作。利用该系统可随时掌握支付进度和未来库款需求情况,方便资金运作。
3、执行分析子系统
通过该子系统可方便查询预算执行的进度情况、预算单位拨款进度情况和明细情况等,清晰反映每一笔财政资金的详细信息。
预算指标管理系统于2001年下半年在省厅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预算指标管理和财政拨款的自动化处理工作,建立了预算指标明细账和拨款明细账,满足了预算资金管理的要求。
省级实施步骤:2002年继续使用该软件。
市级实施步骤:2003年投入使用。
(三)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该系统是GFMIS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实现财政资金拨付的现代化。包括资金计划审核控制系统、支付管理系统、采购定单系统、总分类账系统和预算执行报告分析系统,并实现与现金管理、预算指标管理、收入管理、外债管理、政府采购、宏观经济预测等系统的数据共享。
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开发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已较为成熟,并成功应用于四川、海南等省,我们计划引进该软件并结合我省的业务流程修改后,于2003年在全省推广。
(四)现金管理系统
该系统对国库现金账进行实时管理,并实现与国库集中支付、收入管理、外债管理、政府采购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主要功能包括与人民银行国库和与商业银行连接的支付对帐系统、现金流预测系统,可实现按现金流总体控制支付授权。
待实现与人行国库和财政委托的商业银行联网后开发,预计2004年底前开发完成并率先在省厅投入使用,稳定运行后向市县推广。
(五)总预算会计系统
该系统用于实现全省财政总预算会计电算化,核算、反映、监督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该软件将开拨款单、填制会计凭证、记账处理、编制报表、单位对账等日常工作全部用计算机完成,并可依据微机处理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供领导按照需要从不同角度准确查询资金拨付情况,从而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该系统与预算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收付、收入管理、工资发放监控等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总预算会计系统于2001年10月份开发完成,经过精心测试与完善后于今年在省厅投入试运行,2003年在全省推广应用。
(六)工资发放监控系统
通过本系统,各级财政部门、人事部门、编制机构和人行国库分别报送每个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信息,审核工资变动、各级财政的收支与工资专户的入户等情况,通过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防止个人工资虚增冒领的现象,实时管理和监督全省工资发放执行情况,建立全省人事工资数据库。系统具备工资调整测算功能,具有与银行的接口,能够通过代理银行直接将工资发放到个人账户,实现工资发放银行化。该系统还将拓展用于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个人医疗费的直接支付,并提供对外个人工资信息的网上授权查询功能。
工资发放监控系统于今年6月份开发完成后已投入使用,9月份开始试运行。10月份开始在全省投入使用。
(七)收入管理系统
主要管理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非税收入,并实现与预算编制、预算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现金管理、宏观经济预测等系统的数据共享。该系统的预算内收入系统将与税务、海关连接,具有退税管理功能。
预算外非税收入系统是执行收支两条线,实现综合预算的关键,也是收入管理系统的主体部分。依托财政和银行的计算机网络,按票款分离原则建立收费项目管理、专用收款票据管理、执收单位开票记账管理、银行代收代缴管理等系统。收集并记录银行的每一笔收款信息,实现代理银行、执收单位与财政三方网上对帐,既防止乱收费又保证缴款人的每一笔缴费及时进入财政专户。
税收收入由总预算会计软件通过与人行国库的接口接收数据;非税收入采用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开发的非税收入管理系统,该软件已在四川等省试运用成功,2002年下半年规范我省非税收入业务,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引进完善修改后,2003年在省市县全面推开。
(八)政府采购管理系统
以网络化和电子商务的先进技术手段支持政府采购业务流程,并实现与预算管理中的政府采购预算、国库支付中的采购订单相连结,与固定资产管理等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1、采购项目管理:对需要进行政府采购的项目进行管理,包括项目信息、采购信息、规格要求等。对于分期进行采购的项目,能够管理采购进度及采购完成情况。对每一个项目,全面记录当前采购的进展情况及完成的采购额。对于完成采购的项目,记入相应的固定资产总分类账,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2、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系统:对于需要公开招标的部分,通过该系统能够将招投标信息发布到相应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网站,使相关单位可在网上查询采购物品和劳务的有关情况。可在网上发布政府采购有关政策、法规及采购成功案例,开辟供应商园地,供应商可在网上自主发布主要产品相关信息及货物供应链,方便采购单位网上询价,选择供应商。
3、政府采购订单管理系统:对政府采购支付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文档资料进行管理,包括采购申请、合同文档资料、验收报告、生成支付申请等。与预算编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为跨年度采购预算提供审核依据。管理一揽子采购协议相关的分期付款情况,完整实时记录采购订单已付资金和待付资金。
4、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系统:对政府采购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审计,保证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公开,并把审计数据集成到审计数据库中。
政府采购管理系统采用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开发的软件,目前已在省厅投入使用;2003年,各市可以省厅节点的形式在此系统上发布政府采购信息。
(九)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建立固定资产总分类账,支持固定资产添置、折旧、重估、报废等管理工作,实时更新维护固定资产数据库,并实现与国库总分类账、政府采购等系统的数据共享。
该软件将于2003年开发,2003年下半年在省厅和部分试点市县投入使用,2004年在全省推开。
(十)债务管理系统
该系统对政府借用外债(世行贷款、亚行贷款等)进行综合管理,系统对贷款的管理是以资金、财务和债务管理为主线,除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外,还提供贷款的报账提款、债务分隔、利息计算、债务申报、外债统计和转贷会计等功能。
目前,该软件正处于开发阶段,预计今年10月底开发完成,待省厅运行正常后,于2003年在各市投入使用。
(十一)社会保障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为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开发的。它以财政、劳动、民政、地税等部门的各种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以覆盖全省各地市、各部门的信息网络为依托,及时准确的提供养老、失业、下岗、医保、低保等社会保障资金的征缴、补助、上解、拨付、核算、发放等情况,及时反映享受人群的增减变化及资金收支是否平衡等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它是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以及其他社会保障工作的技术保障。
该软件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开发,开发完成后今年在省厅试运行,2003年选择2至3个市试点运行,运行成功后于2004年在全省各市县全面推开。
(十二)农税征收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为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工作、适应基层农税征管需要,确保农业税基础信息的完整准确而开发的一套专门的业务系统。系统将农业四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农税会计、票证管理、统计汇总、测算分析等工作全部实现信息化处理,提高农税征管效率、减少征收环节、增加征收透明度、降低征收成本,对规范农税征管行为、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该软件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开发,2003年开始在全省投入使用。
(十三)宏观管理与预测系统
以财政收支数据库的数据为基础,综合国内外宏观经济数据,建立财政收支分析预测模型、财政监测预警模型、政策分析模型、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宏观经济景气与监测模型,科学、全面地掌握宏观经济和财政收支增减因素,合理控制债务规模,为政府财政预算编制、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政策调整提供辅助决策依据。由4个子系统构成:
1、收入预测子系统
建立地方财政收入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地方财政收入和经济影响因素之间的内部结构,确定、筛选财政收入经济相关因素,选择预测模型,构建数据库等工作,实现财政收入预测流程,建立专家咨询系统,形成财政收入预测机制。
2、财政运行评价子系统
建立系统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收入指标和支出指标),确定财政运行指标的监测评价标准及临界值,通过系统监测与评价模型,对当前财政运行状况或财政运行趋势进行分析。
3、财政风险预警子系统
建立以债务为核心、以流动性和清偿能力为监控对象、以项目为基础、以网络为依托、以层次分析和趋势分析为主要方法、以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为主要目的的软件系统,确定判别标准的原则及方法,从而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机制,提出地方财政风险防范的对策措施。
4、财政支出评价子系统
通过分析财政支出项目的特点和影响项目投入产出的各种因素,建立以反映项目投入产出效益为主体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判断财政资金运营状况、风险程度和资金使用效益,为合理分析财政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依据。
该软件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开发,2003年开始在省厅投入使用,运行成功后于2004年在全省各市县全面推开。
(十四)数据字典
以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为基础,根据各业务系统和数据库的建立要求,建立覆盖全省乡镇的统一的标准代码库,包括行政区划编码、部门编码、预算科目编码、经费类别编码、资金属性编码等内容。
数据字典的编制工作计划于2002年12月底前完成。
六、全省数据管理中心建设实施细则
1、建立基于小型机环境的核心业务系统
建立以小型机为中心的核心业务系统,预算编制、指标管理、集中支付、总预算会计等财政核心业务系统都集中在小型机系统上运行。小型机系统采用互为备份、消除单点故障的双机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连接、数据存储等均采用冗余结构设计;中间性业务系统,采用高档PC服务器。
2、建立信息交换资源中心
通过电子邮件系统、Web信息发布、FTP信息下载、数据资料库查询等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建立全省财政网络信息交换资源中心,发布、共享全省财政信息资源。通过该中心,能够使整个财政网络查阅、浏览全省财政运行数据、政策法规,下载各种业务和应用软件,交换财政信息、传送财政业务数据。
3、建立数据存储管理中心
数据存储管理中心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数据存储技术-SAN结构,存储全省核心业务数据。其中,核心主机、服务器系统数据及各种财政业务数据,集中由企业存储服务器存储和管理;各业务主机、服务器系统和企业存储服务器,采用多条冗余光纤数据链路相互连接,以保证数据传输安全、高效、可靠。企业存储服务器采用双主机控制、多适配器控制器、RAID硬盘容错、双电源、CACHE容错等多种技术,以保证数据存储服务器的安全稳定。
4、建立数据备份、冗灾系统
财政业务数据备份和冗灾系统,将通过网络和SAN数据存储结构,对财政业务数据、数据库系统、资料库数据等进行集中备份;制定各系统数据的备份策略,保证各种数据定时、及时、完整备份;建立关键业务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冗灾措施,防止系统瘫痪和业务数据丢失。
七、县级财政系统“金财工程”建设规划
县级“金财工程”建设主要围绕网络和应用系统两个方面进行。
在网络建设方面,要按照规范化要求完成县级综合布线和机房建设,开通数据传输、可视会议及IP电话等多业务应用。
县级应用系统建设可采取两种模式。地方财力较好的县可建立部门预算和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收付为管理运行模式的GFMIS系统。地方财力较弱的县可采取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系统配置为基于PC服务器档次的小型系统。“十五”期间80%以上的县完成GFMIS系统建设。
八、项目投入与效益评价
按照财政部“金财工程”部署,结合我省财政网络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具体项目实施计划为:
1、2003年主要计划完成以下工作:
(1)省、市、县广域网线路扩容;
(2)广域网络设备扩容;
(3)县级网络机房装修;
(4)网络管理系统;
(5)网络安全系统;
(6)软件开发:开发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农税征收管理系统;向市县推广预算编审支持系统、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国库集中收付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预算总会计系统等五个软件。
2、2004年主要计划完成以下工作:
(1)省级横向城域通信线路扩容,由拨号方式改为2M数字电路;
(2)财政系统县级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规范化;
(3)软件开发:完善已推广软件并开发现金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两个软件;向市县推广政府债务管理系统、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和农税征收管理系统等三个软件。
(4)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升级;
(5)建设县级语音系统;
(6)省级网络设备升级。
3、2005年主要计划完成以下工作:
(1)市级横向城域通信线路扩容,由拨号方式改为2M数字电路;
(2)市级网络设备升级;
(3)软件开发、推广:向市县推广宏观管理与预测系统、现金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4、2006-2007年主要计划完成以下工作:
(1)县级横向联网通信线路扩容,由拨号方式改为专线方式;
(2)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系统进一步优化;
(3)县级网络设备升级;
(4)软件开发、推广:进一步完善已推广软件并逐步扩大推广范围。
河北省“金财工程”2003年-2007年以上项目全省共需投入资金约1.5亿元。
到2007年,将全面完成全省“金财工程”建设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建成纵向联结省市县各级财政部门,横向联结各级预算单位、具有收入职能的部门、人行国库、承担支付代理和非税收入代理的商业银行各级分行的宽带业务网络,建成全省统一的数据存储与管理中心,全面支撑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宏观经济预测分析等核心财政业务应用,使信息技术应用到从财政业务处理到日常办公的各个领域,实现财政管理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