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胡雪
电子商务在国外已经大行其道,中国经济发展也好,对外贸易也好,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目前问题的关键在于监管,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是580亿美元,到2004年是2360亿美元。以中国为例,2003年年底上网人数达8000万,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站超过4000家,总贸易额达600亿美元。到了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24000亿元。最新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5.88万亿元,同比增长29.2%,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2.5%。
为增强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对外贸易功能,商务部最新发布了《关于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对外贸易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以提高我国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对外贸易的能力和水平。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具有重要意义,电子商务将传统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突破时空限制,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更多贸易机会,有利于广大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电子商务在商业贸易中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复旦大学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强永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销售渠道和贸易形式,突破了展览、展销、现场对口洽谈等传统外贸营销模式所受的制约,有利于企业缩短贸易链条,建立自主营销渠道,开展研发设计,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将来在贸易发展过程中,对于电子商务的应用可能就不仅仅是在沟通方面,还会融入现实的交易模式中去,特别是伴随着年轻一代,他们对电子商务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整个商务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而且,在一些领域中电子商务已经不仅仅属于商务范畴了,例如B2C与C2C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易观国际行业分析师阳骁对本报记者表示,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增强外贸功能,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对外贸易,有利于促进内外贸融合,推动内外贸共同发展,提高我国商务事业整体发展水平,夯实我贸易大国地位。
强永昌表示:“电子商务在国外已经大行其道,中国经济发展也好,对外贸易也好,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目前问题的关键在于监管,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强永昌表示,目前中国电子商务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资金安全问题;另一个是人民币还不能完全的自由兑换问题。“怎样利用电子商务这个新平台推进贸易发展是值得考虑的问题,这种方式毕竟是一种新的交易模式。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在国内仍存其局限性,如这种交易方式的资金安全问题,关于结算方面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强永昌表示,《意见》的出台是一种政策导向,为贸易发展提出了一个新方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手段,在将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中,将会成为贸易活动的重要平台,所以对于厂商和有关经营者来说,应该关注这方面的动向,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新的交易模式,为自己的市场拓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将来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并解决相应问题,使之能够成为真正推动我国贸易发展的有效工具。”
阳骁提醒,企业应当将电子商务作为长期的一项投资,而不是作为短期提高效益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