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摘录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更新时间:2012-06-13

【摘要】构建更大规模的生态系统,提振中国IT产业:云计算产业具有极大的产业带动力量,在云计算的驱动下,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将层出不穷,各种融合式创新将不断涌现,从而推动中国整体IT业产值的大幅提升。 

  作为中国IT产业的观察者和研究者,赛迪顾问充分运用自身的强大资源优势,长期追踪包括云计算在内的中国IT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以标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定义和方法,结合自身对中国IT产业的深刻理解,最终形成了《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本《白皮书》研究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面访/电访:赛迪顾问历时3个月,走访了近50位云计算产业的重要影响者,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中央部委、地方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园区等领导,两院院士、高校教授、着名媒体主编、知名博主、大型跨国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本土云计算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众多真知灼见,对《白皮书》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实证研究:采用了企业访谈和对标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Microsoft、IBM、Google、VMware、Oracle(Sun)、HP共6家主流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深入剖析,对访谈数据和对标比较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案头调研:对赛迪顾问的历史数据库、业务类型库和案例库进行筛选,调阅相关的年度研究报告、统计年鉴、政府项目库和政策法规库,并结合互联网公开信息,搜集了大量的云计算技术趋势、解决方案、市场和政策等全面的文本资料,为本《白皮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众说纷纭"云计算"

  云计算的出现并非偶然,早在上世纪60年代,麦卡锡就提出了把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像水和电一样的公用事业提供给用户的理念,这成为云计算思想的起源。在20世纪80年代网格计算、90年代公用计算,21世纪初虚拟化技术、SOA、SaaS应用的支撑下,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使用和交付模式逐渐为学界和产业界所认知。

  云计算的定义与内涵

  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包括互联网Internet和企业内部网Intranet)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资源。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其计算能力通常是由分布式的大规模集群和服务器虚拟化软件搭建。

  “云”中的资源在用户端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云计算的内容主要包括:架构即服务(IaaS)、数据存储即服务(D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云安全”和虚拟化应用等内容。

  中国产业现状

  中国云计算产业分为市场准备期、起飞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尚处于导入和准备阶段,处在大规模爆发的前夜。中国云计算产业生态链的构建正在进行中,在政府的监管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与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以及云计算咨询规划、交付、运维、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一同构成了云计算的产业生态链,为用户提供服务。

  未来3年,云计算应用将以政府、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和电力等行业为重点,在中国市场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采用,市场规模也将从2009年的92.2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06.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7.4%。

  然而,许多地方政府在投入了巨额资金建设起云计算中心后,却发现缺乏有价值的实际应用,“云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应用落地成为当前最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赛迪顾问建议,中国应当充分利用云计算发展机遇,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制定积极的产业发展政策与法规,构建适度宽松的云计算发展环境,着力试点示范,由点到面推进云计算产业全国统筹规划布局;提高政府管理精细化程度,划分云安全细分领域,提供分级区别管理措施;突出资源整合能力,主抓有国际竞争力的标杆企业,形成行业应用示范;积极扩大与他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合作,推进世界级的中国云计算实践。

  中国云计算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中国云计算产业分为市场准备期、起飞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07年~2010年):主要是技术储备和概念推广阶段,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尚在尝试中。用户对云计算认知度仍然较低,成功案例较少。初期以政府公共云建设为主。

  起飞阶段(2010年~2015年):产业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商业模式构建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进入云计算产业的“黄金机遇期”。此时期,成功案例逐渐丰富,用户了解和认可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介入,出现大量的应用解决方案,用户主动考虑将自身业务融入云。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建设齐头并进。

  成熟阶段(2015年~):云计算产业链、行业生态环境基本稳定;各厂商解决方案更加成熟稳定,提供丰富的XaaS产品。用户云计算应用取得良好的绩效,并成为IT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云计算成为一项基础设施。

  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尚处于导入和准备阶段,处于大规模爆发的前夜。

  中国云计算发展现状

  中国云计算产业生态链的构建正在进行中,在政府的监管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与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以及云计算咨询规划、交付、运维、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一同构成了云计算的产业生态链,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服务。

  虽然对云计算仍存在一些担忧,但随着概念的普及,产业界对于云计算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如果忽视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未来技术,中国将会在新一轮技术发展浪潮中落后于世界,中国需要抓住这一轮产业变革,占据国际产业分工制高点。早在2010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就指出,“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将云计算应用提上了创新生产方式的高度。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发展云计算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布局。

  中国云计算的产业化快速发展尚存在如用户认知不足、标准缺失、数据主权争议、可用性、稳定性担忧、用户锁定、服务质量难以规范等诸多障碍。其中,标准和安全这一对“翅膀”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最为核心、也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云标准之翼对于云的起飞至关重要。没有标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就难以得到规范健康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集群发展。标准的内容不仅包括技术标准,还要包括服务标准,解决无论是公共云、混合云还是私有云的从规划设计,到系统建设、再到服务运营、质量保障等环节中的各种问题。

  安全问题的解决是关系到云服务能否得到用户认可的关键要素。除了可能发生的大规模计算资源的系统故障外,云计算安全隐患还包括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适用法规、以及对于用户的隐私保护、数据主权、迁移、传输安全、灾备等问题。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必须在数据加密、迁移、备份以及位置控制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保证云服务的易用性、可用性、稳定性、安全性。安全问题的解决还包括云计算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增强用户使用云计算的信心。

  中国云计算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中国云计算产业分为市场准备期、起飞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07年~2010年):主要是技术储备和概念推广阶段,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尚在尝试中。用户对云计算认知度仍然较低,成功案例较少。初期以政府公共云建设为主。

  起飞阶段(2010年~2015年):产业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商业模式构建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进入云计算产业的“黄金机遇期”。此时期,成功案例逐渐丰富,用户了解和认可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介入,出现大量的应用解决方案,用户主动考虑将自身业务融入云。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建设齐头并进。

  成熟阶段(2015年~):云计算产业链、行业生态环境基本稳定;各厂商解决方案更加成熟稳定,提供丰富的XaaS产品。用户云计算应用取得良好的绩效,并成为IT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云计算成为一项基础设施。

  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尚处于导入和准备阶段,处于大规模爆发的前夜。

  中国云计算发展现状

  中国云计算产业生态链的构建正在进行中,在政府的监管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与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以及云计算咨询规划、交付、运维、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一同构成了云计算的产业生态链,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服务。

  虽然对云计算仍存在一些担忧,但随着概念的普及,产业界对于云计算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如果忽视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未来技术,中国将会在新一轮技术发展浪潮中落后于世界,中国需要抓住这一轮产业变革,占据国际产业分工制高点。早在2010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就指出,“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将云计算应用提上了创新生产方式的高度。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发展云计算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布局。

  中国云计算的产业化快速发展尚存在如用户认知不足、标准缺失、数据主权争议、可用性、稳定性担忧、用户锁定、服务质量难以规范等诸多障碍。其中,标准和安全这一对“翅膀”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最为核心、也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云标准之翼对于云的起飞至关重要。没有标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就难以得到规范健康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集群发展。标准的内容不仅包括技术标准,还要包括服务标准,解决无论是公共云、混合云还是私有云的从规划设计,到系统建设、再到服务运营、质量保障等环节中的各种问题。

  安全问题的解决是关系到云服务能否得到用户认可的关键要素。除了可能发生的大规模计算资源的系统故障外,云计算安全隐患还包括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适用法规、以及对于用户的隐私保护、数据主权、迁移、传输安全、灾备等问题。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必须在数据加密、迁移、备份以及位置控制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保证云服务的易用性、可用性、稳定性、安全性。安全问题的解决还包括云计算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增强用户使用云计算的信心。

  中国云计算未来展望

  1.云计算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推动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进程:云计算能够提供可靠的基础软硬件、丰富的网络资源、低成本的构建和管理能力,能有效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目前面临的IT机房建设和信息系统运维难、人工成本和能源消耗巨大等问题。

  构建更大规模的生态系统,提振中国IT产业:云计算产业具有极大的产业带动力量,在云计算的驱动下,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将层出不穷,各种融合式创新将不断涌现,从而推动中国整体IT业产值的大幅提升。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业务动态性和敏捷性:通过提供海量数据存储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云计算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基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缩短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的周期,提高用户业务的敏捷性和动态性。

  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助力绿色IT和节能减排:云计算可以提高现有设备运行效率,并减少初期投资和运营成本(管理、更新成本),降低用户总体拥有成本。同时,云计算对IT资源的集中和整合使用可以减少设备规模、及时关闭空闲资源,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地。

  支撑中小企业信息化升级,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前,真正使用IT的中小企业比例很低,阻碍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云计算服务的产生将有效地支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将企业的资本投入转变为日常开支和运营成本,大大减轻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其信息化门槛,弥补其在IT投资和维护方面的不足,促进中小企业生产、管理与市场开拓的升级,提高中小企业收入,从而保障国家总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2.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大型服务商和成功案例较少。在技术浪潮和产业热情推动下,一大批厂商进入中国云计算市场,但由于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评价、资格认证和准入机制,云计算市场上鱼龙混杂,缺乏大型、可信赖的服务提供商,也缺乏行业普遍认可的成功应用实践案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张。

  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参与者尚未形成一套共同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具体表现在数据接口、数据迁移、数据交换、测试评价等技术方面,以及SLA、云计算治理和审计、运维规范、计费标准等运营方面,都缺少一套公认的执行规范,不利于用户的统一认知和云服务的规模化推广。

  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问题。包括数据存储、传输安全,数据隐私、数据主权、身份认证等问题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是阻碍当前云计算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

  3.中国云计算发展趋势

  云计算商业模式的迅速发展将对中国IT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涉及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架构以及中间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服务在内的诸多领域,从而开创一种全新的IT应用前景。

  赛迪顾问预测,未来5年,云计算和相关服务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一方面,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对于这些处在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而言,自己投资建立数据中心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并且很难与业务的快速成长匹配,而云计算的租用模式正好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众多的服务器、存储硬件厂商以及平台软件厂商都希望通过云计算平台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政府和企业用户中,以便未来能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云计算运营商也将在这次大潮中实现快速发展,比如正在全国各地兴建高性能计算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的政府部门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有望成为面向公共计算领域的云计算运营主体,而电信运营商、IDC托管服务商、大型互联网公司、软件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等也具有成为云计算运营商的潜力。随着国内云计算应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整合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主流云计算解决方案及核心价值

  云计算已成为IT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将为整个产业带来新的变革和机会。然而,国内外IT应用环境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应用必须明确本地用户的核心关注,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可控、安全、高效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中国用户的核心关注

  1.政府用户核心关注

  对政府用户而言,云计算不仅能够提高办公效率、节约信息化成本,还能够帮助其实现管理创新和服务型政府转型。政府不仅是云计算重要应用主体,更是重要的市场规则制定者、产业运营监督者和产业发展推动者。

  政府的推动可以促进云计算产业跨越式发展。例如,目前各地政府结合当地产业规划,积极建立云计算产业发展与创新基地,通过资金支持大力培育云计算技术服务厂商,建立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政务、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的云计算示范平台,推动IT厂商向云计算服务商转型,并引导云计算技术和服务厂商向产业基地集聚,组建云计算产业联盟,形成合力参与全球云计算产业竞争。

  在云计算产业发展中,政府用户关注的核心聚焦在数据安全、云计算的标准建设及产业生态系统打造等方面。

  2.企业用户核心关注

  企业能够利用云计算整合其现有的数据中心,实现对已有IT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信息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加强经营决策的实时性。各类面向行业的云服务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研发进程,缩短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因此,企业在部署云计算服务时,更注重云的安全性、云服务提供商的运营经验及现有的成功案例等。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可供企业选择的云服务越来越多,云的可移植性、数据集成、迁移成本等也将成为企业用户关注的核心问题。

  3.消费者核心关注

  目前,尽管大多数个人用户并不清楚地知道或者不关心云计算概念,事实上已经有相当多的用户已经是云计算的使用者了。多年来,消费者事实上一直都在慢慢向云计算环境靠拢,如电子邮件(如微软的Hotmail、Google的Gmail)、在线办公软件(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网络硬盘、即时通信(如MSN、QQ)等。

  由于消费习惯的原因,中国的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往往货比三家,注重产品的口碑,在做出购买的决策时,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从众倾向,对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更加偏爱。因此,消费者在选购云服务时,对云提供商的口碑、用户数量和一致性体验表现出了特别的关注,其次才是云服务的可用性及数据隐私性,最后才考虑价格的因素。

  当前主流云计算平台评析

  为了梳理当前中国市场云计算提供商的纷繁万象,从中发现各个方案的价值所在,赛迪顾问采用了全新的评价方式,从用户的核心关注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供应能力及价值的对标出发,对当前主流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进行客观的综合评析,以期更好地推动政府、企业、个人用户加速云计算应用。

  1.Microsoft

  微软可以为自己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三种不同的云计算运营模式,包括微软运营、伙伴运营和客户自建模式。微软的云计算战略的特点包括软件加服务(S+S)、开放安全的平台以及自由选择战略。

  微软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可以在用户现有的IT硬件环境下进行部署,最大化利用企业现有IT资产,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IT,降低企业总体拥有成本。同时,微软的产品较好地保护了开发人员的现有技能,减少了使用者的学习成本。产品的一致性也为用户提供了较低的迁移成本和较好的数据集成能力,降低企业云计算应用成本。

  微软Live Messenger、MSN、Hotmail等产品拥有大量的个人用户,在用户中有良好的口碑,尤其在白领等工作人群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2.IBM

  IBM由于自身拥有从基础硬件到软件和服务的全系列产品,往往可以单独为用户提供全套的云计算解决方案。IBM云计算解决方案可以对企业现有的基础架构进行整合,通过虚拟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构建企业自有的云计算中心,实现企业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部署、统一监控和统一备份,打破应用对资源的独占,从而帮助企业实现云计算理念。

  3.HP

“一切皆服务”、“众包”是HP云计算的主要理念,其重点体现在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整体解决方案上,主要聚焦企业私有云的建设。

  HP也具有从服务器、存储、网络到软件和服务的全系列解决方案,可以单独为客户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HP在下一代数据中心方面的云计算应用可以为用户设计、交付和实施高度可扩展的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网络),构建高密度,分布式存储,并利用管理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的软件为用户提供数据中心设计和优化服务,实现绿色计算,节约用户在电源,制冷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

  4.Oracle(SUN)

  Oracle是企业级私有云和公共云服务提供商,包括PaaS、IaaS、SaaS应用,主要关注私有云建设,云服务主要是其在线CRM等产品。

  Oracle云计算解决方案可以使客户节约数据中心的空间和电力,简化IT服务管理,并可以使用户较快地构建、部署、伸缩和分配资源,并进行故障切换和增加新服务,提高了IT运行的效率,降低用户总体拥有成本。

  5.Google

  Google主要提供公共云服务,对产业的带动效应较其它厂商小。通过在线应用程序开发、Gmail、Google Talk、Google日历、Google Docs、以及Google Sites等,用户可实现在线创建和管理、权限管理、共享、搜索、修订、通信、协作与发布,提高用户工作效率,减少用户购买相关软硬件成本和IT维护支出,相应地减少了用户总体拥有成本。

  6.VMware

  VMware以虚拟化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云计算解决方案。VMware云计算解决方案可以利用现有资产和应用程序,通过虚拟化提供自助部署和调配的功能。帮助用户创建私有云,并将IT基础架构作为可随时访问的服务来交付,同时降低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简化了IT人员工作的复杂程度。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数据中心整合和桌面虚拟化,降低用户的购买成本和运营成本。

主流云计算解决方案及核心价值

  云计算已成为IT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将为整个产业带来新的变革和机会。然而,国内外IT应用环境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应用必须明确本地用户的核心关注,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可控、安全、高效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中国用户的核心关注

  1.政府用户核心关注

  对政府用户而言,云计算不仅能够提高办公效率、节约信息化成本,还能够帮助其实现管理创新和服务型政府转型。政府不仅是云计算重要应用主体,更是重要的市场规则制定者、产业运营监督者和产业发展推动者。

  政府的推动可以促进云计算产业跨越式发展。例如,目前各地政府结合当地产业规划,积极建立云计算产业发展与创新基地,通过资金支持大力培育云计算技术服务厂商,建立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政务、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的云计算示范平台,推动IT厂商向云计算服务商转型,并引导云计算技术和服务厂商向产业基地集聚,组建云计算产业联盟,形成合力参与全球云计算产业竞争。

  在云计算产业发展中,政府用户关注的核心聚焦在数据安全、云计算的标准建设及产业生态系统打造等方面。

  2.企业用户核心关注

  企业能够利用云计算整合其现有的数据中心,实现对已有IT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信息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加强经营决策的实时性。各类面向行业的云服务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研发进程,缩短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因此,企业在部署云计算服务时,更注重云的安全性、云服务提供商的运营经验及现有的成功案例等。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可供企业选择的云服务越来越多,云的可移植性、数据集成、迁移成本等也将成为企业用户关注的核心问题。

  3.消费者核心关注

  目前,尽管大多数个人用户并不清楚地知道或者不关心云计算概念,事实上已经有相当多的用户已经是云计算的使用者了。多年来,消费者事实上一直都在慢慢向云计算环境靠拢,如电子邮件(如微软的Hotmail、Google的Gmail)、在线办公软件(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网络硬盘、即时通信(如MSN、QQ)等。

  由于消费习惯的原因,中国的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往往货比三家,注重产品的口碑,在做出购买的决策时,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从众倾向,对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更加偏爱。因此,消费者在选购云服务时,对云提供商的口碑、用户数量和一致性体验表现出了特别的关注,其次才是云服务的可用性及数据隐私性,最后才考虑价格的因素。

  当前主流云计算平台评析

  为了梳理当前中国市场云计算提供商的纷繁万象,从中发现各个方案的价值所在,赛迪顾问采用了全新的评价方式,从用户的核心关注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供应能力及价值的对标出发,对当前主流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进行客观的综合评析,以期更好地推动政府、企业、个人用户加速云计算应用。

  1.Microsoft

  微软可以为自己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三种不同的云计算运营模式,包括微软运营、伙伴运营和客户自建模式。微软的云计算战略的特点包括软件加服务(S+S)、开放安全的平台以及自由选择战略。

  微软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可以在用户现有的IT硬件环境下进行部署,最大化利用企业现有IT资产,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IT,降低企业总体拥有成本。同时,微软的产品较好地保护了开发人员的现有技能,减少了使用者的学习成本。产品的一致性也为用户提供了较低的迁移成本和较好的数据集成能力,降低企业云计算应用成本。

  微软Live Messenger、MSN、Hotmail等产品拥有大量的个人用户,在用户中有良好的口碑,尤其在白领等工作人群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2.IBM

  IBM由于自身拥有从基础硬件到软件和服务的全系列产品,往往可以单独为用户提供全套的云计算解决方案。IBM云计算解决方案可以对企业现有的基础架构进行整合,通过虚拟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构建企业自有的云计算中心,实现企业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部署、统一监控和统一备份,打破应用对资源的独占,从而帮助企业实现云计算理念。

  3.HP

  “一切皆服务”、“众包”是HP云计算的主要理念,其重点体现在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整体解决方案上,主要聚焦企业私有云的建设。

  HP也具有从服务器、存储、网络到软件和服务的全系列解决方案,可以单独为客户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HP在下一代数据中心方面的云计算应用可以为用户设计、交付和实施高度可扩展的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网络),构建高密度,分布式存储,并利用管理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的软件为用户提供数据中心设计和优化服务,实现绿色计算,节约用户在电源,制冷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

  4.Oracle(SUN)

  Oracle是企业级私有云和公共云服务提供商,包括PaaS、IaaS、SaaS应用,主要关注私有云建设,云服务主要是其在线CRM等产品。

  Oracle云计算解决方案可以使客户节约数据中心的空间和电力,简化IT服务管理,并可以使用户较快地构建、部署、伸缩和分配资源,并进行故障切换和增加新服务,提高了IT运行的效率,降低用户总体拥有成本。

  5.Google

  Google主要提供公共云服务,对产业的带动效应较其它厂商小。通过在线应用程序开发、Gmail、Google Talk、Google日历、Google Docs、以及Google Sites等,用户可实现在线创建和管理、权限管理、共享、搜索、修订、通信、协作与发布,提高用户工作效率,减少用户购买相关软硬件成本和IT维护支出,相应地减少了用户总体拥有成本。

  6.VMware

  VMware以虚拟化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云计算解决方案。VMware云计算解决方案可以利用现有资产和应用程序,通过虚拟化提供自助部署和调配的功能。帮助用户创建私有云,并将IT基础架构作为可随时访问的服务来交付,同时降低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简化了IT人员工作的复杂程度。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数据中心整合和桌面虚拟化,降低用户的购买成本和运营成本。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政策分析与对策建议

  云计算兴起的浪潮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关注。相关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对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势头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和重视,并着手制定云计算产业在中国的推进政策,近期发布的《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就是重要的启动步骤。

  政府的政策及态度

  中国政府在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方面已经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而进一步的实施细则正在制定过程中。

  在云计算兴起之初,中国的各级地方政府对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截至目前,中国已有数十个城市都将云计算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并采取多种举措促进云计算的发展。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作为云计算创新发展的试点城市,是中国云计算发展大潮中的领跑者。

  2010年7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了北京市“祥云工程”实施方案。

  2010年8月,上海发布了《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2010-2012年)》三年行动方案,即“云海计划”,并将上海在云计算领域定位为亚太地区的云计算中心。

  无锡是国内第一批云计算中心建设城市。2008年开始建设的无锡云计算中心通过两年的发展,目前进入第二期建设发展阶段,该中心搭建基于IBM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商务云平台、开发云平台、政务云平台,并应用了IBM全球最新发布的云计算容量规划方案。

  深圳正在积极推进低端产业迁移,云计算在深圳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2010年11月,深圳市公布了《关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了打造“华南云计算中心”的概念。

  中国云计算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中央层级力推云计算的决心和行动无疑是云计算产业在中国生根、发展的最大利好。在不久前,国务院刚刚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定为未来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而云计算已经被纳入其中。中央层级对云计算肯定和支持客观上为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确定了基本的发展思路,对产业具有引导和培育作用。

  从2008年起,地方政府兴建的一系列云计算中心,为云计算在各大中心城市的发展构建了有利的基础设施。这些产业促进政策和措施在客观上为云计算产业投资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企业在投资云计算领域的时候不仅具有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而且还能够切实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

  中国各地方政府发展云计算的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这就使得与云计算有关的服务器和存储成为目前阶段云计算产业投资的重点。中国云计算产业已经拥有了大量的云计算硬件资源,但是未能找到实现云计算核心价值的有效途径,即未能帮助企业通过云计算大幅降低成本。如果这一情况不能及时得以纠正,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推进云计算产业化的热情将大大地降低。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对于一个新兴的、众说纷纭的产业,中国政府的政策取向是一开始就收紧?还是待其逐步发展,保持引导与监管?支付宝的成长之路具有莫大的启示作用:如果对于一个新兴的商业模式,在其发展之初给予较为宽松的环境,那么将大大推动新兴产业的成功。

  因此,一个适度宽松的云计算发展环境,对产业的整体推进甚为重要。具体来说,政府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制定相对宽松的政策和标准,细化云安全、云可靠性和市场准入机制;

  第二,支持建立本地云计算中心,积极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鼓励扶持新的云服务供应商;

  第三,提高中国网络基础设施的质量,尤其要提高中国宽带网络的速度和可用性;

  第四,政府机关应当率先应用云服务,支持诸如“政务云”、“公共服务云”的建设,起到行业表率和带动作用。

  建议地方政府应当全面评估云计算的影响,选择重点领域进行示范试点。梳理本地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评估云计算的产业价值和经济带动力,以明确云计算应用领域的方向与发展定位。从产业链角度,选择有影响力和带动性的重点产业环节作为发展重点。

  建议针对产业、不同的区域市场、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和措施。赛迪顾问对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创新云安全的监管方式,关键是找到“收”与“放”的平衡点; 第二,对于IDC是否必须由中国企业所有的问题上,政府在坚持“基本东西不放手”的原则下,可以留有适当的探讨余地;第三,对于云安全的监管问题,政府可以对其进行精细化划分和监管,例如,信息安全可以交由公安部管理,内容安全、网络安全则交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等;第四,在制定云计算服务、云安全方面的相关标准时,应当更多地以企业为核心进行编写和制定,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的价值。

  当前,云计算应用的不足之一就是缺乏有说服力的最佳实践。因此,主抓有国际竞争力的标杆企业,形成行业应用示范对整个云计算产业的良性发展甚为重要。赛迪顾问对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选择IT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第二,选择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杆企业;第三,选择具有突出资源整合能力的厂商进行合作。

  云计算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应用模式和盈利方式。因此,加强与欧美等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及企业的合作,推进世界级的中国云计算实践极为必要。赛迪顾问在国际合作方面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府层面的合作可以集中在云计算相关产业政策和立法上面,包括云计算相关标准的国际化方面,以此形成具有国际视野的云计算实践;第二,鼓励中国企业和国际领先企业交流、合作,力促吸取国际推广云计算应用和服务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技术,以增强中国本土企业在云计算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政府对云计算产业的自主、可控;第三,牢牢把握住“自主、可控、高效”的原则,欢迎国内外所有企业参与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第四,在引进外资方面,政府可以制订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准入制度,对提供商的基础资源情况、运维能力、安全资质、信用水平等各方面提出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