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行业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2-06-20

(记者 李金素)在位于朝阳区南湖东园附近一家咖啡厅里,记者见到了市政工程协会特聘信息化专家、原中建一局信息化主任奚衍欣,没有过多的寒暄,只因为建筑工程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这一主题,奚主任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话语间,更是睿智而幽默。看得出,对于信息化建设他有很多话要说,而这,源于他对这个行业的热爱,更是源于他对这个行业难能可贵的责任心。采访尾声记者得知奚老师已经着手定制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的标准。从企业进入到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使他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全面而具体。

信息化要对症下药

建筑工程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自己的背景,盲从照搬国外模式是行不通的,奚衍欣认为,信息化建设要对症下药,走为客户定制、为所在公司定制需要系统的路线。

市政工程协会特聘信息化专家、原中建一局信息化主任奚衍欣

IT商业新闻网: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您曾将建筑行业领域分了三级性的企业,劳务公司、总承包企业这种,您认为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其他行业相比特点有哪些?困难有哪些?

奚衍欣:应该说,这个行业有自己的背景。我们国家是信息化和工业化同时进行的,不像国外工业化之后才开始信息化的,而工业化实现了标准化,标准化的规则是做好的。因此,我们的标准化还没有成形就进行信息化,这就是整个行业的大背景。

第二就是我们建筑领域发展整体上落后于其他制造业。原因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目前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约3,500万人,但80%是初中及以下学历。建筑工程行业相对比较保守,在其他国家是夕阳产业,美国的建筑产业工人有200万,但还是与汽车制造及家电等行业差得多。

最后就是行业自身特性。工程行业PM项目管理不同于其他制造业,不是简单产品的重复制造。工程行业是单体产品的复杂制造,就像我们谈话的楼,就是有个体差异的,包括制造业中的柔性制造,也只是在生产线更改。我们想借鉴规模制造业企业的ERP模式,放在建筑工程领域生产制造过程中,但是行不通,因为整个理念有差异。建筑工程领域按照产品化的卖光盘模式是行不通的。从2002年我们开始内部立项,最开始由于对背景认识不够深刻,写的报告与试验性开发与想要的不一样,另外我们组建部门的时候缺乏专业背景,虽然是专门搞硬件、软件的,但是不懂业务,也走了不少弯路。基于这三个背景,我们最终摸索出走为客户定制、为所在公司定制需要系统的路线。

IT商业新闻网:IT行业安全防范也是令很多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防不胜防的问题,您认为信息授权和传输中如何保证安全呢?

奚衍欣:这主要是两方面问题。安全范畴是相对的,信息具有价值,但价值是分层次的,比如你与行业无关,信息对你就没有用。目前的信息手段,除了必要的数据传输加密等,最核心的要保证应用问题。但我觉得这是浅层次的,保证使用信息系统人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按照信息系统要求,你掌握了必要的信息,但涉及高层次的信息泄露问题就上升到法制层面了。就我所经历的信息失密事件,黑客算少的,另外现在信息传播渠道很多,QQ、微博这些等,与其做这种层面安全防范不如从制度上防范。

另一方面我觉得与员工素质有关。员工有安全保密职责,如果泄密,个人职业生涯都会受到影响。现有信息手段不足以保证信息安全,因为最大泄密人在企业内部,所以传播渠道永远堵不死。有的企业用局域网,将光驱、软驱都封上,但涉及人员的管理问题不到位,是没有用。
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建设不同于其他制造业,显有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怎样才能让建筑工程领域信息化道路更加清晰?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作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出路又在哪里?工程企业IT实践者联盟创始人、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特聘信息化专家、原中建一局信息化主任奚衍欣认为:建筑工程行业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信息化建设要学会随机应变。
抛弃买卖光盘模式

对于整个软件行业来说,信息化发展是把双刃剑;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什么样的软件能最大限度发挥价值也是困扰经营者的顽疾。对此,奚衍欣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筑工程行业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行业应该围绕项目、企业应该改变做项目的模式、软件公司更是要转变思路。

IT商业新闻网:我们知道您目前是市政工程协会的信息化专家,那么从整个软件行业来看,您认为软件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针对目前软件通用化产生的问题,您有何建议?

奚衍欣:两个方面。针对我所在的行业来讲,我个人认为目前软件分几大类:工具型软件,像CAD制图等,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还有就是管理型的软件,但现在整个行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完全是卖光盘模式,行业还没有形成IT化模式。管理的差异性是传导过程,产品的差异性决定了管理的差异性。比如手机,管理差异性上几乎没有,但工具化差异是有的。从管理原理角度上说,比如把楼拆解,它是由若干标准工序组成的,但工序逻辑和线条是差异的,建筑行业管理软件反馈的东西70%相同,30%不同,所以现在用工具化管理化是不太现实的。这也证明套用软件的思路是行不通的,你看凡是套用软件的,几乎没有成功的。

我个人有几点建议。一是行业要围绕项目化,认为定制化成本高是个误区。现在的定制化是基于现有状态修改调整的,也就是软件不能做补丁,造成架构与现实情况有冲突。这种要求客户根据现有的框架尽量往上套的思想,其实是削足适履。客户希望找一个适合的,企业要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是双方价值取向的冲突。

二是没有解决做项目的基本模式。把精锐集中在研发中心搞开发做产品,把做商务的个二次开发人员弄到前台,但他们的能力水平要差很多。大家把精华都弄到产品里面,导致前端传导人员对客户的理解需求能力不足,包括一些误导传导到后端。而产品是由周期的,越庞大的系统改进周期越长,客户又有现实需求,这样一来,即使弄出来也是不符合要求的。这就好像三人成虎,我和你说一句话,你转述,到第七个人时这句话肯定不对了。你分析出来的模型乱七八糟,掌握不清客户需求,这就是现有模式的问题。但客户不能等你,你只能大量派人到客户那里做定制化开发满足客户要求,成本必然全堆在前端。那么,最核心问题是精英人员没有派到客户那里,造成最后就只能没完没了的改。另外就是客户方面的问题。我们信息化是属于起步阶段,客户对自己认识不清晰,他们没有用信息化头脑考虑业务问题,今天一个要求,明天一个要求,造成很多企业呈现这样的状态:项目中标时候是挣钱的,实施过程中无限期拖长,到最后反而赔钱。

三是软件公司往往容易犯一个错误:照套国外先进理念。打个比方,经典的西方项目管理模式是共产主义,而我们不研究中国现状,想一步就踏进共产主义,是不行的。因为,这个行业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从这个层面上讲,量身定制是必然之路,而谁定制的产品能为客户节约成本,才是真正比拼的问题。当然,我们的量身定制有利有弊,弊就是成本过高,比如我们企业自主建设来讲,硬件和网络投入比较大,要保证24小时不间断服务,还有配套的网络的费用、雇佣人员的费用等。再有就是人员问题,比如研发设计人员不可能天天做设计,项目设计完还有实施和上线运行阶段,那么他的剩余时间体现的价值不能为行业所用。

市政工程协会特聘信息化专家、原中建一局信息化主任奚衍欣
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建设不同于其他制造业,显有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怎样才能让建筑工程领域信息化道路更加清晰?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作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出路又在哪里?工程企业IT实践者联盟创始人、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特聘信息化专家、原中建一局信息化主任奚衍欣认为:建筑工程行业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信息化建设要学会随机应变。
看好云模式

大企业信息化走定制化发展之路,而小企业实力有限,在人力、物力、财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奚衍欣认为还是应该发挥云模式的作用,提供解决之道。

IT商业新闻网:走定制化之路适合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那么您认为众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之路在哪里?您有何好的建议?

奚衍欣:我觉得未来还是用云模式解决这个问题。先说几个基础,把企业IT投入成本简单估算一下,大概2:2:1,也就是40%的软件,40%的硬件和网络,10%的人工成本。按这个比例做一个项目管理软件,软件公司报价200万,但企业购买配套设施还要500万,这对于企业来讲就有个现实的问题:信息化是个好东西,但也是个无底洞,你花了500万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每年要维护和更新换代,成本太高。第二是企业担心投入500万后能否产生500万的效益?不能产生效益就等于把钱打水漂了,很多烂尾的都是这个状态,上上不去,下也下不来。

这里面还就有个问题,我们这样的人太奇缺了。我们信息中心说白了就是救火队,一旦出现问题我们第一时间赶去解决。我最近也一直在考虑和实践云模式问题,首先是定制化,要摆脱产光盘的这种思维,找到好的方法节约成本获得收益是很关键的;二是云,云计算是一种服务模式,通过提供服务,所有系统架构在我们的平台化产品中,所有的应用通过云的模式提供,这样就能解决40%的硬件和10%的人员问题。云模式能提供与客户共生共赢的模式,客户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存在着,通过多家运营也降低了成本。三是传统的总体分布规划实施。咨询为先导,开发前必须有设计,行业的咨询应该成为一个产业。举个例子,产品原型已经完成了,客户大的改动要动底层架构就不行了。建筑工程领域是一个大的行业,有好多问题,像我们的住宅,高层塔楼、板式、公寓、酒店、商场等形态各异,所以设计师很重要,设计做的好能相当有效地洞察客户实际需求,就能节省大量成本,比返工强多了。

IT商业新闻网:企业信息化团队建设问题也是困扰企业的一大核心问题,您是如何看待信息化团队建设的呢?

奚衍欣:从我个人经验来看,这需要经过几个步骤:锤炼培训团队、深刻理解业务、把需求设计放在第一位。做信息化一定要与业务人员磨合,需求设计没有确定之前不做其他。我们这些年就是自己做业主、设计、监理,另外代码IT外包,系统交付之后做系统运营维护,运行几年,觉得模式是站得住脚的。

市政工程协会特聘信息化专家、原中建一局信息化主任奚衍欣

奚衍欣简介:

原中建一局信息化主任、现为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特聘信息化专家。在他带领下,中建一局信息中心在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了三个率先:2002年,率先提出了涵盖行业企业核心业务的“一个统一信息门户,三级层次体系,十一大循环业务系统”的行业企业信息化模型。2009年,他主持研发人力资源系统,形成了以网络层、数据/知识库层、应用层的“三级层次”,涵盖公司所有主营核心业务的完整的信息化系统的“三级层次十一大系统”,历时8年全面完成《信息化总体规划》目标并最终形成符合企业特色的《信息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