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畅达 曹国权
走进益阳市政务中心,规划有序、宽敞整洁的办事大厅令人心旷神怡,导办咨询台、公示栏、电子显示屏、触摸式查询电脑使办事者倍感便捷,各个窗口热情洋溢的服务让人如沐春风……作为益阳市推进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的主平台,益阳市政务中心诠释了“阳光政务 ,便民服务”的内涵。
近年来,益阳市以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政务公开政务服务作为坚持科学发展、执政为民、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作为提高行政效能、优化经济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作为规范权力运行、廉洁施政的重要制度,收到了明显成效。2009年以来,益阳市连年被评为全省政务公开先进单位。2010年,益阳市政务中心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2011年荣膺湖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这一块块奖牌,承载着党和人民的信任和赞誉。
领导挂帅,强力推进政务公开
益阳市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益阳市委书记马勇、市长胡忠雄先后担任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市长直接分管,还明确了一名副厅级干部协助抓这项工作。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家领导多次开展专题调研,同时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部门协调会,部署全市的政务公开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市政府出台了《益阳市政务公开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各区县(市)和乡镇(街道)都成立了相应的政务公开领导机构,做到资金、人员、场地三到位。
为了推进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除了市政务中心外,益阳市各级各部门丰富形式,构建全方位公开平台。市、县两级政府及工作部门都建立了政务公开门户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立了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近几年召开新闻发布会150多次,编印《政府公报》320多期、2万多份。同时,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和政务中心设立了政府信息查阅点,公共场所设立了巨幅电子显示屏,星级宾馆摆放了《益阳蓝页》。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公开栏、宣传窗、手机短信等形式公开政府信息,基本形成了报、网、屏、窗、厅、栏多位一体的公开平台。
目前,益阳市政务公开工作纵向延伸到行政村、基层站所、社区,横向拓展到学校、医院、供水、供电、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互动、部门联动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
增强功能,完善政务服务体系
市、县两级政务中心运行规范有序。2009年春,市委书记马勇率市四大家领导,分别到市政务中心、赫山区、资阳区、南县、桃江县等地实地督查,要求各地各部门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政务中心各项工作的落实。市长胡忠雄亲自召开全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会议,对工作进行点评。目前,市政务中心已成为集行政审批、公共资源配置、效能监管和公共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政务服务中心,7个区县(市)政务中心已建成投入运行,实现了100%建立政务中心的目标。2011年,桃江县、南县、沅江市、资阳区被评为全省政务公开先进单位。
为了实现“服务、规范、高效、务实”的目标,市政务中心发挥组织、协调、督促作用,将各窗口单位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实现了应进全进。目前,市政务中心进驻窗口单位44个,进驻窗口工作人员240余人。据统计,2010年以来,日均办结各类业务900件以上,50%以上的办件提前办结,按时办结率99%以上,目前无被查实为违纪的投诉,服务对象满意率达到了99%以上。同时,区县(市)部门进驻率和项目进驻率均达到80%以上。
在抓好部门和项目进驻的基础上,市县两级着力在窗口审批办结、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提高上下功夫,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加强政务中心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运作,基本实现了“中心之外无审批、无收费”的目标。同时实现了公共资源集中公开交易。2009年,市里将中心城区的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公房交易、药品及医用耗材器材采购等6大类职能归并,组建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近3年来,共组织完成交易5000多宗,交易金额近100亿元,未发现一起违纪违规案件以及因廉洁问题引起的投诉。桃江、安化、沅江、南县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整合到了政务中心一起。
政务服务链条向基层延伸。各区县(市)按照《关于加快推进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的要求,采取以奖代投或以奖代补的办法,强力推进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全市94个乡镇(街道)已建成政务中心80个,建成率达85%。全市2005个社区(村)中已有641个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建成率达32%。
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全面推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的通知》,印发了《办事公开示范点申报创建的通知》、《办事公开示范点考核验收细则》。2011年,共评定市级(第三批)办事公开示范点43家。
尊重民意,突出政务公开重点
为确保政务公开收到实效,让群众满意,益阳市政务中心等单位和部门本着“什么事重要,就公开什么”、“什么事群众关心,就公开什么”的服务理念,抓住重点,确保政府信息及时准确公开。
突出公共服务职能,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深化政务公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等重要内容和事关益阳发展全局的重要决策、重要事项安排,经市委、市政府集体讨论决定及人代会审议通过后,及时向社会公布。
突出以人为本,围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深化政务公开。充分了解群众要求,听取群众意见,把群众最现实、最关注、最需要了解的事项和群众表达意愿、了解信息、反馈意见的渠道公开,倾听民声,集中民智,体现民愿,使更多的群众关心政务活动、关注社会发展。如在“中国·益阳”门户网站发布《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实施评估报告》、《益阳市中心城区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益阳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规划》、《益阳市中心城区农村居民住房安置定点规划》等。同时市、县两级政府及工作部门成立了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立健全了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制度,对城乡规划编制、国企改制、工业园区建设等重大事项,适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通过召开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形式,公开听取意见,减少决策失误。近年来,市、县两级共召开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500余次。
突出施政行为法定化,围绕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对行政机关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公开,如行政审批、财政管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等,接受群众监督,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全市各级各部门还坚持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依法清理审核行政权力,编制职权目录,绘制行政职权流程图,排查廉政风险点,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此外,全市各部门大力开展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领域的裁量权基准制度。目前,市本级44个行政执法部门中,具有行政处罚权的38个部门全部建立健全了裁量基准制度,并通过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对47个职能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法律依据、联系电话和承办人员进行全面公开,方便群众查询、办事。
健全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建立约束机制。市、县两级政务中心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将办事依据、程序、期限、收费标准等向社会公开,同时优化各窗口项目受理、审批流程,并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
完善监督机制。市政务公开办从社会各阶层聘请政务公开监督员10名,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各部门、各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评议。
健全考评机制。制定了区县(市)和市直部门《政务公开工作检查考核评分细则》,主要考核工作机制是否建立健全,公开内容是否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公开形式是否标准化、规范化,公开成效是否方便群众,服务是否规范高效,是否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等等,以此指导、督促全市各级各单位开展好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使其认识到位,工作落实,创先争优。
电子政务,政务公开信息共享
2010年1月,益阳市政务中心建成了集行政审批、行政效能监督、行政收费、政务服务信息发布(门户网站)、短信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电子综合管理系统,并与省非税收入系统实现了对接。对审批事项,实行项目与票据捆绑管理,所有收费的有关数据、信息录入电子综合管理系统,固化到办事流程,依法规范征收。
2010年9月,该电子综合管理系统与“中国·益阳”门户网站实现了对接联通,2011年6月30日,实现了与省网上政务服务及电子监察系统的对接。区县(市)的电子综合管理系统,除大通湖外,其他全部建设到位。
“中国·益阳”门户网整合政府信息网站、政府局域网站和部门信息网站,开辟了“动态信息”、“公告信息”、“人事信息”、“市民留言”、“市长热线”、“建言献策”、“舆情在线”、“行政效能投诉”等栏目。通过全面改版,及时向公众全面、准确地公布各类政务动态、政策法规和办事指南,建立起了公众与政府之间方便快捷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了政务公开、便民服务、采集民意、接受监督等功能。特别是益阳门户网开通的“党风廉政舆情在线”,使全市2万多名领导干部接受网民监督,为全国地级市首创。
目前,市本级共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20万余条,50个部门单位的相关信息在门户网上公开,益阳门户网站日均访问量和浏览量超过30万人次,最高达到33.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