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网络打造政党新时代学习平台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更新时间:2012-08-12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中国共产党要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必须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努力成为学习型政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要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与途径载体,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平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让信息技术成为我们学习的利器。

  中国共产党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全党的同志,研究学问,大家都要学到底,都要进这个无期大学。”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学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政治局带头坚持集体学习制度。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更进一步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我们党只有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永不自满、永不停滞,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才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学以立德就是要通过学习,增强改造主观世界的意识和能力,提高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立德首先是立政治品德,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理想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立德还要立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共产党员要善于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道德营养,在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形成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切实经受住各种考验,“不为利所动、不为物所诱、不为色所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一些党员能力不足的危险已经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怎样才能战胜“本领恐慌”呢?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告诉我们:“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同志还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掌握的那点知识,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就好像一个杂货铺子,没货了就办不下去,需要进货,而我们的‘进货’就是学习本领。”学以增智就是指党员干部要在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上走在前面,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在学习中拓宽视野,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在此我们要强调的是,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需要实实在在的、亲历亲为的读书、思考、调查、研究等等一系列学习的功夫。我们党员干部的学历已经不低了,但学习并没有成为一种生活状态。据有关有关方面调查,很多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用于读书学习的时间,每周不超过2个小时。这种状况是很让人忧虑的。

  中国共产党人学习不是为学而学,学习全在于运用,学习着眼于创业。把学习的成果与收获转化为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创新力和执行力,形成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美好未来的本领与手段。为此,我们要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走在前面,全面了解和深入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带头探索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紧密联系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开展学习,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把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作为砥励品质、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开拓创业的最好课堂和广阔舞台,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

  用新技术学习新知识,用新平台传播新思想

  “事变时移,变法宜矣”.即使是过去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也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越来越不够用、不好用、不管用。建设学习型政党,面对变革的时代和创新的实践只能以改革创新的方法应对。

  当今的世界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进步,把整个地球缩小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在网络中,空间彻底消失了,边界不复存在了,地位、身份、层级不再具有实际意义,无论咫尺还是天涯,无论是最高决策者还是社会普通群众,都可以无障碍地出现在同一个平台中。信息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也能迅即地传播。任何人、任何群体、任何组织,只要他愿意,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表达他的要求、传播他的理念、贡献他的意见,并且通过网络寻找志同道合的赞同者与支持者,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形成看似虚拟但又能实实在在在政治发展中起作用的组织与团体,对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组织及其政治行为产生影响。

  这样开放的技术状态直接导致相应开放的社会状态,公开、透明、活跃、多元日渐成为了信息时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成为了在信息时代政党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如何将政党理念、政党政策即时迅捷、没有遗漏地传播给每一个成员;如何将每一个成员的有益建议、真实要求不被过滤、不被衰减地收集上来;如何让政党在应对挑战时既有力到位又富有弹性等等,离开对现代网络技术的运用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仍然停留于过去的理念模式,满足于过去的方式方法,不仅不可能执好政,还会引发严重的问题,这些年来不断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就给我们在信息时代执政上了很深刻的一课。

  我们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与网络相距较远,或者说网络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其实马克思主义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进步的基础之上的。恩格斯说过,科学发展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所以,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决不应该拒绝网络这项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技发明。我们要勇于学习各种新的信息技术,善于用新的信息技术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效率,让信息技术成为我们执政的利器,而不是相反。具体来说,我们要办好党建网站、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等等。

  这些新方法已经在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中开始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2009年12月1日,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网站--“学习与实践网”与新华网“新华手机报”共同创办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手机报,将学习实践活动的新情况、新要求、新进展直接传达到全国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和读者,开辟了运用手机媒体进行重大主题宣传、开展教育活动的先例。这种手机报可谓“掌上移动党课”,使得学习典型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交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对此反响热烈。

  2010年1月5日,以习近平同志向全国100万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发出问候短信为标志,我们又开通了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这一系统收集汇总了全国100万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及省、市、县党委组织部长手机号码,通过手机短信互动,实现了中央组织部、省区市党委组织部与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之间快捷、及时、双向、安全的联系沟通。

  让我们很高兴的是,在这一系列网站建设中,一个以党员学习和交流为主题的网站又应运而生了。按照其定位,共产党员网致力于服务390万基层党组织,针对8000万党员的学习需求,建设全国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学习平台、交流平台、服务平台和表彰平台,致力于在新时期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通过典型的内容传播来“吸引人、影响人、引导人、帮助人”,逐步建成具有广泛传播力、影响力、渗透力的新型主流宣传阵地以及全国党员的终身学习平台。我们相信共产党员网一定会在新一轮的学习活动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站在巨人的肩上走得更快更远。(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研究室处长辛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