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报道(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肖敏 )
核心提示:2011年8月10日,三明市公安局“网上警局”正式上线运行。这不仅是我省率先建设开通的“一站式服务、一体化办事、一键式监督、一网通互动”公安在线综合服务网络平台,也是全国公安机关网上全流程办事项目最多的“网上警局”。近1年来,这一网络平台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的目标,群众满意率100%。
身份证丢失了,需要重新办理,而你又身在外地,怎么办?
普遍做法是,你得亲自回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经过一系列流程,重新办理。
而如果你的户籍在三明,无论你身处何方,只需登录三明公安“网上警局”,轻点鼠标申请,通过银联缴费,几天后,你将收到快递寄达的新证件,省钱不说,还省时省力。
三明公安“网上警局”,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公安内部专网,于2011年8月10日在全省率先建设开通的“一站式服务、一体化办事、一键式监督、一网通互动”公安在线综合服务网络平台,也是全国公安机关网上办事项目最多的“网上警局”,目前已实现50项公安业务网络“全流程”办事服务,满足了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结相关业务的需求,开创了公安便民利民服务的新纪元。
截至6月6日,三明公安“网上警局”办事大厅共注册用户5380个,办理业务68030件,群众对“网上警局”办事评价的满意率达到100%。
先行突破,
造就全流程办事平台
据统计,我国公安系统对外服务项目达280多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上网办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选择。特别是对于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公安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已成为人们越来越迫切的期待。
“上网是必然的,不上网是偶然的。”2010年底,三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夏钢提出,要建立一个与现实公安局相对应的“网上警局”,把公安局“搬”到百姓家里。
要实现网上全流程办事,涉及两大难点。一是互联网与公安内部专网的隔离如何突破?二是如何实现网上支付?
前者,涉及内外网数据交换、流通,还要保证内网的安全。对于这些问题,全国公安系统还鲜见取得突破的案例,仅靠三明公安的力量,显然无法实现。
面对困难,三明市公安局积极争取省公安厅支持,依托省公安厅边界平台,在全省设区市公安局中首次应用边界平台技术,把公安专网与互联网两个相互分割的系统交互连通,达到了公安专网与互联网的实时数据交互和公安业务的全流程应用;同时研发应用数据监控和异常报警系统,确保了数据交互的实时和安全。
至于网上支付,当时全国公安系统还没有实现突破。其原因在于,首先是公安业务收费的内部流程复杂。从横向看,涉及系统内的各个部门;从纵向看,涉及省、市、县等各级,同时还涉及与财政的结算、发票的开具等。其次,网上支付需付手续费,如何才能不增加办事群众的负担?
三明市公安局引进专业网络公司,研发了内部流转系统,做到实时到账、自动分流与监控。此外,通过与财政等部门的协商,解决了发票开具等问题。为了不增加群众负担,三明市公安局负责人多次到福州,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终于与福州银联公司达成相关协议,解决了群众网上支付手续费问题。
两大难点的突破,使全流程办事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一个与三明市公安局的建制和工作职责对等建设的“网上警局”横空出世,集合了公开、办事、互动、监督等各种服务方式,提供了从申请到办结的网上全流程服务,让群众24小时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结相关业务。
顶级受理,
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走路
“网上警局”的建立,只是一个前提和基础,要实现真正的便民为民,还需革新服务理念。
办事大厅是“网上警局”的主心轴,其主页面、办事流程设计都简单明了。用户登录后,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将引导你轻松办理业务,结合快递上门、网上支付等服务项目,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结。
在福州生活的永安籍朱女士的孩子刚刚出生,她通过“网上警局”办事大厅办理出生婴儿申报回籍业务,半个小时内即完成了网上申报,并将所需材料通过快递公司寄送到三明市公安机关。第二天,朱女士就接到“网上警局”发出的短信,告知其寄送的材料已经永安公安局燕东派出所审核通过,并提醒她再次登录“网上警局”支付相关回寄快递费用。第三天,朱女士就收到了回籍材料。“三天就办好,不仅时间快,节省来回路费,还解决了我带着孩子来回奔波的麻烦,真是太好了!”朱女士由衷赞叹道。
办事效率的提升,归功于审批模式的转变。按照“顶级受理、反向催办、颠覆传统、再造流程”的理念,“网上警局”办事大厅改变以往逐级上报审批的模式为“谁审批、谁受理”的顶级受理模式,由负责最后审批的单位直接受理,需上报省公安厅审批的也由市公安局一级受理,基层单位办事时限直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监督,运行流程改变为上级往下级主动督办。并且,在申办的时间、地点上实现重大突破,群众可以在全球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任何时间提交申请,网络自动受理。
同时,对受理审核工作公安部门也做了改革,对可通过内部系统对比的材料进行删减,尽量减少群众提交的材料。从而免去了群众提交、填写材料的麻烦,也减轻了民警的大量工作。
“以前办理一项业务,群众要来回跑几趟,且或多或少都存在办事人员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三明市公安局副局长肖文波说,社会监督有局限性,而上级监督下级是最内行和最有效的,“‘网上警局’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办事方式和理念,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走路。”
目前, 三明公安“网上警局”可提供92项办事指南、申请表格下载,可办理户政、治安、交管、出入境等50项服务项目。
深入创新,
构建社会管理创新协作平台
“网上警局”的建立及运行,使公安系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然而,由于大多数社会系统资源封闭、信息无法共享,导致群众在办理涉及相关部门前置审批的公安业务时,手续和环节依然繁多。
三明市公安局以“网上警局”为基础,跳出公安系统,谋求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信息共享,着力构建“网上警局”社会管理创新协作平台。
以“民族变更”业务为例,群众需向乡(镇)政府提交申请,然后到县民宗局、市民宗局审批,拿到批文后,再回到乡(镇)派出所提交变更申请,然后提交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审批。乡(镇)到市,两个系统、6个环节走两圈,还要许多证明材料。
如何才能精简环节,节约群众的精力和时间,节省社会资源?事实上,民族变更最后办结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而治安支队的审批则是依据市民宗局的批文。“按照‘网上警局’顶级受理模式,只要与市民宗局信息能共享,治安支队就可以直接进行核实、批复,并指示派出所进行变更。”肖文波说。
为此,三明市公安局多次与市民宗局进行沟通协调,双方建立了协作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如今,“网上警局”办理民族变更业务,群众无需再“走路”,一切由数据在网上“跑腿”,办结时间也从原来的15天缩短至2天。
按照这一模式,三明市公安局梳理出50多项涉及有关部门协作审批的项目,正在与计生、民政、工商、税务、社保、银行等相关部门协商,以期实现多单位联网和信息共享。
“目前,我们正在研发‘网上警局’社会管理创新协作平台系统。未来在这个平台上,协作单位将可以共享公安系统的人口信息资源和各社会系统资源。”肖文波坦言,社会管理创新协作平台涉及方方面面,公安系统协调能力有限,“如果政府能牵头,使更多的部门和单位加入,实现信息共享和运用,将可以进一步发挥‘网上警局’的作用,大大减少群众办事的时间、精力、成本和手续环节,节约社会资源和行政成本。”
记者手记
创新,从群众期待出发
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从群众的满意率来看,毋庸置疑,三明公安“网上警局”是一项效果良好的社会管理创新。
创新,必须要有打破原有定式的勇气和信心。
从技术上看,三明公安“网上警局”突破了互联网与公安内部专网的隔离,实现了内外网数据实时流转,且保障了专网安全;实现了网上支付,使网上全流程办事成为可能。这两者在全国公安系统都处于领先地位。毋庸置疑,率先吃螃蟹需要极大的勇气,并付出艰辛的劳动。
技术突破,使“网上警局”得以顺利建设,但只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目的是方便群众、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此,三明公安“网上警局”从服务理念上进行全面革新。
围绕提高办事效率、阳光、透明,他们一改从前由下而上逐级审批的模式为“谁审批、谁受理”的顶级受理模式,由负责最后审批的单位直接受理,运行流程改变为上级往下级主动督办。这种内行督办内行的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为群众办事节省了时间、精力。
事实上,三明公安“网上警局”给人的启示远不止这些。包括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很好地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网上警局”与现实公安局的对等建设,把公安局“搬”进百姓家里,群众可以在全球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任何时间提交申请。
主动作为,在“网上警局”的基础上,积极与协作审批的相关部门协商,研发建立“网上警局”社会管理创新协作平台,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与运用,在大大减少办事流程、方便群众的同时,节约了社会资源和行政成本。
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单一办事窗口,到行政服务中心,再到网上协作平台,这样的创新发展脉络顺应了时代要求和人们期待。
西岸话廊
推进“网络行政”
阿桂
三明市公安局“网上警局”的成功运行,不仅是警务工作方式上的全新探索,更是执政理念、行政方式的深刻变革。
它生动地表明,“网络行政”已成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条新渠道。
我国网民数量达5.13亿,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已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因应时代特点,顺应民意,推进“网络问政”、“网络行政”,正成为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一种新风尚。
从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聊天,到各省官员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与百姓沟通,“网络问政”逐渐走向常态化。同时,各地还大力推进“网络行政”,一大批电子政务网络和网上办事大厅投入使用,在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社会事务网上办理、公共决策网上互动、政府效能网上监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互联网已成为了解民情、为民办事的重要渠道。
相较于传统的行政方式,网络的互动性、公开性和便利性特征,使得“网络行政”更加透明、便捷。如,网络可以把以往需要经过行政部门层层处理的程序,直接汇集办理,百姓办事更加方便快捷。“网络行政”使得传统行政模式“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弊端通过“在线服务”得到有效缓解。
“网络行政”是使用现代化手段提高行政效率的新尝试。然而,在推行“网络行政”过程中,不少地方仍存在着不足。如,有的地方行政部门推动“网络行政”动力不足,虽然开通了“网络行政”平台,但市民可办事项不多。不少地方,“网络行政”缺乏制度保证,开始红红火火,新鲜劲一过,又变得冷冷清清。
实实在在的为民理念,确实可行的制度设计,使三明“网络警局”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它的先行示范也告诉我们,“网络行政”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理念的创新、制度的跟进和明确的路径。
理念创新。近日,一场特殊的考试引人关注:广东省举行21个地级以上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能考核。书记、市长们按照要求,发邮件、看微博、上QQ、回复网友问题、进行视频对话……广东的做法颇具深意,这表明在网络化生存时代,各级政府官员不仅要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更多地利用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同时更要推动网络进入政府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整个行政系统。
明确路径。大力推动“网络行政”的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好民众接受政府信息的平台、民众网上办事的平台、政府与民众互动的平台,运用互联网的最新技术和手段开展“网络行政”,实现方式、方法创新。
制度保证。加强“网络行政”的制度化建设,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提高“网络行政”的针对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要通过制度设计把政府信息透明度和官员“网络行政”成效纳入考核中。
总之,就“网络行政”而言,网络只是媒介,治理才是目的。只有不断规范行为,创新手段,提升水平,才能真正打造高效政府、阳光政府、亲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