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区局紧扣四个重点积极打造审计信息化品牌
来源:中国审计 更新时间:2012-08-12

 

  近年来,扬州江都区审计局审计信息化工作始终围绕“应用和创新”两根主线,紧扣四个重点,走出了一条依托计算机技术创新的科技强审之路。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查出违规金额52841万元,指出管理不规范金额383181万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6起,涉案人员10人,涉案金额1016万元,向纪检、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8条,涉案人员9人。该局多次荣获江苏省审计厅县级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和扬州市信息化综合考核一等奖,37篇AO应用实例被审计署入选,15篇审计方法被审计署采用。
  一是以数据联合审计为重点,打造“权威”品牌。近年来,该局以整合部门数据资源、财务业务数据、年度纵向数据为突破,先后查处了一批骗取冒领、挤占挪用、与民争利等违法违规的问题。通过整合社保、卫生等数据,查出了该区5名无业患者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虚假外地住院发票骗取“两保一救”基金120多万元,区长作出了重要批示,骗保人员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到六年,赃款予以追缴;通过关注部门信息不共享的漏洞,从公安系统户籍数据系统审查分析中查找了已死亡的民政供养对象仍在冒领补助资金260多万元的管理漏洞;通过整合4年税收征管系统数据,对地方税收的总量构成、增量变化、增速特点等方面进行绩效分析,所提出的建议受到了区领导的重要批示。
  二是以信息系统审计为重点,打造“建设”品牌。近年来,该局每年都将信息系统审计作为“审、帮、促”的一项重点内容,旨在从源头和机制上揭露管理漏洞。医保基金信息系统审计通过揭露信息系统管理漏洞,使被审计单位软件得到了完善和升级,基础数据维护质量得到了提升和改进,13项管理制度得到了细化和修定;妇幼保健院信息系统审计,通过对药库管理系统和医院收费系统的双核查,揭露了收费单价失控,一个项目对应多重标准,导致乱收费316万元等6个问题;新农合基金信息系统审计从完善信息系统内部制度出发,揭露了系统管理设计漏洞,该项目荣获了审计署审计案例优秀奖。信息系统审计有效地排查了管理漏洞,加强了被审单位内部监控管理,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受到了被审计单位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
  三是以提炼审计成果为重点,打造“绩效”品牌。该局将计算机审计成果提炼的要求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每年在审计项目计划安排时,由局统筹协调,安排条件比较成熟的项目给计算机运用水平较好的业务科室和审计人员,同时下达编报审计案例与审计方法的任务,让审计人员及早谋划计算机审计思路;在编制实施方案时,要求每个项目要有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法和要求,为审计小组全体成员综合运用计算机审计明确了方向;在审计实施中,要求每个项目要有计算机审计的步骤和结果,为提炼审计成果、搜集证据资料奠定了基础;在审计结束后,要求符合条件的项目要有计算机审计方法和思路的总结,重点项目还要在全局进行学习点评和交流。这样做有效地提高了审计方法和案例征集的数据和质量,全局人员运用计算机审计的水平得到了普遍提升,审计工作绩效也不断加强。
  四是以资源共享为重点,打造“开放”品牌。该局从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入手,不断强化现场审计系统的使用。100%的审计项目实现了OA与AO的交互使用。两大系统的交互使用,整合了审计资源,强化了审计监控,审计成果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内外共享,全局人员通过网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提升了审计质量,扩大了审计影响。多年来,该局还不断完善审计外网建设,通过审计网站,公开了审计办事流程,适时向各部门、乡镇内审发布各项政策、制度和信息;通过审计网站,先后发布36个审计结果公告,梳理了46项审计权力,向社会群众发放了各类征求意见函,收集整理意见和建议达200多条等。开放的审计网络和共享的信息资源,让更多的人参与了审计、理解了审计、监督了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