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经营哲学应该是供应链哲学,而不是品牌哲学。品牌背后一定是高品质和高技术含量。比如国外酒庄每亩只产500公斤葡萄,国内葡萄亩产普遍在5000公斤以上。这种品质差别让国内葡萄酒品牌很难靠营销手法创建出来,用户体验是无法伪装的。高技术含量其实是靠战略规划出来的,需要提前多年进行研究,也不是短期可以超越国外同行的。因此,供应链哲学反而是最实用的。
供应链哲学之下,可为用户提供清晰的产品线,打造少量、多款、时尚、质量中等、价格适中、利润适中的商业模式。在快速增长和持续增长的选择中,相信电商会逐渐放弃前者,因为这需要很高的营销成本、泛滥的铺货和建立仓储设施以及带来库存的增加。供应链要经历开放、整合、优化、创新的四个阶段,专注于单个供应链已经够电商做很长一段时间了。如果大数据营销还不能带来足够的关联销售,那么盲目增加品类反而是越来越痛苦的事情。
上面的道理一点也不复杂。真正复杂的是:首先,电商的供应链中实际上还包含着营销链。营销链在一定程度上才是电商的生存之本。多数电商并没有自己的工厂和线下的工程师,那么电商的供应链更多靠合作来形成。那么凭什么线下的优质供应链企业不选择专业连锁或超市,而要和初创几年的电商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呢?除非电商的营销价值链是高效的,能够重复刺激消费的,否则电商仅仅靠渠道扁平化并没有足够的存在价值,反而会遭到线下厂商的抵制。毕竟价格体系被破坏是制造商所不愿看到的。
营销的流派很多,比如会议营销、代言人营销、娱乐营销、体育营销、社会化营销、公益营销、行业营销和国家营销等。电商的选择并不多,因为象一些营销手法的成本是很高的。谁都知道刘亦菲好,可是未必能请得起。蒋美兰曾是百安居的市场负责人,她的这篇《舆论的形成,从转发键开始》很值得一读。电商营销就是应该这样的生活化,让用户轻松、主动地转发,从而实现不错的营销效果。
其次,电商的供应链可以集成,从而和线下的供应链形成差异化竞争。最近流行一篇《降级论》---该文章中说,“当智商高达147的IT青年还在为3k薪水拼命、而智商不到50的烧烤店老板正坐在porsche里玩着前面那位青年开发的app的时候,我就忍不住仰望星空。”meditic.com/degrading-for-success/ 《降级论》提出的思路是,通过为低端用户服务反而可以保持收支平衡。
最开始认可了降级论,但现在认为,降级论总体看是错误的。降级论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在于鼓励IT人才跨界,这个思路是对的。另外就是关注底层用户的需求,这个360早就做到了。但是360现在的商业模式是靠网页游戏和导流量赢利,这就是降级的结果。在降级和升级之间,还有一种选择是横向的跨界。想想苹果其实是一种跨界的模式。降级并没有真正解决用户体验和创新的问题,但是跨界的思路却可以解决。有效的跨界,为垂直化的供应链提供了新的卖点。比如以美的产业为主题,可以整合服装供应链,同时还可以整合美容美发等服务业的供应链。好的服装+好的发型+好的美妆,这是线下超市不可能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在互联网平台上,却可以集成在一起。集成电子商务既不是现在的电商百货化,也突破了单一供应链的模式,是比o2o模式更加重要的电商模式。
三,集成电子商务需要先并购,后融资。集成电子商务可以先从并购一些能够带来流量的小网站开始,同时和线下的服务业资源形成合作。目前电商融资难,主要是商业模式创新不够。通过并购展现出全新的业态,投资人才会对电商有信心。在当前有限的资金下,电商的并购一定要精准,这涉及战略规划问题。每一个企业的路径依赖都是不同的。最近看了《中国企业家》评选的未来之星,你会发现其中这些优秀的企业中,很少有并购的案例,而单一的模式不具有高成长性,这是值得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