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温玉姣
科技的日新月异推动了城市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作为信息化的重要实施手段之一,数字化的建设和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超大容量超高速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宽带卫星通讯技术等前沿科技在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耗挑战。
数字化技术是否也是耗能大户?如何在降低能耗的前提下获得更多发展动力?如何通过能源创新让数字化造福城市?日前,企业代表与专家齐聚“能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论坛”,就以上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
数字化耗能和废弃物问题严重
三峡一年产的电不够中国所有的计算机用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计算机、彩电和手机三类产品分别达到了3.2亿台、1.2亿台和11.3亿部,电话用户12.7亿、互联网用户5.13亿。“如此大量的产品必然需要巨大的能源供应来支持。”工信部政策法规司郭秀明处长评价道。
他以计算机为例向记者做了进一步说明,台式计算机的功率在200~300瓦之间,如果按照3.2亿台、每台每天开机4小时计算,每台大约取值200瓦,全年计算机耗电就达到了934亿度,超过了三峡电站年均发电量847亿度的规模,整个三峡一年生产出来的电还不足以支撑中国所有计算机的年耗电量。
瑞典一项研究表明,采用信息技术以后,每排放一个单位的二氧化碳可以使传统行业减少十个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这样,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之后,可以大大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排放。但当我们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生产效率提高的时候,能源消耗问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美国研究机构Gartner 就用户电脑耗费的电能和服务器搜索一次的耗能进行计算,形象地指出:我们每Google一次的耗能相当于烧开半壶水。Gartner同时指出,IT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占到了全球的2%。
有关数据显示,广泛应用于通信、医院、银行、机场等设施的数据中心占到了全球IT行业总能耗的40%。在美国,数据中心的耗电量约占电力消耗总量的2%,全世界总量的1.3%。而在中国,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是美国的3倍,2011年中国数据中心能耗占到了全国能源耗电总量的5%。
除了能耗方面的挑战,数字化进程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电子废弃物,像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如不规范淘汰,其含有的锂、铬、铅等物质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企业应有何作为?
能源管理和技术创新
面对如此巨大的能耗挑战,企业该作何选择?作为一家领先的多元化动力管理公司,伊顿认为能源管理和技术创新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
伊顿中国区总裁尚尔兵表示:“尽可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探索节能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帮助城市实现绿色数字化的必要之路。”
在交通方面,伊顿的混合动力技术可以在卡车下坡时,将不需要的动力储存起来,上坡时再释放,可节省30%~40%的能源消耗。这项技术目前已应用到全球2500多辆卡车、公交车及其它商用车辆,累计节约了120多万加仑的燃油,减少了1.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在数据中心方面,伊顿9395系列UPS产品拥有全球最高的整机效率,相比传统技术,节能最高达10%,有效性达99.999%以上。一台设备在其10年的运行寿命中,可为用户节省电费90万元。据了解,目前中国联通的数据中心就采用了伊顿的这项技术。
另外,伊顿在公司内部也积极推行节能降耗的技术运用,其位于上海的总部大楼获LEED(能源和环境设计领导地位)金奖认证,通过采用自然光及伊顿自行研发的照明控制系统,实现节电8%~10%。
联想则比较注重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能耗,联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高级经理傅琳认为,“如果企业在初期的设计阶段就能把消费者后期使用的电量降下来,其实也是在为城市做贡献。”
据傅琳介绍,联想组建了一支全球能源管理小组来监管和指导各地的能源项目团队,并建立了全球能源管理数据库,用于评估能源消耗、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排放量并寻找改进机会。与此同时,2009~2011年,联想在世界各地设立了40个以提高能源效率为目标的项目,为公司减少了运营中接近20%的用电量。
2010~2011年,联想的全线产品及包装中,90%以上的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生产及运营中产生的7834.2吨固体废弃物,97%实现了再循环利用;90%以上的笔记本、工作站和显示器,以及50%以上的态势平台都符合“能源之星”标准。
另外,贝尔公司在为移动运营商部署基站时,开发了可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小立方体来代替铁塔,能够降低50%以上的能耗并减少60%以上的空间占用。华为则开发了小型的云计算中心,使得每个企业不必自建数据中心,将所有东西上传到云中心即可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节能降耗。
从规划中找到商机
产业链企业应共同合作
面对能源紧缺但消耗严重的难题,国家在“十二五”规划设定了多项城市发展目标,并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寻求“积极稳健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列为城市发展的重点。资源节约与能源消耗方面的具体指标,各地也正在抓紧落实。
企业界对“十二五”规划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认为,制定严格可行的具体规划对企业来说是一种鞭策与鼓励,更是一种利好的政策态势。
郭秀明介绍说,城市数字化是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问题,工信部在应对数字化进程中的能源挑战时也积极制定了相关的节能减排规划。
首先,工信部制定了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显著提升计算机、电视机的整机产品能效,发展绿色、优质产品,推广绿色生态设计、绿色制造、节能和环境友好材料的应用,加大彩电、音响等行业的标准执行力度,大力发展具有轻薄、便携等特点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智能终端。
其次,在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中,对有关方面做了更详细的规定,如平板液晶电视待机功耗要小于0.5瓦,笔记本电脑要小于0.2瓦,台式机电脑待机功耗要小于1瓦。数据中心在选址时需考虑能源和水源丰富的地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降低能源消耗。
在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推进信息网络绿色发展,提倡移动办公、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推进绿色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建设;鼓励采用虚拟化、海量数据存入等云计算;深化电信基础的共建共享。
在具体操作上,郭秀明建议,一要加强对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增强消费者的节能意识;二要参考国际先进的生命周期理论,做好电子信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节能环保及相关课题的研究;三要建立产品节能环保、性能开发推广专项研究,定期发展产品和技术评价目录。
尚尔兵认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规划对信息产业的节能降耗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注重节能环保的企业将更有市场,在领先企业的带领下,更多产业将会积极进行升级改造,做好节能减排,无法满足条件的高耗能企业则将被逐渐淘汰。因此,在政策的带动下,出现这样的良性循环对城市数字化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为满足城市数字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探索新能源开发是一条途径,但与会专家更强调通过加强能效管理和能源创新提高现有能源效率,并呼吁所有产业链企业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