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 娴
近日,有关政府网站的“花边新闻”层出不穷,南京市白下区住建局网站出现空白、三亚市科工信局网站发布的是6年前的旧闻……在这些新闻被广泛关注的背后,是群众对于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建起的政府网站形同虚设的强烈不满。
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政府实施电子政务是时代所需。为了适应这种形势需要,各级政府网站如雨后春笋相继建立。不可否认,政府网站已成为政府传递政策、方便群众网上办事、提高政务工作效率的重要平台。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政府网站普遍存在信息更新缓慢、信息不准确、在线咨询栏目回复不及时、网页无法打开、网站安全性差等现象。这些充斥着大量过时信息的政府网站成了充当门面的道具,被群众戏称为“政府往站”。
目前,处于“休眠”和“半休眠”状态的政府网站不在少数。为何出现“打瞌睡”的政府网站,追本求源,在于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门领导在思想上还未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民意通道不畅通,办事效率低下,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欠缺。有些政府网站本来就是应付检查或考虑单位形象而建,虽开设了网上政务、网上办事、网上投诉等系统,但不是真心实意地想架起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而是把此当做政绩,刻意求新,以引起上级和媒体的关注。有些政府部门在安排网站人员的时候,不是考虑谁适合做这项工作,比如有政策水平、文字功底、懂一些公共传播知识,并能熟练操作网页制作技术,而是把此当成了一个照顾关系户的场所,让一些不懂业务的人占据了有关岗位。所以,政府网站出现“一张老脸,三年不洗”也就见怪不怪了。
政府网站建站初衷在于,直接与人民群众沟通,收集群众意见,传达政府信息,从而高效率、低耗费地实现“为人民服务”,其作用和意义不可谓不重大。然而,政府网站屡遭群众指责,表面上看是网站内容不更新引起,实则是政府部门懒政、服务意识不强造成的。政府网站长期不更新,对群众咨询回复不积极,这不仅浪费政府公共资源,还损害了政府诚信形象,也辜负了群众的信任和期待。
网站虽小,但“网”事很大。只有把政府网站打造成联系群众的桥梁、服务群众的纽带、接受群众监督的平台、造福群众的阵地,政府网站才能“醒”过来,才能重塑政府部门在公众心目中的诚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