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国人中还鲜有人知电子商务,对B2B平台更是闻所未闻,自马云及他开创的阿里巴巴启蒙了中国企业后,大大小小的企业纷纷走上了网销的道路,各种B2B平台也风生水起,进展的如火如荼。不可否认的是,随着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中国制造、环球资源等外贸平台的兴起,让更多的中国企业为世界所熟知,同时也促成了相当多的商业机会,但是高速发展带来的弊端和困扰也接踵而来:同行企业在线同质化竞争,加速了中国行业的信息透明,也挤压了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甚至使中国企业掉入价格拼杀的恶性循环中,最终或许会损害整个中国产业链的发展。
追根溯源,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最终缘由于企业主们自身对电子商务的不熟悉,电子商务在中国是一个新兴行业,中小企业的网络推广经验,电商人才配备都比较初级。企业主们在选择平台时,难免会“乱花渐入迷人眼”,不知何从下手。盲目投放,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案例已是司空见惯。所以选择符合自己企业产品特点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广,是中小企业网销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最关键的一步。现如今,国内各大平台信息的极度膨胀和信息“不对称”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平台同质化严重所造成的企业重复投放、资金浪费问题亦亟待解决。如果企业主们此时能放眼世界,将徘徊的目光转向其他国际专业化平台,或许能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位思考一下,如我国某公司有需要从某国进口一件产品,首先必定会在我们全民皆知的百度上对该产品进行检索,同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语言,不是每个外国人都懂英语,每个国家也有自己本土人气的搜索引擎(如中国Baidu),如采购商有需要,必将会在其本土化的搜索引擎上进行搜索。此例只是说明我们要选择国际性平台的最基本原因。
企业在选择推广平台时考量的因素不外乎以下几个:平台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平台饱和度、网站流量、订单成交率等。下面将以所列要素为出发点,逐个分析企业如何选择平台才能使利益最大化。以自动化行业为例,2011年度国外市场投放的平台有以下几个:环球资源、中国制造、阿里巴巴、印度的Tradeindia、韩国的EC21、法国的Directindustry。
环球资源网:成立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价格为所投平台之最,一年花费10万人民币左右。主要面向中国大陆出口型大中小企业,接受贸易公司。其线下展会、杂志、光盘宣传很有特色,走中高端路线,对买家的审核很严格,成交的定单中,不乏大单。其致力于服务海外买家,主要采取网络和展会两种推广模式,全年在线,随时和买家接触。于我司而言,可能其优势行业是电子和礼品行业,成交订单不多,投放精力和花费与收益无法成正比。
阿里巴巴:创建于1998年年底,全球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务交流社区。年花费3万人民币左右,其毕竟是国内B2B平台的开山鼻祖,优点不言而喻:知名度高、门槛低,优质的客户服务和销售服务体系、综合能力强等。但是阿里巴巴允许买家群发询盘,价格无法得到保护,即使成交,利润也不高;其次,客户以贸易商为主,询盘质量相对都比较低;再者,自动化行业用户过多,排名相当没有优势,若非竞价排名,几乎永无出头之日。实事求是的说,阿里巴巴对加大企业的曝光率效果显著,也促进了批量小额订单的实现,对业务员特别是外贸新手鼓励作用不容小觑。
网盛生意宝:1997年成立,旗下中国化工网是国内第一家垂直B2B电子商务商业网站。2007年,推出了“生意人的第一站”——生意宝(Toocle.cn),进军全行业B2B市场。该平台开创了继行业B2B、综合B2B之后,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第三模式——“小门户+联盟”商业模式,受到了中小企业的青睐。
中国制造:创建于1998年,国内最大的综合性B2B电子商务网站之一,主要面向中国大陆外贸出口型中小企业,接受贸易公司。年花费也是3万人民币左右,使用上跟阿里巴巴好像区别不大,除本身拥有的域名优势之外,客户询盘质量相对较高,且买家是一对一的发询盘,但是询盘数量也相对下降,平均每周1-2个左右的询盘。
环球商业联盟:上线于2009年,由十多年外贸经验的深圳市怀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环球商业联盟IBU(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ion)作为可交易的一体化全程外贸服务平台,向国内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外贸全程发布、全程外贸委托、物流、认证、金融等相关服务。并且该平台与中行、工行等银行进行战略合作,帮助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监管、融资贷款等服务,助其打通国际贸易中资金流通的壁垒。在环球商联平台上,全球商家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语言、免费注册、发布产品、搜索、比较、询盘,在线签约、在线修改产品图片、在线支付,通过社会化应用系统与即时产品发布软件将产品信息发送给全球目标客户。
Tradeindia:印度最大的贸易商务网站。专门致力于为众多商家提供国际和印度的各种贸易商务信息,拥有来自全球上万个供应商及采购商的庞大数据库以及每日更新的供求信息。其中包括1264种不同产品目录。签这个平台是为了配合公司当时的市场策略,客观说来,该平台确实增加了公司在印度市场的曝光率,但是却没有任何实际性的收获,签约一年多,有效订单为零,客户询盘也极少,且质量相当低,当然这与印度市场的情况也是有关系的,幸好其签约费用不高,不然定有捶胸顿足之恨。
EC21:是全球领先的B2B网上交易市场之一,创建于1996年,EC21以其优质的服务已拥有有效供求信息100万个,产品信息320万个,以及集全球各地100万买家的庞大买家数据库。我们与之签订的是其银卡贸易(Trade OK)服务模式,银卡贸易的会员可以上传50种产品,每张产品支持8张图片,10个关键词。200条供应信息和每天20条的买家资源库信息推荐。产品分类广泛,但是本人从事的自动化领域并非其优势行业,也可能因为韩国市场并非我们产品的优势市场,成效并不明显。
Directindustry:结缘这个平台是因为Google,用Google搜索自动化产品的关键词时,此平台排名相当靠前,立即对其产生了兴趣,当时还怀疑其是不是买了Google的竞价排名,但使用过之后才发现这个平台本身拥有强大的google抓取能力,优化自然排名。感受其诸多便利之处后,随即产生如获至宝之喜,相见恨晚之痛。此平台1999年成立于法国,是全球最大的专业于工业及工业电子产品的在线采购及品牌展示平台。被业界誉为“永不落幕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俗称“工业品牌帝国”。平台只接受品牌制造商,不接受贸易商。同行会员基本都是世界500强的大企业,如ABB、西门子、富士等。能在上面亮相本身就意味着跻身于同行巨擘中,企业形象陡然拔高。多语言,侧重本土化营销,无限量上传产品信息,包括产品资料、图片、视频、彩页等,创新的后台管理模式都是其特色之处。这个平台功利性相对较弱,订单成交周期稍长,但是一旦成交,质量及数量都相当可观。
每个平台都有其利弊所在,但是总结分析再三,2011年度的平台投放确是有不尽人意之处,2011年度某自动化公司外贸投放平台花费为25万左右,占公司年度推广经费(外销)的三分之一,另有展会、杂志、出国拜访等其他推广方式,平心而论,平台投放所占比例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平台的选择搭配却有诸多问题。
首先,从平台性质来说,公司选择同时投放国内的三家大平台并非明智之举。这三家平台本身都十分优秀,但是性质相仿,几乎都为综合性平台:阿里面面俱到,足迹几乎遍布各行各业;环球资源涉足电子、礼品、工艺品,甚至珠宝行业;中国制造网也是五花八门,力所能及发扬Made In China。同时投放只意味着资金的浪费,选择其一便恰到好处,古人云,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同理。若用精简一些国内平台节省下的经费进行其他国际专业化平台的投放,或是客户拜访等其他推广方式,效果定会事半功倍。说到平台的综合性不得不提到平台的专业性,为了积极响应胡主席提出的中国由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的伟大号召,在此做深刻剖析,中国要实现工业强国的伟大愿景不得不走专业化道路,平台的选择也是一样的道理。“高、专、精”不仅适用于我们对产品的定位,同样适用于对平台的定位,国内工业产品领域鲜有这种专业B2B平台,而国外在这方面却日臻成熟,以法国Directindustry平台为例,不接受贸易商,只面向全球各地的工业及电子品牌制造商,据调查,世界范围内,也仅此一家,即使工业平台巨头Thomasnet、Kompass、Globalspec也没有如此的专业性。就平台综合性和专业性的选择,不得不再啰嗦几句,本人认为做国际市场外贸出口的公司可以参考以下模式:1(综合平台)+2(专业平台)+x(企业根据市场销售策略选择的本土化平台)=最优方案。一定得根据产品及行业特点,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平台。2011年度本人所在企业对EC21投放的不理想即是最好的例证,前车之鉴,望同行企业周知。
全球范围内,电子商务已是蔚然成风,“多语言,多关键词,多搜索引擎”的真正的“国际化本土化”营销亦是大势所趋。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选择B2B平台进行推广是众多外贸企业的不二选择。企业如何在节省成本的情况下做好外贸,B2B平台选择就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