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银行卡1号专案告破 涉案10多亿元
来源:新闻晨报 更新时间:2012-08-12

 根据公安部“银行卡1号专案”浙江指挥部指令,绍兴市公安机关组织警力分赴广东、吉林等8省市,抓获144名犯罪嫌疑人,案件成功告破。

  这是一起以中国台湾案犯为主犯、针对韩国等地公民实施诈骗、在中国大陆伪造银行卡取款洗钱的跨国跨境案件,涉案金额10多亿元。

  嫌疑人“试卡”露馅

  2011年11月19日下午临近下班时,位于浙江省绍兴县柯桥街道山阴路上的中国银行绍兴县支行门口出现一胖一瘦两名男子。

  四处张望后,两人走向银行大门一侧ATM取款机窗口,掏出一张白色银行卡塞进ATM机取款。两人忙碌了一阵却未成功,卡被ATM机“吞没”了。他们又掏出一叠白色银行卡试,接连被吞进几张卡后,终于取到几笔钱并离去。

  当天晚上,中国银行绍兴县支行在清理ATM机时发现多张白色银行卡。这是一种贴有磁条、通身白色的伪造银行卡。这家支行立即对监控录像进行集频,调出两名可疑人员头像,向上级银行和公安机关报案。随后,中国银行绍兴市分行将可疑人员头像印发全市各网点,要求进行实时视频监控。绍兴银监分局向全市各银行机构发出案情通报。

  11月22日晚7时15分,位于绍兴市越城区的中国银行绍兴城东支行监控发现,离支行不远的中行清道桥自助网点有两名可疑人员持“白卡”从ATM机取款。闻讯赶来的绍兴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和几名银行保卫人员一起,将胖瘦两名犯罪嫌疑人抓捕。

  两名犯罪嫌疑人梁某、蔡某是台湾人,他们从广东珠海北上,经江西、福建到浙江绍兴,一路上用“白卡”在中国银行各个网点ATM机上“试卡”取款,每星期换一个地方。

  “冰箱”账户多在韩国

  两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及随身携带的大量假银行卡和读卡器等作案工具,引起办案民警高度警觉。

  经审讯,发现组织他们在国内转账取款的是台湾人黄某。

  办案民警从掌握的犯罪嫌疑人用于转账的银行卡转账IP地址着手,梳理分析了100多张银行卡转账脉络图,并对每个转账IP地址进行倒查,发现黄某上家陈某及陈的上家吴某。侦查发现,吴某住在珠海,长期伙同他人销售诈骗韩国人的网络电话、钓鱼网站、转账银行卡等,已被台湾警方通缉数年。

  为彻底摧毁该犯罪产业链,绍兴市公安局向浙江省公安厅、公安部经侦局作了汇报。2012年4月16日,公安部经侦局专题研究后将此案定为“银行卡1号”专案。根据公安部要求,绍兴市公安局循线追查,发现了犯罪团伙用“白卡”取款的账户多在韩国,其诈骗对象是韩国人。

  绍兴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李荣水说,该案作案手段明确:首先通过群发短信,诱使韩国持卡人登陆钓鱼网站输入银行卡信息,犯罪嫌疑人获取信息后将其卡内资金转到“冰箱”(行话,即犯罪嫌疑人的账户)。其次,将“冰箱”账户信息发给中国境内的团伙克隆银行卡,并在具有国际取现功能的中国银行ATM机上套取现金。三是取现后在中国不同银行账户间多次转存、洗钱,再汇给韩国或台湾地区的骗子团伙。

  6月11日,“银行卡1号”集中收网抓捕行动开始。在相关省市公安机关支持配合下,截至6月13日,绍兴市公安部门抓获犯罪嫌疑人144人,首要骨干分子全部抓获归案。并捣毁窝点22个,缴获银行卡1867张、手机500余部、转轮手枪1支、子弹6发。

  破案饱受信息不透明困扰

  “银行卡1号专案”是近年来绍兴市公安机关破获的涉案人员最多,涉案资金量最大,影响最广的跨国银行卡案件。据不完全统计,涉案金额达10多亿元。案件的及时侦破进一步提升中国警方的国际形象。

  犯罪嫌疑人的诈骗对象是韩国民众,却以中国境内为套取现金、洗钱的犯罪实施地,是对中国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及银行管控制度的直接挑战。因此,“银行卡1号专案”的出现和侦破有着多方面警示意义。“银行卡1号专案”作案手法专业,依托互联网技术作案的特征明显,团伙成员中还有专门从事潜入国内外政府网站的黑客。这表明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对于一些高学历人员利用高科技犯罪,必须在打击的同时,进一步落实综合性防范措施,尤其是要做好科技强警,做好人才储备和技术培训工作。

  破除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是建设高效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的当务之急。据介绍,这次公安机关异地破案过程中饱受信息不透明困扰,包括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如水电气、民航机票、手机运营商信息不能共享。公安机关到一些银行查询嫌疑人账户资金走向,遭遇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