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民:信息化是国企战略任务
来源:中国会计报 更新时间:2012-08-12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  孟建民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已成为一个资源共享、相互关联、多元发展的统一经济体。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会计作为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已不再是简单地记录和反映功能,而是深刻地参与到整个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在企业的管理决策、风险控制、价值创造、内控机制建设等方面,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管理责任。

  我们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大力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这是我们国有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是助推实现会计强国的重要驱动力,健全完善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2010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发布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标志着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已进入全新阶段。自2011年试点以来,通用分类标准已在600多家不同类型企业成功实施,为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和探索制定分行业扩展分类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

  过去的十年,国有企业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内部管理,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经营实力显著增强,一大批国有企业不仅成为国内行业的排头兵,国际化经营步伐也明显加快。在最新公布的2012年度《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中,中国有54家非金融国有企业上榜。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决胜市场的基本力量。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国有企业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发展,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会计信息化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国有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业务应用和综合管理达到或接近同行业世界先进水平。

  “十二五”开局之年,国资委提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为有效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2012年国资委决定在中央企业范围内开展为期两年的管理提升活动。近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完善财务功能,提升财务能力,加快财务转型,实现管理一流”,具体目标是“创造世界一流的财务绩效成果、达到世界一流的财务管理水平、建成世界一流的财务管控体系”,要求国有企业财务要加快转型,加大财务管理创新力度,大力推进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集团化和精细化,充分发挥财务在决策支持、资源保障、价值创造和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引领企业资源配置,带动企业管理变革,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做精做细,从而更好地实现做强做优。

  为了推动中央企业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将会计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先导和突破口,要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和不同信息系统的集成,财务与业务实现全面融合,各系统要实现无缝对接;要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标,持续优化会计信息系统功能,推进全球业务信息化、财务服务集中化;同时,特别强调在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相关系统和模块要与通用分类标准兼容衔接,要以通用分类标准为统一数据接口规范,能够生成符合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规范的财务报告,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在更大范围实现集成共享、在更大深度实现分析利用奠定基础。

  下一步,国资委将继续与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加强配合,积极支持财政部推进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深入研究探索国资监管领域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应用领域,探索建立基于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国资监管分类标准,并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加快实现会计标准化、信息化进程,加快企业财务转型步伐,提高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财务会计在企业实现世界一流企业战略目标中的作用,为早日实现我国会计强国目标做出相应贡献。

  (本文为作者在7月24日举行的“2012会计信息化助推会计强国”会议上的讲话,有删节。)